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核苷酸類似物及其合成和應用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類核苷酸類似物的合成方法,具體地說是一類攜帶三唑環結構的核苷酸類似物的合成方法及其應用,屬于有機化合物化學合成領域。
背景技術:
核苷和核苷酸類似物是治療艾滋病、乙肝病毒、癌癥等(C. MGalmarini etal. The lancet oncology 2002,3,415-424 ;Μ. H. El Kouni.Current PharmaceuticalDesign 2002,8,581-593 ;A. Mieczkowski et al. Chemical Reviews 2010,110,1828—1856)的重要藥物。其中堿基為三唑環骨架的五元雜環的核苷,具有合成簡單,生物活性高等特點, 人們對其進行了較多的化學合成和活性研究(C. Najeraet al. Organic&Biomolecular Chemistry 2009,7,4567-4581)。在生理條件下,核苷類似物要在細胞內轉化為相應的核苷酸,然后經過核苷酸焦磷酸化酶生成核苷三磷酸才能起到治療的作用,而核苷單磷酸化是限速步驟,依賴于生物體內磷酸激酶,而不同的生物體磷酸激酶的底物選擇性不同,這就使有些核苷類似物在生物體內不能發揮作用(C. M. Galmarini et al. Thelancet oncology 2002,3,415-424)。因此,需要合成結構多樣性核苷酸作為藥物前體。大腸桿菌病給養禽業帶來很大損失,感染此菌的家禽具有死亡率高,極易復發特點,抑制大腸桿菌生長利于減少養禽業風險。癌細胞中蘋果酸酶過量表達,為癌細胞分裂增殖提供能量(G. Loeber et al. The Journal of BiologicalChemistry 1991,266,3016-3021),抑制蘋果酸酶有利于抑制癌細胞繁殖。目前,合成核苷單磷酸的方法是先合成核苷類似物,然后再利用P(III)或P(V)磷酸化試劑如 P0C13、H3PO4 等合成核苷酸(E.J. AmIgues et al. Nucleosides, Nucleotides and Nucleic Acids 2009, 28, 238-259) 0核苷酸上的官能團如氨基、羥基、羧基等會與大多數磷酸化試劑反應,這就必須增加選擇性保護、磷酸化、脫保護等合成步驟,增加了合成白勺^5~@$。 E· J. Amigues ·入(Nucleosides, Nucleotides and NucleicAcids 2009, 28,238-259)采用2,3,5-三苯甲酰-1-乙酰核糖為原料經過8步反應合成核苷酸類似物
權利要求
1.一種核苷酸類似物,其特征在于其具有如下結構式
2.按照權利要求1所述核苷酸類似物,其特征在于其結構式如下,
3.按照權利要求1所述核苷酸類似物,其特征在于其結構式如下,
4.按照權利要求1所述核苷酸類似物,其特征在于其結構式如下,
5.一種權利要求1、2、3或4所述核苷酸類似物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以四乙酰核糖為原料,經過四步反應生成含有三唑環的核苷酸類似物,其反應過程如下
6.按照權利要求5所述核苷酸類似物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炔為R-Cε CH ; 其中R為C2-C15飽和或不飽和烷基;或含有氧、氮、氯、溴或硫雜原子的C2-Cltl飽和或不飽和烷基;或R為
7.按照權利要求6所述核苷酸類似物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C2-C15飽和或不飽和烷基為_CH2CH3、-(CH2)5CH3或-CH2CH = CH2 ;所述的含有氧、氮、氯、溴或硫雜原子的 C2-C10飽和或不飽和烷基為-CH2CH2OH ;所述的隊為-OH、-OCH3> -NH2 或-NHC6H5 ;所述的&為-C6H5、取代苯基、-CH3、-CH2CH = CH2 ;所述的 R3 為 H、F、Cl,-CH3> -OH、-OCH3> -NH2, -NHC6H5, -CF3 或-C6H5 ;所述的稠環芳基為
8.—種權利要求1、2、3或4所述核苷酸類似物的應用,其特征在于權利要求1、2、3 或4所述核苷酸類似物可以作為微生物抑制劑,用于抑制微生物的生長;或作為脫氫酶抑制劑。
全文摘要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核苷酸類似物及其合成和應用,其結構式如下是由四乙酰核糖為原料,經過四步反應生成的含有三唑環骨架的核苷酸類似物。其中R為C2-C15飽和或不飽和的烷基,或含有雜原子的C2-C10飽和或不飽和烷基;或R為其中R1為羥基、烷氧基、氨基、取代胺基;或R為其中R2為芳基或飽和或不飽和烷基;或R為R3為鹵素、氨基、甲氧基、甲基等取代基。該核苷類似物可以抑制微生物如大腸桿菌的生長;作為脫氫酶如蘋果酸酶的抑制劑。
文檔編號A61P31/04GK102558261SQ201010593399
公開日2012年7月11日 申請日期2010年12月17日 優先權日2010年12月17日
發明者侯淑華, 趙宗保 申請人: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