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治療脂溢性皮炎的外用劑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系關于一種治療脂溢性皮炎的外用劑,且具有極高的安全性。
背景技術:
脂溢性皮炎脂溢性皮炎已知也稱脂溢性濕疹和皮脂溢,是一種皮膚的慢性淺表性 炎癥疾病,能夠影響身體的很多部位,包括頭皮、眉毛、鼻唇、褶痕、唇、耳、胸、胸骨區(qū)、腋窩、 乳腺下褶、臍、腹股溝和臀肌褶痕。該疾病是以很多形狀、大小和表面紋理為特征的,經(jīng)常是 痂樣的、微黃色的和伴有瘙癢的。脂溢性皮炎的病因學、發(fā)病機理和組織學尚不清晰,可能 是在皮脂溢出過多的基礎上,繼發(fā)的由真菌(卵圓形糠秕孢子菌)和細菌(唑瘡丙酸菌) 的寄生或和由皮膚表面游離脂肪酸的增加引起的皮炎。皮脂溢出過多則可能與遺傳因素、 神經(jīng)精神障礙、內分泌失調,代謝異常年齡因素、化學物質剌激、感染等有關。中醫(yī)稱"白屑 風"、"面游風"。中醫(yī)認為是由于肺胃濕邪熱火上沖,熏蒸顏面,與外界的風熱濕邪互相搏結 于肌膚而發(fā)病。造成肺和胃腸邪熱的因素有二一是人體在表壯年期正值陽強火盛之時,易 于生熱上火;二是過食辛辣肥甘等易于生熱發(fā)燥性食物。
目前的治療方法包括 內服西藥,特別是調節(jié)內分泌和激素類產品,由于存在難以避免的副作用而較少 被采用。 口服中藥如清熱排毒類,其優(yōu)點在于從中醫(yī)的平衡角度來解決問題,但缺點也很 明顯,一是見效遲緩,難以立竿見影;二是需要長期服用,花費較大。 外用搽劑采用局部皮膚給藥,透皮吸收,簡捷有效。以往,主要使用具有高抗炎 癥作用之腎上腺皮質激素等類固醇制劑。該類固醇制劑可添加凡士林、甲基纖維素、表面活 性劑、合成樹脂乳液、粉體等,根據(jù)其使用目的,多以乳膏狀物形式使用。也有以含有表面活 性劑的液狀形式使用的。然而,腎上腺皮質類固醇雖具有抑制纖維芽細胞增殖、抗炎癥作用 等,具有很強的藥理效果,不知為何,無顯著效果。該原因迄今未知,有一種說法是,原因在 用于形成軟膏或乳膏的油成分上,該油成分將皮膚角質層溶解,阻止健康皮膚再生。又,多 用腎上腺皮質類固醇制劑,有抑制腦下垂體、腎上腺皮質功能、引起其它臟器、眼等之功能 障礙等副作用之虞。這些外用搽劑過多的注重于消炎作用,而忽略了發(fā)病機理,只能治標, 不能治本。 中醫(yī)藥是中華民族優(yōu)秀的文化瑰寶。她為中華民族的繁衍昌盛,為世界醫(yī)藥和人 類健康作出了巨大貢獻。我國是中藥大國,中藥的發(fā)源地。常用中藥多達5000余種,多糖 廣泛地存在于許多中藥材中。如黃芪多糖,商陸多糖,當歸多糖,牛膝多糖,枸杞多糖,茯苓 多糖,銀耳多糖,云芝多糖,靈芝多糖,香菇多糖,金針菇子實體多糖,獼猴桃多糖,淫羊藿多 糖等等。它們具有多方面的生物活性。多糖類中藥是一類免疫增強劑,藥理作用甚廣,從免 疫藥理的角度看,它們都能明顯調節(jié)T、 B、 CTL、 NK和M中等細胞功能,能促進Ig類抗體含 量的提高,促進IL-2的產生和11-2R的表達,能誘導IL-6和TNF的產生。有的還具有抗輻 射、抗肝細胞壞死、抗病毒及增強抗癌藥物療效等作用。多糖是中藥發(fā)揮獨特療效的重要物質基礎之一,中藥多糖資源豐富,有巨大的發(fā)展?jié)摿ΑL巧飳W糖工程是90年代發(fā)展起來 的生物化學中最后一個巨大的科學前沿。有人預計如同20世紀是蛋白質、肽類、氨基酸與 核酸時代一樣,21世紀應當是糖和多糖生命科學的時代。糖生物學在中醫(yī)藥領域的應用將 使中醫(yī)藥現(xiàn)代進程帶來一場深刻的革命。 