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自動壓脈儀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醫療輔助器具,具體地說是一種在采血、 輸血或者靜脈注射時用于壓制靜脈的自動壓脈儀。
技術背景現有的在采血、輸血或者靜脈注射時用于壓制靜脈的器具一般 為止血帶或者壓脈帶,通過橡膠管帶彈性回縮壓迫肢體靜脈使血管突出。但由 于這種橡膠管壓脈帶非一次性使用,又不易反復進行清洗和消毒,使用時會被 患者的血液、汗液或者外漏藥液污染,成為了某些病原性疾病傳播的途徑。另 一方面,使用現有止血帶或者壓脈帶,綁制和松解都需要人工操作,工作效率 比較低,醫護人員的勞動強度較大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自動壓脈儀, 克服現有采用壓脈帶的缺陷。通過自動控制壓脈儀壓脈和松開過程,提高效率, 減輕醫務人員的勞動強度。
本實用新型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如下
一種自動壓脈儀,其特征是包括壓脈儀的箱體和位于箱體內的電動直線 執行器,電動直線執行器的推桿的下端伸出箱體并與具有弧形工作面的上合體
固定連接;同樣具有弧形工作面的下托體與箱體的底座固定;上合體的兩端部 設置掛鉤,無紡布層通過掛鉤與上合體連接;下托體的一端設置掛鉤,無紡布 層通過掛鉤與下托體連接;箱體外壁上設置下行開關和上行開關。 本實用新型的積極效果如下 (1)、使用時,將兩摞一次性無紡布墊布分別掛在上合體和下托體的掛鉤上,當一人使用完成后,可以直接將用過的無紡布撕下,另一人接著用新的無 紡布,達到無紡布方便更換的目的,符合衛生部提出的"一人、 一帶"的標準, 安全衛生,不會產生細菌的交叉感染。
(2) 、壓脈操作可通過開關自動控制,用自動化設備替代了人工綁止壓脈 帶的繁瑣程序,減輕了醫療檢驗人員的勞動輕度,工作效率提高而二至三倍。
(3) 、上合體和下托體的設計符合人體胳膊的生理結構,不會損傷胳膊, 同時具有更好的壓脈效果。
圖l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圖1的A-A剖面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和具體實例進一步描述本實用新型。 如圖1、2所示,本壓脈儀包括箱體1和位于箱體1內的電動直線執行器9,電 動直線執行器9的推桿2的下端伸出箱體1并與具有弧形工作面的上合體3固定連 接;同樣具有弧形工作面的下托體6與箱體1的底座固定;上合體3的兩端部設置 掛鉤4,無紡布層5通過掛鉤與上合體3連接;下托體6的一端設置掛鉤,無紡布 層5通過掛鉤與下托體6連接;箱體1外壁上設置下行開關7和上行開關8。
上合體3和下托體6均采用符合肢體生理結構的半橢圓形充氣式橡膠帶構成。
設定電動直線執行器9的設定壓緊力為200N,行程100mm。 使用時,將胳膊放入下托體6上,然后打開下行開關7,推桿2推動上合體3 下移并壓緊胳膊。采血、輸血或者靜脈注射完成后,打開上行開關8,推桿2帶 動上合體3上移,結束壓脈操作。將上合體3和下托體6上用過的一次性無紡布順 著掛鉤4撕下,再進行下一使用者的壓脈操作。
權利要求1、一種自動壓脈儀,其特征是包括壓脈儀的箱體(1)和位于箱體(1)內的電動直線執行器(9),電動直線執行器(9)的推桿(2)的下端伸出箱體(1)并與具有弧形工作面的上合體(3)固定連接;同樣具有弧形工作面的下托體(6)與箱體(1)的底座固定;上合體(3)的兩端部設置掛鉤(4),無紡布層(5)通過掛鉤(4)與上合體(3)連接;下托體(6)的一端設置掛鉤,無紡布層(5)通過掛鉤與下托體(6)連接;箱體(1)外壁上設置下行開關(7)和上行開關(8)。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是一種自動壓脈儀,包括壓脈儀的箱體(1)和位于箱體(1)內的電動直線執行器(9),電動直線執行器(9)的推桿(2)的下端伸出箱體(1)并與具有弧形工作面的上合體(3)固定連接;同樣具有弧形工作面的下托體(6)與箱體(1)的底座固定;上合體(3)的兩端部設置掛鉤(4),無紡布層(5)通過掛鉤(4)與上合體(3)連接;下托體(6)的一端設置掛鉤,無紡布層(5)通過掛鉤與下托體(6)連接;箱體(1)外壁上設置下行開關(7)和上行開關(8)。具有操作方便,安全衛生,工作效率顯著提高的突出特點。
文檔編號A61B17/12GK201329098SQ20082022677
公開日2009年10月21日 申請日期2008年12月22日 優先權日2008年12月22日
發明者朱桂茂, 高秀玉 申請人:高秀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