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帶有消毒防護膜的針灸針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理療用的刺激人體特定反射點的儀器,尤其是帶有消毒防護膜的針灸針。
背景技術:
已有技術中,針刺治療操作者防止手污染針體的方案是,在針體外套有一個套管,管壁硬或厚,不能折疊,先在套管的保護下將針的一部分刺入人體,然后將套管拔除或向針尖的遠端移動,再繼續握持針柄操作。該已有技術的缺陷是需要做拔除或移動套管的操作,操作麻煩,工作效率較低,在拔除套管后進針、留針、運針等長過程中,針體暴露,仍存在被污染的可能性。
發明內容
為了解決上述問題,本發明提出一種帶有消毒防護膜的針灸針,該針能更有效地防止針體被污染,還可以簡化操作,提高工作效率。
本發明采用的技術方案是在現有的由針體、針柄構成的針灸針外面,套有一層柔軟、可折疊、可移動的防護膜,所用材料為醫用橡膠、聚乙烯或其它替代材料,材料應符合一次性無菌醫療用品包裝材料的質量要求;該防護膜被制成袋狀或管狀,其直徑較針體直徑寬大,管壁薄,厚度一般不超過0.2毫米、柔軟可折疊,不妨礙針體的提插操作;袋狀防護膜近針尖端是封閉的,管狀防護膜近針尖端為開放的,防護膜的另一端固定在近針柄端的針體或針柄上,針灸針及其防護膜封裝在密閉的外包裝中,并做消毒滅菌處理。使用時,拆除外包裝,握持針柄或套有防護膜的針體,將針尖穿透袋狀防護膜或通過管狀防護膜刺入人體。
由于上述袋狀或管狀防護膜的直徑較針體直徑寬大,管壁薄、柔軟、可折疊、可移動,不妨礙針體的提插與旋轉操作;由于有防護膜的保護,在進針、留針、運針等長過程中,可以更有效地防止針體被污染;由于進針過程中防護膜被刺破或發生折疊,針具使用前后有明顯特征,不易因相互混肴而被重復使用。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1、簡化操作,提高工作效率。2、能更有效地防止針體被污染。3、針具使用前后有明顯特征,不易因相互混肴而被重復使用。4、結構簡單、成本低廉、易于推廣。
以下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發明做進一步說明。
圖1是本發明實施例的縱剖面構造示意圖。
圖2是本發明另一個實施例的縱剖面構造示意圖。
圖中(1)針體,(2)針柄,(3)袋狀防護膜,(4)管狀防護膜具體實施方式
在
圖1所示實施例中,用醫用橡膠薄膜制成的袋狀防護膜(3)套在針體(1)上,近針尖的一端是封閉的,直徑寬大,壁厚0.1mm,近針柄(2)端固定在針柄(2)上。
在圖2所示實施例中,用聚乙烯制成的管狀防護膜(4)套在針體(1)上,口徑寬大,壁厚0.02mm,近針柄(2)端固定在針柄(2)上。
權利要求1.一種帶有消毒防護膜的針灸針,由針體(1)、針柄(2)構成,其特征是針體外面套有一層柔軟、可折疊、可移動的防護膜,防護膜呈袋狀或管狀,其直徑較針體直徑寬大。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帶有消毒防護膜的針灸針,其特征是針體外面的防護膜(3)呈袋狀,近針尖端是封閉的,另一端固定在近針柄(2)端的針體(1)或針柄(2)上。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帶有消毒防護膜的針灸針,其特征是針體外面的防護膜(4)呈管狀,近針尖端為開放的,另一端固定在近針柄(2)端的針體(1)或針柄(2)上。
4.根據權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帶有消毒防護膜的針灸針,其特征是防護膜(3、4)的厚度小于0.2毫米。
5.根據權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帶有消毒防護膜的針灸針,其特征是其外面有封閉的外包裝。
6.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帶有消毒防護膜的針灸針,其特征是其外面有封閉的外包裝。
專利摘要一種理療用的刺激人體特定反射點的儀器,尤其是帶有消毒防護膜的針灸針。在普通針灸針外面套有一層用醫用橡膠或其它柔軟的醫用包裝材料制成的管狀防護膜(3)或袋狀防護膜(4),管狀防護膜或袋狀防護膜的直徑較針體(1)寬大,且柔軟可折疊,不妨礙針體提插操作,管狀或袋狀防護膜的另一端固定在近針柄(2)端,針灸針及其防護膜加有外包裝,并進行消毒滅菌。操作者握持針柄或套有防護膜的針體,將針尖直接或透過袋狀防護膜刺入人體,具有防止針體污染、操作簡便快捷、成本低廉等優點。
文檔編號A61H39/08GK2762802SQ20042012251
公開日2006年3月8日 申請日期2004年12月16日 優先權日2004年12月16日
發明者沈衛, 朱俊珂, 沈朝萍 申請人:青島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