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治療結石病的中藥制劑及其制備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治療結石病的中藥制劑及其制備方法,屬于中草藥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目前,公知的國內、外患有結石病的患者很多,常見的有膽結石、腎結石、膀胱結石、輸尿管結石、膽管結石等,現今國內市場上治療各種結石的藥品很多,但療效不佳,有的只能緩解疼痛,而不能根治,也有的采用機械碎石,但體弱患者及中老年患者很難承受,而這種方法對所涉及的器官也有損傷。
發明內容
為了克服上述不足,本發明的目的是經半個世紀的潛心研制和幾千例患者的臨床實踐經驗總結,按照中醫理論活血祛瘀、疏肝理氣、清五淋、止痛健胃、散堅破結、清心涼血、清熱解毒、滋陰潛陽,改善患者整體素質,增強機體排石、消石功能,增加各易結石器官功能,減少結石繼續結聚的客觀條件,研制了一種清熱解毒,消炎利膽,活血、消積、消石、排石、止痛、健胃、利膀胱,清中、下焦之熱毒,根治結石而無毒副作用的中藥制劑及其制備方法。
中醫認為結石病的病因是機體虛弱,血液循環流通不暢,陽亢陰耗,傷津血滯,代謝物質中的毒素不能及時排出,失去吸收調節功能,導致瘀積,如血瘀、氣瘀、肝瘀,血瘀不去,新血不升,久而結聚成石。結聚在膽內的稱膽結石、結聚在腎內的謂腎結石,結聚在膀胱內的為膀胱結石、結聚于輸尿管的是輸尿管結石,結聚在膽管的就是膽管結石,結石逐漸聚結增大,有單個的,也有多個的,大、小不一,壓迫神經及各器官疼痛難忍,其表現是膽結石胸肋后背疼痛,腎結石腰疼后背疼,膀胱結石下腹部疼痛,排尿時疼痛。
本發明一種治療結石病的中藥制劑,它是由以下重量配比的中藥配制而成柴胡 4.4-5.3% 生白藥 3.5-4.4%青皮 3.5-4.4%牡丹皮 3.5-4.4% 郁金 3.5-4.4%延胡索 3.5-4.4%莪術 3.5-4.4% 檳榔 3.5-4.4%三七 3.5-4.4%雞內金 5.3-5.8% 黃芩 3.5-4.4%大黃 3.5-4.4%
梔子 3.5-4.4%龍膽草 4.4-5.3%枳實 3.5-4.4%鱉甲 3.5-4.4%赤芍 2.6-3.5%生桃仁 2.6-3.5%川黃連 3.5-4.4%三棱 1.8-3.5%姜黃 2.6-3.5%穿山甲 0.9-1.8%皂角 1.8-3.5%車前子 2.6-3.5%海金砂 3.5-4.4%人工牛黃 0.9-1.8%甘草 0.9-1.8%石韋 2.6-3.5%雞骨草 2.6-3.5%金錢草 2.6-3.5%金銀花 2.6-3.5%木通 1.8-3.5%廣木香 1.8-3.5%適量純蜂蜜和豬苦膽。
該中藥制劑的制備方法是將上述33種中草藥進行曬干或烘干,取其中莪術、三棱的配比重量用醋炒制,枳實用麥麩炒制,穿山甲用土炒制,車前子微炒呈淡黃色,然后將上述33種中草藥共同粉碎280目過篩,混合充分攪拌均勻后,每500克藥粉中,加入30-50毫升經過熬制10分鐘過濾后的豬苦膽汁,充分攪拌、烘干,制成散劑,裝入膠囊制成膠囊丸,按蜜丸工藝加入煮沸后的蜂蜜,制成每丸8-10克量的蜜丸。
本發明藥劑的服用方法和服用量蜜丸早、晚各服1丸,溫開水送服。
膠囊早、晚各服5粒,溫開水送服。
30天為一療程,忌腥辣、油膩。
服用此藥的時間長短,根據結石塊的大、小、多、少根據B超、X光片或泌尿造影的報告單而確定,一般服用一個療程,服藥初期8-10天明顯減輕疼痛感,以后結石塊逐漸化解,排出體外,嚴重者可服用2-3個療程,經臨床治療2081例,其中男性1851例,年齡在28~69歲,女性230例,年齡在24~65歲,臨床表現為疼痛劇烈,并有放射性疼痛,尿頻、尿急、惡心、嘔吐,吃油膩食物或肉類加劇,個別出現大便白色,經服用本發明藥劑后,上述癥狀基本消失,有效2081例,總有效率100%;2032例服用三療程后再次檢查,結石及炎癥消失,結石仍部分存在的49例,治愈率97.6%。
李海光,男,54歲,自述右上腹劇烈絞痛,右肩、右背部疼痛,發熱、惡心,吃油膩食物加重,初步診斷為膽囊炎、膽結石,經B超診斷為膽結石,并有炎癥。服用本發明蜜丸,每日2次,每次1丸,服用8天后已沒有明顯疼痛,服用3個療程,經再次B超檢查,結石未發現,炎癥消失。
王永臣,男,36歲,鍛工,自述腰疼,膀胱及生殖器劇痛,疼時面色發白,出冷汗,惡心、嘔吐,尿頻、尿急,醫院診斷急性腎炎,后拍X光片,發現有腎結石。經服用本發明膠囊,每日2次,每次5粒,服后3天疼痛減輕,第11天開始排石,粒徑1.5mm左右,服用2個療程,再次拍X光片,結石未發現,炎癥消失。
