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可控型人工肛門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主要涉及到醫療器械領域,特指一種適用于直腸癌術后患者使用的可控型人工肛門。
背景技術:
目前,腹腔內腫瘤、腸道腫瘤、腹腔疾病造瘺手術后主要是在腹壁上把結腸拉至腹壁皮膚外人工形成的排便口,然后將集糞袋貼于排便口上,這種處理方法有很多缺點1、大便隨時可以排出,但是卻往往因貼合不牢固而導致大便漏出,弄臟身體、衣物,更可導致一股難聞氣味,使患者術后生活質量大大降低,甚至因情緒受影響而影響康復,減少壽命等;2、無任何裝置將造瘺傷口與大便隔離開,從而使得排便口周圍皮膚及腸黏膜長時間受糞便,腸消化液,集糞袋上化學品材料的刺激,容易產生濕疹、水泡、出血、破潰、糜爛,病人的自我護理很麻煩,不易保持人工肛門的良好狀態易致使傷口感染,甚至造瘺失敗;3、術后傷口護理更是一個難題,給患者及醫務工作者帶來諸多不利,這樣就給病人生活上造成不便、在精神上造成痛苦,限制了他們參加正常的社會生活,有的直腸癌患者因而不愿意切除肛門,癌腫往往得不到根除,降低了手術治療生存率。
發明內容
本發明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就在于針對現有技術存在的技術問題,本發明提供一種結構簡單、安裝拆裝方便,并能夠很好保護好患者創口,能給患者帶來生活上便利的可控型人工肛門。
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提出的解決方案為一種可控型人工肛門,它包括一管體,其特征在于所述管體的前端連接有一瓣膜部,該管體的尾端連設有一塞部;一固定裝置套設于管體的中部。
所述固定裝置包括固定板和連接于固定板的套管,該固定板中間環部的內側面上對稱設有兩條凹槽,該套管則上設有兩個調節螺釘。
所述管體與固定板連接處的外側面上設有與固定板上凹槽對應的定位導軌,并設有與套管上調節螺釘對應的定位槽。
所述固定板上還開設有腰帶孔,并連接有腰帶。
所述管體與瓣膜部連接處的管體內側面上設有一氣囊。
所述管體的尾端還設有一個用來套設肛門袋的套槽。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的優點在于1、本發明的可控型人工肛門安裝快速、使用方便,且在整個使用過程中對人體無損傷,能夠起到保護術后創口的效果;2、本發明的可控型人工肛門的整套裝置是由管體、瓣膜部和固定裝置活動裝配連接而成,因此可以隨時拆卸和清洗,方便患者保證個人的衛生狀況;3、本發明的可控型人工肛門利用瓣膜與人體內的腸相連,管體的尾端為排便口,而固定裝置使得該裝置很好的貼附于人體的皮膚上,這樣就將傷口和排便通道很好的隔開,有利于傷口愈合;4、本發明的可控型人工肛門可以定時控制排便,不必隨時吊著肛門袋,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質量,杜絕大便滲漏;并在管體的尾部開設有套槽,解決了現有技術中肛門袋經常無法與人工肛門穩定連接的問題,避免了肛門袋的不穩定導致糞便倒出的現象;5、本發明的可控型人工肛門在管體和瓣膜部連接處的管體內側表面上設有一氣囊,從而可以通過充氣關閉肛門,放氣開始排便起到了控制排便的作用,且能夠起到輔助排便的功能,解決了大便較結及排出殘存于器械管腔內大便的問題。
圖1是本發明的立體結構示意圖;圖2是圖1中A-A面的剖面示意圖;圖3是本發明固定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圖例說明1、管體 2、固定裝置21、固定板 22、套管3、瓣膜部 4、塞部5、定位導軌 6、凹槽7、調節螺釘 8、定位槽9、氣囊 10、套槽11、腰帶孔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將結合附圖對本發明做進一步詳細說明。
