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快速輸血器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輸血器,尤其涉及一種快速輸血器。
背景技術:
無論是在平時或在戰場上,人體大出血常有發生,大出血發生時需要進行急性止血及快速補充血容量來挽救患者生命,快速輸血是醫務工作者經常遇到的問題,但一般快速輸血常規操作是工作人員將大針頭插入患者稍大的靜脈血管,然后將從血庫中取出的全血或成份血溶解后,用手擠壓血袋,人為增加壓力將血液快速輸入人體內。采用現有的輸血帶進行快速輸血,存在以下問題
1、為了能將血袋中的血快速輸入人體血管中,需要醫務人員對血袋一直施加壓力,不但增加了醫務人員的負擔,同時也不便于在轉移患者的過程中進行快速輸血,而且采用人工擠壓血袋不能保證血袋中的血液勻速輸入人體血管中,并且穿刺針容易被凝固血液堵
O2、患者在大出血情況下,血容量急劇下降,全身血管收縮,穿刺只能經頸靜脈、股靜脈等較大較深靜脈進行,全身其他表淺靜脈不易穿刺成功,且普通輸血穿刺針不易固定, 慌忙中容易脫落,這樣會延誤搶救時間,影響搶救成功率。3、普通輸血裝置因為穿刺針不易固定,加之輸血袋、連接導管、穿刺針之間容易在外力牽拉作用下脫落,導致空氣進入血管引起空氣栓塞,不便用于傷病員的后送途中。
發明內容
本發明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快速輸血器,既能夠用于平時傷病員的快速輸血搶救,又能夠方便的對轉移過程中的人體進行快速輸血,同時能夠防止血液凝固。本發明的技術方案是一種快速輸血器,其特征在于包括輸血裝置、血液抗凝裝置、靜脈穿刺套管和三通閥,其中,所述輸血裝置和所述血液抗凝裝置的結構相同,其均包括管體,所述管體的兩端分別設有管蓋和針座,所述針座上設有流量控制閥,管體的管腔中設有活塞,一活塞桿的一端與所述活塞固定,活塞桿的另一端伸出所述管蓋,且活塞桿與管蓋之間間隙配合,所述活塞與所述管蓋之間設有一伸縮彈簧,該伸縮彈簧套設在所述活塞桿上,伸縮彈簧的彈力將活塞推向針座方向;所述三通閥的三個接頭分別通過醫用膠管與輸血裝置的針座、血液抗凝裝置的針座和靜脈穿刺套管連通。所述靜脈穿刺套管包括直管狀的頭部和軸向貫通的尾部,所述尾部的一端與所述頭部相通,尾部的另一端設有單向活瓣,尾部的側面設有用于連接醫用膠管的管接頭。靜脈穿刺套管的尾部的外側壁安裝有可沿所述尾部周向轉動的圓環。所述針座上設有凸臺,所述流量控制閥設置在針座的凸臺上。所述管體、所述針座和所述凸臺為一體成型。所述活塞桿上設有限位銷孔,所述限位銷孔中插有可拆卸的限位銷柱。所述伸縮彈簧的長度大于或等于所述管體的管腔長度。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本發明同時具有輸血裝置、血液抗凝裝置和靜脈穿刺套管, 輸血裝置用于向人體血管中壓入血液,血壓抗凝裝置用于向人體血管中壓入肝素鹽水,當血液輸完后,啟動血液抗凝裝置,使肝素鹽水進入靜脈穿刺套管,進而進入人體血管中,防止血液凝固;并且輸血裝置和血液抗凝裝置的結構相同,其活塞與管蓋之間的伸縮彈簧始終能夠對管腔中的血液或藥液施加壓力,輸血裝置和血液抗凝裝置能夠任意水平放置,即使輸血裝置和血液抗凝裝置的水平高度低于病患者輸血部位的水平高度,血液或者藥液也能夠在伸縮彈簧壓力作用下被注入到人體血液循環中,因此使用更加方便的用于轉移過程中的人體輸血、提高了輸血的安全性。
