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治療燙傷的藥物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藥物,尤其是一種治療燙傷的藥物。
背景技術:
燙傷是一種嚴重的皮膚損傷,通常燙傷的程度由輕到重分別為皮膚變紅,有刺痛的感覺;起水泡;皮膚爛掉。目前對燙傷的一般療法,療效慢,病人痛苦,愈后留有疤痕,且治療費用高,目前還沒有十分有效的解決辦法。
發明內容
為了解決對燙傷的有效治療問題,本發明提供了一種專門治療燙傷的外用粉末狀藥物,該藥物治療燒傷、燙傷、紅腫起泡、瘡面潰爛、化膿等癥,簡便易用、治愈時間短,首次使用即可有效止癢止痛,連續使用7天~30天即可痊愈,快速有效,且不留疤痕。
本發明具體的重要配比及治療方法珍珠1%,四季青9.6%,地榆28.8%,寒水石28.8%,大黃28.8%,梅片3%,用這些藥材研磨成50~150目粉末狀,混合均勻,直接噴撒于患處,每日2~3次,首次使用即可有效止癢止痛,連續使用7天~30天即可痊愈。
該藥的藥理是清熱解毒、消炎生肌、消腫止痛、抗菌。
其中珍珠鎮靜治痛、生肌長肉,四季青消炎解毒,地榆清熱生肌,寒水石清涼去熱,梅片止痛,大黃對火燒飯燙具有輔助治療作用。
其有益效果是該藥物治療燙傷,簡便易用、治愈時間短,首次使用即可有效止癢止痛,快速有效,不留疤痕,且治療費用低,可有效解除患者痛苦。
具體實施例實施例的具體配重比是珍珠1克,四季青10克,地榆30克,寒水石30克,大黃30克,梅片3克,將其研磨成100目細粉,混合均勻即可,使用時直接噴撒于患處,每日2~3次,首次使用即可有效止癢止痛,療效快,連續使用7天~30天即可痊愈,且不留疤痕。
權利要求
1.一種治療燙傷的藥物,其特征的具體成分和配重比是珍珠1%,四季青9.6%,地榆28.8%,寒水石28.8%,大黃28.8%,梅片3%,用這些藥材研磨成50~150目細粉末狀,混合均勻,外用噴撒于患處。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治療燙傷的藥物,其特征的具體重要配比是珍珠1克,四季青10克,地榆30克,寒水石30克,大黃30克,梅片3克,將其研磨成100目細粉,混合均勻,外用噴撒于患處即可。
全文摘要
本發明涉及一種治療燙傷的藥物。其特征具體的重要配比及治療方法是珍珠1%,四季青9.6%,地榆28.8%,寒水石28.8%,大黃28.8%,梅片3%,用這些藥材研磨成100目細粉末狀,混合均勻,使用時直接噴撒于患處,每日2~3次,首次使用即可有效止癢止痛,療效快,連續使用7天~30天即可痊愈,且不留疤痕。
文檔編號A61P17/00GK1879725SQ20061004036
公開日2006年12月20日 申請日期2006年5月18日 優先權日2006年5月18日
發明者何守謙, 周廣輝, 劉繼武 申請人:周廣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