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用于衛生棺的位置調節機構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衛生棺,尤其是指一種用于衛生棺的位置調節機構。
背景技術:
在提倡火葬的我國大部分地區是不用棺材的,但是在有些地方,尤其是國外,還有利用棺材將已經去世的人進行土葬的習俗。傳統上棺材通常利用不容易腐爛的硬質木材制作,隨著社會的進步和科學技術的發展,現在已經利用耐腐蝕的金屬材料來制作棺材,這不僅可節約大量可貴的珍稀木材,而且可以延長尸體的保存時間。在安放遺體時,為使遺體在衛生棺內比較合適,應在衛生棺內設置可以調節高度與傾斜度的機構。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設計一種用于衛生棺的位置調節機構,利用這種機構,可方便地調節衛生棺內彈簧床的高度與傾斜度。
按照本實用新型所提供的設計方案,在L型板的側面鉸接支架,在支架上連接調節螺桿。
在L型板的側面鉸接小支架,在小支架上連接短螺桿。在L型板的底面設置長形的安裝孔。支架由支架側板與垂直于支架側板的兩塊上下平板組成,在上下平板上設置螺孔,調節螺桿安裝于上下平板上的兩個螺孔內。
小支架由小支架側板與垂直于小支架側板的兩塊上下板組成,在上下板上設置螺孔,短螺桿安裝于上下板上的螺孔內。在支架的上下平板上對應于安裝小支架的部位設置長圓孔,小支架上的短螺桿在處于與調節螺桿平行的位置時,短螺桿的投影面位于長圓孔內。在L型板上設置凸筋。
本實用新型具有制造與安裝方便,結構簡單等特點。
圖1本實用新型的結構圖。圖2、圖3分別為圖1的左視圖與俯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所示在L型板的側面1鉸接支架,在支架上連接調節螺桿2,在L型板的底面8設置長形的安裝孔10。支架由支架側板6與垂直于支架側板6的兩塊上下平板3組成,在上下平板3上設置螺孔,調節螺桿2安裝于上下平板3上的兩個螺孔內。使用時,在衛生棺的兩端內側分別安裝一套位置調節機構,在底板8上利用安裝孔10連接專用于衛生棺的彈簧床,當需要調節彈簧床的高度時,利用專用工具插入設置于調節螺桿2上端的調節孔內,轉動工具,帶動調節螺桿2轉動,在調節螺桿2與設置于上下平板3上的螺孔的作用下,L型板上下移動。當需要調節整個彈簧床的高度時,就同時調節位于衛生棺兩端的兩個調節螺桿2,當需要調節彈簧床的傾斜度時,就調節某一端的調節螺桿2。
在L型板的側面鉸接小支架4,在小支架4上連接短螺桿7。小支架由小支架側板5與垂直于小支架側板5的兩塊上下板4組成,在上下板4上設置螺孔,短螺桿7安裝于上下板4上的螺孔內。在支架的上下平板3上對應于安裝小支架的部位設置長圓孔12,小支架上的短螺桿7在處于與調節螺桿2平行的位置時,短螺桿7的投影面位于長圓孔內12。當需要調整彈簧床的左右傾斜度時,就用工具插入小螺桿7上端的調節孔內,轉動小螺桿7,就可以帶動L型板相對于支架轉動,L型板再帶動彈簧床轉動。這里的長圓孔12有助于工具插入短螺桿7內,并確保調節時,小支架能相對于支架做適當的位移。在L型板上設置凸筋9,以提高其強度。
圖中的13為鉸接L型板與支架的鉸接軸,11為設置于支架上的空隙。
權利要求1.用于衛生棺的位置調節機構,其特征是在L型板的側面(1)鉸接支架,在支架上連接調節螺桿(2)。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位置調節機構,其特征是在L型板的側面鉸接小支架(4),在小支架(4)上連接短螺桿(7)。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位置調節機構,其特征是在L型板的底面(8)設置長形的安裝孔(10)。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位置調節機構,其特征是支架由支架側板(6)與垂直于支架側板(6)的兩塊上下平板(3)組成,在上下平板(3)上設置螺孔,調節螺桿(2)安裝于上下平板(3)上的兩個螺孔內。
5.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位置調節機構,其特征是小支架由小支架側板(5)與垂直于小支架側板(5)的兩塊上下板(4)組成,在上下板(4)上設置螺孔,短螺桿(7)安裝于上下板(4)上的螺孔內。
6.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位置調節機構,其特征是在支架的上下平板(3)上對應于安裝小支架的部位設置長圓孔(12),小支架上的短螺桿(7)在處于與調節螺桿(2)平行的位置時,短螺桿(7)的投影面位于長圓孔內(12)。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位置調節機構,其特征是在L型板上設置凸筋(9)。
8.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位置調節機構,其特征是在調節螺桿(2)與短螺桿(7)的上端分別設置調節孔。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衛生棺,尤其是指一種用于衛生棺的位置調節機構。按照本實用新型所提供的設計方案,在L型板的側面鉸接支架,在支架上連接調節螺桿。在L型板的側面鉸接小支架,在小支架上連接短螺桿。在L型板的底面設置長形的安裝孔。支架由支架側板與垂直于支架側板的兩塊上下平板組成,在上下平板上設置螺孔,調節螺桿安裝于上下平板上的兩個螺孔內。本實用新型具有制造與安裝方便,結構簡單等特點。
文檔編號A61G17/00GK2759447SQ20042012120
公開日2006年2月22日 申請日期2004年12月31日 優先權日2004年12月31日
發明者薛惕忠 申請人:薛惕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