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休閑傘,特別是涉及一種戶外遮陽傘。
背景技術:
傘是生活中一種常用的工具,主要用來遮陽擋雨,傘主要有兩種打開方式:一種是用手撐開,但由于傘撐開的時候,需要撐開傘的距離較大,特別是體積比較大的傘,這樣打開傘的方式很不方便;另一種是通過把手直接旋轉打開,但收傘的時候,用戶需要用手將固定于傘柱上的傘盤拉下來,這樣收傘的過程中也不方便,如果傘高度較高,用戶無法將傘盤拉下來。
技術實現要素:
基于此,有必要針對傘的展開和折收不順暢的問題,提供一種操作簡便且傘展開和折收順暢的戶外遮陽傘。
一種戶外遮陽傘,包括傘柱以及與傘柱連接的傘體,所述傘柱安裝有一把手以及傘柱內設置有直條形的收容槽,絲桿收容于所述收容槽且通過把手可在收容槽內轉動,所述傘體上設置有與絲桿螺接的傘桿,所述傘桿下部收容于收容槽并與絲桿螺接,所述絲桿上端與上傘盤連接;所述傘桿通過旋轉把手帶動絲桿轉動,進而帶動傘桿在絲桿上上下運動,傘桿帶動上傘盤上下運動,實現傘體的展開和折收。
優選的,所述把手包括握把、第一齒輪和第二齒輪,所述握把與第一齒輪轉動連接,所述第一齒輪和第二齒輪嚙合,所述第二齒輪與絲桿轉動連接。
優選的,所述第一齒輪的軸線與第二齒輪的軸線之間的角度為90度。
優選的,所述把手還包括一空心柱體,所述柱體內收容有彈簧,所述彈簧兩端與第一齒輪上的轉軸轉動連接,所述轉軸一側部收容于該柱體。
上述戶外遮陽傘,通過在傘柱內設置絲桿,且絲桿可在傘柱內轉動,通過把手帶動絲桿轉動,進而帶動傘桿上下運動,傘桿帶動上傘盤上下運動,實現傘體的展開和折收,如此操作簡便,可順暢地展開和折收傘。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整體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所述把手的爆炸示意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傘體折收后的狀態示意圖;
圖4為本實用新型傘體展開后的狀態示意圖。
標號說明:傘柱10、收容槽11、傘體20、傘桿21、上傘盤22、下傘盤23、傘骨24、支傘骨25、把手30、握把31、第一齒輪32、第二齒輪33、柱體34、彈簧35、轉軸36、絲桿40、傘面60。
具體實施方式
為使本實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優點能夠更加明顯易懂,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式做詳細的說明。
請參閱圖1,一種戶外遮陽傘,包括傘柱10以及與傘柱10連接的傘體20,傘體20上設置有傘桿21,傘桿21兩端分別連接有上傘盤22和下傘盤23,上傘盤22設置有以上傘盤22為中心連接有呈放射狀均勻分布的傘骨24,下傘盤23設置有以下傘盤23為中心呈放射狀均勻分布的支傘骨25,支傘骨25與傘骨24一一對應鉸接。下傘盤23固定于傘柱10上部。
具體的,傘柱10安裝有一把手30以及傘柱10內設置有直條形的收容槽11,絲桿40收容于收容槽11且通過把手30在收容槽11內轉動,傘體20上設置有與絲桿40螺接的傘桿21,傘桿21下部收容于收容槽11并與絲桿40螺接,絲桿40上端與上傘盤22連接;傘桿20通過旋轉把手30帶動絲桿40轉動,進而帶動傘桿21在絲桿40上上下運動,傘桿21帶動上傘盤22上下運動,實現傘體20的展開和折收。
請一并參閱圖1至圖4,本實施例中,把手30包括握把31、第一齒輪32和第二齒輪33,握把31與第一齒輪32轉動連接,第一齒輪32和第二齒輪33嚙合,第二齒輪33與絲桿40轉動連接。第一齒輪32通過握把31的轉動而轉動,進而帶動第二齒輪33轉動,第二齒輪33帶動絲桿40轉動,絲桿40帶動傘桿21上下運動,絲桿40帶動上傘盤22上下運動,下傘盤23固定于傘柱10上部,從而改變上傘盤22和下傘盤23之間的距離。如此,當上傘盤22和下傘盤23之間的距離變大時,傘體20折收,如圖3;上傘盤22和下傘盤23之間的距離變小,傘體20展開,如圖4。
具體的,第一齒輪32的軸線與第二齒輪33的軸線之間的角度為90度,即第一齒輪32的軸線為水平軸線,第二齒輪33的軸線為豎直軸線,兩軸線垂直,通過第一齒輪32和第二齒輪33的配合,使得絲桿40在水平方向上轉動。優選的,第一齒輪32和第二齒輪33圓錐形狀的直齒傘形齒輪或弧齒傘形齒輪。這樣設置,可通過第一齒輪32的轉動,使得傘桿21在絲桿40上上下運動。
本實施例中,把手30還包括一空心柱體34,柱體34內收容有彈簧35,彈簧35兩端與第一齒輪32上的轉軸36轉動連接,轉軸36一側部收容于該柱體34,彈簧35緊貼柱體34的內壁。握把31轉動時,帶動第一齒輪32轉動,此時彈簧35其中一端會有小幅度的彈性收縮,因此第一齒輪32上的轉軸36可順利地帶動彈簧35轉動;握把31停止轉動時,此時彈簧35彈性恢復,緊貼柱體34的內壁,此時要轉動第一齒輪32,需要施加足夠的外力,防止由于風大,傘體20由于風力而轉動,防止傘面60自動收合。優選的,握把31與第一齒輪32拆卸連接,不需要轉動時,可從第一齒輪32上拆卸出來。
上述戶外遮陽傘,通過在傘柱10內設置絲桿40,且絲桿40可在傘柱10內轉動,通過旋轉把手30帶動絲桿40轉動,進而帶動傘桿21在絲桿40上上下運動,傘桿21帶動上傘盤22上下運動,實現傘體20的展開和折收,如此操作簡便,可順暢地展開和折收傘。
以上所述實施例僅表達了本實用新型的幾種實施方式,其描述較為具體和詳細,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為對實用新型專利范圍的限制。應當指出的是,對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構思的前提下,還可以做出若干變形和改進,這些都屬于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因此,本實用新型專利的保護范圍應以所附權利要求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