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電動按摩床架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床架,尤其涉及一種電動按摩床架。 龍絲
目前廣泛使用的床架或床除了不能調整床架高度的普通床以外,還有各 種各樣用于按摩或其他用途的床,這部分床的床架高度大都可以調節,但其 結構都比較復雜,制作成本高,因高度調節機構過于復雜,導致故障率高, 且操作性差。
實用新型內容
為了解決上述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既有按摩功能,而且結構簡單、 使用方便的電動按摩床架。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為包括雙驅動裝置、安裝架、
兩轉動架、外框架及多塊排骨架,雙驅動裝置固設于與排骨架上,安裝架固
設于雙驅動裝置的兩端,兩轉動架一端活動卡設于安裝架內,另一端的一側
活動設置于外框架內邊緣上,另一側活動設置于相應的排骨架邊緣上,兩轉
動架分別位于電動按摩床架的頭部和尾部。
所述的一種電動按摩床架,排骨架為五塊,頭部兩塊排骨架中第二塊排 骨架一端與第一塊相互鉸接,另一端固設于外框架上,尾部兩塊排骨架相互
鉸接,雙驅動裝置固設于中部的排骨架上。所述的一種電動按摩床架,以頭部為基準的第二塊排骨架及第四塊排骨 架中間向下凹,在凹下部分分別固定有木板,在木板上分別固定設置有按摩裝置。
所述的一種電動按摩床架,在外框架的內側邊緣上依次固設有四個支撐
臺,前述的頭、尾部四塊排骨架分別置于支撐臺上。
采用上述結構后,符合人體工程學設計,使用者在休息狀態下的腰部、 背部、腳部處于按摩狀態,強化了身體的氣血流暢,促進血液循環,改善新 陳代謝,具有緩解疲勞的功效。
圖1為本實用新型一種電動按摩床架的俯視立體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一種電動按摩床架的仰視立體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一種電動按摩床架的轉動架與安裝架的安裝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使本技術領域的人員更好地理解本新型方案,
以下結合附圖和實施 方式對本新型作進一步的詳細說明。
請參考圖1-2所示, 一種電動按摩床架,其包括市場上銷售的雙驅動裝 置l、兩安裝架2、頭部轉動架3、尾部轉動架4、外框架5及頭部兩塊排骨 架6、 7,尾部兩塊排骨架8、 9,中部排骨架IO,雙驅動裝置l固設于與中 部排骨架8上,兩安裝架2固設于雙驅動裝置1的兩端,頭部轉動架3 —端 活動卡設于安裝架2內,另一端的一側活動設置于外框架5內邊緣上,另一 側活動設置于相應的排骨架6邊緣上;尾部轉動架4 一端活動卡設于安裝架2內,另一端的一側活動設置于外框架5內邊緣上,另一側活動設置于相應
的排骨架9邊緣上,頭部轉動架3、尾部轉動架4均可以以與排骨架、外框
架5上的連接點為圓心轉動。頭部排骨架6、 7之間通過鉸鏈11連接在一起,
尾部排骨架8、 9之間通過鉸鏈12連接在一起。以頭部為基準的第二塊排骨
架(即排骨架7)及第四塊排骨架(即排骨架8)中間向下凹,在凹下部分
分別固定有木板17、 18,在木板上17、 18分別固定設置有按摩裝置19、 20,
所述按摩裝置采用市場公開銷售的按摩裝置。
外框架5—側的內邊緣上依次設有四個支撐臺13、 14、 15、 16,頭部排
骨架6、 7及尾部排骨架8、 9分別置于四個支撐臺13、 14、 15、 16上。
雖然通過實施例描繪了本發明創造,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知道,本發明 有許多變形和變化而不脫離本發明的精神,希望所附的權利要求包括這些變 形和變化而不脫離本發明的精神。
權利要求1、一種電動按摩床架,其特征在于包括雙驅動裝置、安裝架、兩轉動架、外框架及多塊排骨架,雙驅動裝置固設于與排骨架上,安裝架固設于雙驅動裝置的兩端,兩轉動架一端活動卡設于安裝架內,另一端的一側活動設置于外框架內邊緣上,另一側活動設置于相應的排骨架邊緣上,兩轉動架分別位于電動按摩床架的頭部和尾部。
2、 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電動按摩床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排骨架為 五塊,頭部兩塊排骨架中第二塊排骨架一端與第一塊相互鉸接,另一端固設于 外框架上,尾部兩塊排骨架相互鉸接,雙驅動裝置固設于中部的排骨架上。
3、 如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種電動按摩床架,其特征在于以頭部為基準的第二塊排骨架及第四塊排骨架中間向下凹,在凹下部分分別固定有木板, 在木板上分別固定設置有按摩裝置。
4、 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電動按摩床架,其特征在于在外框架的內側邊緣上依次固設有四個支撐臺,前述的頭、尾部四塊排骨架分別置于支撐臺 上。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電動按摩床架,包括雙驅動裝置、安裝架、兩轉動架、外框架及多塊排骨架,雙驅動裝置固設于與排骨架上,安裝架固設于雙驅動裝置的兩端,兩轉動架一端活動卡設于安裝架內,另一端的一側活動設置于外框架內邊緣上,另一側活動設置于相應的排骨架邊緣上,兩轉動架分別位于電動按摩床架的頭部和尾部。采用上述結構后,符合人體工程學設計,使用者在休息狀態下的腰部、背部、腳部處于按摩狀態,強化了身體的氣血流暢,促進血液循環,改善新陳代謝,具有緩解疲勞的功效。
文檔編號A61H7/00GK201164578SQ20082009154
公開日2008年12月17日 申請日期2008年1月8日 優先權日2008年1月8日
發明者邁克爾·扎西羅里 申請人:楊 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