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止脫生發的中草藥配方及其制備方法
一種止脫生發的中草藥配方及其制備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中草藥配方及其制備方法,屬于中草藥技術領域。背景技術:
隨著環境污染的加劇、現代工作節奏的加快、人們生活壓力的提高,脫發已成為一個日趨嚴重的問題。脫發分為精神性脫發、病理性脫發、脂溢性脫發。其中脂溢性脫發所占脫發人群比例大,治療難度高,被稱為脫發中的“癌癥”。目前治療脫發的產品很多,包括西藥、中藥、保健品及化妝品等,但這些產品對脂溢性脫發普遍存在無法產生理想的生發效果的缺陷。即使個別產品使用后產生一些效果, 所長出的毛發也是又細又軟,無法保持,很快又會脫落。
發明內容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安全可靠的治療包括脂溢性脫發在內的各類脫發的中草藥產品。本發明的目的是這樣實現的本發明由內服藥、外用藥組成。內服藥按照如下重量配比的組份構成人參10-30份;冬蟲夏草10-40份;肉蓯蓉 10-20份;何首烏10-30份;女貞子5-20份;桑葚5_20份;枸杞5_15份;白芍10-30份;白術、10-20份;茯苓5-15份;酸棗仁10-30份;知母5_15份;甘草5_15份。內服藥的制備方法為1)按上述重量份取內服藥各味中藥,將其混合粉碎;2)按照重量份1 5比例加入水,高壓煎煮1小時,靜置2小時后,常壓煎煮3小時;3)降溫至室溫,靜置48小時后,收取清液部份,除去沉渣,過濾澄清;4)檢驗合格,所得藥液即為內服藥成品。外用藥按照如下重量配比組份構成細辛5-40份;天麻5-30份;蔓荊子5_10 份;小白菊10-20 ;荊芥5-20 ;防風5-15 ;側柏葉5_20 ;桑葉5_15 ;北艾1_10 ;茅蒼術 1-10 ;薄荷5-15 ;生姜5-20 ;野薔薇枝1-10 ;靈香草1-15。外用藥的制備方法為1)按上述重量份取外用藥各味中藥,將其混合粉碎;2)按照重量份1 10比例加入水,高壓煎煮1小時,靜置2小時后,常壓煎煮4小時;3)降溫至室溫,靜置48小時后,收取清液部份,除去沉渣,過濾澄清;4)檢驗合格,所得藥液即為外用藥成品。本發明中內服藥各味中藥分別具有如下藥理作用人參味甘、微苦,性溫。歸脾、肺經。主補五臟、安精神,久服輕身延年、大補元氣。現代研究能增強RNA、蛋白質的生物合成,促進頭發的生長。冬蟲夏草味甘,性平。歸肺、腎經。保肺益腎、補精髓、具溫和平補之性,有抗衰老、抗應激作用,提高免疫力。肉蓯蓉味甘、咸,性溫。歸腎、大腸經。名貴中草藥,又被稱為沙漠人參。用于腎陽不足、精血虛虧、陽痿或不孕、腰膝酸軟、筋骨無力、腸燥便秘。現代研究表明,肉蓯蓉具有能增強免疫力、調節內分泌、促進新陳代謝、促進生長發育的作用。何首烏味甘、澀,性微溫。歸肝、心、腎經。能補肝益腎、養血祛風、黑發輕身、延年 ffl壽。女貞子味甘、苦,性平。歸肝、腎經。能滋補肝腎、明目,用于腎虛、頭發早白。桑葚味甘、酸,性寒。歸心、肝、腎經。可補肝益腎、養血,用于頭暈、耳鳴、頭發早白、脫發。枸杞味甘,性平。歸肝、腎、肺經。能滋陰補血、滋補肝腎、明目、潤肺,增強免疫功能。白芍味苦、酸,性涼。歸肝、脾經。養血柔肝、斂陰收汗。對于女性,尤其產前、產后諸疾,有很好治療作用。白術味苦、甘,性溫。歸脾、胃經。健脾益氣,燥濕利水。白術可提高機體免疫力, 抗氧化、延緩衰老。茯苓味甘、淡,性平。歸心、肺、脾、腎經。滲濕利水、健脾和胃、寧心安神,提高機體免疫力。酸棗仁味甘,性平。歸心、脾、肝、膽經。