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青藤堿或其藥物可接受的鹽作為預防和治療肺間質纖維化的藥物的用途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生物堿用于預防和治療肺間質纖維化,特別是涉及青藤堿或其藥物可接受的鹽用于預防和治療由于各種慢性炎癥病理機制所致的肺間質纖維化。
背景技術:
一、青藤堿的藥理作用青藤喊(sinomenine)是從防己科植物青藤Sinomenium acutum(Thunb.) R. etffils.的莖和根中提取的生物堿之一,是一種已知的藥用物質。現代藥理學研究表明, 青藤堿具有多種藥理作用。概括起來講,目前已經知道的青藤堿的主要藥理作用如下抗炎、免疫抑制、降壓、抑制中樞、抗心律失常等作用。鹽酸青藤堿具有以下藥理作用I.抗炎作用可抑制急性滲出和慢性增生性炎癥;能顯著抑制5-HT血管通透性增加作用,抑制前列腺素的合成與釋放;作用于成纖維細胞膜上H2受體,抑制成纖維細胞增生;能明顯抑制角叉菜膠所致大鼠足跖腫脹以及甲醛性和蛋清性關節炎;抑制肉芽組織增生,可明顯加速細菌性關節炎的消退。2.鎮痛作用對電刺激法、熱板法、光刺激法及醋酸扭體法所致小鼠各種疼痛反應均有明顯的鎮痛作用。3.免疫調節作用可抑制巨噬細胞的吞噬功能并抑制炎癥介質IL-1、IL_6、TNF的產生;可抑制抗體溶血素生成、淋巴細胞轉化及巨噬細胞合成炎癥介質PGE2、LTC4和氮氧化合物;可拮抗T淋巴細胞增殖并抑制其合成IL-2 ;可抑制關節滑膜增殖及滑液分泌;可抑制機體免疫排斥反應,延長移植后的存活時間。4.組胺釋放作用可促使肥大細胞和嗜堿性粒細胞釋放組織胺。5.快速降壓作用給犬、大白鼠和兔靜脈注射鹽酸青藤堿有明顯的快速降壓作用。二、肺間質纖維化的背景知識I、概述肺間質纖維化是由于不同病因所致的肺間質部結締組織增生,從而造成肺的換氣功能障礙及肺的順應性下降,其特征為彌漫性肺泡炎和肺泡結構紊亂,病情進行性發展。 肺間質纖維化為一大類疾病的總稱。對病因不明的肺間質纖維化,稱為特發性肺間質纖維化,現認為與免疫損傷有關。其余的則按原發病或病因命名。特發性肺纖維化(Idiopathic Pulmonary Fibrosis, IPF)按病程有急性、亞急性和慢性之分,臨床更多見的則是亞急性和慢性型。本病多為散發,估計發病率3 5/10萬/ 年,占所有間質性肺病的65%左右。見于各年齡組,而作出診斷常在50 70歲之間,男女比例I. 5 2 I。進行性加重的呼吸困難,多于6個月內死于呼吸循環衰竭。絕大數IPF 為慢性型(可能尚有介于中間的亞急性型),雖稱慢性,平均生存時間也只有3. 2年。慢性型似乎并非急性型演變而來,確切關系尚不了解.預后不良,早期病例即使對激素治療有反應,生存期一般也僅有5年。在組織學上,肺由實質和間質兩部分組成,實質部分包括各級肺內支氣管及肺泡; 間質部分指分布于實質內的結締組織分隔,該分隔內含有血管及淋巴管等。肺泡是進行氣體交換的場所,其細胞由I型肺泡細胞和II型肺泡細胞構成。I型肺泡細胞為氣體交換提供了一個完整而菲薄的界面型肺泡細胞主要分泌表面活性物質以降低肺泡表面張力, 同時合成生長因子、細胞因子及炎癥介質,參與炎癥反應及損傷肺泡的修復。肺泡與肺泡之間稱肺泡隔。肺泡隔由密集的毛細血管和薄層結締組織構成,其間的網狀纖維、彈力纖維和膠原纖維構成了肺泡隔的支架,在這些纖維之間存在著肺泡巨噬細胞,肥大細胞和少量的成纖維細胞。