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生物離子降壓儀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醫(yī)療用治療裝置,更確切地說是涉及一種利用 人體自身的生物電治療高血壓的生物離子降壓儀方面的發(fā)明。
技術背景目前,現有技術公開的專利號ZL93224550. l的生物離子降壓儀 (系我本人發(fā)明),它是由殼體、手觸電極、治療電極、開關、電解 電容、二極管、液晶顯示屏構成。該裝置不用任何外接電源,完全利 用人體自身的生物電治療高血壓,且配有液晶顯示自檢裝置,治療效 果比較顯著。但由于此自檢顯示電路部分設計不盡合理,使得生物電 比較微弱、皮膚電阻較大的高血壓患者在使用過程中不能正常顯示, 起不到真正意義上的自檢作用。由此可見,上述現有的治療高血壓的降壓儀仍存在有諸多的缺陷,而 ^#加以改進。有鑒于上述現有的治療高jka的降壓儀存在的缺陷,本設計人基于從 事此類產品設計制造多年,積有豐富的實務經驗及專業(yè)知識,積極加 以研究創(chuàng)新,以期創(chuàng)設一種改進成型結構的生物離子降壓儀,能夠改 進一般市面上現有常規(guī)治療^ii^的降壓儀的成型結構,使其更具有竟爭 性。經過不斷的研究、設計,并經反復試作樣品及改進后,終于創(chuàng)設 出確具實用價值的本實用新型。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主要技術問題在于,克服現有的治療高血壓
的降壓儀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種新型結構的生物離子降壓儀,使高 血壓患者隨時都能檢測到降壓儀的工作狀態(tài),不致于貽誤治療。使其 人人都能顯示,真正起到自檢功能。本實用新型解決其主要技術問題是采用以下技術方案來實現的。依據本實用新型提出的生物離子降壓儀,包括有機殼,其特征在于在 機殼的一側裝有手觸極,機殼上端設置有用于插接帶插頭的治療電極 的治療電極插座,在機殼的正面裝有液晶顯示屏、治療開關和自檢開 關,機殼內設置有治療電路及液晶顯示自檢電路。本實用新型解決其技術問題還可以采用以下技術措施來進一步實現。前所迷的治療電路是由電解電容Cl、 C2、 C3、電阻R、治療開關 K5、手觸極P及治療電極AR、 BR相互連接構成。前所迷的液晶顯示自檢電路是由電解電容Cl、 C2、 C3、自檢開關 Kl、 K2、 £3、 K4、手觸極P、治療電極AR、 BR、液晶顯示屏A相互連 接構成。前所迷的治療電極AR、 BR是耳夾。本實用新型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明顯的優(yōu)點和有益效果。由以上技 術方案可知,本實用新型由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使其在液晶顯示自 檢電路上蠓加了一個電容,實現了在液晶顯示自檢狀態(tài)下電容Cl、 C2、 C3三個電容串耽故電,使液晶顯示表具有足夠的驅動電壓,從而 保證了人人都能顯示,真正起到了自檢作用。本實網衡型在結構設計、使用的實用性及成本效益上,確實完全符 合產業(yè)發(fā)展所需,并且所揭露的結構是前所未有的創(chuàng)新設計,其未見 于任何刊物,在申請前更未見有相同的結構特征公知、公用在先,且 市面上亦未見有類似的產品,而確實具有新穎性。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確比現有的治療高血壓的降壓儀更具技術進步 性,且其獨特的結構特征及更能亦遠非現有的治療高血壓的降壓儀所 可比擬,較現有的治療高血壓的降壓儀更具有技術上進步,并具有增 進的多項功效,而確實具有創(chuàng)造性。本實用新型的設計人研究此類產品已有十數年的經驗,對于現有的 治療高血壓的降壓儀所存在的問題及缺陷相當了解,而本實用新型既 是根據上述缺陷研究開發(fā)而創(chuàng)設的,其確實能達到預期的目的及功 效,不但在空間型態(tài)上確屬創(chuàng)新,而且較現有的確屬具有相當的增 進功效,且較現有習知產品更具有技術進步性及實用性,并產生了好 用及實用的優(yōu)良功效,而確實具有實用性。綜上所迷,本實用新型在空間型態(tài)上確屬創(chuàng)新,并較現有產品具有 增進的多項功效,且結構簡單,適于實用,具有產業(yè)的廣泛利用價 值。其在技術發(fā)展空間有限的領域中,不論在結構上或功能上皆有較 大的改進,且在技術上有較大的進步,并產生了好用及實用的效果,而 確實具有增進的功效,從而更加適于實用,誠為一新穎、進步、實用 的新設計。上述說明僅為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特征部份的概述,為使專業(yè)技術 人員能夠更清楚了解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手段,并可依照說明書的內容予 以實施,以下以本實用新型的ll佳實施例并配合附圖
詳細說明如后。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式
由以下實施例及其附圖詳細給出。附困銳明
