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自發熱鞋技術領域,具體為一種自發熱鞋。
背景技術:
目前,在寒冷的季節,人們通常通過穿著厚重的衣物和鞋子來保暖,當行人長時間在低溫環境行走時, 若溫度到達一程度后, 則行人的肢體將有凍傷的可能。 而其中,由于腳部的血管分布密度較低, 故又以腳趾的凍傷為最常見。所以在這種寒冷環境中人們, 通常穿有發熱鞋子, 而現有發熱鞋子采用電加熱片進行加熱, 電加熱片只能放置在鞋子非彎折的部位,如: 腳跟和腳掌部位,而鞋子的前端無法放置電加熱片,使腳趾得不到加熱, 并且電加熱片經常會出現彎折破損的現象,性能不可靠。
技術實現要素: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如下技術方案:一種自發熱鞋,包括鞋底和鞋幫,所述鞋底的底部固定安裝有發熱絲,且發熱絲呈螺旋方式平鋪在鞋底表面,所述發熱絲的上方固定安裝有鞋墊,且鞋墊的表面設置有凸粒,所述凸粒的表面設置有傳感器,所述鞋底的后腳跟的處固定安裝有電氣盒,且電氣盒的內部固定安裝有控制器和蓄電池,所述鞋幫的表面設置有太陽能電池板,且太陽能電池板的外部設置有防護罩,所述控制器與發熱絲、傳感器、蓄電池和太陽能電池板通過導線進行電氣連接。
作為本實用新型一種優選的技術方案,所述發熱絲采用PTC發熱絲,且控制器采用STC89C51單片機芯片。
作為本實用新型一種優選的技術方案,所述鞋底采用PVC熱塑膠材料,且鞋底的下表面固定安裝有防滑墊。
作為本實用新型一種優選的技術方案,所述傳感器采用溫度傳感器,所述防護罩采用透明鋼化玻璃材料。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該自發熱鞋,采用太陽能電池板將太陽能轉化為電能,并存儲在蓄電池的內部,在用戶穿鞋的過程中將電能轉化為發熱絲中的熱能,熱能通過鞋墊傳遞到用戶的腳底部,使用戶感受到熱量與溫暖,在鞋墊的表面設置有溫度傳感器,用于實時檢測溫度,防止溫度過高燙傷用戶的腳底,且采用控制器進行控制,實現自動化控制,具有加熱均勻,性能可靠,促進腳底血液循環,且通過設置有凸粒,對腳底的穴位具有按摩作用,具有一定保健功能,強身健體的優點。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主視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俯視結構示意圖。
圖中:1-鞋底;2-鞋幫;3-發熱絲;4-鞋墊;5-凸粒;6-傳感器;7-電氣盒;8-控制器;9-蓄電池;10-太陽能電池板;11-防護罩;12-導線;13-防滑墊。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實用新型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诒緦嵱眯滦椭械膶嵤├绢I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實用新型保護的范圍。
實施例:
請參閱圖1和圖2,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技術方案:一種自發熱鞋,包括鞋底1和鞋幫2,所述鞋底1的底部固定安裝有發熱絲3,且發熱絲3呈螺旋方式平鋪在鞋底1表面,所述發熱絲3的上方固定安裝有鞋墊4,且鞋墊4的表面設置有凸粒5,所述凸粒5的表面設置有傳感器6,所述鞋底1的后腳跟的處固定安裝有電氣盒7,且電氣盒7的內部固定安裝有控制器8和蓄電池9,所述鞋幫2的表面設置有太陽能電池板10,且太陽能電池板10的外部設置有防護罩11,所述控制器8與發熱絲3、傳感器6、蓄電池9和太陽能電池板10通過導線12進行電氣連接。
所述發熱絲3采用PTC發熱絲,且控制器8采用STC89C51單片機芯片,發熱均勻不易折斷;所述鞋底1采用PVC熱塑膠材料,且鞋底1的下表面固定安裝有防滑墊13,防水防滑;所述傳感器6采用溫度傳感器,所述防護罩11采用透明鋼化玻璃材料,透光和防護性強。
該自發熱鞋,采用太陽能電池板10將太陽能轉化為電能,并存儲在蓄電池9的內部,在用戶穿鞋的過程中將電能轉化為發熱絲3中的熱能,熱能通過鞋墊4傳遞到用戶的腳底部,使用戶感受到熱量與溫暖,在鞋墊4的表面設置有溫度傳感器6,用于實時檢測溫度,防止溫度過高燙傷用戶的腳底,且采用控制器8進行控制,實現自動化控制,具有加熱均勻,性能可靠,促進腳底血液循環,且通過設置有凸粒5,對腳底的穴位具有按摩作用,具有一定保健功能,強身健體的優點。
對于本領域技術人員而言,顯然本實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實施例的細節,而且在不背離本實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況下,能夠以其他的具體形式實現本實用新型。因此,無論從哪一點來看,均應將實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實用新型的范圍由所附權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說明限定,因此旨在將落在權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義和范圍內的所有變化囊括在本實用新型內。不應將權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圖標記視為限制所涉及的權利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