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治療帕金森氏癥的中藥制劑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中藥領域,具體涉及治療帕金森氏癥的內服中藥制劑。
背景技術:
帕金森氏病又稱震顫麻痹,是中老年人最常見的中樞神經系統變性疾病。震顫是指頭及四肢顫動、振搖,麻痹是指肢體某一部分或全部肢體不能自主運動。其得名是因為一個名為帕金森的英國醫生首先描述了這些癥狀,包括運動障礙、震顫和肌肉僵直。一般在 50 65歲開始發病,發病率隨年齡增長而逐漸增加。資料顯示,帕金森氏病發病人群中,迄今為止對本病的治療均為對癥治療,尚無根治方法可以使變性的神經細胞恢復。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具有交通臟腑、活血化瘀、調節陰陽、恢復神經之功效的中藥制劑,針對帕金森氏癥具有良好療效。本發明采用了如下的技術方案選取的原料藥及其重量組份分別是夏枯草、豨薟草、益母草、石決明各2-17份決明子3-18份、黃岑1-15份桅子、龍膽草、生地、龜板、山萸肉各1-15份、附子3-6份、肉桂1-7份、蒼術8-14份、厚樸5-8份、白芍9-15份、紅花7-13 份、元胡6-12份、枳殼4-16份、米殼1-5份。本發明藥物可以采用中藥制劑的常規方法制備成任何常規內服制劑。例如可以將這些原料藥研成粉末混合均勻散劑沖服;可以將這些原料藥一起水煎,然后濃縮煎液服用, 或者把濃縮煎液濃縮成膏加工成丸劑服用;為了使該藥物的各原料更好地發揮藥效,針對某原料藥進行特殊提取,如乙醇提取,這些不能用于限制本發明的保護范圍。本發明的活性組分可以加入制備不同劑型時所需的各種常規輔料,如崩解劑、潤滑劑、粘合劑等以常規的中藥制劑方法制備成任何一種常用口服劑型,如丸齊 、散劑、片齊 、膠囊劑、口服液等。本發明選取的原料藥為純中藥材,夏枯草功效清肝火,散郁結,降血壓。豨薟草功效祛風濕,通經絡,清熱解毒,降血壓。益母草功效活血祛瘀,利尿消腫,清熱解毒;藥理作用本品有顯著的興奮子宮作用,能使子宮收縮頻率、幅度及緊張度增加。并具有增加冠脈流量、減慢心率、改善微循環、抗血小板聚集、抗血栓形成、增強細胞免疫功能、 降血壓、利尿及抑制真菌等作用。石決明功效平肝潛陽,清肝明目;現代藥理本品含碳酸鈣、膽素、殼角質等。有交感神精的作用。決明子功效清肝明目,潤腸通便;現代藥理含大黃素、蘆薈素、大黃醋、大黃酸等。對皮膚真菌有抑制作用,并有降壓作用。黃岑功效清熱燥濕,瀉火解毒;藥理作用本品有解毒、鎮靜、抗炎、抗菌、抗病毒、抗過敏、促進細胞免疫、降血壓、護肝、利膽、利尿、降血壓、抗凝血、抗血栓形成、抗氧化及抗腫瘤等作用。桅子功效灣火除煩,清熱利濕,涼血解毒,消腫止痛;藥理作用本品有解熱、抗炎、 抗菌、抗病毒、鎮靜、鎮痛、降血壓、保肝利膽、促進胰腺分泌、減少胃液分泌、利尿、瀉下、止血及防治動脈粥樣硬化等作用。龍膽草功效清熱燥濕,瀉肝膽火;現代藥理本品促進消化、增加食欲,并有降低谷一丙轉氨酶及預防流腦的作用。生地龜甲功效滋陰潛陽,益腎健陽,養血補心,涼血止血。附子功效回陽救逆,補火助陽,散寒止痛;藥理作用
本品有強心、抗心律失常、擴張血管、調節血壓、提高耐缺氧能力、抗心肌缺血、抗休克、抗寒冷、促進下丘腦-垂體-腎上腺-胸腺軸功能、增強免疫功能、抗炎、鎮靜、鎮痛及局麻等作用。肉桂功效補火助陽,散寒止痛,溫通經脈;藥理作用本品有強心、擴張血管、抗血栓形成、抗缺氧、抗氧化、改善性功能、保護腎上腺皮質功能、利膽、鎮痛、鎮靜、解熱、抗炎、 抑菌等作用。蒼術功效燥濕健脾,祛風濕,發汗,明目。厚樸功效燥濕,行氣,消極, 平喘。白芍功效養血斂陰,柔肝止痛,平抑肝陽;藥理作用本品有調節免疫功能、鎮靜、鎮痛、解痙、抑制血小板聚集、擴張冠狀動脈、降血壓、抗炎及保肝等作用。紅花功效
活血祛瘀,痛經;現代藥理本品含紅花甙、紅花黃色素、紅花油等。對子宮有興奮作用,尤其是對已孕的子宮興奮更明顯。對冠狀動脈有一定擴張作用。另有降血壓作用,而且維持時間較長。枳殼功效理氣寬中,行滯消脹。米殼功效澀腸,斂肺止咳,止痛。所選藥材共奏交通臟腑、活血化瘀、調節陰陽、恢復神經之功效。通過內服提高了機體免疫機能,針對帕金森氏癥具有良好療效。經臨床應用發現,本發明具有作用迅速、治療效果明顯、耐受性好、無任何毒副作用的優勢。臨床應用資料應用本發明所述的丸劑,于河南省登封市中醫院臨床收治出帕金森氏癥患者76例,早晚各服一丸,每丸9-12克,21日為一療程,康復和有效病例為62例。 康復和有效標準為指頭及四肢顫動、振搖,麻痹癥狀減輕,無不適癥狀。
具體實施例方式本發明所述的治療帕金森氏癥的中藥制劑,選取的原料藥及其重量組份分別是 夏枯草、豨薟草、益母草、石決明各2-17份決明子3-18份、黃岑1-15份桅子、龍膽草、生地、 龜板、山萸肉各1-15份、附子3-6份、肉桂1-7份、蒼術8-14份、厚樸5-8份、白芍9-15份、 紅花7-13份、元胡6-12份、枳殼4-16份、米殼1_5份。
權利要求
1. 一種治療帕金森氏癥的中藥制劑,其特征在于選取的原料藥及其重量組份分別是夏枯草、豨薟草、益母草、石決明各2-17份決明子3-18份、黃岑1-15份桅子、龍膽草、生地、龜板、山萸肉各1-15份、附子3-6份、肉桂1-7份、蒼術8-14份、厚樸5_8份、白芍9_15 份、紅花7-13份、元胡6-12份、枳殼4-16份、米殼1_5份。
全文摘要
一種治療帕金森氏癥的中藥制劑,所選藥材共奏交通臟腑、活血化瘀、調節陰陽、恢復神經之功效。通過內服提高了機體免疫機能,針對帕金森氏癥具有良好療效。經臨床應用發現,本發明具有作用迅速、治療效果明顯、耐受性好、無任何毒副作用的優勢。康復和有效標準為指頭及四肢顫動、振搖,麻痹癥狀減輕,無不適癥狀。
文檔編號A61K35/56GK102366470SQ20111029122
公開日2012年3月7日 申請日期2011年9月30日 優先權日2011年9月30日
發明者張丙煥 申請人:張丙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