阿維菌素是目前世界上最為優(yōu)良,使用最廣的一類廣譜高效抗寄生蟲藥,是由鏈 霉菌發(fā)酵產生的一組大環(huán)內酯類物質。現(xiàn)在這類藥物中已商品化的有阿維菌素、伊維菌素、 多拉菌素和埃譜利諾菌素以及塞拉菌素等。伊維菌素是阿維菌素選擇性加氫衍生物,具有 廣譜高效性、較高的安全性、不易產生耐藥性、一次投藥能同時驅殺體內外寄生蟲等優(yōu)點, 至今仍被視為近20年來抗寄生蟲藥物研究中最為杰出的研究成果。經(jīng)過多年的臨床實驗 和使用,發(fā)現(xiàn)其抗蟲譜極廣,共有三綱(線蟲綱、昆蟲綱、蜘蛛綱)、12目、73屬的寄生蟲在其 發(fā)育階段至少有一期對其極為敏感,它是一種廣譜、有效、安全的驅蟲藥物。
發(fā)明內容
本發(fā)明目的旨在利用糖生物學糖工程在傳統(tǒng)中草藥領域的最新研究成果,結合臨 床醫(yī)學,將抗寄生蟲、消炎和抗氧化結合,從而提供一種標本兼治的治療面部脂溢性皮炎的 外用劑。 本發(fā)明目的是這樣實現(xiàn)的 —種治療脂溢性皮炎的外用劑,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作為活性成分的至少一種從 鏈霉菌發(fā)酵產生的一組大環(huán)內酯類物質中已商品化的藥物阿維菌素、多拉菌素、埃譜利諾 菌素或塞拉菌素,或由這類物質合成的衍生物伊維菌素,和選自紅霉素、金霉素、氯霉素、鹽 酸林可霉素、妥布霉素、那他霉素、諾氟沙星、甲哌利福霉素、環(huán)孢霉素、慶大霉素、新霉素 中一種或幾種殺菌抗生素,以及至少另外一種中草藥多糖,包含于便于體表給藥和所述活 性成分透皮給藥的載體中,所述的活性成分占該外用劑總重量的0.01% 30%,所述的 殺菌抗生素占該外用劑總重量的0.01% 30%,所述的中草藥多糖占該外用劑總重量的 0. 01% 30%。 本發(fā)明的治療脂溢性皮炎的外用劑,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活性成分包含有阿維菌素。 本發(fā)明的治療脂溢性皮炎的外用劑,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活性成分包含有伊維菌素。 本發(fā)明的治療脂溢性皮炎的外用劑是清洗型、噴灑型或涂抹型藥劑。
本發(fā)明的治療脂溢性皮炎的外用劑優(yōu)選方案是
所述的活性成分占該外用劑總重量的0. 01% 5%。
所述的殺菌抗生素占該外用劑總重量的0. 01% 5%。 本發(fā)明的治療脂溢性皮炎的外用劑中,所述的中草藥多糖為葡聚糖、木葡聚糖、 海藻多糖、昆布多醣、肝素、果膠、殼聚糖、黃芪多糖、商陸多糖、當歸多糖、牛膝多糖、枸杞 多糖、茯苓多糖、銀耳多糖、羅望子多糖、云芝多糖、靈芝多糖、香菇多糖、金針菇子實體多 糖、獼猴桃多糖、淫羊藿多糖、剌五加多糖、蘑芋多糖、普魯蘭多糖、人參多糖、箬竹多糖、紅 花多糖、蔗渣多糖、女貞子多糖、漢防己多糖、竹黃多糖、普魯蘭多糖、茶葉多糖、裂褶菌多 糖、豬苓多糖、蟲草多糖、亮菌多糖、猴頭菇多糖等中的一種或幾種,其占該外用劑總重量的0. 1% 10%。 本發(fā)明的治療脂溢性皮炎的外用劑的載體包括水和作為藥物的溶劑和/或促滲 劑,所述的溶劑和/或促滲劑為二甲基亞砜、二甲基乙酰胺、氮酮、丙二醇、二甲基甲酰胺、 苯甲醇、N_甲基-2-吡啶烷酮、苯氧乙醇、乙醇、異丙醇、丙三醇、山梨醇、正丁醇、異丁醇、乙 酸乙酯、乙酸甲酯、油酸乙酯、丙酮、丁酮、乙酰胺、乙二胺、苯甲酰胺中的任一種,或它們的 混合物;其含量占該外用劑總重量的0 20%,優(yōu)選0. 01 10%。 本發(fā)明的治療脂溢性皮炎的外用劑在需要時,適量添加葡萄糖、氯化鈉或氯化 鉀,其含量占該外用劑總重量的0 5%。 