如圖1、圖2和圖3所示,本發明主要包括管體1、固定裝置2、瓣膜部3以及塞部4,其中瓣膜部4連接于管體1的前端,管體1的尾端則連設有塞部4。固定裝置2則套設于管體1的中部。該固定裝置2包括固定板21和連接于固定板21的套管22,固定板21中間環部的內側面上對稱開設有兩條凹槽6,套管22則上設有兩個調節螺釘7。在管體1與固定板21連接處的外側面上設有與固定板21上凹槽6對應的定位導軌5,并設有與套管22上調節螺釘7對應的定位槽8。該定位槽8為一組齒狀槽,齒形為半圓形,調節螺釘7可以卡合于圓形齒槽中。該定位導軌5和凹槽6的配合使用能夠方便的使固定裝置2滑動地套設于管體1上,而且通過調節螺釘7和定位槽8的配合使用能夠根據患者個體的不同將管體調整至最合適的位置。固定裝置2上開設有兩個腰帶孔11,并連接有一可用來系于患者腰部的腰帶,綁上腰帶后能夠使整套裝置緊緊的貼附于人體的皮膚上。管體1的尾端還設有一個用來套設肛門袋的套槽10,使用時,該套槽10能方便的使肛門袋牢牢的粘附于管體1上,不會造成糞便的流出。在本較佳實施例中,管體1尾端的外側面為螺紋槽狀,塞部4則在旋緊后固設于管體1的尾端,防止人體排便隨時流出,以便于能很好地控制排便的時間;并且還可以在管體1和瓣膜部3連接處的管體1內側表面上設有一氣囊9,其作用在于可以通過充氣關閉肛門,放氣開始排便起到了控制排便的作用,且能夠起到輔助排便的功能,解決了大便較結及排出殘存于器械管腔內大便的問題。
在手術中使用時,首先滅活接觸器械處的腺體,然后在管體1的尾端旋上塞部4(防止置管時排出大便),再將管體1前端的瓣膜部3反折,將管體1緩緩推入腸腔適當位置后再稍進一段后,回抽到適當位置,使瓣膜部3正確貼于腸腔內壁,固定好后,防止腸瘺。接下來,將固定裝置2套在管體1上,根據個體的不同,利用調整螺釘7與管體1外側面上的定位槽8的配合,調整管體1的傾斜度以及管體1深入人體內的長度,從而調整好固定裝置2和管體1的位置,讓本發明的可控型人工肛門裝置很好的貼附于人體上,不會類似于一次固定型裝置那樣導致人體皮膚或其他器官的損害,并利用調整定位螺釘7使瓣膜部3與固定裝置2之間保持適當的壓力。最后,系好腰帶。排便時,把普通肛門袋排掉部分氣體,將肛門袋套口套住縮緊在套槽10上,袋外擰開塞部4,開始排便,完后清潔內管口,旋上新塞部4。封閉肛門袋口后丟棄。
權利要求
1.一種可控型人工肛門,它包括一管體(1),其特征在于所述管體(1)的前端連接有一瓣膜部(3),該管體(1)的尾端連設有一塞部(4);一固定裝置(2)套設于管體(1)的中部。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可控型人工肛門,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裝置(2)包括固定板(21)和連接于固定板(21)的套管(22),該固定板(21)中間環部的內側面上對稱設有兩條凹槽(6),該套管(22)上則設有兩個調節螺釘(7)。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可控型人工肛門,其特征在于所述管體(1)與固定板(21)連接處的外側面上設有與固定板(21)上凹槽(6)對應的定位導軌(5),并設有與套管(22)上調節螺釘(7)對應的定位槽(8)。
4.根據權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可控型人工肛門,其特征在于所述管體(1)的尾端還設有一個用來套設肛門袋的套槽(10)。
5.根據權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可控型人工肛門,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板(21)上還開設有腰帶孔(11),并連接有腰帶。
6.根據權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可控型人工肛門,其特征在于所述管體(1)與瓣膜部(3)連接處的管體(1)內側面上設有一氣囊(9)。
全文摘要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可控型人工肛門,它包括一管體,管體的前端連接有一瓣膜部,該管體的尾端連設有一塞部;一固定裝置套設于管體的中部。固定裝置包括固定板和連接于固定板的套管,該固定板中間環部的內側面上對稱設有兩條凹槽,該套管則上設有兩個調節螺釘。管體與固定板連接處的外側面上設有與固定板上凹槽對應的定位導軌,并設有與套管上調節螺釘對應的定位槽。本發明結構簡單、安裝拆裝方便,并能夠很好保護好患者創口,能給患者帶來生活上的便利。
文檔編號A61F2/50GK1672663SQ200510031460
公開日2005年9月28日 申請日期2005年4月19日 優先權日2005年4月19日
發明者謝海龍 申請人:謝海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