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松齡血脈康制劑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松齡血脈康制劑,屬于中藥制劑領域。
背景技術:
據我國3次全國性高血壓普查結果顯示,高血壓的患病率在1958~1959年、1979~1980年和1991年分別為5.11%、7.33%、11.26%,平均每10年上升50%。高血壓是心、腦、腎血管病變的主要危險因素,具有的較高的致殘率和致死率。目前,已開發的降壓藥物種類繁多,西藥的降壓效果顯著,但因其種種不良反應,不同程度的限制了臨床應用。由成都康弘制藥有限公司研制開發的一種新型中藥制劑——松齡血脈康膠囊,降壓作用起效緩慢而作用平穩,對改善高血壓的臨床癥狀療效肯定,無任何毒副作用,但存在生物利用度低的缺點。經檢索,2002年8月21日公開了一種名為“納米松齡血脈康制劑藥物及其制備方法”,盡管技術較為先進,但存在生產成本高、且在生產中應用了原藥粉,質量較難控制的缺點。
發明內容
本發明目的是提供一種生物利用度高、成本低、質量可控、適宜工業化生產的能治療高血壓病的松齡血脈康制劑。
本發明的技術解決方案如下松齡血脈康制劑,其特征在于包含松葉、葛根、珍珠層粉中藥成分,各成分的重量百分比為松葉70~74、葛根22~26、珍珠層粉1~5。
本發明的技術解決方案還包括松齡血脈康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以上3味,松葉、葛根加6~8倍量水煎煮兩次,煎煮時間1~3小時,合并煎液,濾過,濾液濃縮至相對密度1.10(60℃),加等量乙醇醇沉,靜置,濾過,濃縮至相對密度1.10~1.18(60℃),噴霧干燥,取干膏粉與珍珠層粉混勻,即得可制備松齡血脈康片劑、顆粒的原料。加入輔料,可制備松齡血脈康片和顆粒。
高血壓病屬祖國醫學“眩暈”、“頭痛”等范疇。中醫學認為,本病的發生多為肝火亢盛、陰陽兩虛或陰虛陽亢,病變臟腑主要在心、肝、腎。故治療原則以平肝潛陽為主。本發明為治療高血壓病的口服中藥制劑,方中松葉味苦性溫,入心、脾二經;珍珠層粉味甘、咸性寒,入心、肝經,葛根味甘性辛、平,三藥相伍,具有平肝潛陽、鎮心安神之功效,適用于高血壓病之頭痛眩暈、急躁易怒、失眠多夢等證屬肝陽上亢者。藥理研究表明,葛根主要含葛根素和葛根黃酮,具有擴張外周血管、降低血液粘度、調節前列腺素和血栓素作用以及對抗垂體加壓素引起的血管收縮等作用。珍珠層粉對改善高血壓臨床癥狀、改善神經功能紊亂均有良好的效果。
本發明的優點是本發明的制劑具有生物利用度高、成本低、質量可控、適宜工業化生產的優點。
具體實施例方式
片劑 取松葉1800g、葛根600g、珍珠層粉90g,將松葉、葛根加水煎煮2次,加水量分別為8倍量、6倍量,第1次煎煮1小時,第2次煎煮1.5小時,合并煎液,濾過,濾液濃縮至相對密度1.10(60℃),加等量乙醇醇沉,靜置,濾過,濃縮至相對密度1.17(60℃),噴霧干燥,取干膏粉與珍珠層粉混勻,加入可溶性淀粉和羧甲基淀粉鈉,混勻,制粒,壓片,即得。
顆粒 取松葉1800g、葛根600g、珍珠層粉90g,松葉、葛根加水煎煮2次,加水量分別為8倍量、6倍量,第1次煎煮1小時,第2次煎煮1.5小時,合并煎液,濾過,濾液濃縮至相對密度1.20(70℃),噴霧干燥,珍珠層粉超微粉碎過300目篩,與干膏粉混勻,加入等量的糊精混勻,70%乙醇制軟材,過14目篩制粒,烘干,整粒,分裝,即得。
權利要求
1.一種松齡血脈康制劑,其特征在于包含松葉、葛根、珍珠層粉中藥成分,各成分的重量百分比為松葉70~74、葛根22~26、珍珠層粉1~5。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一種松齡血脈康制劑,其特征在于可制成片劑和顆粒劑。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一種松齡血脈康制劑,其特征在于制備工藝是按處方量將松葉、葛根加6~8倍量水煎煮2次,煎煮時間為1~3小時,合并煎液,濾過,濾液濃縮至相對密度1.10(60℃),加等量乙醇醇沉,靜置,濾過,濃縮至相對密度1.16~1.18(60℃),噴霧干燥,取干膏粉與珍珠層粉混勻,即得可制備松齡血脈康片劑、顆粒的原料,加入輔料,可制備松齡血脈康片和顆粒。
全文摘要
本發明涉及一種松齡血脈康制劑,其特征在于包含松葉、葛根、珍珠層粉中藥成分,各成分的重量百分比為松葉70~74、葛根22~26、珍珠層粉1~5;制備方法是按處方量將松葉、葛根加6~8倍量水煎煮2次,煎煮時間為1~3小時,合并煎液,濾過,濾液濃縮,加乙醇醇沉,靜置,濾過,濃縮至相對密度1.16~1.18(60℃),噴霧干燥,取干膏粉與珍珠層粉混勻,加入輔料,即可制備松齡血脈康片和顆粒。本發明具有生物利用度高、成本低、質量可控、適宜工業化生產的優點。
文檔編號A61P9/12GK1679651SQ20041002379
公開日2005年10月12日 申請日期2004年4月7日 優先權日2004年4月7日
發明者魏秀華 申請人:魏秀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