本發(fā)明的治療脂溢性皮炎的外用劑水含量占組合物總重量的30 99. 5%,優(yōu)選 70 99% 由于脂溢性皮炎發(fā)病原因較多,但至關重要的原因有三個皮脂分泌過旺、細菌感 染和毛囊上皮角化。 西醫(yī)將皮脂分泌過旺歸結為內分泌失調,往往采用激素和類激素來調節(jié)性內分 泌,降低睪酮在皮膚內轉化成雙氫睪酮,減少皮脂分泌過旺,而這又進一步誘導體內內分泌 平衡調節(jié)錯亂。 一些制劑往往使用具有高抗炎癥作用之腎上腺皮質激素等類固醇油性制 劑,而油成分將皮膚角質層溶解,阻止健康皮膚再生。 所以本品采用不含激素類和類固醇類藥物,采用中藥提取精華——中草藥多糖, 結合抗寄生蟲藥物除去皮膚表面的寄生蟲,同時抗生素除菌消炎,制得水劑清洗患部。并且 在膏劑中加入適量葡萄糖、氯化鈉、氯化鉀以構造與細胞間質液相似的環(huán)境,促進細胞的正 常生理活動和保持細胞的水分。本發(fā)明相對中藥制劑,無需對藥劑處理,無異味,不忌口。
本藥物組合對脂溢性皮炎有獨特療效,經(jīng)臨沂東亞診所和臨沂蘭山區(qū)國康婦科病 研究所臨床治療601例,有效579,有效率96. 3%,長期使用有養(yǎng)膚、美容等功效。
本藥物組合對青春痘(又稱粉剌、痘痘、痤瘡)也有明顯治療效果,臨床治療551 例,有效529,有效率96% 本外用劑使用安全、方便療程短、見效快,無毒副作用。 本外用劑的使用方法是普通患者,先用溫水洗凈臉,然后用水劑擦洗患部數(shù)次即 可;嚴重患者,先用溫水洗凈臉,直接用膏體涂于面部輕揉數(shù)分鐘,或在涂膏體前,先用水劑 擦洗患部數(shù)次,效果更佳。每日2 3次。 本發(fā)明的膏劑,正常皮膚的人也可使用,可起到美容養(yǎng)顏的功效。
具體實施例方式實施例1 將葡聚糖、木葡聚糖、海藻多糖、昆布多醣、肝素、果膠、殼聚糖、黃芪多糖、商陸多 糖、當歸多糖、牛膝多糖、枸杞多糖、茯苓多糖、銀耳多糖、羅望子多糖、云芝多糖、靈芝多 糖、香菇多糖、金針菇子實體多糖、獼猴桃多糖、淫羊藿多糖、剌五加多糖、蘑芋多糖、普魯 蘭多糖、人參多糖、箬竹多糖、紅花多糖、蔗渣多糖、女貞子多糖、漢防己多糖、竹黃多糖、普 魯蘭多糖、茶葉多糖、裂褶菌多糖、豬苓多糖、蟲草多糖、亮菌多糖、猴頭菇多糖等中草藥多 糖中的一種或幾種,溶于水中,配成為該外用劑總重量0. 01 % 30 %的溶液。再將以鏈 霉菌發(fā)酵產生的一組大環(huán)內酯類物質中已商品化的藥物阿維菌素、多拉菌素、埃譜利諾菌素或塞拉菌素中一種或幾種,或由這類物質合成的衍生物伊維菌素,按該外用劑總重量的 0. 005 10%溶于乙醚或以上提及的溶劑和/或促滲劑,然后將此溶液分散于含有多糖類 的水溶液或凝膠,并加熱或抽真空除去乙醚。再將紅霉素、金霉素、氯霉素、鹽酸林可霉素、 妥布霉素、那他霉素、諾氟沙星、甲哌利福霉素、環(huán)孢霉素、慶大霉素、新霉素中一種或幾種 殺菌抗生素,按該外用劑總重量O. 005% 10%分散于所得水溶液或凝膠,制得治療面部 脂溢性皮炎的外用洗劑。
實施例2 將紅霉素、金霉素、氯霉素、鹽酸林可霉素、妥布霉素、那他霉素、諾氟沙星、甲 哌利福霉素、環(huán)孢霉素、慶大霉素、新霉素中一種或幾種殺菌抗生素,按該外用劑總重量 0. 005 10%溶于水,在該水溶液中添加葡聚糖、木葡聚糖、海藻多糖、昆布多醣、肝素、果 膠、殼聚糖、黃芪多糖、商陸多糖、當歸多糖、牛膝多糖、枸杞多糖、茯苓多糖、銀耳多糖、羅望 子多糖、云芝多糖、靈芝多糖、香菇多糖、金針菇子實體多糖、獼猴桃多糖、淫羊藿多糖、剌五 加多糖、蘑芋多糖、普魯蘭多糖、人參多糖、箬竹多糖、紅花多糖、蔗渣多糖、女貞子多糖、漢 防己多糖、竹黃多糖、普魯蘭多糖、茶葉多糖、裂褶菌多糖、豬苓多糖、蟲草多糖、亮菌多糖、 猴頭菇多糖等中的一種或幾種中草藥多糖,比例為該外用劑總重量的0. 5 30%。再將以 鏈霉菌發(fā)酵產生的一組大環(huán)內酯類物質中已商品化的藥物阿維菌素、多拉菌素、埃譜利諾 菌素、塞拉菌素中一種或幾種,或由這類物質合成的衍生物伊維菌素,按該外用劑總重量的 0. 005 10%溶于乙醚或以上提及的溶劑和/或促滲劑,然后將該溶液分散于上述含有多 糖類的藥液或藥物凝膠,并加熱或抽真空除去乙醚。制得治療面部脂溢性皮炎的外用膏劑。
