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食道支架置入操作限位器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于臨床醫用的食道支架置入操作限位器。
背景技術:
目前操作步驟是在X線造影機下確定食道狹窄或瘺等病變位置并做適當擴張后,將末端含有食道支架的放送器予置在病變位置。手術操作者一只手固定放送器內芯管,另一只手緩慢退出外套管,同時食道支架被釋放緊密與食道內壁貼牢。但在釋放過程中,由于內芯管無穩定固定點,有時產生移動,造成支架與設計位置不完全相符。如果調整已釋放的食道支架,將給病人增加很多痛苦。
(三)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針對背景技術中存在的問題,而提供一種使定位后的放進器內芯管得到固定的食道支架置入操作限位器。
本實用新型解決其問題可通過如下技術方案來達到食道支架上內芯管的一端套上夾環,夾環張開端置入開口的夾具上,夾具另一端用萬向節與小液壓缸里活塞構成萬向裝配;小液壓缸通過可相互轉動的兩個腔式圓盤與主液壓缸連通;主液壓缸上一側有控制液壓缸,控制液壓缸外壁上螺紋連接操縱帽;主液壓缸上另一端有絲杠套,絲杠套與主液壓缸里活塞之間通過萬向節之間構成萬向裝配;絲杠套上有絲杠,絲杠端有端盤;圓盤與圓盤的中央凸套套裝,圓盤腔里裝活塞環;主活塞缸及與其它連通腔里注入預壓油。
在上述方案中,兩圓盤之間于內有活塞環的圓盤上有泄氣口。由以上方案構成的限位器,它含有兩頭液壓控制的腔式桿件,之間可折可轉;中間是轉盤,控制后即成定型,從而可實現其目的。
本實用新型與上述背景技術相比較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以前由手術操作者用手捏持固定,無依托固定點但實際不可能持續準確固定,導致所釋放支架位置的變移,該限位器使經定位后的放送器固定在任意位置,操作變得輕松、準確。
附圖1是本限位器平面剖面圖;附圖2是圖1臨床使用狀態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例將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由圖1所示,食道支架上內芯管的一端套上夾環1,夾環1張開端置入開口的夾具2上,夾具2另一端用萬向節4與小液壓缸6里活塞5構成萬向裝配;小液壓缸6通過可相互轉動的兩個腔式圓盤(7,8)與主液壓缸9連通;主液壓缸9上一側有控制液壓缸10,控制液壓缸10外壁上螺紋連接操縱帽12;主液壓缸9上另一端有絲杠套15,絲杠套15與主液壓缸里活塞13之間通過萬向節14之間構成萬向裝配;絲杠套15上有絲杠16,絲杠端有端盤17;圓盤8與圓盤7的中央凸套19套裝,圓盤7腔里裝活塞環18;主活塞缸9及與其它連通腔里注入預壓油。
在上述方案中,兩圓盤之間于內有活塞環的圓盤7上有泄氣口。將含有支架的放送器置入確定位置,限位器與放送器內芯管連接后,擰動螺桿3,旋緊限位器液壓調節操縱帽,推動活塞11上移,使限位器鎖定在一定范圍的三維空間內。退出放送器外套管,支架被釋放在病變處,松解液壓調節操縱帽,使限位器與放送器內芯管分離,從食道內退出放送器全套。
權利要求1.一種涉及臨床醫用的食道支架置入操作限位器,食道支架上含有內芯管,其特征在于a、食道支架上內芯管的一端套上夾環(1),夾環(1)張開端置入開口的夾具(2)上,夾具(2)另一端用萬向節(4)與小液壓缸(6)里活塞(5)構成萬向裝配;小液壓缸(6)通過可相互轉動的兩個腔式圓盤(7,8)與主液壓缸(9)連通;b、主液壓缸(9)上一側有控制液壓缸(10),控制液壓缸(10)外壁上螺紋連接操縱帽(12);主液壓缸(9)上另一端有絲杠套(15),絲杠套(15)與主液壓缸里活塞(13)之間通過萬向節(14)之間構成萬向裝配;c、絲杠套(15)上有絲杠(16),絲杠端有端盤(17);d、圓盤(8)與圓盤(7)的中央凸套(19)套裝,圓盤7腔里裝活塞環(18);e、主活塞缸(9)及與其它連通腔里注入預壓油。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限位器,其特征在于兩圓盤之間于內有活塞環的圓盤(8)上有泄氣口。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臨床醫用的食道支架置入操作限位器。它在食道支架上內芯管的一端套上夾環(1),夾環(1)張開端置入開口的夾具(2)上,夾具(2)另一端用萬向節(4)與小液壓缸(6)里活塞(5)構成萬向裝配;小液壓缸(6)通過可相互轉動的兩個腔式圓盤(7,8)與主液壓缸(9)連通;主液壓缸(9)上一側有控制液壓缸(10),該缸(10)外壁上螺紋連接操縱帽(12);主液壓缸(9)上另一端有絲杠套(15),該套與主液壓缸里活塞(13)之間通過萬向節(14)之間構成萬向裝配;且套上有端部有端盤(17)的絲杠(16);主活塞缸(9)及與其它連通腔里注入預壓油。該限位器使經定位后的放送器固定在任意位置,操作簡單,限位準確。
文檔編號A61B17/00GK2548601SQ02236700
公開日2003年5月7日 申請日期2002年6月6日 優先權日2002年6月6日
發明者程玉龍, 黃濤 申請人:大慶石油管理局, 大慶油田總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