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導盲裝置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導盲裝置,更具體地是一種能檢測障礙物距離并提示盲人避讓的導盲裝置。
背景技術:
隨著科技的迅速發展,盲人對于導盲裝置的需求也越來越高,從初始的導盲仗到訓練好的導盲犬以及到紅外線、超聲探頭導盲仗等不斷運用高科技來設計導盲裝置。然而,盲人在行走時會遇到很多的障礙物,目前現有的技術采用了超聲波導航、圖像視覺導航以及導盲杖等,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是現有技術大多存在不足,特別是感知途徑單調,均采用聲音報警的模式,使得盲人只能專注于對這種特定的聲音的報警,而且久而久之,盲人對其他聲音失去正常的反應。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高一種能檢測障礙物距離并通過振動頻率來提示盲人避讓的導盲裝置。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一種導盲裝置,包括用于檢測障礙物并提示盲人的護套,所述護套為環形,該護套上設有超聲波避障裝置,該超聲波避障裝置包括依次相連的聲納傳感器、微控制器、振動調解電路、振動電機及為整個裝置供電的電源模塊,所述聲納傳感器將檢測到的障礙物信息發送到微控制器判斷障礙物的距離,根據障礙物的距離來調節振動調解電路,通過振動調解電路控制振動電機的振動頻率。進一步地,本實用新型一種導盲裝置中,微控制器還與語音報警器相連;進一步地,本實用新型一種導盲裝置中,護套的材料為柔性彈性材質;進一步地,本實用新型一種導盲裝置中,護套分別固定在人體的腰部、左膝和右膝上。本實用新型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以下優點(1)通過振動頻率的高低來判斷障礙物的距離遠近,同時,當障礙物過近時觸動語音報警模塊,確保盲人安全避讓;(2)護套采用彈性材質,適合各個年齡段地盲人使用,具有通用性;(3)盲人可以根據自己的需要,將護套穿戴在身體的任何一個位置,從而檢測到多個高低不同的障礙物。
圖1為本實用新型導盲裝置的結構示意圖。圖2為本實用新型導盲裝置的使用狀態圖。圖3為本實用新型中超聲波體感避障裝置的電路原理圖。附圖標號說明1護套、2超聲波避障裝置、3電源模塊。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
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的描述。如圖1、圖3所示,本實用新型導盲裝置包括用于檢測障礙物并提示盲人的護套1 及為整個裝置供電的電源模塊3,護套1為環形,該護套1上設有超聲波避障裝置2,該超聲波避障裝置2包括依次相連的聲納傳感器、微控制器、振動調解電路、振動電機;聲納傳感器將檢測到的障礙物信息發送到微控制器計算并判斷障礙物的距離,根據障礙物的距離來調節振動調解電路,通過振動調解電路控制振動電機的振動頻率高低來判斷障礙物的遠近。如圖2所示,使用時,使用者將護套Al固定在腰部,護套A2固定于右膝上,護套A3 固定于左膝上,打開電源按鈕,在行走時,護套Al、護套A2和護套A3中的超聲波避障裝置分別開始工作,超聲波避障裝置中的聲納傳感器負責把一定范圍內的障礙物的距離以方波的形式發給微控制器,微控制器接收到方波后,根據方波高電平的寬度,計算障礙物的距離L。 根據能夠測量的最大距離Smax,以及需要進行語音提醒的最近距離Smin,把測量到的距離 L,對應到8段震動等級上去,具體如式1所示
權利要求1.一種導盲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檢測障礙物并提示盲人的護套(1)及為整個裝置供電的電源模塊(3),所述護套(1)為環形,該護套(1)上設有超聲波避障裝置(2),該超聲波避障裝置(2)包括依次相連的聲納傳感器、微控制器、振動調解電路、振動電機;所述聲納傳感器將檢測到的障礙物信息發送到微控制器計算并判斷障礙物的距離,根據障礙物的距離來調節振動調解電路,通過振動調解電路控制振動電機的振動頻率高低來提示使用者。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導盲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微控制器還與語音報警器相連。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導盲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護套的材料為柔性彈性材質。
4.根據權利要求1或3所述的一種導盲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護套分別固定在人體的腰部、左膝和右膝上。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導盲裝置,包括用于檢測障礙物并提示盲人的護套(1)及為整個裝置供電的電源模塊(3),該護套(1)上設有超聲波避障裝置(2),該超聲波避障裝置(2)包括依次相連的聲納傳感器、微控制器、振動調解電路、振動電機;聲納傳感器將檢測到的障礙物信息發送到微控制器計算并判斷障礙物的距離,根據障礙物的距離來調節振動調解電路,通過振動調解電路控制振動電機的振動頻率高低來提示使用者。
文檔編號A61H3/06GK202096415SQ201120178129
公開日2012年1月4日 申請日期2011年5月31日 優先權日2011年5月31日
發明者曹晶晶, 胡凱, 陶瑞蓮 申請人:南京信息工程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