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顱骨修復裝置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顱骨凹陷修復領域,特別涉及一種顱骨修復裝置。
技術背景目前,臨床在給病人進行顱骨凹陷修復時,大多是將顱骨鋸下用錘自內面敲擊使 凹陷部位回復,這樣操作十分麻煩、費時費力,且容易敲碎顱骨,給醫務人員增加了極大的 工作難度。
發明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現有技術中存在的缺點,提供了一種結構簡單、使用 方便、省時省力且避免損壞顱骨的顱骨修復裝置。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了 一種顱骨修復裝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 端面的一側上設置有弧形凹槽,所述弧形凹槽內設置有前端為半球形的整形頭,所述整形 頭的后端設置有定位凹槽,所述底座上端面的另一側上設置有L形支撐臂,所述L形支撐臂 的橫臂上螺紋連接有下端伸入所述定位凹槽內的T字形操作手柄。本實用新型突出優點是結構簡單,在給病人進行顱骨凹陷修復時,將鋸下的顱骨 放在弧形凹槽內,將整形頭放置在顱骨內側,轉動操作手柄的橫桿,使操作手柄的豎桿向下 移動,同時帶動整形頭向下移動,在整形頭和弧形凹槽的雙向壓迫下,顱骨的凹陷部位得到 修復,使用方便,省時省力,能夠方便地控制整形頭下壓的力度和速度,有效避免顱骨損壞。
圖1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整體結構主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實施時設計主體機構包括底座1、L形支撐臂2、操作手柄3、 定位凹槽4、整形頭5和弧形凹槽6。其中,底座1上端面的一側上設置有弧形凹槽6,弧形 凹槽6內設置有前端為半球形的整形頭5,整形頭5的后端設置有定位凹槽4,底座1上端 面的另一側上設置有L形支撐臂2,L形支撐臂2的橫臂上螺紋連接有下端伸入定位凹槽4 內的T字形操作手柄3。L形支撐臂2的橫臂上螺紋連接有下端伸入定位凹槽4內的T字形操作手柄3,即 通過向不同方向轉動T字形操作手柄3的橫桿,能夠控制T字形操作手柄3的豎桿向上或 向下移動,從而能夠帶動豎桿下端的整形頭5向下移動或向上移動。
權利要求1. 一種顱骨修復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端面的一側上設置有弧形凹 槽,所述弧形凹槽內設置有前端為半球形的整形頭,所述整形頭的后端設置有定位凹槽,所 述底座上端面的另一側上設置有L形支撐臂,所述L形支撐臂的橫臂上螺紋連接有下端伸 入所述定位凹槽內的T字形操作手柄。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顱骨修復裝置,包括底座,底座上端面的一側上設置有弧形凹槽,弧形凹槽內設置有前端為半球形的整形頭,整形頭的后端設置有定位凹槽,底座上端面的另一側上設置有L形支撐臂,L形支撐臂的橫臂上螺紋連接有下端伸入定位凹槽內的T字形操作手柄。本實用新型突出優點是結構簡單,在給病人進行顱骨凹陷修復時,將鋸下的顱骨放在弧形凹槽內,將整形頭放置在顱骨內側,轉動操作手柄的橫桿,使操作手柄的豎桿向下移動,同時帶動整形頭向下移動,在整形頭和弧形凹槽的雙向壓迫下,顱骨的凹陷部位得到修復,使用方便,省時省力,能夠方便地控制整形頭下壓的力度和速度,有效避免顱骨損壞。
文檔編號A61B17/56GK201905987SQ20102068243
公開日2011年7月27日 申請日期2010年12月27日 優先權日2010年12月27日
發明者莊園, 王緒堂 申請人:王緒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