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護眼儀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眼睛保健裝置,更具體的說是涉及一種對眼睛有保健效果 的護眼儀。
背景技術:
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當今的人們長時間處于忙碌的工作或學習中,其用 眼的時間也不斷的增加。長時間的用眼,例如長時間使用計算機、看電視、看 書等,使得眼睛得不到適當的休息,因而很容易影響眼部的正常血液循環,造 成眼部疲勞,使得眼部退化、產生近視、黑眼圈和眼袋等。
為此,市場上出現了各種各樣的眼部保健裝置,特別是越來越多的采用氣
壓按摩的方式,對眼部進行按摩以消除疲勞。例如中國專利03267573.9號、 03268055.4號,其公開了使用氣囊配合震動馬達、加熱絲等,對眼部進行按摩, 以達到消除眼部疲勞的目的,起到眼部保健的目的。然而,這些眼部保健裝置 同時都存在一個問題為了便于從后蓋的內側鎖入螺釘到前蓋,護眼罩都是采 用雙層結構,即包括上護眼罩和下護眼罩,上護眼罩周緣與后蓋周緣固定配合, 而下護眼罩部分周緣固定在后蓋上,而氣囊安裝在下護眼罩內,從而在從后蓋 一側鎖入螺釘時,僅僅穿透上護眼罩,而不會影響到下護眼罩內的氣袋。氣囊 的氣管連接柱固定在后蓋上,控制裝置的氣泵通過氣管連接到氣管連接柱,再 通過氣管連接到氣囊,從而為氣囊供氣、排氣等。這樣結構的眼部保健裝置至
少存在以下的缺點
1、 雙層結構的護眼罩帶來了材料的浪費、成本的增加,而且不利于組裝, 給組裝加工帶來了極大的麻煩;上護眼罩和下護眼罩分別具有包邊條,造成材 料的浪費、成本的增加。
2、 由于氣管連接柱固定在后蓋上,而氣囊設置在下護眼罩內,并且下護 眼罩可以相對于上護眼罩而翻開,使得氣管連接柱或者氣管極易外露,不美觀;
而且很容易在下護眼罩翻開的時候扯出氣管連接柱,設置扯斷氣管連接柱與氣 管之間的連接,而造成氣囊無法使用。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在于,針對現有的眼部保健裝置的雙層護眼 罩帶來的缺陷,提供一種簡化護眼罩結構、結構簡單合理的護眼儀。
本實用新型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構造一種護眼儀,包括 控制器和眼罩;所述眼罩包括眼罩前蓋、眼罩后蓋、以及包裹所述眼罩后蓋于 其中的護眼罩;所述護眼罩包括氣囊,所述控制器包括為所述氣囊提供氣源的 氣動裝置;所述護眼儀還包括從所述眼罩前蓋一側操作連接所述眼罩前蓋和所 述眼罩后蓋的連接結構。
在本實用新型的護眼儀中,所述連接結構包括在所述眼罩前蓋上開設的通 孔、在所述眼罩后蓋上開設與所述通孔對應的螺紋孔、以及從所述眼罩前蓋一 側穿過所述通孔鎖緊與所述螺紋孔上的螺絲。
在本實用新型的護眼儀中,所述眼罩后蓋設有向所述眼罩前蓋方向延伸的 凸柱,所述螺紋孔設置在所述凸柱上。
在本實用新型的護眼儀中,所述連接結構包括分別在所述眼罩前蓋和眼罩
后蓋上相對設置扣合的卡扣。
在本實用新型的護眼儀中,所述護眼罩包括依次排列組合成一整體的固定 墊片、隔墊、氣囊以及護眼墊;所述眼罩后蓋固定放置于所述隔墊和固定墊片 之間;所述固定墊片上開設有供所述連接結構穿過的讓位孔位。
在本實用新型的護眼儀中,所述護眼罩還包括與所述固定墊片、隔墊、氣 囊和護眼墊的邊緣縫合的包邊條。
在本實用新型的護眼儀中,所述氣動裝置包括氣泵、以及氣管,所述氣管 穿過所述固定墊片、眼罩后蓋和隔墊與所述氣囊連接。
在本實用新型的護眼儀中,所述護眼罩還包括依次放置在所述氣囊與所述 護眼墊之間的隔熱墊和電熱片;所述控制器還包括與所述電熱片電連接的加熱
控制電路。
在本實用新型的護眼儀中,所述眼罩后蓋上安裝有振動馬達,所述控制器 還包括與所述振動馬達電連接的馬達控制電路。
在本實用新型的護眼儀中,所述隔墊為海綿隔墊;所述固定墊片的兩側連 接有松緊帶;所述眼罩前蓋的外側還設有裝飾鏡片。
采用本實用新型的護眼儀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通過從眼罩前蓋進行與眼罩
