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中藥跌打止痛酊及其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止痛制劑,尤其涉及一種中藥跌打止痛酊及其制作方法。
背景技術:
跌打損傷為常見所發病,常見治療跌打損傷的藥,一般為噴霧劑、藥膏或膏藥,但 其治療病種單一,用藥少,且治療效果緩慢,緩慢的原因主要是由于用藥少,藥物無法透過 皮膚直接滲透到根源,即使現有的太極神貼用藥量大,療效好,但是其價格高,且制作工藝 繁瑣,成本較高,不利于大批量生產,滿足不了大眾需求,然而至今沒有一項產品可以達到 藥效高、安全性高、使用范圍廣、制作工藝簡單,成本低等特點。
發明內容
為了解決現有技術中的不足,本發明提供了一種中藥跌打止痛酊,配方全部為中 草藥,配方是按照以下重量比配制補骨脂14. 6 18. 6份、桉葉油7. 0 23. 0份、冰片 7. 0 23. 0份、大黃11. 5 14. 8份、丹參7. 5 9. 5份、人工麝香2. 0 3. 0份、桅子9. 7 13. 8份、烏梅10 14份、冬綠油0. 1 4. 0份、茉莉花香精0. 1 4. 0份、紅花7. 0 9. 8 份。作為本發明的進一步改進,所用原料是按照以下重量比配制補骨脂15. 8份、桉 葉油18. 4份、冰片16. 6份、大黃11. 7份、丹參9. 2份、人工麝香2. 6份、桅子11. 5份、烏梅 13. 8份、冬綠油3. 2份、茉莉花香精2. 5份、紅花8. 5份。作為本發明的進一步改進,將原料混合后打成粉末狀,按其總重量的3 8倍加 入乙醇并均勻攪拌后常溫下浸泡4 8天。作為本發明的進一步改進,將原料混合后打成粉末狀,按其總重量的3. 6倍加入 乙醇并均勻攪拌后常溫下浸泡5天,浸泡完成后連續攪拌25分鐘既得中藥跌打止痛酊。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本發明主要主要成分包括補骨脂、桉葉油、冰片、人工麝香、 烏梅、冬綠油、紅花等中草藥配備而成,具有對皮膚刺激小,安全性高,療效快,使用范圍廣, 價格低等優勢。
無。
具體實施例方式具體實施例1
本發明所述消毒液主要成分由中草藥配制而成;首先,將所用原料是按照以下重量比 配制;補骨脂15. 8份、桉葉油18. 4份、冰片16. 6份、大黃11. 7份、丹參9. 2份、人工麝香 2. 6份、桅子11. 5份、烏梅13. 8份、冬綠油3. 2份、茉莉花香精2. 5份、紅花8. 5份; 然后,將原料混合后打成粉末狀,按其粉末總重量的3. 6倍加入乙醇后均勻攪拌;最后,在常溫下浸泡5天再連續攪拌25分鐘既得中藥消毒劑; 本中藥跌打止痛酊方便攜帶,存放環境不受季節氣候限制,針對跌打損傷有顯著療效, 具有消腫止痛、抗炎、活血散瘀、通經絡、鎮痛,涂抹于扭傷處,2小時內疼痛感明顯減輕或小 時,4小時內明顯消腫,待疼痛感消失后,每隔4小時涂抹一次,并按摩患處10分鐘,2天后 損傷處便可康復。 以上內容是結合具體的優選實施方式對本發明所作的進一步詳細說明,不能認定 本發明的具體實施只局限于這些說明。對于本發明所屬技術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 不脫離本發明構思的前提下,還可以做出若干簡單推演或替換,都應當視為屬于本發明的 保護范圍。
權利要求
1.一種中藥跌打止痛酊,其特征在于,所用原料是按照以下重量比配制補骨脂 14. 6 18. 6份、桉葉油7.0 23. 0份、冰片7. 0 23. 0份、大黃11. 5 14. 8份、丹參 7. 5 9. 5份、人工麝香2. 0 3. 0份、桅子9. 7 13. 8份、烏梅10 14份、冬綠油0. 1 4. 0份、茉莉花香精0. 1 4. 0份和紅花7. 0 9. 8份。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中藥跌打止痛酊,其特征在于,所用原料是按照以下重量比 配制補骨脂15. 8份、桉葉油18. 4份、冰片16. 6份、大黃11. 7份、丹參9. 2份、人工麝香 2. 6份、桅子11. 5份、烏梅13. 8份、冬綠油3. 2份、茉莉花香精2. 5份、紅花8. 5份。
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中藥跌打止痛酊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將原料混合 后打成粉末狀,按其總重量的3 8倍加入乙醇并均勻攪拌后常溫下浸泡4 8天。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中藥跌打止痛酊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將原料混合后打 成粉末狀,按其總重量的3. 6倍加入乙醇并均勻攪拌后常溫下浸泡5天,浸泡完成后連續 攪拌25分鐘既得中藥跌打止痛酊。
全文摘要
本發明涉及一種中藥跌打止痛酊及其制作方法,其主要成分完全由中草藥構成,包括冰片、大黃、丹參、人工麝香、冬綠油、紅花等,本發明中藥跌打止痛酊攜帶方便,存放環境不受季節氣候限制,針對跌打損傷有顯著療效,具有消腫止痛、抗炎、活血散瘀、通經絡、鎮痛的作用。
文檔編號A61K9/00GK102114101SQ20101061510
公開日2011年7月6日 申請日期2010年12月30日 優先權日2010年12月30日
發明者余媛媛, 王操 申請人:余媛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