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頸腰椎電動牽引機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有關于一種頸腰椎電動牽引機,尤指一種可對身體頸椎與腰椎 進行單獨或雙向間歇牽引、頸椎牽引角度可調整,及身體胸寬可依不同身裁進 行調整的頸腰椎電動牽引機,屬于醫療保健設備。(二) 背景技術身體牽引機的功用主要是藉牽引身體而達到放松身體背部肌肉神經、促進 身休牽引部位血液循環、治療身體椎間盤突出,及提供制動能量以維持身體牽 引部位正常排列等目的,所以,身體牽引機有其功效存在。就習知身體牽引機 而言,結構大抵有下列幾種款式1. 臺灣地區專利公告編號第323511號「脊椎自動牽引床」,以下簡稱習知 案(一),該習知案(--)主要系身體躺在牽引床上,將腰臀固定,牽引機構再 對使用者之下頦進行牽引,以對人體頸椎、腰椎及背椎等牽引擴張。2. 臺灣地區專利公告編號第545237號「脊椎牽引復健床」,以下簡稱習知 案(二)),該習知案(二)主要系人躺在床上、腳踝以一束腳件套束,束腳件被一 偏心驅動機構帶動,可對束腳件作往復位移控制。藉使用者手部握住床邊把手 作為身體支撐點,腳部隨著束腳件作伸長與回位動作,以對人身體進行牽引與 整脊效果。3. 美國專利號碼第5478307號「腳部牽引機」,以下簡稱習知案(三),該習 知案(三)的牽引身體方式,系將使用者的胸部固定,牽引機構再牽引使用者的 腳部,以達到牽引整脊功效。由上述之說明可知,習知案(一) (三)都是單向牽引使用者的身體,不是 僅單獨牽引下頦就是單獨牽引腳部,僅能進行單一方向牽引,產品功能性差, 單向牽引時使用效率亦差。再者,各習知案的頭枕部位并不能針對復健師所牽 引的頸椎不同關節部位而調整仰角,以致對使用頸椎調整效果不佳。雖然習知 案(二)床頭部位可調整角度,但是該床頭部位的調整是針對使用者背靠在床頭 部位之角度調整,而非使用者的頭頸部位,以致,對頸椎不同部位的牽引無針 對性。其次,習知案固定身體的機構,并無視使用者身裁不同而調整的機構, 以致,身體固定、支撐效果不彰,使用者在進行牽引動作時,容易造成身體不 適及牽引作用不確實之缺失。(三)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可對使用者進行雙向間歇性牽引,或視 需要選擇牽引方向作單向牽引的頸腰椎電動牽引機;提供一種頭枕部位可調整, 使依復健師需求進行不同角度牽引,達到頸椎不同部位牽引療效的頸腰椎電動 牽引機;提供一種固定、支撐身體的機構可依使用者身裁而調整,使身體的固 定及支撐具確實性及舒適性的頸腰椎電動牽引機。本實用新型之主要特征在于牽引機位在人身體頭部上方及腳部下方分別 具有一臺牽引機構,藉此設置,使牽引機構可對使用者身體作雙向間球牽引, 或視需要選擇牽引方向作頸椎或腰椎進行單向牽引,以提升整脊療效及產品功 能性者。本實用新型之另一特征在于牽引機之頭枕部位下方設一角度調整機構, 角度調整機構可驅動頭枕部位作仰角角度調整,藉此可依復健師霈求針對不同 頸椎部位進行整脊時調整適合的頭枕部位仰角者。本實用新型之又一特征在于設置床面上兩側之身體固定機構,可作左右 間距調整,使可依使用者不同身裁、胸寬進行間距調整,使身體的固定更具確 實性,不會有牽引不確實及牽引效率差之缺失產生。下面,再將本實用t 型的技術方案陳述如下一種頸腰椎電動牽引機,包含床體及用以牽引使用者身體之牽引機構;其 至少具有一頭端牽引機構及一尾端牽引機構,其中頭端牽引機構位在床頭端, 用以對使用者的頸椎進行牽引;尾端牽引機構位在床尾端,用以對使用者的腰 椎進行牽引;藉該等設置,使頭、尾端牽引機構可同時作動,對使用者進行雙向間歇性 牽引動作,以對使用者的頸椎與腰椎作間歇性牽引,亦可針對使用者身體需求,進行單向牽引。其中,床體之床面對應使用者頭靠位置系樞接有一頭枕板,頭枕輾底端設 置有一角度調整機構,角度調整機構可驅動頭枕板作仰角角度調整及定位,以 藉調整頭枕板仰角而調整患者頸椎牽引角度,使依患者的需求進行不岡角度牽 引及不同頸椎部位之治療。其中,床體之床面對應使用者的腋下位置處系設置有二分開狀之身體定位 柱,該二身體定位柱間的間距系可調整,使二身體定位柱間距可依使用者胸寬 而調整,使身體定位柱與使用者身體具貼合性,使使用者在進行牽引整脊時具 舒適性且牽引具確實性。其中,頭端牽引機構之拉帶可牽拉使用者的下頦,尾端牽引機構之拉帶可 牽拉使用者的臀部。其中,二身體定位柱間的間距之調整結構,系在下端為硬質板面、頂端為 軟質板面之床面,于硬質板面上具有數個兩邊相對應之定位孔,對應定位孔之 軟質板面則具有長槽孔,使二身'體定位柱可依使用者胸寬,插接在適合的定位 孔內而調整二身體定位柱間的間距。本實用新型的優點和功效在于可對使用者進行雙向間歇性牽引,或視需 要選擇牽引方向作單向牽引;頭枕部位可調整,使達到頸椎不同部位牽引療效: 固定、支撐身體的機構可依使用者身裁而調整,使身體的固定及支撐具確實性 及舒適性。