肺泡巨噬細胞由單核細胞遷移至肺組織發育而成,可吞噬和清除抗原,是機體抵御外來微生物侵襲肺臟的第一道防線,也參與提呈抗原和免疫調節從病理學的角度來講,肺纖維化實質上就是肺間質部的成纖維細胞受到各種病理傷害時,會分泌膠原纖維進行肺間質組織的修復,進而造成肺臟纖維化;由于肺組織所受損害的程度、部位及時間段的不同,肺纖維化的過程實質上就是肺組織經歷著不同程度的微小的纖維修復過程,也就是說,肺纖維化是人體修復產生的結果。但從病因學及流行病學的觀點來看,肺間質纖維化并不是一種獨立的疾病,而是一大類疾病的總稱,也就是說肺間質纖維化并不是病因,而是許多肺間質部原發性或繼發性慢性病損的結果。導致肺間質纖維化的致病因素,可將其歸結為以下三大類。(I)、環境及理化因素(2)、肺部原發性或繼發性感染(3)、自身免疫性及過敏性疾病此類病變引發的肺間質纖維化并非由一次接觸所為,而是由反復發作的外源性過敏性肺泡炎所致。當肺部間質出現纖維化表現之后,如致病因素停止侵害或治療及時,間質纖維化這一過程可能減緩或停止;反之,間質纖維化過程則持續發展,最終導致患者出現不同程度的缺氧而導致呼吸困難,若病情反復發作,最后患者因呼吸衰竭而死亡。因此,阻斷肺間質纖維化的病理發展過程,成為治療的核心手段和最終目的。人體的組織和細胞在受到外來侵害或自身的免疫攻擊以后,其病理修復過程會出現以下三種結局1、受損的組織和細胞恢復自身的功能;2、受損的細胞死亡,當只有少數細胞死亡時,組織或器官的功能并不受到明顯的影響,但當細胞死亡增多時,組織或器官的功能會受到影響;3、受損的組織或死亡的細胞被纖維結締組織所替代而實現纖維修復,若受損的組織或器官病變廣泛,其纖維修復的范圍必然廣泛,其結局則是組織或器官的廣泛纖維化。結論I :纖維化的過程是人體受損的組織或死亡的細胞被替代修復的過程。結論2 :肺間質纖維化是肺組織受損后組織修復的結局之一。肺間質纖維化的過程實質上就是肺組織經歷著不同程度的微小的纖維修復過程,也就是說,肺間質纖維化是人體修復產生的結果。結論3 :導致肺間質纖維化的病因是多種多樣的,總體上由理化因素、病原微生物感染和自身免疫三大類因素所致。2、有關發病機制的研究(I)病理大多數間質性肺疾病都有共同的病理基礎過程,肺間質纖維化也不例外。初期損傷之后有肺泡炎,隨著炎性-免疫反應的進展,肺泡壁、氣道和血管最終都會發生不可逆的纖維化表現。炎癥和異常修復導致肺間質細胞增殖,產生大量的膠原和細胞外基質(ECM)。 肺組織的正常結構為囊性空腔所替代,這些囊性空腔有增厚的纖維組織所包繞,此為晚期的“蜂窩肺”。肺間質纖維化和“蜂窩肺”的形成,導致肺泡氣體-交換單元持久性的喪失。肺臟損傷后,修復的結果是纖維化還是恢復正常解剖結構,取決于肺泡內滲出物及碎屑能否有效清除。如肺泡內滲出物被及時清除,成纖維細胞和其他炎性細胞的增殖便被阻斷,肺泡的氣體交換功能便可恢復,纖維化也無法形成;如肺泡內滲出物未被及時清除,成纖維細胞和其他細胞就會侵入并增殖,從而使肺間質纖維化進行性進展。膠原蛋白是肺組織的主要細胞外基質(ECM)蛋白,約占肺臟五分之一。肺臟中何種類型的膠原蛋白與其他類型細胞外基質成分等構成三維網狀結構,作為肺組織結構的主要骨架,這些蛋白成分保持肺組織結構的完整性,并對維持肺上皮及內皮細胞分化狀態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雖然引起肺間質纖維化的病因或原發病有很大的差異,但歸根結底是因為促進纖維化因子生成增多或抗纖維化因子產生相對不足,導致肺間質纖維化過程的細胞外基質代謝異常。