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背掛式點滴架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于醫藥器械領域中的醫用設備輸液架。
背景技術:
目前,我國各醫院的門診打點滴,均使用固定的點滴架,若輸液 病人在輸液時需要大小便,則極為不便。住院病房內的點滴架為滑道 式吊桿點滴架,雖在病床周圍的一定距離內可以活動,但距離太短, 仍不方便。為此,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背掛式點滴架,克服輸液病人 活動范圍小的問題,解決輸液病人較長距離任意走動的難題。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具有拉桿(2)和拉桿頂部焊接的掛勾(1),其特征 在于連接布(6)左、右兩側由針線(5)縫制的左、右桿套(4)、 (7), 左、右桿套上方的內層布分別與左、左松緊背帶(3)、 (8)的一端由 針線縫牢,左、右桿套下方的內外層布分別與左、右松緊背帶的另一 端由針線縫牢并封口,拉桿(2)插入在左桿套(4)或右桿套(7) 內。
連接布(6)可以用兩條交叉的松緊帶(9)之兩端分別與左、右 桿套(4)、 (7)上下方內側由針線縫牢,并在兩松緊帶中部交叉處也 由針線縫牢來替代。
連接布(6)和兩條交叉的松緊帶(9)可以合并同時縫在一起。
拉桿(2)可以用一根直桿來替代。本實用新型的優點是點滴架背在輸液病人的后背,輸液后,病人 可以任意走動,上廁所,到會客廳會見客人等等,當輸液即將輸盡時, 病人可走到護士辦公室請護士取出輸液針,緩解護士的緊張思想情 緒。
圖為背掛式點滴架的結構原理示意圖具體實施方式
本實用新型將結合附圖作進一步描述,首先用一塊纖維帆布作為 連接布(6),連接布左、右兩側在縫紉機上用合適的針腳由針線(5) 縫制成左、右桿套(4)、 (7),在左、右桿套上方的內層布用針線分
別與左、右松緊背帶(3)、 (8)的一端縫牢。左、右桿套下方的內外 層布用針線與左、右松緊背帶的另一端縫牢并封口。拉桿(2)插在 左桿套或右桿套內。當使用時,輸液病人背上背掛式點滴架,將拉桿 向上拉出,輸液瓶或袋掛在掛勾(1),若病人左手輸液,則拉桿插在 左桿套內,若病人右手輸液,則拉桿插在右桿套內。輸液后,病人背 著輸液瓶或袋就可以任意走動,散步、上廁所,到會客廳會見客人等 等。當輸液即將輸盡時,病人可以走到護士辦公室請護士取出輸液針, 取下背掛式點滴架待用。
權利要求1、一種背掛式點滴架,具有拉桿(2)和拉桿頂部焊接的掛勾(1),其特征在于連接布(6)左、右兩側由針線(5)縫制的左、右桿套(4)、(7),左、右桿套上方的內層布分別與左、左松緊背帶(3)、(8)的一端由針線縫牢,左、右桿套下方的內外層布分別與左、右松緊背帶的另一端由針線縫牢并封口,拉桿(2)插入在左桿套(4)或右桿套(7)內。
2、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背掛式點滴架,其特征在于所說的連接布(6)可以用兩條交叉的松緊帶(9)之兩端分別與左、右桿套(4)、(7)上下方內側由針線縫牢,.并在兩松緊帶中部交叉處也由針線縫牢來替代。
3、 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背掛式點滴架,其特征在于所說的連接布(6)和兩條交叉的松緊帶(9)可以合并同時縫在一起。
4、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背掛式點滴架,其特征在于所說的拉桿(2)可以用一根直桿來替代。
專利摘要一種背掛式點滴架,具有拉桿(2)和拉桿頂部焊接的掛勾(1),其特征在于連接布(6)左、右兩側由針線(5)縫制的左、右桿套(4)、(7),左、右桿套上方的內層布分別與左、左松緊背帶(3)、(8)的一端由針線縫牢,左、右桿套下方的內外層布分別與左、右松緊背帶的另一端由針線縫牢并封口,拉桿(2)插入在左桿套(4)或右桿套(7)內。其優點是點滴架背在輸液病人的后背,輸液后病人就可以任意走動、散步、上廁所、到會客室會見客人等,當輸液即將輸盡時,病人可以走到護士辦公室請護士取出輸液針,從而緩解護士的緊張思想情緒。
文檔編號A61M5/14GK201267647SQ20082017342
公開日2009年7月8日 申請日期2008年10月21日 優先權日2008年10月21日
發明者濤 俞, 李紅英, 江浩然 申請人:濤 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