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可折疊植入的人工虹膜隔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用于眼科手術中的眼內植入材料,特別是在眼外傷無虹膜和虹膜大部分缺損情況下,需要行玻璃體手術和硅油注入的眼球,植入眼內,阻擋硅油和角膜接觸,減少手術并發癥的植入物。
背景技術:
復雜性眼外傷合并無虹膜的眼,常常合并視網膜和脈絡膜脫離、眼內增殖、無晶狀體等造成眼球萎縮和失明的疾病。臨床常用的方法是行玻璃體視網膜顯微手術和硅油注入,視網膜復位,維持眼球形態。但是玻璃體手術后長期硅油充填的眼,需同時植入虹膜隔,防止術后體位改變時硅油和角膜接觸,損害角膜內皮,產生角膜并發癥。以往使用的是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制作的硬性虹膜隔,術中需要很大的切口(大于11mm)才可植入眼內,植入時眼球變形嚴重,眼內液體大量外流,操作復雜,并發癥多;且該型虹膜隔無明確固定孔,植入后位置不易固定于需要的位置;以往的虹膜隔兩側周邊開孔太大,硅油容易進入前房,恢復困難。
附丙烯酸酯多聚物簡稱丙烯酸酯(Acrylic),為丙烯酸乙酯、甲基丙烯酸三氧乙酯、2-羥-4乙氧基苯酮交聯共聚物,透明性佳,無毒,眼內相容性好,目前多用于制作折疊式人工晶狀體。本實用新型擬采用丙烯酸酯多聚物為材料。
參考文獻1.許藝民,馬志中,王常觀,馮學峰.硅油支持眼的人工虹膜膈植入.中國實用眼科雜志.2004,22(10)804-8072.Kirchhof B.Iris.InKuhn F.Pieramici DJ.Ocular TromaPrinciples and Practice.1st ed.New YorkThieme,2000;146-155.
3.Thumann G,Kirchhof B,Bartz-Schmidt KU,et al.The artificial iris diaphragm for vitreoretinal silicone oilsurgery.Retina.1997;17(4)330-7.
4.Heimann K,Konen W.Artificial iris diaphragm and silicone oil surgery.Retina.1992;12(3 Suppl)S90-4.
5.Wiedemann P,Konen W,Heimann K.Reconstruction of me anterior and posterior segment of the eye aftermassive injury.Ger J Ophthalmol.1994 Mar;3(2)84-9.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可折疊植入的人工虹膜隔,可在小切口時方便的植入,減少手術中和手術后的并發癥。術后患者體位靈活,硅油不易進入前房,更符合臨床治療的需要。
本實用新型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新型可折疊人工虹膜隔以丙烯酸酯多聚物為材料,經過車前后表面,銑外形,打孔和拋光等機械加工程序后,進行清洗,檢測,封裝和滅菌等步驟,新型可折疊人工虹膜為類圓形、盤狀物,透明。由體部、5個固定孔、偽瞳孔和3個周邊開孔組成,各個部分形成一整體。中央有類似瞳孔樣的孔,用于于光線進入和術后觀察。下方、左側和右側周邊有開放孔,在直立、左側臥位、右側臥位、低頭和俯臥等體位時用于房水循環和保持硅油位置。植入眼內后在前、后房之間形成隔斷,周邊三個方向有開孔利于各種體位時房水交通循環,從而大大減少了硅油角膜接觸機會和患者術后體位限制。丙烯酸酯多聚物為較軟的材料,利用折疊鑷(人工晶體植入鑷)進行折疊后上方角膜緣切口植入,固定孔有五個,可選擇3-4個進行縫線固定于眼球壁。達到了植入方便、固定容易、術后體位靈活和減少并發癥的目的。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新型可折疊人工虹膜隔采用丙烯酸酯多聚物為材料,可折疊植入,操作簡單,減少了手術并發癥。固定孔多個,位置相對固定,利于在手術時選擇合適的固定點。周邊三個開孔式設計符合臨床需要,利于患者術后生活。
