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接骨中藥及其制備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中藥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接骨中藥及其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
骨折是外科常見病癥,目前醫學上采用藥物治療的方法主要有兩種,一種采用外 用膏藥,如申請號為200710129416.3中公布的一種接骨膏藥,另外一種是采用散劑或片劑 等內服藥,例如申請號為200510104582. 9公布的一種活血接骨片。上述兩種中藥雖然具有 一定的治療效果,但由于藥物中含有川烏等毒性藥物或自然銅等礦物藥,因此對人體有一 定的毒副作用,同時膏藥使用不是十分方便。
發明內容
本發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接骨中藥及其制備方法,以克服現有技術存在的使用不 便,有毒副作用的問題。
本發明采用的技術方案為一種接骨中藥,由以下重量配比的成份制得
土鱉蟲45-55份 三七45-55份 骨碎補70-80份 延胡索45-55份
積雪草45-55份 虎杖45-55份 澤瀉20-30份。
上述接骨中藥,是由以下重量配比的成份制得 土鱉蟲50份 三七50份 骨碎補75份 延胡索50份 積雪草50份 虎杖50份 澤瀉25份。 上述接骨中藥的制備方法,包括以下工藝步驟 (1)三七、延胡索兩味藥醇提取三七、延胡索兩味藥用乙醇回流提取數次,每次 1. 5 2. 5小時,加醇量分別為4 6倍,濾過,濾液減壓回收乙醇,濃縮并干燥,得干膏,粉 碎成細粉; (2) 土鱉蟲、骨碎補、積雪草等剩余五味藥水提并醇沉取土鱉蟲、骨碎補、積雪草 等剩余五味藥加水煎煮數次,每次1. 5 2. 5小時,加水量分別為7 10倍,合并煎液,濾 過,濾液減壓濃縮為清膏,加乙醇靜置12 48小時,取上清液減壓回收乙醇,濃縮并干燥, 得干膏,粉碎成細粉。 (3)制劑加工將上述步驟(1)和步驟(2)制得的兩種細粉與適量淀粉混勻,按常 規制劑方法加工為口服固體劑型。 祖國醫學認為"肢體損于外,則氣血傷于內,營衛有所不貫,臟腑由不和。"內治
以活血化瘀、消腫止痛為先,血不活則骨不接,本發明由土鱉蟲、三七、骨碎補、延胡索、積雪
草、虎杖、澤瀉7味純中藥組成,這些原料主輔結合,針對性強,方證緊緊相扣,臨床適應癥
明確,具有活血化瘀、消腫止痛、接筋續骨的作用,不但用于骨折,對骨折術后促進愈合及跌
打損傷的治療同樣具有明顯的療效。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具有以下優點 1、本發明具有活血化瘀、消腫止痛、接筋續骨的作用,長期臨床應用表明本品能明顯促進骨折部位的愈合、縮短骨折患者的愈合時間,消腫止痛效果好,減輕患者的痛苦。臨 床應用表明,本品有效率達到93%以上,顯效率達到88%以上; 2、不僅可用于骨折,對于骨折術后促進愈合及跌打損傷的治療同樣具有較好的療 效; 3、便于口服,攜帶方便,無毒副作用,服用安全,適用于不同體質的患者,可長期服 用; 4、無耐藥性,由于為中藥制劑且選材細致,無有依賴性的藥物成分,因此病人長期 服用也不會產生依賴性; 5、本發明制備工藝簡單合理,可有效提取、精制藥物中的有效成分,并去除雜質。
具體實施例方式
下面將通過具體實施例對本發明做詳細描述。
以下實施例的組分均以重量份數來計。
實施例1 —種接骨中藥,是由以下重量配比的成份制得 土鱉蟲45份 三七45份 骨碎補70份 延胡索45份 積雪草45份 虎杖45份 澤瀉20份 上述中藥的制備方法為 (1)三七、延胡索兩味藥醇提取三七、延胡索兩味藥用80% (體積比)乙醇回流 提取3次,每次1. 5小時,加醇量分別為6、4和5倍,濾過,濾液減壓回收乙醇,濃縮并干燥, 得干膏,粉碎成細粉; (2) 土鱉蟲、骨碎補、積雪草等剩余五味藥水提并醇沉取土鱉蟲、骨碎補、積雪草 等剩余五味藥加水煎煮3次,每次2. 5小時,加水量分別為10、9和8倍,合并煎液,濾過,濾 液減壓濃縮為清膏,加入乙醇使含醇量達80% (體積比),靜置12小時,取上清液減壓回收 乙醇,濃縮并干燥,得干膏,粉碎成細粉。 (3)制劑加工將上述步驟(1)和步驟(2)制得的兩種細粉與適量淀粉混勻,按常
