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干冰減肥丸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一種干冰減肥丸,屬于醫藥制造領域。
背景技術:
大部分胖子都是吃出來的。隨著人們的生活水平提高,身體偏胖以致形成病害的 人也越來越多,因此,減肥也成了人們生活的一項事務,這就需要為減肥創造手段。
發明內容本發明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種干冰減肥丸,它不但沒有毒副作用,而且方便患者直 接服用,從而給肥胖患者增加一種更多的用藥選擇。干冰減肥丸是以干冰為原料,在低溫條件下生產制成,儲存在液氮罐中的減肥藥 物。它的結構由外殼、球囊、球膽、干冰組成。外殼采用胃溶形膠囊,它對藥丸起包裝、保護和 便于吞服以及在胃內盡快消失的作用。在外殼內放置球囊,它是形成減肥藥丸的主體,球囊 采用對人體無害的天然橡膠或聚亞安酯制成,形狀類似于人們使用的安全套或充氣球。充 氣后可以膨脹變大,但不漏氣。其膨脹后的體積如鵝蛋大小。這種球囊便于漂浮在胃的上 部,并減少和胃的接觸面積,且有足夠的自身活動性。在球囊內放置球膽后用絲線扎結球囊 口,使球囊成為一個內有球膽的密封容器。球膽用輕質泡沫塑料制成;球膽的作用是減緩熱 量對干冰的傳遞速度和膽內一旦低溫不至迅速外傳凍傷胃部,球膽的形狀呈兩半球形,或 兩半橢圓形,在球膽上設有若干個氣孔,以便于干冰氣化時的氣體外出。在球膽內放置黃豆 粒大小的干冰后,用膠體粘接兩個半球或橢圓體,使之成為一個內裹干冰的球膽。根據干冰 的大約1 800的氣化體積比和便于患者吞服的要求,藥丸的直徑要在1.5厘米之內為宜。使用時,先從液氮罐中取出藥丸,待藥丸的表面溫度達到零上溫度時,讓患者迅速 涼水吞服,藥丸在胃內首先被胃液溶去外殼,使球囊暴露于胃內,胃內的熱量通過球囊、球 膽慢慢傳給干冰,使干冰受熱氣化,氣化后的氣體通過球膽的氣孔外溢,球囊即被氣體鼓起 后漂浮在胃內食物的上部。占據了胃內的部分空間,減少了人的進食量,從而達到了減肥的 目的。需要銷毀時,用胃鏡上的活檢鉗刺破球囊,球囊刺破后氣體向上從食道排出,其殘骸 下沉隨大便一齊排出。
圖1、是干冰減肥丸的主視圖圖2、是干冰減肥丸的A-A剖視圖1、外殼,2、球囊,3、球膽,4、氣孔,5、球囊口,6、絲線,7、干冰。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2、所示,干冰減肥丸是以干冰為原料,在低溫條件下生產制成,儲存在液氮 罐中的減肥藥物。它的結構由外殼1、球囊2、球膽3、干冰4組成。外殼1采用胃溶形膠囊,它對藥物起包裝、保護和便于吞服以及在胃內盡快消失的作用。在外殼1內放置球囊2,它 是形成減肥藥丸的主體,球囊2采用對人體無害的天然橡膠或聚亞安酯制成,形狀類似于 人們使用的安全套或充氣球。球囊2充氣后可以膨脹變大,但不漏氣。球囊2膨脹后的體 積如鵝蛋大小。這樣球囊便于漂浮在胃的上部,并減少和胃的接觸面積,且有足夠的自身活 動性。在球囊2內放置球膽3后用絲線6扎結球囊口 5,使球囊2成為一個內有球膽3的密 封容器。球膽3用輕質的泡沫塑料制成,球膽3的形狀呈兩半球形,或兩半橢圓形,在球膽 3上設有若干個氣孔4,以便于干冰7氣化時的氣體外出。在球膽3內放置黃豆粒大小的干 冰7后,用膠體粘接兩個半球或橢圓體,使之成為一個內裹干冰7的球膽。根據干冰7的大 約1 800的氣化體積比和便于患者吞服的要求,藥丸的直徑要在1.5厘米之內為宜。
權利要求一種干冰減肥丸,其特征是以干冰為原料,在低溫條件下生產制成,儲存在液氮罐中的減肥藥物;它的結構由外殼(1)、球囊(2)、球膽(3)、干冰(4)組成;外殼(1)采用胃溶形膠囊,它對藥物起包裝、保護和便于吞服以及在胃內盡快消失的作用;在外殼(1)內放置球囊(2),它是形成減肥藥丸的主體,球囊(2)采用對人體無害的天然橡膠或聚亞安酯制成,形狀類似于人們使用的安全套或充氣球;球囊(2)充氣后可以膨脹變大,但不漏氣;球囊(2)膨脹后的體積如鵝蛋大小,這樣球囊便于漂浮在胃的上部,并減少和胃的接觸面積,且有足夠的自身活動性;在球囊(2)內放置球膽(3)后用絲線(6)扎結球囊口(5),使球囊(2)成為一個內有球膽(3)的密封容器;球膽(3)用輕質的泡沫塑料制成,球膽(3)的形狀呈兩半球形,或兩半橢圓形,在球膽(3)上設有若干個氣孔(4),以便于干冰(7)氣化時的氣體外出;在球膽(3)內放置黃豆粒大小的干冰(7)后,用膠體粘接兩個半球或橢圓體,使之成為一個內裹干冰(7)的球膽;根據干冰(7)的大約1∶800的氣化體積比和便于患者吞服的要求,藥丸的直徑要在1.5厘米之內為宜。
專利摘要一種干冰減肥丸,是以干冰為原料,在低溫條件下生產制成,儲存在液氮罐中的減肥藥物。它的結構由外殼、球囊、球膽、干冰組成。其作用機理是通過干冰的氣化,使球囊在胃內膨脹,膨脹后的球囊漂浮在胃內食物的上部,占據了胃內的部分空間,減少了人的進食量,從而達到了減肥的目的。使用時,先從液氮罐中取出藥丸,待藥丸的表面溫度達到零上溫度時,讓患者迅速涼水吞服即可。
文檔編號A61K9/48GK201755322SQ20102022180
公開日2011年3月9日 申請日期2010年6月4日 優先權日2010年6月4日
發明者馮晶晶 申請人:馮晶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