圖1為本發明的結構示意圖2為本發明中的輸血裝置和血液抗凝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圖3為本發明中的靜脈穿刺套管的結構示意圖; 圖4為本發明使用時安裝在靜脈穿刺套管中的管芯結構示意圖; 圖5為中空穿刺針的結構示意圖; 圖6為導絲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說明
參見圖1 圖3,一種快速輸血器,其包括輸血裝置1、血液抗凝裝置2、靜脈穿刺套管 3和三通閥4。輸血裝置1和血液抗凝裝置2的結構相同,輸血裝置1和血液抗凝裝置2均包括管體5,管體5的兩端分別設有管蓋6和針座7。針座7上設有凸臺7a,流量控制閥8 設置在針座的凸臺7a上,管體5、針座7和凸臺7a為一體成型。管體5的管腔fe中設有活塞9,一活塞桿10的一端與活塞9固定,活塞桿10的另一端伸出管蓋6,且活塞桿10與管蓋6之間間隙配合,活塞9與管蓋6之間設有一伸縮彈簧11,該伸縮彈簧11套設在活塞桿10上,伸縮彈簧11的彈力將活塞9推向針座7方向,為了使得活塞9能夠將管體管腔fe 中的血液或藥液完全推入到人體中,伸縮彈簧11的長度大于管體的管腔如長度,伸縮彈簧 11的長度也可以等于管體的管腔如長度。活塞桿10上設有限位銷孔10a,限位銷孔IOa 中插有可拆卸的限位銷柱。輸血裝置1的管腔容積為200ml,在輸血裝置1的管體外壁涂上紅色、藍色、黃色或綠色以標識處管體中的血型種類,如紅色管體表面印有“A”字母,表示紅色管體內存放的是A型血;藍色管體表面印有“B”字母,表示藍色管體內存放的是B型血;黃色管體表面印有“AB”字母,表示黃色管體內存放的是AB型血;綠色管體表面印有“0”字母,表示綠色管體內存放的是0型血。血液抗凝裝置2的結構與輸血裝置1的結構完全相同,只是血液抗凝裝置2的管腔容積為20ml。靜脈穿刺套管3包括直管狀的頭部12和軸向貫通的尾部13,尾部13的一端與頭部12相通,尾部13的另一端設有由6個瓣組成的單向活瓣14,可有效防止血液從靜脈穿刺套管3內流出,尾部13的側面設有用于連接醫用膠管的管接頭15。三通閥4的第一接頭通過第一醫用膠管16與輸血裝置1的針座連通,三通閥4的第二接頭通過第二醫用膠管17與血液抗凝裝置2的針座連通,三通閥4的第三接頭通過第三醫用膠管18與靜脈穿刺套管 3尾部的管接頭15連通。靜脈穿刺套管的尾部13的外側壁安裝有可沿尾部周向轉動的圓環19,圓環19的直徑約1mm,通過圓環19用絲線可將靜脈穿刺套管3固定在皮膚上。
本發明是這樣工作的
參見圖1 圖6,使用前先從血液抗凝裝置2的限位銷孔中取出限位銷柱,通過調節血液抗凝裝置2的三通閥啟動血液抗凝裝置,對第一醫用膠管16、第二醫用膠管17和第三醫用膠管18用肝素生理鹽水進行灌注,以排出第一醫用膠管16、第二醫用膠管17和第三醫用膠管18的空氣及管道肝素化,待空氣排盡后關閉血液抗凝裝置2的三通閥,然后開始進行輸血操作。輸血時,首先需對患者進行局部麻醉,在局部麻醉下用空針將中空穿刺針20插入頸靜脈或股靜脈,見空針回血后,將導絲21的軟頭端經中空穿刺針20插入靜脈血管內, 當導絲21進入靜脈后將中空穿刺針20從導絲21的另一端完全退出,并用刀片在導絲21 進入皮膚處進行擴孔,以便于靜脈穿刺套管3及管芯22插入,再將套有管芯22的靜脈穿刺套管3從導絲21的另一端插入靜脈,由于管芯22比靜脈穿刺套管3的管鞘稍硬,在插入的過程中管芯22可起到支撐靜脈穿刺套管3的管鞘及撐開血管的作用,當靜脈穿刺套管3完全進入靜脈血管后將管芯22連同導絲21 —起完全退出靜脈血管,此時可用縫合線將靜脈穿刺套管尾部上的圓環19與皮膚縫合,使靜脈穿刺套管3固定并留在血管中。然后從輸血裝置1的限位銷孔中取出限位銷柱,啟動輸血裝置1,輸血裝置1的活塞在伸縮彈簧的張力作用下將血液壓入到人體血管中,輸血速度由輸血裝置1的流量控制閥進行調節。待輸血完畢后,調節輸血裝置1的三通閥,從而關閉輸血裝置1,再次啟動血液抗凝裝置2,完成整個輸血過程。待下次再輸血時,只需要取下使用過的輸血裝置1及血液抗凝裝置2,更換新的輸血裝置及血液抗凝裝置,而靜脈穿刺套管3可重復使用。