斂氣安神、補中益肝。對于神經衰弱、失眠、多夢有很好的療效。知母味苦、甘,性寒。歸肺、胃、腎經。清熱瀉火、生津潤燥。甘草味甘,性平。歸心、肺、脾、胃經。清熱解毒、補脾益氣、調和諸藥。可用于脾胃虛弱、倦怠無力。現代醫學表明,甘草黃酮對于多種病毒、細菌有很好的抑制作用。內服藥以補腎生精、斂陰、養血為主,綜合調理五臟,達到生發的目的。腎乃先天之本,腎足則髓生;發為血之余,血旺則發長。《黃帝內經》曰“腎者,精之處也,其華在發”。 王冰注曰“腎主髓,腦者髓之海,發者腦之華。髓減則發素”。本方中冬蟲夏草,重在補腎、 填精、養血、生髓。配人參以補氣,輔酸棗仁、白芍藥以酸寒之性,斂陰養血,不失氣血雙補、 陰陽互根之理。桑葚、女貞、何首烏為烏須黑發之圣藥,枸杞子、肉蓯蓉乃補精、填髓之佳品。 茯苓瀉脾濕,以祛滋補膩滯之弊,佐知母以防相火之虞。甘草用以調和諸藥,通行經絡,共收補腎、養血、育陰、生發之效。以現代藥學角度來看,冬蟲夏草主含氨基酸、蟲草酸、蟲草素、蛋白質以 及多種微量元素等,人參含有人參皂苷,以上成份均有增強免疫力、抗衰老、改善心腦血管的功能。對脫發起到固本的作用。本發明中外用藥各味中藥分別具有如下藥理作用細辛味辛,性溫。又名山人參。《神農本草經》列為上品,因其根細、味辛,故得名。 主祛風散寒,明目,利九竅,現代醫學證明細辛可以提高機體的代謝功能,并具有抗菌、抗病毒作用,對革蘭陽性菌、枯草桿菌和傷寒桿菌有體外抑制作用。細辛揮發油對多種真菌如黃曲霉菌、黑曲霉菌、白色念珠菌等均有抑制作用。天 麻味甘,性平。助陽氣、補五勞七傷、肝經氣分之藥、可擴張頭部血管、改善微循環。有助頭發之生長。蔓荊子味苦、辛,性溫。疏散風熱、清利頭目,令人光澤、脂致,長須發。現代藥理研究表明,蔓荊子有鎮痛、抗菌、抗病毒的作用,并有助于減少油脂。通過增加紅細胞的血紅蛋白供氧量,促使毛母細胞復蘇,達到滋潤毛囊、幫助毛發生長的功效。小白菊味辛、甘、苦,性微寒。散風清熱,平肝明目。有疏風、鎮靜、解熱作用。對多種皮膚真菌有抑制作用。其所具有的植物雌激素樣活性,能在一定程度上有效抑制雄性激素。此外,小白菊還可增加血流量、增強毛細血管抵抗力,提高毛母細胞活力。荊芥味辛,性微溫。解表散風、透疹,促進頭皮真皮和毛囊的微循環。防風味辛、甘,性微溫。通過作用毛囊底部的神經及微血管,有效促進頭皮真皮和毛囊微循環,改善毛囊營養供給狀態,恢復血液及氧氣的正常供給,保障營養輸送系統暢通,修復毛囊并產生大量毛母細胞,持續分裂角蛋白,大量復制頭發所需胱氨酸,以達到真正培根育發的作用。側柏葉味苦澀,性寒。涼血抑脂,生發烏發。能涼血抑脂,防止毛囊內的污物和硬化皮脂。側柏葉具有涼血止血,生發烏發之功效。用于血熱脫發,須發早白,歷代均用于長發、烏發。古代以此為服餌養生延年之佳品,謂有補陰之功,故能生發烏發,然側柏葉性寒涼血而祛風,對血熱脫發尤宜。桑葉味甘、苦,性寒。《本草綱目》“桑葉乃手、足陽明之藥,明目長發,止消渴”。 桑葉煎劑可疏散風熱,并具有極強的體外抗病原微生物的作用。桑葉可促進毛囊中毛母細胞生成,使頭發更黑亮。北艾味苦辛,性溫。理氣血,逐寒濕;能調經開郁、理氣行血,滋養、烏黑毛發。茅蒼術味辛、苦,性溫。祛風散寒,明目。茅蒼術提取物能降低細菌耐藥性的產生,從而達到“散風濕之邪”的功效。薄荷味辛,性涼。能疏風散熱、辟穢解毒、消炎止癢、清頭目,并具有極強的殺菌抗菌作用。可幫助皮膚毛細血管擴張,促進藥液的透皮吸收。生姜味辛,性溫。解表解毒。所含“姜辣素”,能興奮神經、擴張皮膚和粘膜血管, 促進血液循環。野薔薇枝味苦、澀,性寒。有收斂功效,可殺菌、愈創傷。靈香草味甘,性平。有祛風寒,辟穢濁的功效,可做香料使用。