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梯度多孔β-TCP的骨移植載體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一種梯度多孔P-TCP的骨移植載體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骨移植載體,具體地說,是關于一種梯度多孔13-TCP的骨移 植載體。
背景技術:
隨著社會的發展,由交通事故和創傷造成的合并大段骨缺損的開放性骨折越來越 多。對于這些存在污染、甚至就診時就已經感染的骨缺損和骨折的治療,傳統多采用一期清 創,然后全身抗感染治療,待明確感染被控制后再二期進行植骨修復骨缺損和骨折內固定。 這樣治療周期長,期間靜脈抗生素的應用會出現如菌群失調等并發癥,長期臥床也會造成 如"骨折病"等新問題,植骨時來源有限的自體骨常不能滿足填充大段骨缺損的要求,這些 都給患者帶來了新的創傷,給社會帶來巨大的經濟負擔。所以如何將二期修復變為一期修 復,來源充足、同時兼顧骨修復和抗感染的骨移植材料是解決問題的關鍵。 |3 -磷酸三鈣(|3 -TCP)多孔生物陶瓷是一種可降解的骨引導材料,它對骨缺損的 修復越來越得到應用者的推崇。近年來有學者探索研究該類陶瓷作為藥物或活性蛋白的 載體,使其有緩釋作用。成骨活性蛋白(BMP-2)已被公認具有骨誘導作用,即從周圍組織 募集間充質干細胞,促使其向成骨方向分化。但是該物質在缺乏載體的情況下局部發揮作 用比較短暫,因此有學者應用P -TCP陶瓷復合BMP-2,使骨折治療部位有持久釋放足量的 BMP-2,達到促進骨愈合作用。在抗菌素使用中,局部用藥與全身靜脈用藥相比,前者有著局 部藥物濃度高和全身藥物毒性小等優勢,所以復合抗生素的P-TCP局部植入也被探索用 于感染性骨缺損的修復。P-TCP陶瓷的微結構(孔、內連接和孔隙率)是影響藥物或活性 物質復合和緩釋效應的重要因素之一,其中P-TCP陶瓷復合抗生素(慶大霉素)或BMP-2 達到最佳緩釋效能所需的材料參數是不同的。同時復合抗菌素和成骨活性蛋白并發揮兩種 不同成分的最佳緩釋效能的載體材料的構建,成為實現上述目標的關鍵。目前國內外尚無 報道應用P-TCP多孔生物陶瓷既復合抗菌素又復合生物活性蛋白,使其同時發揮骨誘導 和抗感染作用。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既復合抗菌素又復合生物活性蛋白的梯度多孔 I3-TCP的骨移植載體。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取的技術方案是 —種梯度多孔|3 -TCP的骨移植載體,所述的骨移植載體外周呈柱狀結構,骨移植 載體內部設有大微孔和小微孔,大微孔的孔長徑100-300 ii m,小微孔的孔長徑1-10 ii m,大 微孔的孔隙率為55-65%,小微孔的孔隙率5-15%,所述的骨移植載體長為15-25mm,徑長 為8-12mm。 所述的骨移植載體外周呈圓柱狀結構,所述的骨移植載體長為20mm,徑長為 10mm,大微孔的孔長徑150 y m,小微孔的孔長徑6 y m,大微孔的孔隙率為60% ,小微孔的孔
3隙率10%。 所述的骨移植載體包括中央部和外周部,中央部為髓芯柱狀結構,外周部呈圓柱 狀結構,中央部設有小微孔,外周部設有大微孔。 所述的骨移植載體的中央部長為20mm,長徑為2mm,外周部長為20mm,長徑為 10mm,大微孔的孔長徑150 y m,小微孔的孔長徑6 y m,大微孔的孔隙率為60% ,小微孔的孔 隙率10%。 所述的骨移植載體包括中央部和外周部,中央部為髓芯柱狀結構,外周部呈圓柱 狀結構,中央部設有大微孔,外周部設有小微孔。 所述的骨移植載體的中央部長為20mm,長徑為2mm,外周部長為20mm,長徑為 10mm,大微孔的孔長徑150 y m,小微孔的孔長徑6 y m,大微孔的孔隙率為60% ,小微孔的孔 隙率10%。 本實用新型優點在于 1、本實用新型制備過程簡單,常溫常壓下既可以完成,不涉及另外的化學試劑,提 供了制備的安全性,適合大規模生產。 2、本實用新型既復合抗菌素又復合生物活性蛋白,使其同時發揮骨誘導和抗感染 作用 3、本實用新型中微孔的孔徑和孔隙數據的合理設計,可以使得抗菌素和生物活性 蛋白達到最佳緩釋效能。
圖1是梯度多孔|3 -TCP的骨移植載體結構示意圖。 圖2是梯度多孔13 -TCP的骨移植載體截面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實施例并參照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描述。