實施例3 治療脂溢性皮炎的外用洗劑配制 將5克海藻多糖溶于1公斤水中,再將3克慶大霉素溶于海藻多糖水溶液。將5克 伊維菌素溶于50ml乙醚中,將伊維菌素的乙醚溶液加入多糖體系,抽真空或加熱到35t:, 除去乙醚,制得治療脂溢性皮炎的外用洗劑。
實施例4 治療脂溢性皮炎的外用洗劑配制 按外用洗劑的重量百分比計,將0.3%銀耳多糖和0. 1%木葡聚糖(羅望子多糖) 溶于水中,再將0. 5%氯霉素溶于多糖水溶液;將0. 5%伊維菌素溶于10倍體積的乙醚中,
將伊維菌素的乙醚溶液加入多糖體系,抽真空或加熱到35t:,除去乙醚,制得治療脂溢性皮
炎的外用洗劑。
實施例5 治療脂溢性皮炎的外用膏劑配制 按外用膏劑的重量百分比計,將1%氯霉素溶于水,在此藥液中添加0.9%葡萄 糖、氯化鈉或氯化鉀,將5%果膠和1%靈芝多糖溶于藥液中;將0. 8%的伊維菌素和0. 8% 的乙醇混合后,加入到多糖凝膠中,制得治療面部脂溢性皮炎的外用膏劑。
實施例6 治療脂溢性皮炎的外用膏劑配制 按外用膏劑的重量百分比計,將0.5%紅霉素溶于水,在此藥液中添加0.9%葡萄 糖、氯化鈉或氯化鉀,將5%蘑芋多糖和1%蟲草多糖溶于藥液中得多糖凝膠,將0.5%的伊維菌素和0.5%的丙二醇混合后,加入到多糖凝膠中,制得治療面部脂溢性皮炎的外用膏 劑。 實施例7 治療脂溢性皮炎的外用膏劑配制 按外用膏劑的重量百分比計,將0.3%卡那霉素溶于水,在此藥液中添加0.9%葡 萄糖、氯化鈉或氯化鉀,將10%銀耳多糖溶于藥液中,將0.8%的伊維菌素和0.5%的二甲 基亞砜(DMS0)混合后,加入到多糖凝膠中,制得治療面部脂溢性皮炎的外用膏劑。
應用實施例1-7制備的外用水劑或/和外用膏劑治療面部脂溢性皮炎,按前述的 使用方 ,效果均佳,對皮膚的剌激作用小,皮膚脫皮程度極為輕微,無明顯毒副作用。制劑 工藝可以保證各成分在生產過程中的化學穩(wěn)定性。
權利要求
一種治療脂溢性皮炎的外用劑,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作為活性成分的至少一種從鏈霉菌發(fā)酵產生的一組大環(huán)內酯類物質中已商品化的藥物阿維菌素、多拉菌素、埃譜利諾菌素或塞拉菌素,或由這類物質合成的衍生物伊維菌素,和選自紅霉素、金霉素、氯霉素、鹽酸林可霉素、妥布霉素、那他霉素、諾氟沙星、甲哌利福霉素、環(huán)孢霉素、慶大霉素、新霉素中一種或幾種殺菌抗生素,以及至少另外一種中草藥多糖,包含于便于體表給藥和所述活性成分透皮給藥的載體中,所述的活性成分占該外用劑總重量的0.01%~30%,所述的殺菌抗生素占該外用劑總重量的0.01%~30%,所述的中草藥多糖占該外用劑總重量的0.01%~30%。
2. 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治療脂溢性皮炎的外用劑,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活性成分包含有阿維菌素。
3. 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治療脂溢性皮炎的外用劑,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活性成分包含有伊維菌素。