在中國古代,靈香草很早就被作為香料使用,經過專家研究,靈香草萃取液中包含了大量的香豆素,這種香味使人的中央神經系統放松,緩解緊張的肌肉,并能輔助人們把負面情緒調整為平靜的狀態。脫發一般伴隨毛囊萎縮受損,甚至有炎癥產生。而欲使毛發恢復生長,必須首先治療受損毛囊,恢復毛囊的活力。本發明中的細辛、蔓荊子、小白菊、野薔薇枝、薄荷具有極好的殺菌、消炎、抗病毒效果,可治療毛囊炎,使毛囊恢復健康狀態。蔓荊子、小白菊、防風、桑葉、北艾、生姜的使用有理氣行血之功效,能提高毛母細胞活力,有助于增加紅細胞的血紅蛋白供氧量,為受損毛囊提供充足養分,進一步滋養修復受損毛囊,為毛發生長提供充足養分。防風可通過作用毛囊底部的神經及微血管,有效促進頭皮真皮和毛囊微循環,改善毛囊營養供給狀態,恢復血液及氧氣的正常供給,保障營養輸送系統暢通,修復毛囊并產生大批量毛母細胞,持續分裂角蛋白,大量復制頭發所需胱氨酸,真正培根育發。荊芥、茅蒼術、薄荷、靈香草有促進頭皮吸收藥液之功效。針對脂溢性脫發,側柏葉能抑制皮脂腺分泌過旺,控制油脂分泌按近正常值,降低雙氫睪酮(DHT)濃度。可深入毛囊分解油污及粘黏物質,防止皮脂在毛囊內堆積,疏通囊道,加固發根,防止脫發;促進毛囊微循環,有效抑制5-a還原酶活性,營養毛根,誘導毛發再生。同時,蔓荊子、小白菊也具有抑制油脂分泌,達到控油平衡的功效。通過各成分的有效配合,外用藥可以達到消炎、殺菌、抗病毒、擴張毛細血管的作用,并通過降低雙氫睪酮(DHT)濃度,控制油脂分泌,清潔、滋養毛囊,使毛發可以得到更多的營養,進而真正達到生發、固發、護發的作用。
具體實施方式實例1 1)按如下重量份取內服藥各味中藥人參20份、冬蟲夏草20份、肉蓯蓉10份、何首烏30份、女貞子20份、桑葚10份、枸杞5份、白芍20份、白術20份、茯苓5份、酸棗仁10 份、知母15份、甘草15份,將其混合粉碎;2)按照重量份1 5比例加入水,高壓煎煮1小時,靜置2小時后,常壓煎煮3小時;3)降溫至常溫,靜置48小時后,收取清液部份,除去沉渣,過濾澄清;4)檢驗合格,所得藥液即為內服藥成品;5)按如下重量份取外用藥各味中藥細辛40份、天麻20份、蔓荊子5份、小白菊 20份、荊芥5份、防風5份、側柏葉5份、桑葉5份、北艾1份、茅蒼術1份、薄荷5份、生姜5 份、野薔薇枝1份、靈香草2份,將其混合粉碎;6)按照重量份1 10比例加入水高壓煎煮1小時,靜置2小時后,常壓煎煮4小時;7)降溫至常溫,靜置48小時后,收取清液部份,除去沉渣,過濾澄清;8)檢驗合格,所得藥液即為外用藥成品。實例2 1)按如下重量份取內服藥各味中藥人參10份、冬蟲夏草40份、肉蓯蓉20份、何首烏20份、女貞子10份、桑葚20份、枸杞15份、白芍5份、白術10份、茯苓10份、酸棗仁 30份、知母5份、甘草5份,制備方法同實例1 ;2)按如下重量份取外用藥各味中藥細辛20份、天麻30份、蔓荊子10份、小白菊 20份、荊芥10份、防風15份、側柏葉20份、桑葉10份、北艾5份、茅蒼術5份、薄荷5份、生姜10份、野薔薇枝5份、靈香草15份,制備方法同實例1。實例3 1)按如下重量份取內服藥各味中藥人參30份、冬蟲夏草30份、肉蓯蓉20份、何首烏10份、女貞子5份、桑葚5份、枸杞20份、白芍5份、白術10份、茯苓30份、酸棗仁10 份、知母10份、甘草15份,制備方法同實例1 ;2)按如下重量份取外用藥各味中藥細辛5份、天麻10份、蔓荊子10份、小白菊10份、荊20份、防風15份、側柏葉20份、桑葉10份、北艾10份、茅蒼術10份、薄荷15份、