一般情況下,肺間質纖維化早期出現肺泡炎,肺泡內有漿液和細胞成分,肺間質內有大量單核細胞,部分淋巴細胞,漿細胞,肺泡巨噬細胞等炎性細胞浸潤,肺泡結構完整。隨著病情的進一步發展,基于組織修復的需求,成纖維細胞開始大量增殖并分泌大量膠原蛋白。進入晚期,慢性炎癥已減輕,肺泡結構為堅實的膠原代替,肺泡壁被破壞,形成擴張的蜂窩肺。在此情況下,肺功能表現為為限制性通氣功能障礙和彌散功能下降。病情呈持續性進展,最終因呼吸衰竭而死亡。(2)發病機制綜合近年來的研究,關于肺間質纖維化的發病機制及其過程可概括如下①某種未知抗原激活B細胞,產生免疫球蛋白并形成免疫復合物,進而刺激和活化肺泡巨噬細胞。 這一免疫反應在肺局部,如果肺泡壁B淋巴細胞也產生抗體,則肺泡壁的某些成分可能會被錯誤地識別為異物進而產生自身攻擊,即使最初的未知抗原已被消除,這種自身免疫仍然會繼續進行。②活化的肺泡巨噬細胞釋放多種介質,除蛋白水解酶、膠原酶、反應性氧代謝產物和某些細胞因子直接損傷肺細胞、細胞外基質、基底膜等結構外,尚有與纖維化形成密切相關的介質包括纖維連接蛋白(FN)、肺泡巨噬細胞原性生長因子(AMDGF)、血小板衍生生長因子(TOGF)和胰島素樣生長因子(IGF)等,它們能吸附成纖維細胞,并刺激其增殖, 以及介導膠原基質收縮。③在肺泡巨噬細胞釋放的IL-8、TNF等介導下中性粒細胞向著肺泡趨化、聚集和活化,形成以中性粒細胞比率增高(20%)為特征的肺泡炎,而中性粒細胞炎癥反應又釋放一系列介質,引起或加重肺損傷與纖維化。④成纖維細胞增生和產生膠原是本病的重要環節和結局。正常人成纖維細胞生長存在精確的調控,如前列腺素E2、成纖維細胞移動抑制因子等均屬于負調節因子。雖然有人發現肺間質纖維化患者肺間質膠原的合成速度或總量并無顯著增加,但I型膠原對II型膠原的比率升高。因為I型膠原是一種高張力強度、低順應性、呈平行排列的交叉帶狀纖維,它的增加足以解釋肺間質纖維化的形態和生理學改變,而不論膠原總量是否顯著增加。結論4 :肺間質纖維化的病理表現為進行性發展的肺間質結締組織增殖,雖然引起肺間質纖維化的病因或原發病有很大的差異,但歸根結底是因為促進纖維化因子生成增多或抗纖維化因子產生相對不足,從而導致纖維化過程的細胞外基質代謝異常。
結論5 :某種未知抗原激活B細胞,產生免疫球蛋白并形成免疫復合物,進而刺激和活化肺泡巨噬細胞是肺間質纖維化發病的啟動因素之一。結論6 :成纖維細胞增生和產生膠原是肺間質纖維化的重要環節和結局結論7 :從病理表現及病理機制來看,不同類型的肺間質纖維化卻有相同的病理過程。因此,阻斷肺間質纖維化的病理發展過程,成為治療的核心手段和最終目的。3、治療(I)、藥物治療肺間質纖維化是一種持續發展的疾病,治療原則主要在于積極控制肺泡炎并使之逆轉,進而防止發展為不可逆的間質纖維化,但迄今尚無特效療法。糖皮質激素仍為首選藥物,其次為免疫抑制劑等。激素反應不佳或有禁忌時則加用或改用環磷酰胺。對激素治療大約有1/5 1/4病人有客觀指標改善,半數病人臨床癥狀有所減輕,但激素的長期應用增加了患者罹患感染的可能。激素與免疫抑制劑聯合應用可針對單一激素治療反應不佳者。 肺間質纖維化從肺泡炎演變為蜂窩肺及肺纖維化的各期病理變化可以相互重疊,因此不論確診時為早期還是晚期,都應立即進行治療,使新出現的肺泡炎吸收好轉,部分纖維化亦可得以改善并可阻止其發展。目前臨床上在治療慢性纖維化疾病中,多注重于控制導致器官功能惡化的危險因素方面,而針對抑制纖維化過程的藥物報道很少,尚缺乏真正有效用于臨床治療的藥物。