本發明中的中草藥經合理炮制,恰當適量配伍,對各種結石病具有很好的療效,而且對內臟各器官無任何毒副作用和損傷。
本發明藥物臨床使用結果表明,具有下述有益效果1、本發明選用的藥物經合理炮制,各組分符合藥政法規定,利用各味中藥的綜合作用治療結石病癥,無任何毒、副作用,對人體無毒無害。
2、本發明無須煎煮,服用方便,符合國家衛生法規定,無須采用機械碎石,對人體各個器官無任何損傷,尤其對中、老年人,身體虛弱的患者極為有利。
具體實施例方式
按下述配比量稱取原料(千克)柴胡 4.5生白芍 3.7青皮 3.8牡丹皮 3.7郁金 3.6延胡索 3.8莪術 3.7檳榔 3.6三七 3.6雞內金 5.5黃芩 3.6大黃 3.7梔子 3.8龍膽草 4.6枳實 3.7鱉甲 3.7赤芍 2.8生桃仁 2.9川黃連 3.7三棱 2.0姜黃 2.8穿山甲 1.0皂角 2.0車前子 2.8海金砂 3.7人工牛黃 1.2甘草 1.2石韋 2.8雞骨草 2.8金錢草 2.8金銀花 2.9木通 2.1廣木香 2.2精選上述33種中草藥的配比量洗凈、曬干或烘干,將其中的莪術3.7千克、三棱2千克用醋炒制至枯黃色,取枳實3.7千克用麥麩子炒制至枯黃脆干,取穿山甲1千克用土炒制,車前子2.8千克微炒,然后將以上33種中草藥進行加工粉碎成280目過篩。每500克藥粉中,加入30-50毫升經過熬制10分鐘過濾后的豬苦膽汁,充分攪拌、烘干,制成散劑,裝入膠囊制成膠囊丸,按蜜丸工藝加入煮沸后的蜂蜜,制成每丸8-10克量的蜜丸,最后密封、包裝、入庫。
權利要求
1.一種治療結石病的中藥,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以下重量配比的中藥配制而成柴 胡 4.4-5.3%生白芍 3.5-4.4%青 皮 3.5-4.4%牡丹皮 3.5-4.4%郁 金 3.5-4.4%延胡索 3.5-4.4%莪 術 3.5-4.4%檳 榔 3.5-4.4%三 七 3.5-4.4%雞內金 5.3-5.8%黃 芩 3.5-4.4%大 黃 3.5-4.4%梔 子 3.5-4.4%龍膽草 4.4-5.3%枳 實 3.5-4.4%鱉 甲 3.5-4.4%赤 芍 2.6-3.5%生桃仁 2.6-3.5%川黃連 3.5-4.4%三 棱 1.8-3.5%姜 黃 2.6-3.5%穿山甲 0.9-1.8%皂 角 1.8-3.5%車前子 2.6-3.5%海金砂 3.5-4.4%人工牛黃0.9-1.8%甘 草 0.9-1.8%石 韋 2.6-3.5%雞骨草 2.6-3.5%金錢草 2.6-3.5%金銀花 2.6-3.5%木 通 1.8-3.5%廣木香 1.8-3.5%適量純蜂蜜和豬苦膽。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治療結石病中藥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按中藥配比量精選清洗烘干或曬干,將其中的莪術、三棱配比量用醋炒制,取枳實配比量用麥麩子炒制,取穿山甲的配比量,用土炒制,車前子配比量微炒,然后將以上33種中藥進行加工粉碎成280目過篩,每500克藥粉中,加入30-50毫升經過熬制10分鐘過濾后的豬苦膽汁,充分攪拌、烘干,制成散劑,裝入膠囊制成膠囊丸,按蜜丸工藝加入煮沸后的蜂蜜,制成每丸8-10克量的蜜丸。
全文摘要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治療結石病的中藥制劑及其制備方法,它主要以柴胡、生白芍、青皮、牡丹皮、郁金、延胡索、莪術、檳榔、三七、雞內金、黃芩、大黃、梔子、龍膽草、枳實、鱉甲、赤芍、生桃仁、川黃連、三棱、姜黃、穿山甲、皂角、車前子、海金砂、人工牛黃、甘草、石韋、雞骨草、金錢草、金銀花、木通、廣木香等33種中草藥和豬苦膽經炮制,配伍而制成的中藥散劑,散劑裝入膠囊為膠囊丸,按蜜丸工藝制成蜜丸,它對各種結石病療效確切,不用機械碎石,不傷相關器官,能化石、排石,從根本上治愈結石病患者,尤其適用中、老年和體弱患者,無痛苦、無毒副作用,治愈率高,有效率100%,治愈率97.6%。
文檔編號A61P13/04GK1751734SQ20051001035
公開日2006年3月29日 申請日期2005年9月13日 優先權日2005年9月13日
發明者郭德潤, 張順明, 徐紅梅, 孫玉蘭, 郭淑蕊, 郭淑芳 申請人:郭德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