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黃精贊育膠囊浸膏干燥方法
技術(shù)領(lǐng)域:
本發(fā)明涉及黃精贊育膠囊稠的制備方法,尤其涉及黃精贊育膠囊浸膏干燥方法。
背景技術(shù):
黃精贊育膠囊浸膏包含三個組別采用水提取的A組稠浸膏,采用水提醇沉的B組稠浸膏和采用乙醇滲漉的C組稠浸膏。現(xiàn)有技術(shù)中,將A、B、C組稠浸膏混合后再進行真空干燥,稠浸膏存放時間長,易被污染。烘干時間達(dá)12小時,部分有效成分被氧化,碳化物生成達(dá)到5%。
發(fā)明內(nèi)容
發(fā)明目的本發(fā)明的目的在于針對現(xiàn)有技術(shù)的不足,提供一種黃精贊育膠囊浸膏干燥方法,該方法減少了稠浸膏的存放時間,減少了污染,縮短了烘干時間,減少了成分被氧化。技術(shù)方案為了實現(xiàn)上述發(fā)明目的,本發(fā)明所采用的技術(shù)方案為一種黃精贊育膠囊浸膏干燥方法,黃精贊育膠囊浸膏包括采用水提取的A組稠浸膏,采用水提醇沉的B組稠浸膏和采用乙醇滲漉的C組稠浸膏,包括如下步驟1)將A組與B組稠浸膏混合;2)將混合后的稠浸膏放入真空干燥鍋進行真空干燥,蒸汽壓力維持在0. 1 0. 2Mpa,溫度為60 80°C,時間6 8小時;3)將C組稠浸膏單獨進行真空干燥,蒸汽壓力維持在0. 1 0. 2Mpa,溫度為60 80°C,時間4 6小時。有益效果本發(fā)明與現(xiàn)有技術(shù)相比,其有益效果是1、現(xiàn)有技術(shù)烘干時間需要12小時,本發(fā)明烘干時間最長為8小時,降低了烘干時間減少了成分被氧化,減少了碳化物的生成,碳化物生成只有0. 5% ;2、縮短了烘干時間,節(jié)約能源,每批可節(jié)約3噸蒸汽,降低了生產(chǎn)成本。
具體實施例方式通過實施例,對本發(fā)明技術(shù)方案進行詳細(xì)說明,但是本發(fā)明的保護范圍不局限于所述實施例。實施例1一種黃精贊育膠囊浸膏干燥方法,黃精贊育膠囊浸膏包括采用水提取的A組稠浸膏,采用水提醇沉的B組稠浸膏和采用乙醇滲漉的C組稠浸膏,包括如下步驟1)將A組與B組稠浸膏混合;2)將混合后的稠浸膏放入真空干燥鍋進行真空干燥,蒸汽壓力維持在0. IMpa,溫度為60°C,時間6小時,即得到A、B組混合后的干浸膏;3)將C組稠浸膏單獨進行真空干燥,蒸汽壓力維持在0. IMpa,溫度為60°C,時間4 6小時,即得到C組干浸膏。實施例2一種黃精贊育膠囊浸膏干燥方法,黃精贊育膠囊浸膏包括采用水提取的A組稠浸膏,采用水提醇沉的B組稠浸膏和采用乙醇滲漉的C組稠浸膏,包括如下步驟1)將A組與B組稠浸膏混合;2)將混合后的稠浸膏放入真空干燥鍋進行真空干燥,蒸汽壓力維持在0. 2Mpa,溫度為80°C,時間8小時,即得到A、B組混合后的干浸膏;3)將C組稠浸膏單獨進行真空干燥,蒸汽壓力維持在0. 2Mpa,溫度為80°C,時間6 小時,即得到C組干浸膏。實施例3一種黃精贊育膠囊浸膏干燥方法,黃精贊育膠囊浸膏包括采用水提取的A組稠浸膏,采用水提醇沉的B組稠浸膏和采用乙醇滲漉的C組稠浸膏,包括如下步驟1)將A組與B組稠浸膏混合;2)將混合后的稠浸膏放入真空干燥鍋進行真空干燥,蒸汽壓力維持在0. 2Mpa,溫度為70°C,時間7小時,即得到A、B組混合后的干浸膏;3)將C組稠浸膏單獨進行真空干燥,蒸汽壓力維持在0. 2Mpa,溫度為70°C,時間7 小時,即得到C組干浸膏。
權(quán)利要求
1. 一種黃精贊育膠囊浸膏干燥方法,黃精贊育膠囊浸膏包括采用水提取的A組稠浸膏,采用水提醇沉的B組稠浸膏和采用乙醇滲漉的C組稠浸膏,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驟1)將A組與B組稠浸膏混合;2)將混合后的稠浸膏放入真空干燥鍋進行真空干燥,蒸汽壓力維持在0.1 0. 2Mpa, 溫度為60 80°C,時間6 8小時;3)將C組稠浸膏單獨進行真空干燥,蒸汽壓力維持在0.1 0. 2Mpa,溫度為60 80°C, 時間4 6小時。
全文摘要
本發(fā)明公開了一種黃精贊育膠囊浸膏干燥方法。該黃精贊育膠囊浸膏干燥方法,黃精贊育膠囊浸膏包括采用水提取的A組稠浸膏,采用水提醇沉的B組稠浸膏和采用乙醇滲漉的C組稠浸膏,包括如下步驟將A組與B組稠浸膏混合;將混合后的稠浸膏放入真空干燥鍋進行真空干燥,蒸汽壓力維持在0.1~0.2Mpa,溫度為60~80℃,時間6~8小時;將C組稠浸膏單獨進行真空干燥,蒸汽壓力維持在0.1~0.2Mpa,溫度為60~80℃,時間4~6小時。采用該技術(shù)方案的黃精贊育膠囊浸膏干燥方法,烘干時間最長為8小時,降低了烘干時間減少了成分被氧化,減少了碳化物的生成,碳化物生成只有0.5%,縮短了烘干時間,節(jié)約能源,每批可節(jié)約3噸蒸汽,降低了生產(chǎn)成本。
文檔編號A61P15/08GK102327466SQ20111020635
公開日2012年1月25日 申請日期2011年7月22日 優(yōu)先權(quán)日2011年7月22日
發(fā)明者劉日華 申請人:上海新亞藥業(yè)邗江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