事實上,對肺間質纖維化治療的理想藥物應當是能夠有效抑制或逆轉纖維化進展,同時改善患者的肺功能指標。①糖皮質激素在使用激素治療時仍有爭議。但是由于缺少肯定的或特異性的治療藥物,在肺間質纖維化的活動期,甚至不能確定活動性但無激素禁忌證者,激素仍被許多醫生所推薦。許多資料表明,早期應用皮質激素治療是降低病死率的有效方法,但未被廣泛證實。老年病人,發紺、杵狀指、低氧血癥,胸片示廣泛肺纖維化,蜂窩肺者,只對癥治療、吸氧,不宜用糖皮質激素。②免疫抑制劑或細胞毒藥物(環磷酰胺、硫唑嘌呤)③受體抑制劑(白三烯受體拮抗劑、腫瘤壞死因子-α抑制劑)④其他藥物(秋水仙堿、大環內酯類抗生素、干擾素-Y )⑤基因治療方法(2)、其他療法包括對癥治療、氧氣療法、濕化與霧化治療和呼吸機的應用。結論8 :肺間質纖維化是一種持續發展的疾病,由于缺乏真正有效用于臨床治療的藥物,因此,治療原則主要在于積極控制肺泡炎并使之逆轉,進而防止發展為不可逆的間質纖維化,但迄今尚無特效療法。4、治療藥物的藥理及不良反應肺間質纖維化目前仍缺乏令人滿意的治療方法。臨床治療以應用糖皮質激素及免疫抑制藥為主。皮質激素通過抑制炎癥細胞的作用,從而減少膠原的合成以期阻斷肺間質纖維化進程,但激素的應用同時也抑制了膠原酶的產生,因此效果不甚理想,且不良反應明顯。此外,長期應用皮質激素可使機體免疫力下降,使“潛伏”的感染灶播散或誘發新的感染,而嚴重的繼發感染又是肺纖維化致死的主要原因之一。以下著重闡述目前臨床常用的與抗炎及抗纖維化有關的藥物不良反應。
(I)、糖皮質激素的不良反應糖皮質激素在長期大量應用以后會引起以下不良反應①物質代謝和水鹽代謝紊亂長期大量應用糖皮質激素可引起物質代謝和水鹽代謝紊亂,出現類腎上腺皮質功能亢進綜合征,如浮腫、低血鉀、高血壓、糖尿、皮膚變薄、滿月臉、水牛背、向心性肥胖、多毛、痤瘡、肌無力和肌萎縮等癥狀。此外,糖皮質激素由于抑制蛋白質的合成,可延緩創傷病人的傷口愈合。在兒童可因抑制生長激素的分泌而造成負氮平衡,使生長發育受到影響。②誘發或加重感染糖皮質激素可抑制機體的免疫功能,且無抗菌作用,故長期應用常可誘發感染或加重感染,可使體內潛在的感染灶擴散或靜止感染灶復燃,故在使用之前應先排除潛在的感染,特別注意對潛在結核病灶的防治。③消化系統并發癥糖皮質激素能刺激胃酸、胃蛋白酶的分泌并抑制胃粘液分泌, 降低胃粘膜的抵抗力,故可誘發或加劇消化性潰瘍,糖皮質激素也能掩蓋潰瘍的初期癥狀, 以致出現突發出血和穿孔等嚴重并發癥,④心血管系統并發癥長期應用糖皮質激素,由于可導致鈉、水潴留和血脂升高, 可誘發高血壓和動脈粥樣硬化。⑤骨質疏松及椎骨壓迫性骨折骨質疏松及椎骨壓迫性骨折是各種年齡患者應用糖皮質激素治療中嚴重的合并癥。⑥神經精神異常糖皮質激素可引起多種形式的行為異常。如欣快現象常可掩蓋某些疾病的癥狀而貽誤診斷。此外,糖皮質激素也可能誘發癲癇發作。⑦白內障和青光眼糖皮質激素能誘發白內障,全身或局部給藥均可發生。糖皮質激素還能使眼內壓升高,誘發青光眼或使青光眼惡化,全身或局部給藥均可發生。(2)環磷酰胺的藥理及不良反應環磷酰胺為各種免疫抑制劑中作用最強的藥物之一。該藥對淋巴細胞選擇作用較強,與其他細胞毒藥物相比,其免疫作用強而持久,其機制是抑制細胞的增殖,非特異性地殺傷抗原敏感性小淋巴細胞,限制轉化為免疫母細胞。在抗原刺激后給予最為有效。該藥對B淋巴細胞的作用更顯著,但實際上對受抗原刺激進入分裂期的B細胞和T細胞有相等作用,對體液免疫和細胞免疫均有抑制作用。