以下結合附圖和實例對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平面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側面立體圖。
圖中1.上方固定孔,2.9:00周邊開孔,3.3:00周邊開孔,4.中央偽瞳孔,5.6:00開式孔,6.可折疊人工虹膜隔體部。
具體實施方式
在圖1中,新型可折疊型人工虹膜隔,由虹膜隔固定孔(1),周邊開孔(2,3,5),中央偽瞳孔(4)和體部(6)組成。整體設計類似圓盤形的膜,和人眼的虹膜組織相似。材料使用丙烯酸酯多聚物。直徑9-13mm,根據患者眼角膜的大小選擇不同的直徑。可折疊型虹膜隔有5個固定孔,在手術時選擇其中3-4個,便于醫生操作。開孔有3個,半圓形,半徑2mm,分別位于3:00(3)、6:00(5)和9:00(2),便于患者在不同的體位時保持硅油的位置。中央偽瞳孔(4)大小3.5-4mm。
在圖2中,標識和圖1相同,表示新型可折疊人工虹膜隔立體圖。虹膜隔厚度0.4mm。整體設計呈流線型,在開孔以及偽瞳孔等邊緣采用機械拋光,移植入眼內后減少炎癥滲出物沉積。
現結合以上
其手術操作方法玻璃體切除聯合膜剝離后,重水復位視網膜、穩定眼球,眼內激光封閉裂孔。做角膜緣后2mm板層鞏膜瓣3-4個(覆蓋固定縫線)。上方角膜緣或者透明角膜切口。3-4個懸吊線固定在虹膜隔上,縫合懸吊線于鞏膜瓣處。折疊鑷(人工晶狀體折疊鑷或者晶狀體植入鑷)折疊并夾持虹膜隔體部,虹膜隔下方先植入前房,然后虹膜隔上方植入,放松折疊鑷,拉緊懸吊線,縫合結扎于鞏膜瓣下。縫合鞏膜瓣。氣液交換或者油液交換,硅油注入。
權利要求1.一種新型可折疊人工虹膜隔,為類圓形、盤狀物,由體部、5個固定孔、偽瞳孔和3個周邊開孔組成,各個部分形成一整體,其特點是以丙烯酸酯為材料,可折疊植入。
2.根據權利要求書1所述的新型可折疊人工虹膜隔,其特征是直徑9-13mm,中央偽瞳孔直徑3-5mm,實際取值4mm。
3.根據權利要求書1所述新型可折疊人工虹膜隔,其特征是周邊3:00、9:00和6:00方位均有半圓形開孔,半徑2mm左右。
4.根據權利要求書1所述新型人工虹膜隔,其特征是固定孔有多個,位于12:00、10:00、2:00、4:00和8:00方位。
5.根據權利要求書1所述新型可折疊人工虹膜隔,其特征是整體邊緣鈍圓、光滑,流線型設計。
專利摘要一種可折疊植入的人工虹膜隔,用于在無虹膜或者虹膜大部分缺損情況下折疊植入眼內,使眼前后房之間形成自然分隔。該新型由虹膜隔體部、固定孔、偽瞳孔和周邊開孔組成,其特點是以丙烯酸酯為材料,可折疊植入,操作安全、簡單,可減少術中和術后并發癥;在左右兩側和下方周邊有開孔;多個固定孔,便于術中選擇,術后位置相對固定,不易移動;虹膜隔邊緣鈍圓、光滑,流線型設計。滿足各種疾病所導致的無虹膜或者虹膜大部分缺損、必須行玻璃體手術聯合硅油注入者的需要,能簡化手術操作,易于推廣。
文檔編號A61F9/007GK2928037SQ200520105038
公開日2007年8月1日 申請日期2005年8月2日 優先權日2005年8月2日
發明者宋宗明 申請人:宋宗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