生姜20份、野薔薇枝10份、靈香草5份,制備方法同實例1。根據上述實施例制得的內服藥,根據GB16740-1997的保健(功能)食品通用標準進行檢測,檢品為合格產品,定期給白色豚鼠服用,經過一段時間的觀察,白色豚鼠未見異常,對其生理指標進行檢測,均在正常值內,無任何不良反應。外用藥根據《化妝品衛生規范》(2007年版)進行檢驗,檢品為合格產品,定時給白色豚鼠涂抹,經過一段時間的觀察, 白色豚鼠未見過敏反應、變態反應或其他不良反應。由此可見,根據本發明制成的止脫生發中草藥,安全、無毒、無刺激。上述實施例給51位脫發患者使用,為期6個月,并進行跟蹤統計。結果顯示本發明治療脫發的有效率為100%,詳見下表所示
脫發程度人數有效人數無效人數有效率輕度770100%斑禿中度770100%重度220100%輕度10100100%脂溢性脫發中度19190100%重度110100%輕度220100%產后脫發中度330100%重度000100%總計51510100%上表中的脫發程度是根據脫發患者脫發情況,參照漢密爾頓(Hamilton-Norwood 分型)七級十三型的脫發分類作出的統計,其中輕度脫發是指1至3級的脫發,中度脫發是指4至5級的脫發,重度脫發是指6至7級的脫發。有效,是指在毛發檢測儀下觀察,脫發患者脫發區域內的毛囊恢復,50 %以上的毛囊內有新頭發長出,且新長出的頭發粗黑健康,不是細軟毛發。無效,是指在毛發檢測儀下觀察,脫發患者脫發區域內的毛囊依舊閉塞發黃, 無新頭發長出或即使長出頭發也是細軟毛發。以下列舉部份病例,進一步證明本發明中草藥產品治療脫發的有效性。病例1 金某,男,59歲,滿族,公務員。系脂溢性脫發,中度脫發。家族有脫發遺傳史,自35歲開始脫發,已脫發二十余年。曾使用章光101,首邦育發液等生發產品,未見效果。治療前毛發檢測儀下觀察,可見頭頂脫發區域毛囊閉塞,鮮有毛囊中可見2-3根毛發, 絕大部分毛囊中僅有一根頭發,且頭發細軟。使用本發明的中草藥后,1天油脂明顯減少,3 天后,脫發數量明顯減少。六個月后通過毛發檢測儀觀察原脫發區域,毛囊絕大部分已經不再閉塞,約80%的毛囊中可見2-3根頭發,且脫發區域內的新生頭發粗黑健康。病例2 李某,女,50歲,朝族,公務員。系斑禿,輕度脫發,1處斑禿區域,邊際明顯。 曾使用霸王洗發液,首邦育發液,未見效果。治療前毛發檢測儀下觀察,可見脫發區域毛囊閉塞,無頭發長出。使用本發明的中草藥,2個月后,脫發區域已經被新生粗黑健康的頭發覆蓋,3個月后,原脫發區域已經恢復脫發前的狀況。六個月后復查,脫發未見無反復,身體狀況良好。
病例3 張某,男,58歲,漢族,公務員。系脂溢性脫發,中度脫發。此前未使用過其他止脫生發產品。治療前毛發檢測儀下觀察,可見頭頂脫發區域毛囊閉塞,90%的毛囊內只有一根頭發,且發質細軟。使用本發明的中草藥,2天后,頭發大量出油狀況明顯改善;4 天后,脫發狀況得到明顯改善;20天后,脫發區域有新毛發長出,且新生毛發明顯比周邊毛發粗。3個月后,頭頂原脫發區域的80%被新生毛發覆蓋,終止治療。6個月后復查,毛囊狀況良好,未見脫發復發。病例4:郝某,女,51歲,漢族,私營業主。系脂溢性脫發,重度脫發。此前使用過章光101、韓勇9+9、易生-印第安、首邦育發液、霸王洗發液、聯合黑根等止脫生發產品,均未見明顯效果。治療前觀察,頭頂頭發大面積稀少,毛發檢測儀下可見毛囊絕大部分閉塞, 30%毛囊內已經沒有頭發長出。使用本發明的中草藥,5天后,脫發狀況得到明顯改善,4個月后,70%的脫發區域被新生毛發覆蓋。毛發檢測儀下觀察80%的毛囊中已經有2-3根頭發長出。6個月后,完全治愈。病例5 戴某,女,18歲,漢族,學生。系斑禿,重度脫發。此前使用過章光101、霸王洗發液等止脫生發產品,無效果。治療前觀察,患者頭頂頭發已經掉光,系因焦慮、氣結導致的大面積脫發。使用本發明的中草藥,患者睡眠質量得到明顯改善,23天后,毛發檢測 儀下可見毛囊內有粗黑發根長出,4個月后治愈,毛發恢復如初。