附圖中涉及的附圖標記和組成部分如下所示 1.中央部 2.外周部 11.小微孔 21.大微孔 請參看圖1,圖1是梯度多孔13 -TCP的骨移植載體結構示意圖,所述的骨移植載體 包括中央部1和外周部2,中央部1為髓芯柱狀結構,外周部2呈圓柱狀結構。所述的骨移 植載體的中央部1長為20mm,長徑為2mm,外周部2長為20mm,長徑為10mm。請參看圖2,圖 2是梯度多孔13 -TCP的骨移植載體的截面示意圖,所述的中央部1設有小微孔11,小微孔 的孔長徑6iim,小微孔的孔隙率10X (小微孔的孔隙率小微孔體積占骨移植載體體積的 百分比)。外周部2設有大微孔21,大微孔的孔長徑150iim,大微孔的孔隙率為60X (大 微孔的孔隙率大微孔體積占骨移植載體體積的百分比)。 需要說明的是,所述的骨移植載體中央部可以設有大微孔,外周部設有小微 L。利 用液體浸潤法、冷凍干燥法將抗菌素復合到小微孔中,利用液體浸潤法、冷凍干燥法將生物 活性蛋白復合到大微孔中。這樣,既復合抗菌素又復合生物活性蛋白的骨移植載體,使其同 時發揮骨誘導和抗感染作用。[0024] 以上所述僅是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方式,應當指出,對于本技術領域的普通技 術人員,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還可以做出若干改進和補充,這些改進和補充 也應視為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
權利要求一種梯度多孔β-TCP的骨移植載體,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骨移植載體外周呈柱狀結構,骨移植載體內部設有大微孔和小微孔,大微孔的孔長徑100-300μm,小微孔的孔長徑1-10μm,大微孔的孔隙率為55-65%,小微孔的孔隙率5-15%,所述的骨移植載體長為15-25mm,徑長為8-12mm。
2.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骨移植載體,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骨移植載體外周呈圓柱狀 結構,所述的骨移植載體長為20mm,徑長為10mm,大微孔的孔長徑150 y m,小微孔的孔長徑 6 y m,大微孔的孔隙率為60% ,小微孔的孔隙率10% 。
3.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骨移植載體,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骨移植載體包括中央部和 外周部,中央部為髓芯柱狀結構,外周部呈圓柱狀結構,中央部設有小微孔,外周部設有大 微孔。
4. 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骨移植載體,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骨移植載體的中央部長為 20mm,長徑為2mm,外周部長為20mm,長徑為10mm,大微孔的孔長徑150 y m,小微孔的孔長徑 6 y m,大微孔的孔隙率為60% ,小微孔的孔隙率10% 。
5.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骨移植載體,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骨移植載體包括中央部和 外周部,中央部為髓芯柱狀結構,外周部呈圓柱狀結構,中央部設有大微孔,外周部設有小 微孔。
6. 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骨移植載體,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骨移植載體的中央部長為 20mm,長徑為2mm,外周部長為20mm,長徑為10mm,大微孔的孔長徑150 y m,小微孔的孔長徑 6 y m,大微孔的孔隙率為60% ,小微孔的孔隙率10% 。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梯度多孔β-TCP的骨移植載體,所述的骨移植載體外周呈柱狀結構,骨移植載體內部設有大微孔和小微孔,大微孔的孔長徑100-300μm,小微孔的孔長徑1-10μm,大微孔的孔隙率為55-65%,小微孔的孔隙率5-15%,所述的骨移植載體長為15-25mm,徑長為8-12mm。本實用新型制備過程簡單,常溫常壓下既可以完成,不涉及另外的化學試劑,提供了制備的安全性,適合大規模生產。本實用新型既復合抗菌素又復合生物活性蛋白,使其同時發揮骨誘導和抗感染作用。本實用新型中微孔的孔徑和孔隙數據的合理設計,可以使得抗菌素和生物活性蛋白達到最佳緩釋效能。
文檔編號A61L27/54GK201453722SQ20092007236
公開日2010年5月12日 申請日期2009年5月15日 優先權日2009年5月15日
發明者孫效棠, 李海, 趙黎 申請人: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新華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