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傷口藥貼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醫療器械領域,特別涉及一種傷口藥貼。
背景技術:
目前市場上銷售的創口貼大部分是一塊形狀固定的消毒敷料或者是一塊經過消毒的紗布塊,只起到包扎的作用,本發明的發明人發現,目前還沒有一種手術傷口或創口貼能夠根據傷口或者窗口的大小進行相應的拼裝,且通過相應的藥物處理能對傷口起到消炎、止痛、止血、預防細菌感染、減少疤痕的作用。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傷口藥貼,具有包扎、消炎、止痛、止血、預防細菌感染的作用,粘端設計可以根據傷口或創口大小自由粘合形成大小可調的傷口貼,使用方便,通用性和適用性強;底層采用無紡布設計,透氣性強,能使傷口或創口快速愈合恢復。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的實施方式公開了一種傷口藥貼,包含:無紡布底層
(I)、藥性棉層(2)、隔離層(3)和兩個通過光白紙封合的粘端(4),其中,該隔離層(3)將無紡布底層(I)、粘端(4)和粘著在無紡布底層(I)中央的藥性棉層(2)封裝。本發明實施方式與現有技術相比,主要區別及其效果在于:該傷口藥貼具有包扎、消炎、止痛、止血、預防細菌感染、減少疤痕的作用,粘端設計可以根據傷口或創口大小自由粘合形成大小可調的傷口貼,使用方便,通用性和適用性強;底層采用無紡布設計,透氣性強,能使傷口或創口快速愈合恢復。進一步地,藥劑為水煎黃芩、當歸、赤芍、川穹和丹參的混合藥物組分取汁,具有消炎、止痛、減輕水腫的功效。進一步地,粘端一面在無紡布底層外延至藥性棉層外延之間進行粘附,另一面在傷口或者創口附近皮膚進行粘附,該傷口藥貼可以起到固定的作用。進一步地,使用粘端、無紡布底層、藥性棉層的傷口藥貼在會陰傷口或者創口,具有包扎、消炎、止痛、止血、預防細菌感染、減少疤痕的作用。
圖1是本發明第一實施方式中一種傷口藥貼的結構示意圖;圖2是本發明第二實施方式中一種傷口藥貼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在以下的敘述中,為了使讀者更好地理解本申請而提出了許多技術細節。但是,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可以理解,即使沒有這些技術細節和基于以下各實施方式的種種變化和修改,也可以實現本申請各權利要求所要求保護的技術方案。為使本發明的目的、技術方案和優點更加清楚,下面將結合附圖對本發明的實施方式作進一步地詳細描述。本發明第一實施方式涉及一種傷口藥貼。圖1是該傷口藥貼的結構示意圖。具體地說,如圖1所示,該傷口藥貼包含:無紡布底層(I)、藥性棉層(2)、隔離層(3)和兩個通過光白紙封合的粘端(4),其中,該隔離層(3)將無紡布底層(I)、粘端(4)和粘著在無紡布底層(I)中央的藥性棉層(2)進行封裝。該傷口藥貼具有包扎、消炎、止痛、止血、預防細菌感染、減少疤痕的作用,粘端設計可以根據傷口或創口大小自由粘合形成大小可調的傷口貼,使用方便,通用性和適用性強。底層采用無紡布設計,透氣性強,能使傷口或創口快速愈合恢復。此外,藥性棉層可以為醫用紗布或者醫用藥棉。本發明第二實施方式涉及一種傷口藥貼。圖2是該傷口藥貼的結構示意圖。第二實施方式在第一實施方式的基礎上進行了改進,主要改進之處在于:藥性棉層通過藥物處理具有藥性,粘端一面在無紡布底層外延至藥性棉層外延之間進行粘附,另一面在傷口或者創口附近皮膚進行粘附,一方面可以起到固定的作用,使用粘端、無紡布底層、藥性棉層的傷口藥貼在會陰傷口或者創口,可以具有包扎、消炎、止痛、止血、預防細菌感染、減少疤痕的作用。