圖1所示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之結構立體圖。 圖2所示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之俯視圖。 圖3所示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之正視圖。 圖4所示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之部份正視圖。 圖5所示為圖4之5-5剖視圖。 圖6所示為圖2之6-6剖視圖。圖7所示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頭枕板角度調整動作圖(一)。 圖8所示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頭枕板角度調整動作圖(二)。 圖9所示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頭枕板角度調整動作圖(三)。圖io所示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操作使用立體圖。圖中具體標號如下 10、床體 11、床框架 12、床面120、頭床面 121、尾床面 12A、硬質板面 12B、軟質板面 13、頭枕板 Ml、定位鈕 150、定位孔110、固定軌槽 14、角度調整機構 142、頸部定位柱 151、長槽孔1210、滑輪 140、調整鈕 15、身體定位柱20、頭端牽引機構21、尾端牽引機構 200、 210、拉帶具體實施方式
請參閱圖1至圖3所示,本實用新型頸腰椎電動牽引機具有 一床體10,由床框架11及位在床框架11上方的床面12所組成,床面12 分為身體背部躺在上方的頭床面120,及腳放置在上的尾床面121兩分開部份。 每一床面120、 121底層為硬質板面12A(如木板),頂層為軟質板面.12B。尾床 面121可自由前后滑移(如圖4、圖5所示),前后滑移機構系在床框架11對 應尾床面121之二相對應內框面,分別固定有呈槽口狀且槽口相向之固定軌槽 110,尾床面121底面前后端兩側分別設置有滑輪1210嵌入固定軌槽110內, 使尾床面121可在床框架11上隨身體作預定距離的前后滑移。頭床面120與床 框架11固定,上方中間樞接(可以鉸鏈樞接)有一頭枕板13,頭枕板13底端 設置有一角度調整機構14,角度調整機構14延伸一調整鈕140至床框架11外, 調整鈕140旋調后可被鄰側之定位鈕141定位,使頭枕板13可藉角度調整機構 14以樞接點為軸心調整頭枕板13的仰角及將角度固定。頭枕板13板面固定有 二頸部定位柱142,用以支撐及定位使用者之頸部兩側。頭床面12頂面位在頭 枕板13下方具有二身體定位柱15 (請配參閱圖7 9所示),二身體定位柱15 位置可作左右調整,以調整二身體定位柱15間的間距,使使用者躺在床面12 上,二身體定位柱15恰位在使用者兩邊腋下,藉調整二身體定位栓15間距, 以吻合使用者的胸寬,使二身體定位柱15于定位、支撐使用者身體時能更確實, 而且,可依使用者不同身裁而調整二身體定位柱15間的間距。二身體定位柱 15的調整機構(如圖6所示),系于頭床面120對應二身體定位柱15設置處, 于硬質板面12A上具有數個兩邊相對應之定位孔150(兩邊相對應之定位孔可相 距240咖、300mm、 360咖、420咖等4個間距范圍設置),對應定位孔150之軟 質板面l加則具有長槽孔151,使二身體定位柱15可依使用者胸寬,插接在適 合的定位孔150內而調整二身體定位柱15間的間距。一頭端牽引機構20、 一尾端牽引機構21,頭端牽引機構20設置在床體10
