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治療內科痹癥類的中藥片劑及其制備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中成藥,特別是一種治療內科痹癥類的中藥制劑及其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
痹癥是指人體正氣不足時,風寒濕等外邪侵襲,內由痰、瘀、熱毒引起經脈閉阻,致氣血運行不暢,出現筋骨、肌肉、關節等處疼痛、酸楚、重著沉困,麻木不仁,關節腫大,屈伸活動不利,甚則關節變形,累及臟腑,致癱瘓、殘廢等病癥,臨床上常見而難治,至今仍困擾著千百萬患者,給患者造成了沉重的心理壓力和經濟負擔。積極地早期診斷和早期治療,可以提高臨床治愈率和降低致殘率。
現有治療此類病癥效果均不理想,有的藥物中含有大量的激素和西藥成分,這是廠家片面追求利潤使然,其結果是有百害而無一利,不但風濕類疾病沒有一絲一毫的轉變反而引發了身體的其他疾病,最終受到傷害的是患者。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克服現有技術存在缺點,提供一種用于治療內科痹癥的中藥配方制成的中藥制劑,通常稱為玄七通痹片。
本發明藥物選擇螞蟻、黃芪、重樓、老鸛草、千年健、三七6味中藥組方。方中螞蟻是君藥,螞蟻又名玄駒,早在《周記·天官》及《禮記·內則》就記載“醢以供天子饋食”,“醢”即為螞蟻幼蟲做成的醬。歷代文獻記載螞蟻具有很高的食療價值,是珍貴的滋補品,亦是難得的良藥,且具有鎮痛、鎮靜、抗炎、補益肝腎、養精充骨、祛瘀通絡、搜風祛寒除濕、扶正去邪等功效;黃芪甘溫,有補氣固表、利尿托毒、排膿、斂瘡生肌的功效;重樓味苦、微寒,有小毒,可清熱解毒、通經絡、止瀉痢,具有活血化瘀、消腫止痛的功效;老鸛草辛,苦,平,祛風濕,通經絡,止瀉痢。用于風寒濕痹痛,麻木拘攣,筋骨酸痛,泄瀉痢疾。千年健苦、辛,溫,祛風濕,健筋骨,用于風寒濕痹,腰膝冷痛,下肢拘攣麻木。三七甘、微苦,溫,具有散瘀止血,消腫止痛的功效。對類風濕關節炎屬肝腎不足寒濕痹阻癥,療效較好。上述藥物組方后具有滋補肝腎,祛風除濕,活血止痛。用于肝腎不足、風濕痹阻引起的關節疼痛,腫脹,手足不溫,四肢麻木等癥;類風濕性關節炎見上述癥候者。具有超強的靶向性和穿透性,能有效穿透關節所有七層組織,進行深入治療,徹底祛寒除濕,活筋通絡,消腫止痛,恢復病變關節功能。P-ATP同時具有雙向調節作用,可有效調節人體免疫功能,滋補肝腎,從而實現對風濕、類風濕疾病的標本兼治,這一獨特療效是別的藥物很難達到的。
本發明組方中各原料藥的用量是發明人進行大量摸索總結的基礎上得出的,各原料的重量份為螞蟻687.5份 黃芪187.5份重樓125份 老鸛草 77.5份千年健 77.5份 三七95份所述螞蟻最好選用擬黑多刺蟻。
一種專用于制備權利要求1所述中藥片劑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按如下步驟進行(1)按比例稱取原料藥螞蟻、黃芪、重樓、老鸛草、千年健、三七,備用;(2)將黃芪粉碎成細粉,備用;(3)將螞蟻、重樓、老鸛草、千年健、三七五味中藥加60%乙醇回流提取三次,第一次提取時間3小時,第二次和第三次提取時間均為2小時,得提取液;(4)合并三次所得提取液;(5)將步驟(4)的提取液在40-50℃溫度下減壓濃縮至相對密度為1.20-1.25,得濃縮液;(6)將黃芪細粉及適量賦形劑糊精加入濃縮液中按常規片劑方法經混勻、干燥、粉碎、壓片、包薄膜衣制成片劑。
本發明是中藥片劑,其優點在于起效快、生物利用度高、服用和攜帶方便、口感好,可進行定性定量的質量檢測,穩定性好。
具體實施例方式
以下結合實施例及試驗例進一步詳述本發明藥物的制備方法及效果。
實施例1處方擬黑多刺蟻687.5g黃芪187.5g
