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消防裝備領域,更具體地,涉及一種消防用絕緣手套。
背景技術:
消防人員在救災現場工作時,需要佩戴手套進行操作,現有的消防人員佩戴的手套通常為皮質或線織手套,不能有效的保護消防人員的手部安全,當消防人員救火時,由于溫度過高致使手套不能抵制高溫手就會被灼傷,現有的手套雖具有一定的防護能力,但遇到尖銳或鋒利的物品,就會將消防人員的手部割傷,而且,現有的手套并沒有耐磨層,手套使用一段時間后就會出現破損,造成資源的浪費,同時,救援現場,經常還會出現電線落下短路的現象,手套必須要具有防水絕緣的功能,否則會對消防人員的生命造成嚴重威脅。
技術實現要素:
基于現有消防用手套中存在的問題,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消防用絕緣手套。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主要通過以下的技術方案來實現。
一種消防用絕緣手套,其包括:套體、護腕、固定帶、開口、凸粒、防滑帶、耐磨層、防切割層、隔熱層、防水絕緣層和內襯層,所述套體與護腕相連,并通過護腕端部的可伸縮的固定帶將整個手套穿戴在手上,將整個手掌和小臂防護在內,防止雜物進入到手套內,所述開口為彈性三角形結構,位于護腕的端部,方便手套的穿戴,所述凸粒多個安裝在套體上的手指位置,所述防滑帶多條平行安裝在套體的手心位置,用于防止搭抬重物時的滑落,所述套體和護腕由外向內分別由耐磨層、防切割層、隔熱層、防水絕緣層和內襯層組成,其中,耐磨層由玻璃纖維布制成,防切割層由鋼絲紗線制成,隔熱層由芳綸細布制成,防水絕緣層由合成樹脂制成,內襯層由軟棉布制成。
優選地,所述套體的手背表面涂裝有多條反光帶。
優選地,所述防滑帶的方向沿著手心的紋路方向。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一種消防用絕緣手套的有益效果在于:
通過所述消防用絕緣手套的結構組成,能夠有效的把消防員的手部及小臂位置和外部環境隔開,具有防滑、耐磨、防切割、隔熱和防水絕緣等多種功能,避免對消防員的手部和生命造成威脅,結構簡單,設計合理。
附圖說明
圖1是依照本實用新型優選實施例構成的消防用絕緣手套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依照本實用新型優選實施例構成的消防用絕緣手套剖開后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
1-套體;2-護腕;3-固定帶;4-開口;5-凸粒;6-防滑帶;7-耐磨層;8-防切割層;9-隔熱層;10-防水絕緣層;11-內襯層。
具體實施方式
在下文中,將參考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例進行詳細地描述,依照這些詳細的描述,所屬領域技術人員能夠清楚地理解本實用新型,并能夠實施本實用新型。在不違背本實用新型原理的情況下,各個不同的實施例中的特征可以進行組合以獲得新的實施方式,或者替代某些實施例中的某些特征,獲得其它優選的實施方式。
實施例1:圖1示出了依照本實用新型優選實施例構成的一種消防用絕緣手套的結構示意圖。圖2示出了依照本實用新型優選實施例構成的一種消防用絕緣手套剖開后的結構示意圖。其由多個部分組成。所述消防用絕緣手套包括:套體1、護腕2、固定帶3、開口4、凸粒5、防滑帶6、耐磨層7、防切割層8、隔熱層9、防水絕緣層10和內襯層11,所述套體1與護腕2相連,一體制成,并通過護腕2端部的可伸縮的固定帶3將整個手套穿戴在手上,將整個手掌和小臂防護在內,防止雜物進入到手套內,且套體1的手背表面涂裝有多條反光帶,所述開口4為彈性三角形結構,共一個,位于護腕2的端部,方便手套的穿戴,其材質和固定帶3一致,為針織松緊帶,所述凸粒5多個安裝在套體1上的手指位置,其材質為橡膠,數量約為8-10個每平方厘米,所述防滑帶6至少三條平行安裝在套體1的手心位置,其方向沿著手心的紋路方向,材質為橡膠,用于防止搭抬重物時的滑落,且凸粒5和防滑帶6的高度約為0.5-1.5mm,所述套體1和護腕2由外向內分別由耐磨層7、防切割層8、隔熱層9、防水絕緣層10和內襯層11組成,其中,耐磨層7由玻璃纖維布制成,防切割層8由鋼絲紗線制成,隔熱層9由芳綸細布制成,防水絕緣層10由合成樹脂制成,內襯層11由軟棉布制成,且套體1和護腕2的單層厚度約為3mm。
盡管在上文中參考特定的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行了描述,但是所屬領域技術人員應當理解,在本實用新型公開的原理和范圍內,可以針對本實用新型公開的配置和細節做出許多修改。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由所附的權利要求來確定,并且權利要求意在涵蓋權利要求中技術特征的等同物文字意義或范圍所包含的全部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