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治療玫瑰糠疹的中藥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治療玫瑰糠疹的中藥。
背景技術:
玫瑰糠疹是常見的炎癥性皮膚病,好發于軀干和四肢近端,為大小不等,數目不定的玫瑰色斑片,其上有糠狀鱗屑。本病有自限性,一般持續6-8周而自愈,但也有經久不愈的情況。本病好發年齡為10-35歲,其他年齡層較少見,男女發病的病例數無明顯差異。中醫認為本病的發生多由素體血熱,外感風、熱、濕毒所致,故治療上應以清熱涼血、解毒化濕為治則。
發明內容
本發明針對現有技術之不足,提供了一種治療玫瑰糠疹的中藥,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下列重量配比的原料藥物的組分組成生地10_15g、丹皮10-15g、龍膽草10-15g、黃芩9-12g、苦參10-15g、當歸10-15g、澤瀉10_15g、土茯苓15_20g、紫草10_15g、白茅根 20-30g、白鮮皮 20-30g。優選用量生地15g、丹皮15g、龍膽草12g、黃芩10g、苦參12g、當歸10g、澤瀉10g、 土茯苓15g、紫草12g、白茅根30g、白鮮皮30g。藥理分析方中生地甘、苦、寒,清熱涼血,養陰生津。丹皮辛、苦,寒,清熱涼血, 活血散瘀。龍膽草苦,寒,歸肝、膽、胃經,清熱燥濕,瀉肝膽火。黃芩苦,寒,歸肺、膽、胃、 大腸經,清熱燥濕,瀉火解毒。苦參苦,寒,歸心、肝、胃、大腸、膀胱經,清熱燥濕,祛風殺蟲, 利尿。當歸甘,辛,溫,歸肝、心、脾經,補血而活血。澤瀉甘、淡,寒,歸腎,膀胱經,利水滲濕,瀉熱。土茯苓甘、淡,平,歸肝、胃經,解毒,除濕。紫草甘,寒,歸心、肝經,活血涼血,解毒透疹,《本草綱目》“治斑疹,痘毒,活血涼血,利大腸。”白茅根甘,寒,歸脾、胃、膀胱經, 涼血止血,清熱利尿。白鮮皮苦,寒,歸脾、肺經,清熱解毒,除濕,止癢。以上藥物合用,共奏清熱涼血、解毒除濕之功效。劑型及用法本方藥劑型為煎劑,一日一劑,水煎兩遍。頭煎加涼水600ml,浸泡1 小時,武火煮沸改文火續煎30分鐘,取汁150ml,二煎加熱水600ml,武火煮沸改文火續煎 40-50分鐘,取汁150ml,兩遍藥汁混合,早晚飯后2小時各服150ml,溫開水送服。
具體實施例方式下面結合具體實施方式
對本發明做進一步說明實施例1 一種治療玫瑰糠疹的中藥,它是由下列重量配比的原料藥物的組分組成生地10_15g、丹皮10_15g、龍膽草10-15g、黃芩9-12g、苦參10_15g、當歸10_15g、澤瀉 10-15g、土茯苓 15-20g、紫草 10-15g、白茅根 20_30g、白鮮皮 20_30g。實施例2 —種治療玫瑰糠疹的中藥,其中各種原料藥物的優選重量份配比為生地15g、丹皮15g、龍膽草12g、黃芩10g、苦參12g、當歸10g、澤瀉10g、土茯苓15g、紫草12g、白茅根30g、白鮮皮30g。臨床療效總結(一 ) 一般資料共收治病人36例,其中男性20例,女性16例;年齡最大33歲, 最小17歲,平均年齡25歲;病程最長者25天,最短者5天,平均15天。(二)診斷標準軀干或四肢出現大小不等,數目不定的玫瑰色斑片,多呈環狀,其上有糠狀鱗屑,癢感明顯。(三)療效評定標準治愈自覺癥狀消失,皮疹消退。好轉自覺癥狀消失,皮疹減少。未愈服藥后病情無變化。(四)治療效果服藥6天為一療程,輕者一療程痊愈,重者2-3療程痊愈。總有效率95%,治愈率 80%,好轉率15%,無效5%。(五)典型病例1、張某,女,觀歲,農民,2007年10月初診。自述于2周前雙上肢上臂內側出現兩塊環狀皮疹,色紅,有薄鱗屑,癢感明顯。3天后前胸,后背密布同樣皮疹,經市立醫院診為 “玫瑰糠疹”。給予“撲爾敏”、“維生素c”,“地塞米松”治療,未見好轉。查體軀干及雙上肢內側皮損呈環狀、橢圓形皮疹,色紅,表面有薄細鱗屑,舌苔紅,苔薄白,脈滑數。據其癥狀體征,辨證為血熱外感風毒濕邪,給予清熱涼血,解毒化濕。用本方藥服用一療程,癥狀明顯減輕,繼服一療程,諸癥消失而痊愈。2、孫某,男,20歲,學生,2007年8月初診。自述1周前胸背兩肋部起紅色環狀皮疹,瘙癢,未經治療,2天后遍及四肢,癢甚。在附近診所自購“迪皿”,“防風通圣丸”等,服后效果不佳,故來本院就診。查體軀干和四肢近端散在環狀皮疹,色紅,有薄糠狀鱗屑,舌紅, 苔微黃,脈滑。診為血熱外感風毒,給予本方藥服用一療程,諸癥消失痊愈。
權利要求
1. 一種治療玫瑰糠疹的中藥,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下列重量配比的原料藥物的組分組成生地10_15g、丹皮10_15g、龍膽草10-15g、黃芩9_12g、苦參10_15g、當歸10_15g、澤瀉 10-15g、土茯苓 15-20g、紫草 10-15g、白茅根 20_30g、白鮮皮 20_30g。
全文摘要
本發明涉及一種治療玫瑰糠疹的中藥,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下列重量配比的原料藥物的組分組成生地10-15g、丹皮10-15g、龍膽草10-15g、黃芩9-12g、苦參10-15g、當歸10-15g、澤瀉10-15g、土茯苓15-20g、紫草10-15g、白茅根20-30g、白鮮皮20-30g。總有效率95%,治愈率80%,好轉率15%,無效5%。
文檔編號A61P17/00GK102370917SQ20111034180
公開日2012年3月14日 申請日期2011年10月26日 優先權日2011年10月26日
發明者叢愛芳, 劉運波 申請人:文登市口腔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