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屈指肌腱滑動牽引支具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醫療器械,具體地說是一種屈指肌腱滑動牽引支具。
背景技術:
據申請人所知,屈指肌腱斷裂吻合手術或肌腱醫治手術后經常引起肌腱粘連。目前沒有有效的工具來加速修復肌腱的愈合,防止粘連,恢復功能。個別臨床上應用過一種彈性牽引支具,也時常引起指間關節攣縮,肌腱粘連等問題,臨床效果不好。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就是克服上述技術之不足,提供一種結構簡單,操作方便,使用安全,痛苦少,病人易接受的屈指肌腱滑動牽引支具。
本實用新型解決其技術問題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屈指肌腱滑動牽引支具,其特征在于其設有底座和牽引裝置,底座包括外固定板、托板和弧形滑動板,托板和弧形滑動板呈“T”形,牽引裝置為“L”型架,始端設掌側滑輪,終端設前臂滑輪,兩滑輪之間連有牽引線,牽引線一端連屈指,另一端連接一重錘,牽引裝置固定在底座托板上,可在弧形滑動板上滑動。
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操作方便,能將可變的彈力變為恒定的滑動牽引力,使屈指肌腱得到了無阻抗的機械滑動作用。牽拉力可按臨床要求隨意調節,改善了指間關節的屈曲,增加了深肌腱的滑動,避免了指間關節攣縮。應用中還可隨意調整牽拉力線的方向,使之與患指的軸線相一致,使患指能按正常解剖結構進行功能練習,使用安全,痛苦少,病人易接受。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的描述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臨床操作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從圖1和圖2中可以看出,本實用新型一種屈指肌腱滑動牽引支具,其設有底座和牽引裝置。底座包括外固定板7、托板1和弧形滑動板2。弧形滑動板2上設有滑槽。托板1和弧形滑動板2呈“T”形連接。牽引裝置為“L”型架,始端設掌側滑輪3,終端設前臂滑輪4,兩滑輪之間連有牽引線5。牽引線5一端連屈指,另一端連接一重錘6。重錘6的重量為多規格的,使用時可根據需要隨意選擇。牽引裝置固定在底座托板1上,可沿弧形滑動板2的滑槽在托板1上做扇形移動,并可在需要的位置上隨時固定。牽引裝置在滑動板上滑動,以調節牽拉力的方向,使牽拉力線與傷指功能活動軸線保持在一個平面上。托板1與外固定板7由子母扣8連接固定。使用時,前臂固定于外固定板和托板之間,屈腕45度,掌指關節屈曲,指間關節伸直,將患指指甲與牽引線相連,牽引重量根據患指功能活動需要而定,活動度可由小到大,具體在醫生指導下進行。
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操作方便,使用安全,痛苦少,病人易接受。適于屈指肌腱斷裂或肌腱醫治等手術使用。
權利要求1一種屈指肌腱滑動牽引支具,其特征在于其設有底座和牽引裝置,底座包括外固定板、托板和弧形滑動板,托板和弧形滑動板呈“T”形,牽引裝置為“L”型架,始端設掌側滑輪,終端設前臂滑輪,兩滑輪之間連有牽引線,牽引線一端連屈指,另一端連接一重錘,牽引裝置固定在底座托板上,可在弧形滑動板上滑動。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屈指肌腱滑動牽引支具,其特征在于所說的外固定板與托板由子母扣活動連接固定。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屈指肌腱滑動牽引支具,其特征在于所說的弧形滑動板上設有滑槽。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醫療器械,具體地說是一種屈指肌腱滑動牽引支具。其設有底座和牽引裝置,底座包括外固定板、托板和弧形滑動板,托板和弧形滑動板呈“T”形,牽引裝置為“L”型架,始端設掌側滑輪,終端設前臂滑輪,兩滑輪之間連有牽引線,牽引線一端連屈指,另一端連接一重錘,牽引裝置固定在底座托板上,可在弧形滑動板上滑動。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操作方便,使用安全,痛苦少,病人易接受。適于屈指肌腱斷裂或肌腱醫治等手術使用。
文檔編號A61F5/042GK2669805SQ200320121200
公開日2005年1月12日 申請日期2003年12月4日 優先權日2003年12月4日
發明者張麗香, 趙澤芹, 李秀芹, 馬兆強, 王琳, 騰青 申請人:張麗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