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益肝散結膠囊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肝病的藥物,具體是一種以中草藥為原料制成的益肝散結膠嚢。
背景技術:
肝病是較為常見的疾病,也是一種難治難去的疾病。本病癥狀是食欲不振,惡心倦怠,腹脹頭昏,肝功能損害及肝腫大等。其病程復雜,反復發作,患者十分痛苦。目前治療肝病的藥物種類很多,但效果都不慎理想,有些療效比較好卻副作用比較強。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具有行氣活血、軟堅導滯和養肝益腎以中草藥為原材料、無任何毒副作用和服用方^更的益肝散結膠嚢。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采用的技術方案是 一種益肝散結膠嚢,該膠嚢是由烏梢蛇94-114g、鱉甲(炙)83-93g、西洋參41-51g、當歸83-93g、三七41-51g、紅花30-36g、龍骨14-20g、牡蠣14-20g、黃芪(蜜炙)83-93g、郁金54-64g、虎杖28-38g和石菖蒲41-51g制成。
優選的,該膠嚢是由烏梢蛇104g、鱉曱(炙)88g、西洋參46g、當歸88g、三七46g、紅花33g、龍骨17g、牡蠣17g、黃芪(蜜炙)88g、郁金59g、虎杖33g和石菖蒲46g制成。
具體實施例方式
本發明結合具體實施例進一步說明如下
一種益肝散結膠嚢,該膠嚢是由烏梢蛇94-114g、鱉曱(炙)83-93g、西洋參41-51g、當歸83-93g、三七4卜51g、紅花30-36g、龍骨14-20g、牡蠣14-20g、黃芪(蜜炎)83-93g、郁金54-64g、虎杖28-38g和石菖蒲41-51g制成。
本發明優選的用量為烏梢蛇104g、鱉甲(炙)88g、西洋參46g、當歸88g、三七46g、紅花33g、龍骨17g、牡蠣17g、黃芪(蜜炙)88g、郁金59g、虎杖33g和石菖蒲46g。以制備1000粒益肝散結膠嚢為例,制備方法是
(1) 將烏梢蛇、鱉曱、西洋參、當歸、三七、紅花和石菖蒲4分碎成細粉,過篩,混勻,備用;
(2) 將其余五味中藥加水煎煮兩次,每次2小時,合并煎液,濾過,濾液減壓濃縮至相對密度為1.35 ( 50。C)的稠膏,加入上述(1)的細粉混勻,干燥,粉碎成細粉,備用;
(3 )將(2 )所得細粉裝入膠嚢,每粒0. 5g,制成1000粒,即得。本發明的用法用量口服, 一次5-IO粒, 一日2次。本發明具有行氣活血、軟堅導滯和養肝益腎的功效,適用于氣血瘀滯、
脾虛積聚和肝腎陰虛;也可用于肝癌所致的肝脅隱痛和納少乏力等癥,該
膠嚢以中草藥為原材料、無任何毒副作用和服用方便。
權利要求
1、一種益肝散結膠囊,其特征在于,該膠囊是由烏梢蛇94-114g、鱉甲(炙)83-93g、西洋參41-51g、當歸83-93g、三七41-51g、紅花30-36g、龍骨14-20g、牡蠣14-20g、黃芪(蜜炙)83-93g、郁金54-64g、虎杖28-38g和石菖蒲41-51g制成。
2、 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益肝散結膠嚢,其特征在于,該月交嚢是由烏梢蛇 104g、豎曱(炙)88g、西洋參46g、當歸88g、三七46g、紅花33g、龍骨l了g、 牡蠣17g、黃芪(蜜炙)88g、郁金59g、虎杖33g和石菖蒲46g制成。
全文摘要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益肝散結膠囊,該膠囊是由烏梢蛇94-114g、鱉甲(炙)83-93g、西洋參41-51g、當歸83-93g、三七41-51g、紅花30-36g、龍骨14-20g、牡蠣14-20g、黃芪(蜜炙)83-93g、郁金54-64g、虎杖28-38g和石菖蒲41-51g制成。制備方法是,將烏梢蛇、鱉甲、西洋參、當歸、三七、紅花和石菖蒲粉碎成細粉;將其余五味中藥加水煎煮兩次,每次2小時,合并煎液,濾過,濾液減壓濃縮至相對密度為1.35(50℃)的稠膏,加入所述的細粉混勻,干燥,粉碎成細粉;取細粉裝入膠囊。本發明服用方便具有行氣活血、軟堅導滯和養肝益腎的功效,對于氣血淤滯、脾虛積聚和肝腎陰虛;肝癌所致的肝脅隱痛和納少乏力等癥有很好的療效。
文檔編號A61K36/88GK101664537SQ200910163669
公開日2010年3月10日 申請日期2009年8月10日 優先權日2009年8月10日
發明者山 黃 申請人:山 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