頭端,另一尾端牽引機構21設置在床體10尾端,頭端牽引機構20之拉帶200 可套接在使用者的下頦(如圖10所示),施力時可對使用者的頊椎進行牽引。 尾端牽引機構21之拉帶210系固定在使用者的《部,施力時可對使用者的腰椎 進行牽引。二牽引機構20的動作可單獨牽引,即針對頸椎與腰椎進行單獨牽引, 或者二者作雙向間歇性牽引(例如第一時間頭端牽引機構20進行牽引動作后停 止,第二時間由尾端牽引機構21進行牽引動作,如此交替作間歇性牽引動作), 以提升牽引效率及產品功能性。當將上述構件依序組合,即如圖10所示,進行牽引治療時,使用者躺在床 面12上,頭部靠在頭枕板13上,頸部兩側被頸部定位柱142所支撐定位,二 身體定位柱15位在使用者之腋卞位置,并調整二身體定位柱15間的間距,使 二者間距約等于使用者的胸寬。頭端牽引機構20之拉帶200套在使甩者的下頦, 尾端牽引機構21的拉帶210與使用者臀部固定。操作使用時1. 可針對身體需要啟.動頭、尾端牽引機構20、21進行雙向間歇性牽引動作, 以對使用者的頸椎與腰椎作間歇性牽引功能。亦可針對使用者身體霈求,進行 單向牽引,例如要針對頸椎進行牽引,則單獨啟動頭端牽引機構20動作;要針 對腰椎進行牽引,則單獨啟動尾端牽引機構21動作。當頭端牽引機構20牽引 使用者身體時,使用者之肩部會受頸部定位椎142所頂住,以致,頭端牽引機 構20牽引使用者下頦往上時,會對使用者的頸椎進行牽引治療。當尾端牽引機 構21牽引使用者身體往下時,使用者之腋下因受身體定位柱15所頂住。以致, 尾端牽引機構21牽引使用者臀部往下時,會對使用者的腰椎進行牽引治療。所 以,本實用新型可針對身體需求進行雙向間歇牽引或單向單獨牽引,產品功能 性佳,而且雙向間歇牽引效率較單向牽引功能高。2. 尾床面121可在床框架11上自由活動,使用者躺在尾床面121上作牽引 時,尾床面121與身體會同時位移,二者間沒有任何摩擦阻力產生,以致,牽 引機構在進行牽引時,牽引力未有虛功產生。再者,身體定位柱15可依使用者 胸寬而調整間距,使身體定位柱15在支撐身體時具貼合性,所以,牽引機構在 進行牽引時因此亦具確實性。3. 頭枕板13可藉位在下方之角度調整機構14而調轚仰角,使使用者頭部 靠在頭枕板13上時,藉調整頭枕板13仰角而調整頸椎牽引角度,使依患者需 求進行不同角度牽引及不同頸椎部位之治療。由上述之說明可知,本實用新型藉頭、尾端牽引機構20、 21之設覃,使本實用新型具有雙向間歇牽引同時治療頸、腰椎功能,或針對霈要進行單向治療。藉角度調整機構14可驅動頭枕板13調整仰角,使使用者頭部靠在頭枕板13 上,可針對不同頸椎部位進行治療。藉二身體定位柱15可依使用者胸寬而調整 二者間距,使身體定位柱1'5與使用者身體具貼合性,使使用者在進行牽引整脊 時具舒適性且牽引具確實性及牽引效率佳。
權利要求1. 種頸腰椎電動牽引機,包含床體及用以牽引使用者身體之牽引機構;其特 征在于至少具有一頭端牽引機構及一尾端牽引機構,其中頭端牽引機構位在 床頭端;尾端牽引機構位在床尾端。
2.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頸腰椎電動牽引機,其特征在于床體之床面對應使m者頭靠位置系樞接有一頭枕板,頭枕板底端設置有一角度調整機構。
3.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頸腰椎電動牽引機,其特征在于床體之床面對應使 用者的腋下位置處系設置有二分開狀之身體定位柱,該二身體定位柱間的間距系可調整。
4.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頸腰椎電動牽引機,其特征在于頭端牽引機構之拉 帶可牽拉使用者的下頦,尾端牽引機構之拉帶可牽拉使用者的臀部。
5. 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頸腰椎電動牽引機,其特征在于二身體定位柱間的 間距之調整結構,系在下端為硬質板面、頂端為軟質板面之床面,于硬質板面匕具有預定個兩邊相對應的定位孔,對應定位孔之軟質板面則具有長槽孔。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有關于一種頸腰椎電動牽引機,主要是在牽引機位在人身體頭部上方及腳部下方分別具有一臺牽引機構,藉此設置,使牽引機構可對使用者身體作雙向間歇牽引,或視需要選擇牽引方向作頸椎或腰椎進行單向牽引,以提升整脊療效及產品功能性。又牽引機之頭枕部位下方設一角度調整機構,角度調整機構可驅動頭枕部位作仰角角度調整,藉此可依復健師需求針對不同頸椎部位進行整脊時調整適合的頭枕部位仰角。另外設置床面上兩側之身體固定機構,可作左右間距調整,使可依使用者不同身材、胸寬進行間距調整,使身體的固定更具確實性,不會有牽引不確實及效率差之缺失產生。
文檔編號A61F5/04GK201036584SQ20072014383
公開日2008年3月19日 申請日期2007年4月13日 優先權日2007年4月13日
發明者歐陽清順, 蘇清嘉 申請人:鴻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