圖l是本實用新型生物離子降壓儀的整體外形立體圖。圖2是本實用新型生物離子降壓儀的治療和自檢的電路原理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錄舍附困及較佳實施例,對依據本實用新型提出的其具體實施 方式、結狗、特征及其功效,詳細說明如后。1、機殼 2、治療電極插座3、插頭 4、治療電極5、液晶顯示屏 6、自檢開關7治療開關 8、手觸極請參閱矚l、圖2所示,本實用新型生物離子降壓儀主要由機殼l上 面裝有治療電極插座2,用于插接帶插頭3的治療電極4,使用時將帶有 插頭3的治療電極4插在治療電板插座2上,液晶顯示屏5、自檢開關6和 治療開關7g機殼l的正面,機殼1的側面裝有手觸極8構成。殼體內裝有治療電路和液晶顯示自檢電路,治療電路是由電解電容 Cl、 C2、 C3、電阻R、治療開關K5、手觸極P及治療電極AR、 BR相互連 接構成。液晶顯毋自檢電路是由電解電容C1、 C2、 C3、自檢開關K1、 K2、 K4、手觸極P、治療電極AR、 BR及液晶顯示屏A相互連接構成。工作靡理人體是由細胞組成的整體。人體細胞中主要含氬離子、 鈉離子、鐘離子、鉀離子等。任何一種特定的細胞類型,其離子組成 及離子平衡在正常狀態(tài)下均保持高度穩(wěn)定的數值。離子平衡的輕微失 調,可導致鈿胞呈現病理狀態(tài),病理狀態(tài)下,高血壓患者的血管平滑 肌細胞靜息電位降低,同時通過經絡傳導直接使體表相應穴位一耳背
降壓溝產生超高電位,由于血管平滑肌細胞靜息電位降低,增加了平 滑肌的興奮性,促使平滑肌產生機械運動,引起平滑肌收縮,使血管 口徑縮小,血管變細,外周阻力增加,從而使血壓升高。該降壓儀通過耳夾(治療電極)、電容、手觸極,在耳背降壓溝穴 和手指之間形成體外溝通回路,使人體生物電沿著內部經絡通道和外部溝通回路產生對向環(huán)流。治療過程中,Kl. 1、 K1.3, K2., 1、 K2. 3, K3. 1、 K3.3, K4. 1、 K4. 3屬接通狀態(tài),Kl. 3、 K2. 1, K3.3、 K:4. 1, K5 均屬斷開狀態(tài),這時降壓溝的高生物電位通過治療電極AR、 BR(耳 夾)、手觸板P和手指間的體外回路向電容Cl、 C2、 C3并聯充電,30 秒后,按動治療開關K5、以釋放積累在電容器上的耳穴淤滯高生物電 位,約0.5秒放電結束后,松開治療開關,該治療儀又回到溝通充電 狀態(tài)。如此反復,通過對耳背降壓溝穴位生物電的不斷釋放,來改變 耳背降壓溝穴位的電位,使之均衡、合理,通過經絡(生物電通道)傳導直接作用于病理組織,使血管平滑肌細胞電位達到平衡,恢復其 正常的生物電活動,從而達到治療高血壓之目的。在降壓儀自檢狀態(tài) 下,Kl. 1、 K1.3, K2.1、 K2.3, K3. 1 、 K3. 3 , K4. 1 、 K4. 3接通, K1.3、 K2. 1, K3.3、 K4. 1, K5斷開,這時將降壓溝的高生物電位通過 耳夾AR、 BR (治療電極)、手觸極P和手指間的體外回路向電容Cl、 C2、 C3并聯充電,3分鐘后同時按下自檢開關Kl、 K2、 K3、 K4,這時 Kl. 1、 KU, K2. 1、 K2.3, K3.1、 K3.3, K4.1、 K4.3斷開,KL3、 K2.1, K3.3、 K4.1接通,使電容C1、 C2、 C3串聯疊加放電,在驅動電 壓的作用下,液晶顯示表顯示,說明該降壓儀正常,起到自檢作用。 以上所迷,僅是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而已,并非對本實用新型
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據本實用新型的技術實質對以上實施例 所作的任何簡單修改、等同變化與修飾,均仍屬于本實用新型技術方 案的范圍內。
權利要求1、一種生物離子降壓儀,包括有機殼,其特征在于在機殼的一側裝有手觸極,機殼上端設置有用于插接帶插頭的治療電極的治療電極插座,在機殼的正面裝有液晶顯示屏、治療開關和自檢開關,機殼內設置有治療電路及液晶顯示自檢電路。
2、 根椐權利要求1所述的生物離子降壓儀,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 的治療電路是由電解電容Cl、 C2、 C3、電阻R、治療開關K5、手觸極 P及治療電極AR、 BR相互連接.構成。
3、 相換權利要求1所述的生物離子降壓儀,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 的液晶顯示自檢電路是由電解電容Cl、 C2、 C3、自檢開關K.l、 K2、 K3、 K4、手觸極P、治療電極AR、 BR、液晶顯示屏A相互連接構成。
4、 根據權利要求1至3中任一權利要求所述的生物離子降壓儀, 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治療電極AR、 BR是耳夾。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利用人體自身的生物電治療高血壓的生物離子降壓儀,在機殼的一側裝有手觸極,機殼上端設置有用于插接帶插頭的治療電極的治療電極插座,在機殼的正面裝有液晶顯示屏、治療開關和自檢開關,機殼內設置有治療電路及液晶顯示自檢電路。治療電路是由電解電容C1、C2、C3、電阻R、治療開關K5、手觸極P及治療電極AR、BR相互連接構成。液晶顯示自檢電路是由電解電容C1、C2、C3、自檢開關K1、K2、K3、K4、手觸極P、治療電極AR、BR、液晶顯示屏A相互連接構成。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療效顯著。
文檔編號A61N1/00GK201015676SQ20072000314
公開日2008年2月6日 申請日期2007年2月2日 優(yōu)先權日2007年2月2日
發(fā)明者喬海印 申請人:喬海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