6個月后復查,未見脫發復發, 身體狀況良好。病例6 樸某,女,41歲,朝族,私營業主。系產后脫發、輕度脫發。此前使用過章光 101、易生-印第安、首邦育發液等止脫生發產品,未見明顯效果。治療前觀察,頭頂毛發稀少,毛發檢測儀下觀察,脫發區域內40%的毛囊中僅有一根頭發,且發質細軟。使用本發明的中草藥,15天后,原有毛囊內的頭發發根變粗,26天后毛囊內長出新生頭發,6個月后,恢復脫發前頭發狀況,毛發檢測儀下觀察,大多數毛囊內有2-3根頭發,且發質粗黑。
權利要求
1.一種止脫生發中草藥配方,其特征在于由內服藥、外用藥組成,內服藥按照如下重量配比的組份構成人參10-30份、冬蟲夏草10-40份、肉蓯蓉10-20份、何首烏10-30份、 女貞子5-20份、桑葚5-20份、枸杞5-15份、白芍10-30份、白術10-20份、茯苓5_15份、酸棗仁10-30份、知母5-15份、甘草5-15份;外用藥按照如下重量配比的組份構成細辛5-40份、天麻5-30份、蔓荊子5-10份、 小白菊10-20份、荊芥5-20份、防風5-15、側柏葉5-20份、桑葉5-15份、北艾1-10份、 茅蒼術1-10份、薄荷5-15份、生姜5-20份、野薔薇枝1-10份、靈香草(Lysimachia foenum-graecum Hancejl-lS7^。
2.按照權利要求1所述的內服藥配方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它是按照下列步驟制備而成1)按上述重量份取人參、冬蟲夏草、肉蓯蓉、伺首烏、女貞子、桑葚、枸杞、白芍、白術、茯苓、酸棗仁、知母、甘草,將其混合粉碎;2)按照重量份1 5比例加入水,高壓煎煮1小時,靜置2小時后,常壓煎煮3小時;3)降溫至室溫,靜置48小時后,收取清液部份,除去沉渣,過濾澄清;4)檢驗合格,所得藥液即為內服藥成品。
3.按照權利要求1所述的外用藥配方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它是按照下列步驟制備而成1)按上述重量份取細辛、天麻、蔓荊子、小白菊、荊芥、防風、側柏葉、桑葉、北艾、茅蒼術、薄荷、生姜、野薔薇枝、靈香草,將其混合粉碎;2)按照重量份1 10比例加入水,高壓煎煮1小時,靜置2小時后,常壓煎煮4小時;3)降溫至室溫,靜置48小時后,收取清液部份,除去沉渣,過濾澄清;4)檢驗合格,所得藥液即為外用藥成品。
全文摘要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止脫生發的中草藥配方及其制備方法,屬于中草藥技術領域。由內服藥、外用藥組成。內服藥為按重量比稱取人參、冬蟲夏草、肉蓯蓉、何首烏等十三味中草藥混合粉碎后按照1∶5的比例加入水,經煎煮、靜置48小時后所得的澄清溶液。外用藥為按重量比稱取細辛、天麻、蔓荊子、小白菊等十四味中草藥混合粉碎后按照1∶10的比例加入水,經煎煮、靜置48小時后所得的澄清溶液。單獨使用外用藥對于包括脂溢性脫發在內的各類脫發,均可達到3至5天止脫的效果。配合使用內服藥,則對于包括脂溢性脫發在內的各類脫發均可達到極好的生發效果,所生長出的毛發健康粗壯,不脫落。且本發明為純天然中草藥水溶液,無刺激、無任何毒副作用。
文檔編號A61P17/14GK102218112SQ20101014701
公開日2011年10月19日 申請日期2010年4月15日 優先權日2010年4月15日
發明者殷浩, 耿德華 申請人:耿德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