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醫院內科用診斷床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醫院輔助裝置,尤其涉及醫院內科用診斷床。
技術背景
現在醫院內科的檢査診斷床, 一般使用的是普通硬板床,對應身體^#較好的 患者是可行的,但對于危重或者年老體弱的病人來說,檢査診斷的過程是困難的, 因為病人已經不能自主地翻身和仰臥起坐,這種情況下需要由陪護人員或者醫護人 員進行協助,既給檢査診斷增加了難度,也給患者增加了痛苦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之處,掛共一種醫院內科用診斷 床,在結構盡可能簡單的情況下,滿早醫院內科檢査診斷的需要。
本實用新型所述的醫院內科用診斷床,涉及有床頭板、床中板、床尾板、床尾 液壓油缸、底架、中板支架和床頭液壓油缸組成。底架是本實用新型所述醫院內科 用診斷床的基礎件,整體呈四方形的框架結構,作為接地件,四個角可以設置接地 輪或者接地的萬向輪,也可以不設置接地輪。不設置接地輪而采用底架直接接地的 形式穩定性會更好一些,而設置有接地輪,甚至是設置有萬向輪的情況下,會增加 使用過程中的靈活性,但使用過程中的穩定性又會有一定程度的不理想。底架的前 端設置有床頭液壓油缸,床頭液壓油缸的上端連接設置有床頭板。底架的居中位置 設置有中板支架,中板支架的上端連接設置有床中板。床頭板與床中板之間設置有-鉸鏈,使得床頭板可以鉸鏈為軸進行上折變形。底架的末端設置有床尾液壓油缸, 床尾液壓油缸的上端連接設置有床尾板。床尾板與床中板之間設置有鉸鏈,使得床 尾板可以鉸鏈為軸進行上折變形。底架的一側設置有控制床頭液壓油缸和床尾液壓 油缸的控制裝置,所說的控制裝置可以采用手控形式,也可以采用腳控形式,從方 便和安全的角度考慮,以設置 控形式為好。
本實用新型所述的醫院內禾斗用診斷床,可以適應醫院內科診斷之用,其結構相 對簡單,使用方便。在內科診斷過程中可以實現讓病人自由仰臥起坐,方便醫生的
檢査診斷,既減輕了病人的痛苦,也減輕了一戶人員的勞動強度。
附圖是本實用新型戶;M醫院內科用診斷床的結構示意圖。i一床頭板2--床中
板3—床尾板4一床尾液壓油缸5—底架6--中板支架7—床頭液壓油缸
具體實施方式
現參照附圖,結合實施例說明如下本實用新型所述的醫院內科用診斷床,涉 及有床頭板l、床中板2、床尾板3、床尾液壓油缸4、底架5、中板支架6和床頭 液壓油缸7組成。底架5是本實用新型所述醫院內科用診斷床的基礎件,整體呈四 方形的框架結構,作為接地件,四個角可以設置接地輪或者接地的萬向輪,也可以 不設置接地輪。不設置接地輪的穩定性會更好一些,而設置有接地輪,甚至是設置 有萬向輪的情況下,會增加使用過程中的靈活性,但使用過程中的穩定性又會有- 定程度的不理想。底架5的前端設置有床頭液壓油缸7,床頭液壓油缸7的上端連 接設置有床頭板1 。底架5的居中位置設置有中板支架6,中板支架6的上端連接設 置有床中板2。床頭板1與床中板2之間設置有鉸鏈,使得床頭板l可以鉸鏈為軸 進行上折變形。底架5的末端設置有床尾液壓油缸4,床尾液壓油缸4的上,接 設置有床尾板3。床尾板3與床中板2之間設置有鉸鏈,使得床尾板3可以鉸鏈為 軸進行上折變形。底架5的一側設置有控制床頭液壓油缸7和床尾液壓油缸4的控 制裝置,所說的控制裝置可以采用手控形式,也可以采用腳控形式,從方便和安全 的角度考慮,以設置成腳控形式為好。本實用新型所述的醫院內科用診斷床,可以 適應醫院內科診斷之用,其結構相對簡單,使用方便。在內科診斷過程中可以實現 讓病人自由仰臥起坐,方便醫生的檢查診斷,既減輕了病人的痛苦,也減輕了--戶 人員的勞動強度。
權利要求1、醫院內科用診斷床,其特征在于底架(5)的前端設置有床頭液壓油缸(7),床頭液壓油缸(7)的上端連接設置有床頭板(1);底架(5)的居中位置設置有中板支架(6),中板支架(6)的上端連接設置有床中板(2);底架(5)的末端設置有床尾液壓油缸(4),床尾液壓油缸(4)的上端連接設置有床尾板(3)。
2、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醫院內科用診斷床,其特征在于床頭板(1)與床中 板(2)之間設置有鉸鏈,床尾板(3)與床中板(2)之間設置有鉸鏈。
專利摘要醫院內科用診斷床,涉及有床頭板、床中板、床尾板、床尾液壓油缸、底架、中板支架和床頭液壓油缸組成。底架的前端設置有床頭液壓油缸,床頭液壓油缸的上端連接設置有床頭板。底架的居中位置設置有中板支架,中板支架的上端連接設置有床中板。床頭板與床中板之間設置有鉸鏈,床尾板與床中板之間設置有鉸鏈。底架的末端設置有床尾液壓油缸,床尾液壓油缸的上端連接設置有床尾板。底架的一側設置有控制床頭液壓油缸和床尾液壓油缸的控制裝置,本實用新型所述的醫院內科用診斷床,可以適應醫院內科診斷之用,其結構相對簡單,使用方便。在內科診斷過程中可以實現讓病人自由仰臥起坐,方便醫生的檢查診斷,既減輕了病人的痛苦,也減輕了醫護人員的勞動強度。
文檔編號A61G7/005GK201064532SQ20072002490
公開日2008年5月28日 申請日期2007年7月6日 優先權日2007年7月6日
發明者畢寧康 申請人:畢寧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