具體地說,如圖2所示:藥性棉層(2)為在表面覆蓋了粉末狀藥物的棉層,該藥物為黃芩、當歸、赤芍、川穹和丹參的混合組分。使用該傷口藥貼時,將藥性棉層上的粉末狀藥物敷貼在傷口或創口上。藥性棉層(2)為覆蓋了藥膏的棉層。在本發明的 優選實施方式中,該藥膏為具有消炎、止痛、止血、預防細菌感染、減少疤痕的作用的藥膏。藥性棉層⑵為經中藥泡制烘干后的棉層,該中藥為黃芩、當歸、赤芍、川穹和丹參的混合組分。作為本發明的一個優選實施方式,一劑中藥的混合組分及其含量分別為黃芩60g,當歸15g,赤芍15g,川穹15g和丹參30g,通過水煎浸泡藥性棉層,將該浸泡了藥劑的藥性棉層烘干并粘著在無紡布底層上。無紡布底層(I)外延(11)至藥性棉層⑵外延(21)的垂直距離L為Icm至3cm,粘端(4)為邊長為L的正方形雙面粘端。此外,粘端為邊長為L的正方形粘端,使用時,先將隔離層拆開,再將封合粘端的光白紙拆開,使其一面粘附在無紡布底層外延至藥性棉層外延之間,兩個粘端根據實際傷口或創口所需要粘合的傷口貼的形狀大小進行任意粘合。在本發明的其他某些實施方式中,粘端形狀大小可以根據具體實際情況進行設置,可以使其充滿無紡布底層外延至藥性棉層外延之間的位置。傷口藥貼用于會陰傷口或者創口。在本發明的其他某些實施方式中,該中藥傷口貼還可以用于其他傷口或創口。雖然通過參照本發明的某些優選實施方式,已經對本發明進行了圖示和描述,但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應該明白,可以在形式上和細節上對其作各種改變,而不偏離本發明的精神和范圍。
權利要求
1.一種傷口藥貼,其特征在于,包含:無紡布底層(I)、藥性棉層(2)、隔離層(3)和兩個通過光白紙封合的粘端(4),其中,該隔離層(3)將無紡布底層(I)、粘端(4)和粘著在無紡布底層(I)中央的藥性棉層(2)封裝。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傷口藥貼,其特征在于,所述藥性棉層(2)為在表面覆蓋了粉末狀藥物的棉層,該藥物為黃芩、當歸、赤芍、川穹和丹參的混合組分。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傷口藥貼,其特征在于,所述藥性棉層(2)為覆蓋了藥膏的棉層。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傷口藥貼,其特征在于,所述藥性棉層(2)為經中藥泡制烘干后的棉層,該中藥為黃芩、當歸、赤芍、川穹和丹參的混合組分。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傷口藥貼,其特征在于,所述無紡布底層(I)外延(11)至所述藥性棉層(2)外延(21)的垂直距離L為Icm至3cm,所述粘端(4)為邊長為L的正方形雙面粘端。
6.根據權利要求1至5中任一項所述的傷口藥貼,其特征在于,所述傷口藥貼用于會陰傷口或者創口。 ·
全文摘要
本發明涉及醫療器械領域,公開了一種傷口藥貼。具有包扎、消炎、止痛、止血、預防細菌感染的作用,粘端設計可以根據傷口或創口大小自由粘合形成大小可調的傷口貼,使用方便,通用性和適用性強;底層采用無紡布設計,透氣性強,能使傷口或創口快速愈合恢復。本發明中,該傷口藥貼包含無紡布底層、藥性棉層、隔離層和兩個通過光白紙封合的粘端,使用該隔離層將無紡布底層、粘端和粘著在無紡布底層中央的藥性棉層封裝。
文檔編號A61K36/71GK103156729SQ20111041551
公開日2013年6月19日 申請日期2011年12月13日 優先權日2011年12月13日
發明者馬力鳳 申請人:上海市第七人民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