本發明涉及防凸點文胸。
背景技術:
輕薄款文胸由于罩杯薄、透氣性好,春夏季穿著輕盈、涼爽、不濕悶,非常受女性的喜歡。然而由于太薄的罩杯很容易被乳頭頂起一個凸點(行業俗稱露點),特別是在穿薄外衣的時候會造成非常尷尬的處境,因此避免露點是現有薄款文胸需要解決的問題?,F在市場現階段的普遍做法是在穿文胸的時候,往罩杯里乳頭的位置分別塞一個防凸點的乳墊,這樣雖然可以暫且避免乳頭凸點的尷尬,但選擇薄款文胸的人還是比較少,原因有三:1、由于乳墊通常選用海綿或硅膠材質,不僅厚而不透氣,還會在罩杯的乳頭部位形成尷尬的圓形凸起,只是相對于乳點的凸起沒有那么引人遐想;2、現在市面上采用乳墊分帶膠和不帶膠兩種,帶膠的乳墊是直接貼在乳頭區域的乳房皮膚上,這樣雖然不容易移位,但因硅膠材質透氣性差及膠的環保性參差不齊,長時間在悶熱的環境下穿著非常容易造成皮疹而傷害皮膚;不帶膠的乳墊由于不能固定,很容易隨著身體的活動而移位,不僅不能有效避免乳頭凸點的尷尬,還會產生在不同場合要去撩衣調整乳貼位置這樣新的尷尬;3、乳墊一般都是單獨購買,不能與文胸固定成一個整體,不方便穿戴、洗滌和保存。綜上所述,現有的薄款文胸存在改進的必要。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在于,提供一種改進的防凸點文胸。
本發明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防凸點文胸,包括文胸本體,所述文胸本體包括組合連接的罩杯以及肩帶結構,所述罩杯上設有防凸點結構層,所述防凸點結構層設置于罩杯的內側面,防凸點結構層的上端對應固定于所述罩杯的上部;其中,所述防凸點結構層包括相互貼合固定的內層布與外層布,且所述內層布的兩側邊以及底邊相對于所述外層布往外延伸而出。
如前所述的防凸點文胸,所述防凸點結構層上端邊緣與所述罩杯的上部邊緣平齊固定;或,所述防凸點結構層上端邊緣縫合固定于罩杯上部邊緣的下方,兩者的縫合處與罩杯上部邊緣之間有間隔距離。
如前所述的防凸點文胸,所述防凸點結構層下端與所述罩杯固定連接。
如前所述的防凸點文胸,所述防凸點結構層呈U形。
如前所述的防凸點文胸,所述內層布的兩側邊以及底邊相對于所述外層布往外延伸出0.5-1cm。
實施本發明的技術方案,至少具有以下的有益效果:采用固定于罩杯上的防凸點結構層避免了裝拆或調整乳墊的麻煩與尷尬,并且防凸點結構層內層布兩側邊以及底邊相對于外層布往外延伸而出,這就使得其整體的厚度呈逐漸遞減的趨勢,避免造成新的凸點、新的尷尬。
附圖說明
下面將結合附圖及實施例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說明,附圖中:
圖1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一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防凸點結構層示意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二示意圖;
1、文胸本體;2、罩杯;20、罩杯上部邊緣;3、防凸點結構層;30、內層布;31、外層布;4、肩帶結構。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對本發明的技術特征、目的和效果有更加清楚的理解,現對照附圖詳細說明本發明的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3所示的防凸點文胸,包括文胸本體1,所述文胸本體1包括組合連接的罩杯2以及肩帶結構4,所述罩杯2上設有防凸點結構層3,所述防凸點結構層3設置于罩杯2的內側面,防凸點結構層3的上端對應固定于所述罩杯2的上部;其中,所述防凸點結構層3包括相互貼合固定的內層布30與外層布31,且所述內層布30的兩側邊以及底邊相對于所述外層布31往外延伸而出,即內層布30大于外層布31,兩者貼合固定之后,外層布31只是遮蓋的內層布30的中間部分,而內層布30的兩個側邊以及底邊這些邊緣部分是外露的。
