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肩鎖弧形鉤板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醫療器械,尤其涉及治療肩鎖關節部骨折脫位的內固 定裝置,特別涉及治療肩鎖關節骨折脫位的釘板裝置,具體的是一種肩鎖 弧形鉤板。
技術背景
現有技術中,臨床上采用克氏針交叉固定方法、松質骨螺釘固定鎖骨 與喙突方法和鎖骨鉤鋼板固定方法來治療肩鎖關節骨折或脫位。但是,以 上方法均存在著各自的并發癥和后遺癥。克氏針易松動退出到皮下或進入 軟組織內后游走進入胸腔,并且克氏針與關節面的角度不合適,固定不牢 固易松動失效;而采用松質骨螺釘固定鎖骨喙突,鉆孔容易偏離喙突,由 于周圍沒有足夠的抓持力,加之肩關節活動度較大,后期易發生內固定松 動而使內固定失效,導致肩鎖關節再度脫位;鎖骨鉤鋼板在肩鎖關節復位后間隙較寬,關節囊周圍韌帶術中不易完全修復,拆除內固定后可能再脫 位。上述方法存在的缺陷和不足,使其骨折或脫位的治療穩定性欠佳,導 致術后并發癥增多、患者身心和肉體的痛苦增加。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肩鎖弧形鉤板,所述的這種肩鎖弧形 鉤板要解決現有技術中治療肩鎖關節骨折脫位的固定方法治療穩定性欠 佳、術后并發癥多的技術問題。
本實用新型的這種肩鎖弧形鉤板由一個條狀鋼板構成,所述的條狀鋼板由一個平板構成,其中,在所述的平板的平面中,平板的一段呈S形, 平板的一端的端面上設置有一個第一彎鉤,平板的該端的側邊上設置有一 個第二彎鉤,所述的第一彎鉤和第二彎鉤均向平板的下側呈圓弧形彎曲, 第一彎鉤和第二彎鉤的尖端的軸線均與平板的平面呈160 180度之間的夾 角,第二彎鉤的長度大于第一彎鉤的長度,平板中設置有一個第一滑槽孔
和--個第二滑槽孔,并至少設置有兩個圓孔,所述的第一滑槽孔位于第一 彎鉤和第二彎鉤所在的一端,所述的第二滑槽孔位于平板的S形段內,第 一滑槽孔內設置有一個松質骨螺釘,第二滑槽孔以及任意一個所述的圓孔 中均設置有一個皮質骨螺釘,所述的松質骨螺釘和皮質骨螺釘的尖端均位 于平板的下側,任意一個圓孔的軸向截面均呈V形,松質骨螺釘和皮質骨 螺釘的尾端圓周均呈圓錐狀。
進一步的,所述的松質骨螺釘和皮質骨螺釘的驅動端面中均設置有內 六角槽。
進一歩的,所述的第一滑槽孔和第二滑槽孔的橫徑與松質骨螺釘和皮 質骨螺釘的后端直徑配合。
本實用新型的安放固定原理S形鋼板的形狀配合鎖骨中、遠段上方,肩鎖關節上方,肩峰上、前、外及下方的外形,s形鋼板與鎖骨固定后可下壓脫位上翹的鎖骨遠端并使之復位。鋼板遠端的方向角度不同的第一彎鉤 和第二彎鉤和松質骨螺釘,與肩峰部遠端上、前、夕卜、下方骨面固定,可 在不完全剝離骨膜和肌肉附著的情況下實現牢固固定,設置在鋼板近段的 第二滑槽孔可避免復位后的鎖骨遠端骨折間隙或復位后肩鎖關節間隙過大 及分離。
本實用新型和已有技術相比,其效果是積極和明顯的。本實用新型利 用S形鋼板配合鎖骨中、遠段上方,肩鎖關節上方,肩峰上、前、外及下 方的外形,利用第一彎鉤和第二彎鉤和松質骨螺釘與鎖骨、肩峰部遠端上、 前、夕卜、下方骨面固定,能夠有效地使肩鎖關節骨折脫位復位后固定可靠, 有利于肩鎖關節周圍韌帶早期修復,有效地防止骨折部位松動及旋轉移位, 能促使復位后骨折部位穩定和肩鎖關節韌帶正常愈合。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肩鎖弧形鉤板中的條狀鋼板的俯視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的肩鎖弧形鉤板的剖面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和圖2所示,本實用新型的肩鎖弧形鉤板,由一個條狀鋼板構 成,所述的條狀鋼板由一個平板l構成,其中,在所述的平板l的平面中, 平板i的一段呈S形,平板1的一端的端面上設置有一個第一彎鉤3,平板
