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豆精品无码国产在线播放,国产亚洲精品成人AA片新蒲金,国模无码大尺度一区二区三区,神马免费午夜福利剧场

一種植入性分流管及置入該分流管用的配套置入器的制作方法

文檔序號:1107340閱讀:249來源:國知局
專利名稱:一種植入性分流管及置入該分流管用的配套置入器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套醫(yī)療器械,特別設計一種用于治療脊髓空洞癥和髓內囊腫的腔內液蛛網(wǎng)膜下腔分流的植入性分流管,以及置入該分流管所使用的配套置入器。
背景技術
在對神經(jīng)外科疾病的診治中,部分脊髓空洞癥和脊髓髓內囊腫患者需行脊髓空洞和髓內囊腫的腔內液蛛網(wǎng)膜下腔分流手術,目前沒有專用于此目的的分流管和專門用于安放分流管的手術器械,對于此中治療,目前通用的做法是借用其它的植入性材料裁剪成短直管來使用,其操作過程大體為a、修剪短直管并于其上栓線;b、在脊髓上造口;c、將短直管置入蛛網(wǎng)膜下腔內;d、將短直管之一端插入脊髓空洞或囊腫腔內,另一端保留在蛛網(wǎng)膜下腔;e、將管上的栓線縫合固定于脊髓軟膜或硬膜。這種現(xiàn)場操作不僅操作比較繁瑣,分流管的固定比較困難,延長手術時間,而且對患者造成較大的創(chuàng)口,同時會對脊髓造成損傷,影響愈后效果。
實用新型內容針對上述現(xiàn)有技術存在的缺點,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減少創(chuàng)口和脊髓損傷、操作簡便、固定可靠的分流管,以及置入該分流管所使用的配套置入器。
本實用新型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植入性分流管,其包括中心管,在所述中心管的左、右兩端分別設置有上、下兩個支撐部,所述上、下支撐部與所述中心管為一體結構,所述上、下支撐部為對應設置,所述上、下支撐部對合時,所述上支撐部上表面到所述下支撐部下表面之間的寬度等于所述中心管的外徑。
所述的植入性分流管,所述上、下支撐部可以為對應設置的兩個半管,所述上、下支撐部對合時,形成與中心管外徑相同的直形延伸管。
所述的植入性分流管,所述上、下支撐部可以為對應設置的兩個管,所述上、下支撐部對合時,形成寬度與中心管外徑相同的直形延伸。
所述的植入性分流管,所述中心管左、右兩側的支撐部可以長度相同。
所述的植入性分流管,所述的中心管和支撐部可以為醫(yī)用硅膠制成。
所述的植入性分流管,所述的中心管的縱向橫截面可以為橢圓形。
置入上述任一植入性分流管用配套置入器,其包括中軸、滑動部和握持部,所述中軸的后部固定于所述握持部,所述滑動部由前管和后管組成,所述前管和后管之間通過連接部連接,在后管的下方設有扳動鈕,所述滑動部的前管和后管可滑動的穿設在所述中軸上,所述中軸的前端與滑動部前端之間的距離等于所述分流管對合狀態(tài)下的長度,在所述滑動部前管的管外壁上設置有增厚部,在所述握持部與所述滑動部的后端的結合處設置有彈簧,在所述中軸的前端設有與所述分流管支撐部的對合面相配合的定位片,在所述中軸的末端設置有調整旋鈕。
所述的植入性分流管用配套置入器,在所述中軸上可以設置有刻度。
所述的植入性分流管用配套置入器,所述中軸上的刻度可以為兩處,分別位于滑動部前管末端外和后管前端內對應的中軸上。
所述的植入性分流管用配套置入器,所述的中軸為實心柱體。
本實用新型的植入性分流管,由于在分流管的兩端分別設置有上、下支撐部,上、下支撐部為對應設置的兩個半管或管,在安裝的時候,將上、下兩個半管或管對合起來,這時,上、下兩個支撐部形成寬度與中心管直徑相同的直形延伸,在配套置入器的配合下,可以方便的將該分流管置入需要分流的脊髓空洞或髓內囊腫的腔內和蛛網(wǎng)膜下腔內,而在分流管進入脊髓空洞或髓內囊腫的腔內和蛛網(wǎng)膜下腔內后,分流管呈現(xiàn)原始狀態(tài),支撐部可以支撐在脊髓空洞或髓內囊腫的腔內和蛛網(wǎng)膜下腔內,起到定位和固定的作用,從而保證分流管不會脫離。與植入性分流管配合使用的配套置入器,可以方便的配合將分流管準確的放置于分流部位,分流管與配套置入器的配合使用,克服了過去手術創(chuàng)傷大、分流管固定困難、操作繁瑣的問題,使患者愈后效果更好。
