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改進型導尿管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醫(yī)療器械領域,具體地說是一種改進型導尿管。
背景技術:
現(xiàn)在臨床上使用的導尿管尿袋不便于固定,需另外用器械固定,
除此之外,也不便于觀察尿液產生的速度,主要靠觀察尿袋中2小時
或4小時已產生的尿量來觀察,往往在少尿一段時間后才發(fā)現(xiàn),且尿
袋中尿液與尿管中尿液直接相通,由于活動存在尿液返流,增加感染 機會。
發(fā)明內容
為了克服上述存在的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改進型導尿管, 它便于尿袋固定,便于醫(yī)務人員觀察尿液產生的速度。
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是這樣實現(xiàn)的它是在原來導尿管的基 礎上改進的,主要包括氣囊、尿管、充氣口、墨菲氏壺、掛鉤、開口、 尿液引流袋,其特點是引流袋上端設置有一墨菲氏壺,二者通過尿 管相連通,在墨菲氏壺上端設置有掛鉤,墨菲氏壺下側面設置有一帶 塞子的開口。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由于引流袋上端增加了一墨菲氏壺, 這樣墨菲氏壺中的空氣,可避免引流袋中尿液與尿管中尿液直接相 通,減少了感染機會,同時,根據(jù)尿液的滴速,便于觀察尿液產生的 速度,根據(jù)病人情況做出及時處理;在墨菲氏壺上端設計有掛鉤,便于引流袋的固定,墨菲氏壺下側面設一帶塞子的開口,該開口可用于
留尿送檢,并具有結構簡單,使用方便等優(yōu)點。
以下結合附圖
對本實新型做進一步詳細描述。 圖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1、氣囊,2、尿管,3、充氣口, 4、墨菲氏壺,5、掛鉤, 6、開口, 7、尿液引流袋。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所示,本實用新型是在原來導尿管的基礎上改進的,采用 的原材料與從前導尿管的材料相同,其氣囊l、尿管2和充氣口3通 過一次性加工生產工藝,制作而成,在尿液引流袋7上端設置有一墨 菲氏壺4, 二者通過尿管2相連通,在墨菲氏壺4上端設置有掛鉤5, 墨菲氏壺4下側面設置有一帶塞子的開口 6。
權利要求1、改進型導尿管,其特征在于引流袋上端設置有一墨菲氏壺,二者通過尿管相連通,在墨菲氏壺上端設置有掛鉤,墨菲氏壺下側面設置有一帶塞子的開口。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改進型導尿管,屬醫(yī)療器械領域,它是在原來導尿管的基礎上改進的,主要包括氣囊、尿管、充氣口、墨菲氏壺、掛鉤、開口、尿液引流袋,其特點是引流袋上端設置有一墨菲氏壺,二者通過尿管相連通,在墨菲氏壺上端設置有掛鉤,墨菲氏壺下側面設置有一帶塞子的開口;由于引流袋上端增加了一墨菲氏壺,這樣墨菲氏壺中的空氣,可避免引流袋中尿液與尿管中尿液直接相通,減少了感染機會,同時,根據(jù)尿液的滴速,便于觀察尿液產生的速度,根據(jù)病人情況做出及時處理;在墨菲氏壺上端設計有掛鉤,便于引流袋的固定,墨菲氏壺下側面設一帶塞子的開口,該開口該開口可用于留尿送檢,并具有結構簡單,使用方便等優(yōu)點。
文檔編號A61F5/44GK201299693SQ20082022658
公開日2009年9月2日 申請日期2008年12月9日 優(yōu)先權日2008年12月9日
發(fā)明者常玉婷, 王大軍, 田玲玲 申請人:田玲玲;常玉婷;王大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