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褲子,尤其涉及一種闌尾切除術后留置腹腔管患者用病號褲。
背景技術:
急性闌尾炎是外科很常見的一種疾病,闌尾切除術是最為普通、常行的手術治療方法,闌尾切除術后留置腹腔引流管也頗為常見,考慮到腹腔內繼發炎癥,滲出液較多,所以闌尾切除術后患者需要留置腹腔引流管將殘余的滲出液引流出來,以免發生腹腔內的感染。然而在臨床中,1.術后需要留置腹腔引流管的患者,通常給予腹帶加壓包扎,并穿著院內統一病號服,而臨床上留置的腹腔引流管材質均為橡膠軟管,這樣一來腹帶會壓迫橡膠引流管;2.受闌尾生理解剖位置影響,術后留置腹腔管位置較低(右下腹麥氏點),患者在著普通病號褲時,褲腰會越過傷口,就會出現引流管向上打折的現象,以上兩種情況均會導致引流管引流不通暢,最終可能會增加術后感染的風險。3.臨床上闌尾切除術后患者應盡早下床活動,避免腸粘連等并發癥的發生,針對留置腹腔引流管的患者,下床活動時患者攜帶引流袋的高度往往達不到要求,常常會出現因引流袋抬的過高而導致引流液反流的現象,然而臨床上為避免因引流管提至過高引起的引流液反流而引起腹腔感染,護士會為每人配備別針,將引流管固定在病號褲上,這樣除了不方便外,還容易扎傷患者本人。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適應現實需要,提供一種結構簡單,功能豐富,可降低術后感染并發癥,減輕患者痛苦和護理工作量的闌尾切除術后留置腹腔管患者用病號褲。
為了實現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本實用新型所采用的技術方案為:
設計一種闌尾切除術后留置腹腔管患者用病號褲,它包括褲腰、與褲腰連接的兩個褲腿;在所述褲腰上靠近右下腹的位置處開設有一開口,或在所述褲腰上靠近右下腹的位置處開設有一缺口,此時,該缺口向上貫穿褲腰設置;當所述褲腰上設有所述缺口時,所述缺口的側邊上設有向外延伸的彈力型加壓腹帶,所述彈力型加壓腹帶向褲腰左下腹方向翻折后通過連接件與所述褲腰的左下腹部部位連接。
優選的,所述連接件包括可相互粘接于一起的第一魔術貼粘條、第二魔術貼粘條;所述第一魔術貼粘條設置于所述彈力型加壓腹帶的內側面上,所述第二魔術貼粘條設置于褲腰左下腹部位的外側面上。
優選的,在所述褲腿的右側褲腿上還設有用于懸掛引流袋的懸掛帶。
優選的,還包括由子扣和母扣構成的暗扣,所述懸掛帶的一端與所述子扣連接,所述懸掛帶及所述母扣均固定于所述褲腿上,
優選的,當所述褲腰上開設的為開口時,所述開口為橢圓形結構,當所述褲腰上開設的為缺口時,所述缺口為U形結構。
優選的,所述彈力型加壓腹帶與所述褲腰一體化構成。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穿著本設計的病號褲后:
1、手術后患者可直接使用該病號褲上的腹帶進行加壓固定腹部,不用另外購買腹帶;
2、留置腹腔引流管的患者可以將引流管穿過圖中的開口或缺口,該開口或缺口避過加壓腹帶,避免因加壓腹帶壓迫橡膠引流管導致引流管堵塞;
3、留置腹腔引流管的患者在下床活動時可以將引流袋通過暗扣及掛帶懸掛至右側褲腿上,避免了因攜帶高度不合格造成的引流液反流,導致腹腔感染的問題發生,也避免使用別針導致不必要的損傷;
4、本設計中的腹帶與褲腰為一體設計,不存在松緊褲腰的問題,所有壓力均由腹帶承擔,這樣避免了因引流液太重引起的褲子滑脫現象;
5、本設計的病號褲可確保引流通暢,避免因引流管打折或引流液反流,而導致術后感染等并發癥的發生,使患者安全、舒適,減少院內感染的發生幾率,縮短平均住院日,節省患者醫療費用,提高患者滿意度,減少護理工作量,降低醫療成本。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主要結構示意圖之一;
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主要結構示意圖之二;
圖中:1.褲腿;2.褲腰;3.彈力型加壓腹帶;4.缺口;5.腹腔引流管;6.暗扣;7.懸掛帶;8.引流袋;9.第一魔術貼粘條;10.第二魔術貼粘條。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說明:
實施例1:一種闌尾切除術后留置腹腔管患者用病號褲,參見圖1,圖2;它包括褲腰2、與褲腰連接的兩個褲腿1;本設計在所述褲腰2上靠近右下腹的位置處開設有一開口或一缺口4,當所述褲腰2上開設的為開口時,所述開口為橢圓形結構,當為缺口4時,該缺口向上貫穿褲腰2設置并呈U形結構,優選的,本實施例優選的為在褲腰上開設一所述缺口4;同時,本設計還在所述缺口4的側邊上設有向外延伸的彈力型加壓腹帶3,所述彈力型加壓腹帶3與所述褲腰2一體化構成,且在所述彈力型加壓腹帶3向褲腰左下腹方向翻折后通過連接件可與所述褲腰2的左下腹部部位連接。
具體的,本實施例中的所述連接件它包括可相互粘接于一起的第一魔術貼粘條9、第二魔術貼粘條10;所述第一魔術貼粘條9設置于所述彈力型加壓腹帶3的內側面上,所述第二魔術貼粘條10設置于褲腰2左下腹部位的外側面上,通過第一魔術貼粘條9、第二魔術貼粘條10的配合,可實現調節褲腰的大小松緊度,實施中,可根據患者個人情況進行調整大小及松緊程度。
而為了對引流袋進行有效的放置,本設計在所述褲腿1的右側褲腿上設有用于懸掛引流袋的懸掛帶7,還包括由子扣和母扣構成的暗扣6,所述懸掛帶7的一端與所述子扣連接,所述懸掛帶7及所述母扣均固定于所述褲腿上。
使用中,闌尾切除術后留置腹腔引流管的患者,術后連接一次性引流袋,將本病號褲穿好后,打開彈力型加壓腹帶上的第一魔術貼粘條9,將引流管及引流袋穿過缺口4,通過調節第一魔術貼粘條9、第二魔術貼粘條10的相對位置,正確固定好彈力型加壓腹帶3,然后將懸掛帶穿過一次性引流袋并固定好懸掛帶即可,其使用狀態參見圖2所示。
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公布的是較佳的實施例,但并不局限于此,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極易根據上述實施例,領會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并做出不同的引申和變化,但只要不脫離本實用新型的精神,都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