本案中優選采用厚度在2毫米以內,具有親膚、透氣、無彈的雙層復合材質,制作一個整體大小不超過文胸罩杯2面積的60%、能完全覆蓋乳頭與乳暈部位的上大下小的近似U形的立體曲面防凸點結構層3。復合材料的外層布31即貼膚面,采用輕薄柔軟的親膚面料以保持舒適效果;內層布30采用輕薄、透氣且無彈的材質,在保持透氣性能的基礎上增強防凸點的性能,兩種面料采用貼合工藝緊密的粘合在一起,既保留了輕薄透氣的性能,又大大的增強了防凸點和耐用的性能。兩層復合結構層均采用立裁工藝制作,讓整個防凸點結構層3形成整體曲面,始終保持與文胸罩杯2高度的彌合性;而雙層復合材料結構,不僅強化防凸點的性能,還可使該防凸點結構層3不會因為穿著、洗滌的次數增多而發生變軟卷曲,避免出現穿著時不能自動平整展開的情況出現。
外層布31兩側及底部邊緣部位要比內層布30的邊緣窄0.5-1cm,這樣在采用雙層結構強化防凸點效果的同時,減少防凸點結構層3邊緣的厚度,避免邊緣厚度過于集中而在罩杯2面上透出痕跡而產生新的尷尬點,最大程度的保持罩杯2面上無痕的效果。
防凸點結構層3自上而下的高度不低于文胸罩杯2高度的60%,其上邊緣的長度不短于文胸罩杯上部邊緣20長度的70%(經過測試證明,防凸點結構層3的上邊緣越短,防凸點結構層3覆蓋乳頭部位的精準性越差,越容易移位)。防凸點結構層3的上邊緣采用“一”字形單針車縫工藝(或者“之”字形多針車縫工藝)固定在罩杯2的上端邊緣或者防凸點結構層3上端邊緣縫合固定于罩杯上部邊緣20的下方,兩者的縫合處與罩杯上部邊緣20之間有間隔距離,如實施例二所示。此外,防凸點結構層在罩杯2上固定時,其遠心端點與罩杯上邊緣側端點的間隔距離為1.5cm-9.5cm的范圍值(不同尺碼的距離不同,特大尺碼的范圍數據還應有規律的加大)。
防凸點結構層3除上邊緣為曲度小的弧線并采用車縫工藝固定外,其它邊緣為彎曲度較大且圓順相連的弧形,在工藝上一般不進行車縫固定,對于要求防凸點結構層3不要有任何小范圍位置移動的產品,可以增加防凸點結構層3底部車縫固定,即防凸點結構層3下端與所述罩杯2固定連接。
防凸點結構層3的上邊緣固定在罩杯上部邊緣20或者是靠近罩杯上部邊緣20的剪接線部位的優勢有三點:1、上邊緣比較長且彎曲度小,固定上邊緣不僅會使防凸點結構層3更好的與罩杯2頂點部位彌合,更會保持防凸點層位置的穩定,不會偏離乳頭部位;2、固定部位是在罩杯上部邊緣20或臨近上部邊緣的罩杯2剪接線上,其它部位一般不會新增車縫線,避免在罩杯2上出現過多車縫線,避免罩杯2上的車縫線太多,從杯面上映出增加新的尷尬點;3、之所以采用防凸點結構層3的上邊緣固定,另一個重要原因是使用者在穿著文胸的時候,借助乳房自動向下的重力,就會自動拉平整個防凸點結構層(無需再用手動撫平),并精準、平整的覆蓋在乳頭乳暈區域,非常方便好用。
以上所述僅為本發明的優選實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發明,對于本領域的技術人員來說,本發明可以有各種更改、組合和變化。凡在本發明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發明的權利要求范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