權利要求
1.一種快速輸血器,其特征在于包括輸血裝置、血液抗凝裝置、靜脈穿刺套管和三通閥,其中,所述輸血裝置和所述血液抗凝裝置的結構相同,其均包括管體,所述管體的兩端分別設有管蓋和針座,所述針座上設有流量控制閥,管體的管腔中設有活塞,一活塞桿的一端與所述活塞固定,活塞桿的另一端伸出所述管蓋,且活塞桿與管蓋之間間隙配合,所述活塞與所述管蓋之間設有一伸縮彈簧,該伸縮彈簧套設在所述活塞桿上,伸縮彈簧的彈力將活塞推向針座方向;所述三通閥的三個接頭分別通過醫用膠管與輸血裝置的針座、血液抗凝裝置的針座和靜脈穿刺套管連通。
2.按照權利要求1所述的快速輸血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靜脈穿刺套管包括直管狀的頭部和軸向貫通的尾部,所述尾部的一端與所述頭部相通,尾部的另一端設有單向活瓣,尾部的側面設有用于連接醫用膠管的管接頭。
3.按照權利要求2所述的快速輸血器,其特征在于靜脈穿刺套管的尾部的外側壁安裝有可沿所述尾部周向轉動的圓環。
4.按照權利要求1所述的快速輸血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針座上設有凸臺,所述流量控制閥設置在針座的凸臺上。
5.按照權利要求1所述的快速輸血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管體、所述針座和所述凸臺為一體成型。
6.按照權利要求1所述的快速輸血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桿上設有限位銷孔,所述限位銷孔中插有可拆卸的限位銷柱。
7.按照權利要求1所述的快速輸血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縮彈簧的長度大于或等于所述管體的管腔長度。
全文摘要
本發明提供一種快速輸血器,包括輸血裝置、血液抗凝裝置、靜脈穿刺套管和三通閥,輸血裝置和血液抗凝裝置的結構相同,均包括管體,管體的兩端分別設有管蓋和針座,針座上設有流量控制閥,管體的管腔中設有活塞,活塞桿的一端與活塞固定,活塞桿的另一端伸出管蓋,活塞與管蓋之間設有伸縮彈簧,伸縮彈簧的彈力將活塞推向針座方向;三通閥的三個接頭分別通過醫用膠管與輸血裝置的針座、血液抗凝裝置的針座和靜脈穿刺套管連通。輸血裝置和血液抗凝裝置的活塞與管蓋之間的伸縮彈簧始終能夠對管腔中的血液或藥液施加壓力,輸血裝置和血液抗凝裝置能夠任意水平放置,因此使用更加方便的用于轉移過程中的人體輸血、提高了輸血的安全性。
文檔編號A61M5/14GK102500011SQ20111036556
公開日2012年6月20日 申請日期2011年11月17日 優先權日2011年11月17日
發明者文亞淵 申請人: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三軍醫大學第三附屬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