以下結合附圖及具體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的詳細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植入性分流管自然狀態(tài)下的主視圖;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植入性分流管其支撐部為半管時自然狀態(tài)下的俯視圖;圖3為本實用新型的植入性分流管對合狀態(tài)下的主視圖;圖4為本實用新型的植入性分流管其支撐部為管狀時自然狀態(tài)下的俯視圖;圖5為本實用新型的植入性分流管其支撐部為管狀時對合狀態(tài)下的俯視圖;圖6為本實用新型的置入分流管用的配套置入器中軸的主視圖;圖7為本實用新型的置入分流管用的配套置入器中軸的俯視圖;圖8為本實用新型的置入分流管用的配套置入器滑動部主視圖;圖9為本實用新型的置入分流管用的配套置入器握持部的主視圖;圖10為本實用新型的置入分流管用的配套置入器及前端安置植入性分流管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1為植入性分流管的中心管;2為植入性分流管的上支撐部;3為植入性分流管的下支撐部;4為置入分流管用的配套置入器的中軸;5為置入分流管用的配套置入器的滑動部;6為置入分流管用的配套置入器的握持部;7為置入器中軸前端的定位片;8為置入器中軸后端的調整旋鈕;9為置入器滑動部的前管;10為置入器滑動部的后管;11為置入器滑動部前管和后管的連接部;12為置入器滑動部前管上的增厚部;13為置入器滑動部后管上的扳動鈕;14為置入器握持部上的彈簧;15為置入器中軸上的刻度。
具體實施方式
實施方式一如圖1-3所示,本實用新型的植入性分流管,其包括中心管1,在中心管1的左、右兩端分別設置有等長的上支撐部2和下支撐部3,上支撐部2、下支撐部3和中心管1為一體結構,所述上、下支撐部為對應設置的兩個半管,上支撐部2和下支撐部3對合時,上支撐部2和下支撐部3形成與中心管外徑相同的延伸管,其中,中心管1左、右兩側的上、下支撐部長度相同,在實際使用中,中心管1和上支撐部2和下支撐部3可以用醫(yī)用硅膠制成。
實施方式二如圖1、3、4、5所示,本實用新型的植入性分流管,其包括中心管1,在中心管1的左、右兩端分別設置有等長的上支撐部2和下支撐部3,上支撐部2、下支撐部3和中心管1為一體結構,所述上、下支撐部為對應設置的兩個管,上支撐部2和下支撐部3對合時,上支撐部2和下支撐部3形成寬度與中心管外徑相同的直形延伸,其中,中心管1左、右兩側的上、下支撐部長度相同,在實際使用中,中心管1和上支撐部2和下支撐部3可以用醫(yī)用硅膠制成。
如圖6-10所示,安置植入性分流管所使用的配套置入器,其包括中軸4、滑動部5和握持部6,中軸4為實心柱體,中軸4的后部固定于握持部6,在中軸4的前端設有與分流管支撐片的對合面相配合的定位片7,在中軸4的末端設置有調整旋鈕8。滑動部5由前管9和后管10組成,前管9和后管10之間通過連接部11連接,在前管7的管外壁上設置有增厚部12,在后管8的下方設有扳動鈕13。滑動部5的前管9和后管10可滑動的穿設在中軸4上,中軸4的前端與滑動部5前管9的前端之間的距離等于分流管對合狀態(tài)下的長度,在滑動部5的后端與握持部6之間設置有彈簧14。
本實用新型的操作步驟如下手術經(jīng)半椎板或椎板鎖孔入路,切開硬膜和蛛網(wǎng)膜并懸吊。按手術時脊髓長軸方向與術者手的相對位置,通過旋轉旋鈕8調整置入器中軸4的定位片7的指向,將分流管的上、下支撐部2、3對合成如圖3示直形后,正好放入置入器上滑動部5的前管9內,如圖10所示。在脊髓上造口后,將置入器前端經(jīng)造口處進入脊髓空洞或囊腫腔內,注意勿使用暴力超過增厚部12,扣動扳動鈕13,滑動部5向后滑動,位于前管9內的分流管被釋放出來,分流管兩端的上、下支撐部2、3在脊髓空洞或髓內囊腫的腔內和蛛網(wǎng)膜下腔內先后復位至如圖1的自然狀態(tài),將分流管限制于脊髓上,縫合蛛網(wǎng)膜和硬膜,分流管安裝成功。
為了了解在置入的過程中,分流管釋放的具體位置,可以在中軸4上設置有刻度15,通過判斷滑動部5在中軸4上滑行過的相對位置,掌握分流管的釋放進度。
增厚部12限制滑動部前管9進入脊髓的深度,增厚部12的前端對應于以對合狀態(tài)安裝于滑動部前管9內的分流管中心管的中后部,以便分流管兩端的上、下支撐部的自由撐開。
權利要求1.一種植入性分流管,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中心管,在所述中心管的左、右兩端分別設置有上、下兩個支撐部,所述上、下支撐部與所述中心管為一體結構,所述上、下支撐部為對應設置,所述上、下支撐部對合時,所述上支撐部上表面到所述下支撐部下表面之間的寬度等于所述中心管的外徑。