規制劑方法加工為膠囊劑劑型。 實施例2 —種接骨中藥,是由以下重量配比的成份制得 土鱉蟲55份 三七55份 骨碎補75份 延胡索55份 積雪草55份 虎杖55份 澤瀉30份; 上述中藥的制備方法為 (1)三七、延胡索兩味藥醇提取三七、延胡索兩味藥用70% (體積比)乙醇回流 提取2次,每次2. 5小時,加醇量分別為6倍和5倍,濾過,濾液減壓回收乙醇,濃縮并減壓 干燥,得干膏,粉碎成細粉; (2) 土鱉蟲、骨碎補、積雪草等剩余五味藥水提并醇沉取土鱉蟲、骨碎補、積雪草 等剩余五味藥加水煎煮2次,每次1. 5小時,加水量分別為10倍和9倍,合并煎液,濾過,濾 液減壓濃縮為清膏,加入乙醇使含醇量達70% (體積比),靜置40小時,取上清液減壓回收 乙醇,濃縮并減壓干燥,得干膏,粉碎成細粉。
(3)制劑加工將上述步驟(1)和步驟(2)制得的兩種細粉與適量淀粉混勻,按常 規制劑方法加工為散劑(口服固體制劑)劑型。
實施例3 —種接骨中藥,是由以下重量配比的成份制得 土鱉蟲50份 三七50份 骨碎補70份 延胡索50份 積雪草50份 虎杖50份 澤瀉25份。 上述中藥制備方法的工藝步驟為 (1)取三七、延胡索兩味藥用70%乙醇(體積比)回流提取二次,每次2小時,加 醇量為6倍、5倍,濾過,濾液減壓回收乙醇,濃縮并減壓干燥(60°C , -0. 085Mpa),得干膏,粉 碎成細粉; (2)取土鱉蟲、骨碎補、積雪草等剩余五味藥加水煎煮二次,每次2小時,加水量為 10倍、8倍,合并煎液,濾過,濾液減壓濃縮至相對密度為1. 10 1. 25(25°C )的清膏,加入 乙醇使含醇量達70% (體積比),靜置24小時,取上清液減壓回收乙醇,濃縮并減壓干燥 (60°C, -0. 085Mpa),得干膏,粉碎成細粉。 (3)將上述步驟(1)和步驟(2)制得的兩種細粉與適量淀粉混勻,制粒,干燥,加入 適量潤滑劑,混勻,裝膠囊,包裝即得。 相對于實施例1和實施例2,實施例3配伍和制備方法均更佳,為最佳實施方式。
服用量為以實際處方量計算30g 40g/日。
權利要求
一種接骨中藥,由以下重量配比的成份制得土鱉蟲45-55份三七45-55份骨碎補70-80份延胡索45-55份積雪草45-55份虎杖45-55份澤瀉20-30份。
2. 如權利要求l所述的一種接骨中藥,其特征在于所述接骨中藥,是由以下重量配比 的成份制得土鱉蟲50份 三七50份 骨碎補75份 延胡索50份 積雪草50份 虎杖50份 澤瀉25份。
3. 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接骨中藥的制備方法,包括以下工藝步驟(1) 三七、延胡索兩味藥醇提取三七、延胡索兩味藥用乙醇回流提取數次,每次1. 5 2. 5小時,加醇量分別為4 6倍,濾過,濾液減壓回收乙醇,濃縮并干燥,得干膏,粉碎成細 粉;(2) 土鱉蟲、骨碎補、積雪草等剩余五味藥水提并醇沉取土鱉蟲、骨碎補、積雪草等剩 余五味藥加水煎煮數次,每次1. 5 2. 5小時,加水量分別為7 10倍,合并煎液,濾過,濾 液減壓濃縮為清膏,加乙醇靜置12 48小時,取上清液減壓回收乙醇,濃縮并干燥,得干 膏,粉碎成細粉。(3) 制劑加工將上述步驟(1)和步驟(2)制得的兩種細粉與適量淀粉混勻,按常規制 劑方法加工為口服固體劑型。
全文摘要
本發明涉及中藥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接骨中藥及其制備方法。一種接骨中藥及其制備方法,為克服現有技術存在的使用不便,有毒副作用的問題,現采用的技術方案為一種接骨中藥,由以下重量配比的成份制得土鱉蟲45-55份、三七45-55份、骨碎補70-80份、延胡索45-55份、積雪草45-55份、虎杖45-55份、澤瀉20-30份。上述接骨中藥的制備方法,包括以下工藝步驟(1)醇提(2)水提并醇沉(3)制劑加工。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具有以下優點1、活血化瘀、消腫止痛;2、療效好;3、便于口服,攜帶方便;4、無耐藥性;5、制備工藝簡單合理。
文檔編號A61P19/08GK101732508SQ20081023214
公開日2010年6月16日 申請日期2008年11月7日 優先權日2008年11月7日
發明者張利, 張靜赟, 李煒, 楊飛快 申請人:西安天健醫藥科學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