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可雙向吸引氣管套管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頸部氣管切開使用的一種氣管套管,屬于醫療器械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現有的氣管套管由外套管、內套管、管芯三部分構成,外套管和內套管均為弧型, 將外套管帶管芯經頸前氣管切開開口插入,遠端向下進入遠側氣管,到位后退出管芯,管口 通向遠側氣管,固定外套管,插入內套管并固定,定時經過內套管插入吸痰管吸引清除氣管 內痰液等分泌物,盡管同時經過口、鼻插入吸痰管吸引仍存在吸引盲區,即喉腔以及下部咽 腔內的分泌物因為吸痰管無法到位而難以清除,易于流入下呼吸道。
發明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上述不足而提供一種可雙向吸引氣管套管。本實用新型采取的技術方案為可雙向吸引氣管套管,包括外套管、內套管和管芯,外套管和內套管均為90度弧 形彎管,外套管的中間折彎處的外側管壁上設有一個開孔。所述的開孔為橢圓形。所述的橢圓形,其長軸與外套管在開孔處缺少的那段弧形邊的切線平行。橢圓形大小可有不同規格,大小為縱徑1-1. 5cm,橫徑0. 6-0. 8cm。外套管材質耐 腐蝕對人體無刺激的銀、不銹鋼、銅等。拔出內套管,吸痰管經外套管的開孔向上插入,吸除近側喉腔以及咽腔內的分泌 物,從外套管口計算一般插入深度為4-lOcm,通過經口、鼻腔以及套管聽到的吸引聲音判斷 管的深度以及吸引效果,吸引完畢重新置入內套管并固定。經過內套管可以向下吸引遠側 氣管內的分泌物。本實用新型有效解決了傳統套管吸痰存在的吸引盲區現象,能有效地防止咽部、 上呼吸道的分泌物、返流物進入氣管,能有效改善氣管切開患者氣道護理。該型氣管套管制 備簡單,使用方便,可消毒后重復使用。
圖1為外套管結構主視圖;圖2為外套管結構左視圖;圖3為管芯結構圖;圖4為本實用新型外套管與內套管組合使用時的結構主視圖;圖5為本實用新型外套管與內套管組合使用時的結構左視圖;圖6為為本實用新型外套管與管芯組合使用時的結構主視圖;其中1、外套管,2、內套管,3、管芯,4、開孔。
具體實施方式
可雙向吸引氣管套管,包括外套管1、內套管2和管芯3,外套管1和內套管2均為 90度弧形彎管,外套管1的中間折彎處的外側管壁上設有一個開孔4。所述的開孔4為橢圓形。所述的橢圓形,其長軸與外套管在開孔處缺少的那段弧形邊的切線平行。橢圓形大小可有不同規格,大小為縱徑1-1. 5cm,橫徑0. 6-0. 8cm。外套管材質耐 腐蝕對人體無刺激的銀、不銹鋼、銅等。拔出內套管,吸痰管經外套管的開孔向上插入,吸除近側喉腔以及咽腔內的分泌 物,從外套管口計算一般插入4-lOcm,通過口腔以及套管聽到吸引的聲音判斷管的深度以 及吸引效果,吸引完畢重新置入內套管并固定。經過內套管向下吸引氣管內痰液等分泌物。內、外套管一般因制造材質強度高而經久耐用,外套管增加的開孔一定程度上降 低了其強度,可通過局部加厚彌補,因存在長期使用后受腐蝕、反復消毒后強度下降情況, 需定期檢查及時更換以防意外。
權利要求可雙向吸引氣管套管,包括外套管、內套管和管芯,外套管和內套管均為90度弧形彎管,其特征是,外套管的中間折彎處的外側管壁上設有一個開孔。
2.按照權利要求1所述的可雙向吸引氣管外套管,其特征是,所述的開孔為橢圓形。
3.按照權利要求2所述的可雙向吸引氣管外套管,其特征是,所述的橢圓形,其長軸與 外套管在開孔處缺少的那段弧形邊的切線平行。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可雙向吸引氣管套管,屬于醫療器械技術領域??呻p向吸引氣管套管包括外套管、內套管和管芯,外套管和內套管均為90度弧形彎管,外套管的中間折彎處的外側管壁上設有一個開孔。本實用新型有效解決了傳統套管吸痰存在的吸引盲區現象,能有效地防止咽部、上呼吸道的分泌物、返流物進入氣管,能有效改善氣管切開患者氣道護理。該型氣管套管制備簡單,使用方便,可消毒后重復使用。
文檔編號A61M16/04GK201701604SQ201020245260
公開日2011年1月12日 申請日期2010年7月1日 優先權日2010年7月1日
發明者孟祥靖, 郭建 申請人:山東省千佛山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