2.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植入性分流管,其特征在于所述上、下支撐部為對應設置的兩個半管,所述上、下支撐部對合時,所述上、下支撐部形成與中心管直徑相同的直形延伸管。
3.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植入性分流管,其特征在于所述上、下支撐部為對應設置的兩個管,所述上、下支撐部對合時,所述上、下支撐部形成寬度與中心管直徑相同的直形延伸。
4.根據(jù)權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植入性分流管,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心管左、右兩側的支撐部長度相同。
5.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植入性分流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中心管和支撐部為醫(yī)用硅膠制成。
6.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植入性分流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中心管的縱向橫截面為橢圓形。
7.置入權利要求1-6中任一植入性分流管用配套置入器,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中軸、滑動部和握持部,所述中軸的后部固定于所述握持部,所述滑動部由前管和后管組成,所述前管和后管之間通過連接部連接,在后管的下方設有扳動鈕,所述滑動部的前管和后管可滑動的穿設在所述中軸上,所述中軸的前端與滑動部前端之間的距離等于所述分流管對合狀態(tài)下的長度,在所述滑動部前管的管外壁上設置有增厚部,在所述握持部與所述滑動部的后端的結合處設置有彈簧,在所述中軸的前端設有與所述分流管支撐部的對合面相配合的定位片,在所述中軸的末端設置有調整旋鈕。
8.根據(jù)權利要求7所述的植入性分流管用配套置入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中軸上設置有刻度。
9.根據(jù)權利要求8所述的植入性分流管用配套置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軸上的刻度為兩處,分別位于滑動部前管末端外和后管前端內對應的中軸上。
10.根據(jù)權利要求7-9所述的植入性分流管用配套置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中軸為實心柱體。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植入性分流管,其包括中心管,在所述中心管的左、右兩端分別設置有等長的上、下兩個支撐部,所述上、下支撐部與中心管為一體結構,所述上、下支撐部為對應設置的兩個半管或管,所述上、下支撐部對合時,形成寬度與中心管外徑相同的直形延伸。置入分流管用的配套置入器,其包括中軸、滑動部和握持部,所述中軸的后部固定于所述握持部,所述滑動部可滑動的穿設在所述中軸上,所述中軸的前端與所述滑動部前管的前端之間的距離等于所述分流管對合狀態(tài)下的長度,在所述滑動部的后端與握持部之間設置有彈簧。本實用新型克服了過去手術創(chuàng)傷大、分流管固定困難、操作繁瑣的問題,使患者愈后效果更好。
文檔編號A61F2/02GK2862982SQ20052014694
公開日2007年1月31日 申請日期2005年12月28日 優(yōu)先權日2005年12月28日
發(fā)明者張揚 申請人:張揚
網(wǎng)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茂名市| 上蔡县| 桓仁| 澄城县| 内江市| 黔西| 古蔺县| 博兴县| 新营市| 永济市| 齐河县| 枞阳县| 利辛县| 孝义市| 仪陇县| 武宁县| 深泽县| 阳新县| 读书| 武鸣县| 平谷区| 博爱县| 桃园县| 郓城县| 开阳县| 西青区| 通渭县| 莲花县| 青阳县| 五常市| 巴林左旗| 越西县| 平塘县| 南昌市| 吉安市| 忻城县| 永登县| 务川| 田东县| 全南县| 仙居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