后蓋的鎖緊操作,不會影響到眼罩后蓋內側的氣囊,避免了現有技術從眼罩后 蓋操作而必須使用的兩層護眼罩結構,本實用新型僅僅使用一層護眼罩,具有 結構簡單合理、組裝方便、避免氣管的外露和扯斷的優點。
下面將結合附圖及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附圖中 圖1是本實用新型護眼儀的立體示意圖;圖2是本實用新型護眼儀的眼罩的分解立體示意圖; 圖3是本實用新型護眼儀的護眼罩的分解立體示意圖; 圖4是本實用新型護眼儀的使用的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至圖4所示,是本實用新型的護眼儀的一個實施例,其包括控制器 10和眼罩20。在本實施例中,該護眼儀具有氣壓按摩、熱敷按摩以及振動按 摩的功能,可以理解的,可以選擇性的單設氣壓按摩、或者氣壓按摩與熱敷按 摩結合、或者氣壓按摩與振動按摩結合的形式,只需要選擇性的裝配對應的零 件即可。
如圖2所示,該眼罩20包括眼罩前蓋21、眼罩后蓋22、以及包裹眼罩后 蓋22于其中的護眼罩23。在眼罩前蓋21和眼罩后蓋22之間設有將兩者連接 成一個整體的連接結構,該連接結構可以從眼罩前蓋21的一側進行操作,避 免了在眼罩后蓋22操作所帶來的破壞護眼罩23的缺陷。
在本實施例中,該連接結構包括在眼罩前蓋21上開設的通孔211、在眼 罩后蓋22上開設與通孔211對應的螺紋孔(圖未標示)、以及穿過通孔211與 螺紋孔配合鎖緊的緊固螺絲212。進一步的,為了便于螺紋孔的開設,在眼罩 后蓋22上還設有向眼罩前蓋21方向延伸的凸柱221 ,該螺紋孔開設在凸柱221 上,從而有利于螺紋孔的開設,并且避免了螺絲212穿出眼罩后蓋22而影響 到護眼罩23內的氣囊233。可以理解的,該連接結構還可以為其它的結構形 式,例如分別在眼罩前蓋21和眼罩后蓋22上設置相對應扣合的卡扣等。
如圖2、圖3所示,護眼罩23包括依次排列組合成一整體的固定墊片231、 隔墊232、氣囊233、隔熱墊237、電熱片234、以及護眼墊235,在本實施例
中,通過一個包邊條236將固定墊片231、隔墊232、隔熱墊237、護眼墊235 的邊緣縫合,從而組成一個整體。其中,眼罩后蓋22固定放置在隔墊232和 固定墊片231之間,從而將護眼罩23與眼罩后蓋22連結成一個整體。其中, 隔墊232可以采用海綿墊等柔軟材料做成。為了便于整個護眼儀的佩戴,在固 定墊片231的兩側連接有松緊帶238,松緊帶238的兩端還設有魔術貼,從而 便于佩戴使用。
如圖2所示,為了實現振動功能,在眼罩后蓋22上裝上振動馬達24,由 控制器10對振動馬達24進行控制動作,從而得到振動按摩的效果。
在固定墊片231上開設有讓位孔位,從而便于螺釘、凸柱22K連接導線、 氣管25、振動馬達24等的通過。對應的,在眼罩后蓋22、隔墊232、氣囊233、 隔熱墊237的適當的位置都開設有讓位孔,從而便于導線、氣管25等的穿出。 為了便于電熱片234放入到護眼墊235和隔熱墊237之間、將氣囊233放入到 隔熱墊237和隔墊232之間,在固定墊片231、隔墊232和隔熱墊237上還開 設有切口2311、 2321、 2371,便于電熱片234和氣囊233通過切口放置。
組裝時,首先用包邊條236將固定墊片231、隔墊232、隔熱墊237和護 眼墊235的邊緣縫合組成一個整體;然后將電熱片234放置在隔熱墊237與護 眼墊235之間;將氣囊233放置在隔墊232和隔熱墊237之間,眼罩后蓋22 放置在固定墊片231與隔墊232之間,振動馬達24放置于眼罩后蓋22相對應 的卡座上固定,眼罩后蓋22上安裝電路板27,氣管25穿過固定墊片231、眼 罩后蓋22和隔墊232與氣囊233連接,然后將螺絲212通過眼罩前蓋21的通 孔211,到達眼罩后蓋22的螺紋孔,通過螺紋配合,將眼罩前蓋21和眼罩后 蓋22組裝成一個整體。最后,在眼罩前蓋21的前側貼上裝飾鏡片26。通過 從眼罩前蓋21進行與眼罩后蓋22的鎖緊操作,不會影響到眼罩后蓋22內側
的氣囊233,避免了現有技術從眼罩后蓋22操作而必須使用的兩層護眼罩23 結構,本實用新型僅僅使用一層護眼罩23,具有結構簡單合理、組裝方便、 避免氣管25的外露和扯斷的優點。