重樓 125g 老鸛草 77.5g千年健77.5g 三七95g制法(1)以上六味,除黃芪粉碎成細粉外,其余螞蟻等五味加60%乙醇回流提取三次,第一次三小時,第二、三次各2小時;(2)合并乙醇提取液,減壓濃縮至相對密度為1.20-1.25(40-50℃);(3)加入黃芪細粉及糊精適量,混交,干燥,粉碎,壓片,包薄膜衣制成1000粒。每片重0.4g(一次4粒,一日3次)。
實施例2處方擬黑多刺蟻 687.5份 黃芪 187.5份重樓 125份 老鸛草 77.5份千年健 77.5份 三七 95份制法(1)以上六味,除黃芪粉碎成細粉外,其余螞蟻等五味加60%乙醇回流提取三次,第一次三小時,第二、三次各2小時;(2)合并乙醇提取液,減壓濃縮至相對密度為1.20-1.25(40-50℃);(3)加入黃芪細粉及糊精適量,混交,干燥,粉碎,壓片,包薄膜衣制成1250粒。每片重0.32g(一次5粒,一日3次)。
實施例3處方擬黑多刺蟻687.5份黃芪 187.5份重樓 125份 老鸛草 77.5份千年健77.5份 三七 95份制法(1)以上六味,除黃芪粉碎成細粉外,其余螞蟻等五味加60%乙醇回流提取三次,第一次三小時,第二、三次各2小時;(2)合并乙醇提取液,減壓濃縮至相對密度為1.20-1.25(40-50℃);(3)加入黃芪細粉及糊精適量,混交,干燥,粉碎,壓片,包薄膜衣制成1600粒。每片重0.25g(一次6粒,一日3次)。
試驗例下面結合試驗例進一步闡明有效效果。
1、一般資料臨床治療患者30例,其中男16例,女14例。
年齡20-40歲8例,40歲以上22例2、中醫診斷癥狀肝腎不足、風濕痹阻引起的關節疼痛,腫脹,手足不溫,四肢麻木等癥3、治療方法藥物玄七通痹片 每片重0.4g服用方法口服,一次4粒,一日3次。
治療時間根據病情定,一般服用半個月-2個月。
4、效評定標準顯效癥狀消失,歡察2個月健康狀況穩定。
有效癥狀有明顯減輕。
無效達不到有效標準者。
5、治療效果顯效9%有效72%無效19%總有效率81%
權利要求
1.一種治療內科痹癥類的中藥片劑,其特征在于由刺蟻、黃芪、重樓、老鸛草、千年健、三七,各原料藥經乙醇提取有效成份再加工制成,各原料藥的重量份為螞蟻687.5份 黃芪 187.5份重樓125份 老鸛草 77.5份千年健 77.5份 三七 95份。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一種治療內科痹癥類的中藥片劑,其特征是所述螞蟻為擬黑多刺蟻。
3.一種專用于制備權利要求1所述中藥片劑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按如下步驟進行(1)按比例稱取原料藥螞蟻、黃芪、重樓、老鸛草、千年健、三七,備用;(2)將黃芪粉碎成細粉,備用;(3)將螞蟻、重樓、老鸛草、千年健、三七五味中藥加60%乙醇回流提取三次,第一次提取時間3小時,第二次和第三次提取時間均為2小時,得提取液;(4)合并三次所得提取液;(5)將步驟(4)的提取液在40-50℃溫度下減壓濃縮至相對密度為1.20-1.25,得濃縮液;(6)將黃芪細粉及適量賦形劑糊精加入濃縮液中按常規片劑方法經混勻、干燥、粉碎、壓片、包薄膜衣制成片劑。
全文摘要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治療內科痹癥類的中藥片劑,其配方為螞蟻、黃芪、重樓、老鸛草、千年健、三七,該藥輔料為糊精。制備方法為(1)以上六味,除黃芪粉碎成細粉外,其余螞蟻等五味加60%乙醇回流提取三次,第一次三小時,第二、三次各2小時,(2)合并乙醇提取液,減壓濃縮至相對密度為1.20-1.25(40-50℃),(3)加入黃芪細粉及糊精適量,混勻,干燥,粉碎,壓片,包薄膜衣制成1000粒,即得。其優點是見效快,生物利用度高。
文檔編號A61K9/28GK1868521SQ200510040308
公開日2006年11月29日 申請日期2005年5月27日 優先權日2005年5月27日
發明者張言軍, 王鳳越, 陳楊芳, 朱小虎, 邢海燕 申請人:張言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