4. 根據(jù)權利要求l-3任一項所述的治療脂溢性皮炎的外用劑,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外用劑是清洗型、噴灑型或涂抹型藥劑。
5. 據(jù)權利要求l-3任一項所述的治療脂溢性皮炎的外用劑,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活性成分占該外用劑總重量的0. 01% 5%。
6. 據(jù)權利要求1-3任一項所述的治療脂溢性皮炎的外用劑,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殺菌抗生素占該外用劑總重量的0. 01% 5%。
7. 根據(jù)權利要求1-3任一項所述的治療脂溢性皮炎的外用劑,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多糖為葡聚糖、木葡聚糖、海藻多糖、昆布多醣、肝素、果膠、殼聚糖、黃芪多糖、商陸多糖、當歸多糖、牛膝多糖、枸杞多糖、茯苓多糖、銀耳多糖、羅望子多糖、云芝多糖、靈芝多糖、香菇多糖、金針菇子實體多糖、獼猴桃多糖、淫羊藿多糖、剌五加多糖、蘑芋多糖、普魯蘭多糖、人參多糖、箬竹多糖、紅花多糖、蔗渣多糖、女貞子多糖、漢防己多糖、竹黃多糖、普魯蘭多糖、茶葉多糖、裂褶菌多糖、豬苓多糖、蟲草多糖、亮菌多糖、猴頭菇多糖等中草藥多糖中的一種或幾種,所述的中草藥多糖占該外用劑總重量的O. 1% 10%。
8. 根據(jù)權利要求l-3任一項所述的治療脂溢性皮炎的外用劑,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載體包括水和作為藥物的溶劑和/或促滲劑,所述的溶劑和/或促滲劑為二甲基亞砜、二甲基乙酰胺、氮酮、丙二醇、二甲基甲酰胺、苯甲醇、^甲基-2-吡啶烷酮、苯氧乙醇、乙醇、異丙醇、丙三醇、山梨醇、正丁醇、異丁醇、乙酸乙酯、乙酸甲酯、油酸乙酯、丙酮、丁酮、乙酰胺、乙二胺、苯甲酰胺中的任一種,或它們的混合物;其含量占該外用劑總重量的0 20%。
9. 根據(jù)權利要求8所述的治療脂溢性皮炎的外用劑,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溶劑和/或促滲劑,其含量占該外用劑總重量的O. 1% 10%。
10. 根據(jù)權利要求l-3任一項所述的治療脂溢性皮炎的外用劑,其特征在于其中添加有葡萄糖、氯化鈉或氯化鉀,其含量占該外用劑總重量的0 5%
全文摘要
一種治療脂溢性皮炎的外用劑,包含作為活性成分的至少一種從鏈霉菌提取得到的有效驅蟲藥劑,即大環(huán)內酯如阿維菌素或由其化學改性或合成的衍生物伊維菌素,和紅霉素、金霉素、氯霉素、鹽酸林可霉素、妥布霉素、那他霉素、諾氟沙星、甲哌利福霉素、環(huán)孢霉素、慶大霉素、新霉素中一種或幾種殺菌抗生素,以及至少另外一種中草藥多糖,包含于便于體表給藥和所述活性成分的透皮給藥的載體內。或者該外用劑中還適量添加葡萄糖、氯化鈉或氯化鉀。本發(fā)明對于治療脂溢性皮炎收效迅速、療效確切,對皮膚的刺激作用小,皮膚脫皮程度極為輕微,無明顯毒副作用。制劑工藝可以保證各成分在生產過程中的化學穩(wěn)定性。本發(fā)明還可用于對青春痘的治療。
文檔編號A61K31/732GK101716183SQ20091027331
公開日2010年6月2日 申請日期2009年12月18日 優(yōu)先權日2009年12月18日
發(fā)明者曹郁 申請人:華中師范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