]的該端的側邊上設置有一個第二彎鉤4,所述的第一彎鉤3和第二彎鉤4 均向平板1的下側呈圓弧形彎曲,第一彎鉤3和第二彎鉤4的尖端的軸線 均與平板l的平面呈160 180度之間的夾角,第二彎鉤4的長度大于第一 彎鉤3的長度,平板1中設置有一個第一滑槽孔6和一個第二滑槽孔7,并 至少設置有兩個圓孔5,所述的第一滑槽孔6位于第一彎鉤3和第二彎鉤4 所在的一端,所述的第二滑槽孔7位于平板1的S形段內,第一滑槽孔6 內設置有一個松質骨螺釘8,第二滑槽孔7以及任意一個所述的圓孔5中均 設置有一個皮質骨螺釘2,所述的松質骨螺釘8和皮質骨螺釘2的尖端均位 于平板1的下側,任意一個圓孔5的軸向截面均呈V形,松質骨螺釘8和 皮質骨螺釘2的尾端圓周均呈圓錐狀。
進一步的,所述的松質骨螺釘8和皮質骨螺釘2的驅動端面中均設置 有內六角槽。
進一步的,所述的第一滑槽孔6和第二滑槽孔7的橫徑與松質骨螺釘8 和皮質骨螺釘2的后端直徑配合。
權利要求1.一種肩鎖弧形鉤板,由一個條狀鋼板構成,所述的條狀鋼板由一個平板構成,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平板的平面中,平板的一段呈S形,平板的一端的端面上設置有一個第一彎鉤,平板的該端的側邊上設置有一個第二彎鉤,所述的第一彎鉤和第二彎鉤均向平板的下側呈圓弧形彎曲,第一彎鉤和第二彎鉤的尖端的軸線均與平板的平面呈160~180度之間的夾角,第二彎鉤的長度大于第一彎鉤的長度,平板中設置有一個第一滑槽孔和一個第二滑槽孔,并至少設置有兩個圓孔,所述的第一滑槽孔位于第一彎鉤和第二彎鉤所在的一端,所述的第二滑槽孔位于平板的S形段內,第一滑槽孔內設置有一個松質骨螺釘,第二滑槽孔以及任意一個所述的圓孔中均設置有一個皮質骨螺釘,所述的松質骨螺釘和皮質骨螺釘的尖端均位于平板的下側,任意一個圓孔的軸向截面均呈V形,松質骨螺釘和皮質骨螺釘的尾端圓周均呈圓錐狀。
2. 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肩鎖弧形鉤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松質骨螺釘和皮質骨螺釘的驅動端面中均設置有內六角槽。
3. 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肩鎖弧形鉤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滑槽孔和第二滑槽孔的橫徑與松質骨螺釘和皮質骨螺釘的后端直徑配合。
專利摘要一種肩鎖弧形鉤板,由一個條狀鋼板構成,條狀鋼板由平板構成,平板的一段呈S形,平板一端的端面和側邊上分別設置有一個第一彎鉤和一個第二彎鉤,平板中設置有一個第一滑槽孔和一個第二滑槽孔,并至少設置有兩個圓孔,第一滑槽孔內設置有一個松質骨螺釘,第二滑槽孔以及任意一個圓孔中均設置有一個皮質骨螺釘,所述的松質骨螺釘和皮質骨螺釘的尖端均與第一彎鉤和一個第二彎鉤位于同側。利用S形鋼板配合鎖骨中、遠段上方,肩鎖關節上方,肩峰上、前、外及下方的外形,利用第一彎鉤和第二彎鉤和松質骨螺釘與鎖骨、肩峰部遠端上、前、外、下方骨面固定,能夠有效地使肩鎖關節骨折脫位復位后固定可靠,防止骨折部位松動及旋轉移位。
文檔編號A61B17/68GK201073332SQ20072007321
公開日2008年6月18日 申請日期2007年8月1日 優先權日2007年8月1日
發明者孫友良 申請人:孫友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