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降倍半萜類化合物及其制備方法與應用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降倍半萜類化合物及其制備方法與應用。
背景技術:
調研文獻,發現目前從金針菇發酵液中分離得到的化合物,僅見于5個側柏烯型倍半職,該類化合物顯示了較好的抗菌活性,如抗真菌及抗細菌等(Ishikawa,N.K., Yamaji, K., Tahara, S., Fukushi, Y., & Takahashi, K.(2000).Highly oxidizedcuparene-typesesquiterpenes from a mycelia culture of Flammulina velutipes.Phytochemistry,54,777-782.)。據報道,該家族的Enokipodin D對枯草芽孢桿菌具有較好的抗菌活性(Ishikawa,N.K.,Fukushi,Y.,Yamaji,K.,Tahara,S.,& Takahashi Κ.(2001).Antimicrobial cuparene-type sesquiterpenes,enokipodins C and D,from a mycelialcultureof Flammulina velutipes.Journal ofNatural Products,64,932-934.)。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降倍半萜類化合物及其制備方法。本發明所提供的降倍半職類化合物是從食用菌金針燕Flammulina velutipes的
大米發酵物中提取得到的,其結構式如式I所示:
權利要求
1.結構式如式I所示化合物或其藥學上可接受的鹽、酯、溶劑合物: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化合物或其藥學上可接受的鹽、酯、溶劑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下述化合物1-化合物6中的任意一種: 化合物1:式I中,Cl與C2之間、C2與C7之間以及C5與C6之間均形成碳碳單鍵,R1為雙鍵氧,R2為羥基,R3為羥基,R4為氫,R5為氫; 化合物2:式I中,Cl與C2之間、C2與C7之間以及C5與C6之間均形成碳碳單鍵,R1為雙鍵氧,R2為羥基,R3為雙鍵氧,R4為氫,R5為氫; 化合物3:式I中,Cl與C2之間、C2與C7之間以及C5與C6之間均形成碳碳單鍵,R1為雙鍵氧,R2為氫,R3為羥基,R4為氫,R5為氫; 化合物4:式I中,Cl與C2之間形成碳碳雙鍵、C2與C7之間以及C5與C6之間均形成碳碳單鍵,R1為雙鍵氧,R2不存在,R3為氫,R4為羥基,R5為氫; 化合物5:式I中,Cl與C2之間形成碳碳雙鍵、C2與C7之間以及C5與C6之間均形成碳碳單鍵,R1為氫,R2不存在,R3為氫,R4為羥基,R5雙鍵氧; 化合物6:式I中,Cl與C2之間以及C2與C7之間形成均形成碳碳單鍵、C5與C6之間形成碳碳雙鍵,R1雙鍵氧,R2不存在,R3為羥基,R4不存在,R5為氫。
3.制備權利要求2中所述化合物的方法,包括下述步驟: 1)將金針燕(Flammulinavelutipes)進行固體發酵培養,收集發酵培養物; 2)向所述發酵培養中加入有機溶劑進行提取,將提取液濃縮干燥得到粗提物; 3)將所述粗提物經硅膠柱層析分離,以氯仿-丙酮為洗脫劑進行梯度洗脫,分別收集100%氯仿梯度的洗脫物和氯仿-丙酮體積比為30: I梯度的洗脫物;將收集的100%氯仿梯度的洗脫物經反相硅膠柱層析,以甲醇-水為洗脫劑進行梯度洗脫,分別收集甲醇-水體積比為60: 40梯度的洗脫產物以及甲醇-水體積比為70: 30梯度的洗脫產物;將甲醇-水體積比為60: 40梯度的洗脫產物經制備HPLC分離純化,以甲醇-水為流動相進行洗脫,得到化合物3、5、6 ;將甲醇-水體積比為70: 30梯度的洗脫產物經制備HPLC分離純化,以甲醇-水為流動相進行洗脫,得到化合物2、4;將氯仿-丙酮體積比為30: I梯度的洗脫物經反相硅膠柱層析,以甲醇-水為洗脫劑進行梯度洗脫,收集甲醇-水體積比為40: 60梯度的洗脫產物,將所述洗脫產物經制備HPLC分離純化,以甲醇-水的混合溶劑進行洗脫,得到化合物I。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I)所述固體發酵中所用的培養基為稻米培養基;所述固體發酵培養的條件為:避光在22-28°C培養40天35-45天; 所述金針燕(Flammulina velutipes),其保藏編號:CGMCC5.786。
5.根據權利要求3或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2)中所述有機溶劑為乙酸乙酯,所述提取至少進行3次;每次提取的時間為4-10天。
6.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化合物或其藥學上可接受的鹽、酯、溶劑合物在制備真核生物腫瘤細胞增殖抑制劑中的應用或在制備預防和/或治療腫瘤藥物中的應用。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應用,其特征在于:所述真核生物為哺乳動物;所述腫瘤細胞為癌細胞,所述癌細胞具體為宮頸癌細胞、口腔癌細胞、肝癌細胞、前列腺癌細胞、肺癌細胞、結直腸癌細胞、胃癌細胞或乳腺癌細胞。
8.權利要求6所述的應用,其特征在于:所述腫瘤為癌;所述癌具體為宮頸癌、口腔癌、肝癌、前列腺癌、肺癌、結直腸癌、胃癌或乳腺癌。
9.一種藥物,它的有效成分為權利要求1或2中所述化合物或其藥學上可接受的鹽、酯、溶劑合物;所述藥物為抑制真核生物腫瘤細胞增殖的藥物或預防和/或治療腫瘤的藥物。
10.根據權利要求9所述的藥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真核生物為哺乳動物;所述腫瘤細胞為癌細胞;所述癌細胞具體為宮頸癌細胞、口腔癌細胞、肝癌細胞、前列腺癌細胞、肺癌細胞、結直腸癌細胞、胃癌細胞或乳腺癌細胞 所述腫瘤為癌;所述癌具體為宮頸癌、 口腔癌、肝癌、前列腺癌、肺癌、直腸癌、胃癌或乳腺癌。
全文摘要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降倍半萜類化合物及其制備方法與應用。發明所提供的化合物是從食用菌金針菇Flammulina velutipes的大米發酵物中提取得到的,其結構式如式I所示,其中,R1和R5均選自雙鍵氧、羥基或氫;C1與C2之間或C2與C7之間為碳碳單鍵或雙鍵,且不同時為碳碳雙鍵;當C1與C2之間以及C2與C7之間同時為碳碳單鍵時,R2為氫或羥基;當C1與C2之間或C2與C7之間為碳碳雙鍵時,R2不存在;當C1與C2之間形成碳碳單鍵時,R3為雙鍵氧、羥基或氫;當C1與C2之間形成碳碳雙鍵時,R3為羥基或氫;C5與C6之間形成碳碳單鍵或碳碳雙鍵,當C5與C6之間形成碳碳單鍵時,R4為氫或羥基,當C5與C6之間形成碳碳雙鍵時,R4不存在。經實驗證實,該類化合物可作為細胞增殖抑制劑或抗腫瘤劑。(式I)
文檔編號A61K31/343GK103183655SQ201110443960
公開日2013年7月3日 申請日期2011年12月27日 優先權日2011年12月27日
發明者劉宏偉, 寶麗, 王雅琪 申請人:中國科學院微生物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