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治療心臟早搏的藥物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治療心臟早搏的中藥制劑。
心臟早搏亦稱期前收縮,是常見的心律失常,為心血管系統的臨床常見病、多發病。據有關專家最新研究表明室性早搏是造成心性死亡或猝死的重要原因,所以積極治療該病就成為研究該領域的重要課題。抗心律心常的西藥如鹽酸胺碘酮(上海黃河制藥廠生產)雖然療效迅速,但公認是有一定的毒副作用,如消化系統癥狀,對神經系統的損害,心血管功能受抑制或減慢心律,降低血壓,引起傳導阻滯等,抗心律失常藥還存在著引起新的心律失常的副作用;用中藥治療心律失常,現多采用古方炙甘草湯、朱砂安神丸等方加減化裁,由于缺乏對病癥方藥的規范化、標準化以及病癥實質的系統性研究,又受到藥物修合,煎煮等環節的影響,療效不盡如人意,所以臨床中很少使用。至今臨床中較為廣泛使用的還多為西藥。
本發明的目的是克服上述藥物在治療使用中存在的各種缺陷,提供一種較為安全且治療效果理想的中藥制劑,具有養心安神,助陽復脈、定志、轉律的作用。
本發明是這樣實現的,選用炙草、坤草、甘松、紅參、紫石英、苦參、澤瀉、炙棗仁、紅花、桂枝、黃芪和琥珀為原料配制而成,其原料配比為炙草50~100g 坤草200~300g甘松300~400g紅參100~150g
紫石英100~200g苦參200~300g澤瀉100~150g 炙棗仁150~250g紅花50~100g 桂枝50~100g黃芪200~500g 琥珀50~100g本發明藥物的制備方法是先將上述配量的炙草、坤草、黃芪、苦參、甘松和桂枝混合濃縮成藥∶水=1∶1.25的濃縮膏備用;然后將上述配量的澤瀉、炙棗仁、紅花、紫石英和紅參粉碎成50~60目粗渣,再將上述量的琥珀研磨成80~100目細粉備用;最后將濃縮膏與粗渣混合烘干后與琥珀粉研磨加工成100~120目細粉,再起模、干燥后成粒。
本發明藥物與現有治療心律失常的藥物相比較其研究結果如下1、采用鹽酸胺碘酮作對照組(50例),本發明藥物為治療組(50例)進行臨床對比觀察,治療組總有效率達96%,對照組為88%,經統計學處理,P>0.05,二者無顯著差異,說明治療組各類早搏療效對比,無顯著差異;2、兩組治療前后癥狀療效比較說明,兩組間主要癥狀總有效率及伴隨癥狀除心悸癥狀兩組元顯著差異外,P>0.05,其余癥狀,總有效率治療組均高于對照組,經X2檢驗,P<0.01,有非常顯著差異;3、本發明藥物療效較好,服用安全,全方益氣通陽,養心安神,用于治療室、房性等各類早搏患者。
權利要求
1.一種治療心臟早搏的藥物,其特征在于其原料配比為炙草500~100g坤草200~300g甘松300~400g紅參100~150g紫石英100~200g 苦參200~300g澤瀉100~150g炙棗仁150~250g紅花50~100g 桂枝50~100g黃芪200~500g琥珀50~100g
全文摘要
本發明是治療不同癥型心臟早搏的中藥,選用炙草、坤草、甘松、紅參、紫石英、苦參、澤瀉、炙棗仁、紅花、桂枝、黃芪和琥珀為原料配制而成。通過臨床100例對比觀察表明:治療組總有效率達96%,對照組為88%,P>0.05,說明治療組各類早搏療效對比,無顯著差異;兩組治療前后癥狀療效對比表明,總有效率治療組均高于對照組,P<0.01,有非常顯著差異。本藥服用安全,療效較好,用于治療室、房性等各類早搏患者。
文檔編號A61P9/00GK1343501SQ00123000
公開日2002年4月10日 申請日期2000年9月15日 優先權日2000年9月15日
發明者劉彥普 申請人:劉彥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