如圖l、圖2所示,控制器10與眼罩20通過導線(附圖中省略)和氣管 25連接。控制器10內設置有氣動裝置,為眼罩20提供氣源,進行氣壓按摩。 該氣動裝置包括氣泵以及氣管25,該氣管25穿過固定墊片231、眼罩后蓋22 和隔墊232與氣囊233連接。通過氣泵產生氣流,經由氣管25輸入到眼罩20 的氣囊233內,并有節奏的進氣、排氣,而是先氣壓按摩的功能。
為了實現對眼罩20內的振動馬達24和電熱片234的控制,控制器10內 還設有分別與振動馬達24和電熱片234電連接的馬達控制電路和加熱控制電 路。進一步的,可以在眼罩后蓋22上安裝電路板27,而便于振動馬達24和 電熱片234的接線控制。
權利要求1、一種護眼儀,包括控制器和眼罩;所述眼罩包括眼罩前蓋、眼罩后蓋、以及包裹所述眼罩后蓋于其中的護眼罩;所述護眼罩包括氣囊,所述控制器包括為所述氣囊提供氣源的氣動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護眼儀還包括從所述眼罩前蓋一側操作連接所述眼罩前蓋和所述眼罩后蓋的連接結構。
2、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護眼儀,其特征在于,所述連接結構包括在所 述眼罩前蓋上開設的通孔、在所述眼罩后蓋上開設與所述通孔對應的螺紋孔、 以及從所述眼罩前蓋一側穿過所述通孔鎖緊與所述螺紋孔上的螺絲。
3、 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護眼儀,其特征在于,所述眼罩后蓋設有向所 述眼罩前蓋方向延伸的凸柱,所述螺紋孔設置在所述凸柱上。
4、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護眼儀,其特征在于,所述連接結構包括分別 在所述眼罩前蓋和眼罩后蓋上相對設置扣合的卡扣。
5、 根據權利要求l、 2、 3或4所述的護眼儀,其特征在于,所述護眼罩 包括依次排列組合成一整體的固定墊片、隔墊、氣囊以及護眼墊;所述眼罩后 蓋固定放置于所述隔墊和固定墊片之間;所述固定墊片上開設有供所述連接結 構穿過的讓位孔位。
6、 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護眼儀,其特征在于,所述護眼罩還包括與所 述固定墊片、隔墊和護眼墊的邊緣縫合的包邊條。
7、 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護眼儀,其特征在于,所述氣動裝置包括氣泵、 以及氣管,所述氣管穿過所述固定墊片、眼罩后蓋和隔墊與所述氣囊連接。
8、 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護眼儀,其特征在于,所述護眼罩還包括依次 放置在所述氣囊與所述護眼墊之間的隔熱墊和電熱片;所述控制器還包括與所 述電熱片電連接的加熱控制電路。
9、 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護眼儀,其特征在于,所述眼罩后蓋上安裝有 振動馬達,所述控制器還包括與所述振動馬達電連接的馬達控制電路。
10、 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護眼儀,其特征在于,所述隔墊為海綿隔墊; 所述固定墊片的兩側連接有松緊帶;所述眼罩前蓋的外側還設有裝飾鏡片。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護眼儀,包括控制器和眼罩;所述眼罩包括眼罩前蓋、眼罩后蓋、以及包裹所述眼罩后蓋于其中的護眼罩;所述護眼罩包括氣囊,所述控制器包括為所述氣囊提供氣源的氣動裝置;所述護眼儀還包括從所述眼罩前蓋一側操作連接所述眼罩前蓋和所述眼罩后蓋的連接結構。通過從眼罩前蓋進行與眼罩后蓋的鎖緊操作,不會影響到眼罩后蓋內側的氣囊,避免了現有技術從眼罩后蓋操作而必須使用的兩層護眼罩結構,本實用新型僅僅使用一層護眼罩,具有結構簡單合理、組裝方便、避免氣管與氣囊連接的外露和扯斷的優點。
文檔編號A61F9/00GK201058069SQ20072012104
公開日2008年5月14日 申請日期2007年6月21日 優先權日2007年6月21日
發明者倪國慶 申請人:倪國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