環磷酰胺的不良反應①胃腸道反應如惡心嘔吐、胃腸道黏膜潰瘍等,但比氮芥輕。②抑制骨髓造成白細胞顯著下降。③出血性膀胱炎該藥較特殊的不良反應,與其代謝物丙烯醛自尿中排出有關,較為嚴重且有血尿。④病人還可出現脫發、肝功能損害、皮膚色素沉著、心肌損害等。⑤環磷酰胺有致癌、致畸和致突變作用。(3)秋水仙堿的藥理及不良反應秋水仙堿可抑制中性粒細胞的趨化、粘附和吞噬作用;減少單核細胞和中性粒細胞釋放前列腺素和白三烯;抑制局部細胞產生白介素6,從而達到控制關節局部的疼痛、腫脹及炎癥反應的作用。近年發現,秋水仙堿還具有抗纖維化作用(秋水仙堿的臨床新用途 陳源浩,中國藥師,2009年第12卷第2期241-242)。但秋水仙堿有劇毒,常見惡心、嘔吐、腹瀉、腹痛、胃腸反應是嚴重中毒的前驅癥狀,癥狀出現時即行停藥,腎臟損害可見血尿、少尿、對骨髓有直接抑制作用、引起粒細胞缺乏、再生障礙性貧血。尚可引起肝臟損害及脫發, 皮膚過敏和精神抑郁等。結論9 :目前臨床應用的治療肺間質纖維化的已知常見藥物均有不同程度的器官或組織損害,而這些不良反應是影響其長期臨床應用的主要障礙。5、青藤堿藥理作用及不良反應相關研究青藤堿作為結構明確的單體生物堿,在治療風濕類疾病(李曉娟等.青藤堿抗炎抗風濕作用機理研究.廣州中醫藥大學學報,2004,21(1) :34)、腎病(梁瑞燕等.青藤堿抗炎作用機理研究.廣州中醫藥大學學報,2007,24 (2) =141-143)和眼科疾病(孫旭光等.青藤堿在制備治療眼科免疫性疾病藥物中的應用,中國專利CN 1199623A)中的療效,已被醫學界所公認,與目前臨床實際應用中的抗風濕類疾病的合成藥物相比,青藤堿的長期毒副作用十分輕微,療效肯定,是一種有廣闊發展前景的生物堿。從中文文獻檢索可知,目前已有超過1000余篇的青藤堿相關研究文獻公開發表,足見臨床醫生對該藥的重視程度。但在臨床應用中,該藥復雜而獨特的不良反應,成了制約其臨床廣泛使用的最大困難。青藤堿不良反應的根源何在,現有的相關研究表明(胡永紅等.正清風痛寧治療骨關節炎的療效及副作用.中國康復,2001,6(16)2:85-88。傅紹萱等.青藤堿的藥理作用 II,毒性及一般藥理.藥學學報,1963,10:673-676。王耐勤等.青藤堿的藥理作用IV,青藤堿降壓機制的研究.1965,12 (2) :86-91。莫志賢等.),組胺釋放和快速血壓下降是引發大多數不良反應的主要因素。組胺釋放青藤堿是目前所知植物藥中最強的促組胺釋放劑之一。組胺釋放是由于肥大細胞脫顆粒所致,實驗證明,青藤堿可使肥大細胞90%脫顆粒(季宇彬.中藥有效成份藥理與應用(M).哈爾濱,黑龍江科學技術出版社,1995:427-431。劉強等.青藤堿研究概況(J).中草藥,1997,28 (4) =247-249) 0 一般認為,誘發肥大細胞脫顆粒、釋放組胺的方式主要有免疫性刺激(如特異性抗原)和非免疫性刺激(如CP48/80)兩種類型。免疫性刺激主要由特異性抗原引起,通過抗原抗體反應誘發肥大細胞脫顆粒釋放組胺。肥大細胞的非免疫性刺激是通過與免疫反應不同的機制觸發組胺釋放。青藤堿引起組胺釋放是屬于非免疫性刺激方式(青藤堿組胺釋放作用與抗組胺收縮腸管作用研究.中藥藥理與臨床, 2006,22(6) :16-19)。組胺釋放后的臨床表現主要有面部潮紅、瘙癢、皮疹風團和組織水腫等,而這些現象正好與青藤堿臨床應用中的不良反應相一致。快速血壓下降青藤堿快速降壓的藥理現象在上世紀60年代已通過多種動物實驗得到證實,給狗、大白鼠和兔靜脈注射鹽酸青藤堿后,皆可產生肯定的降壓作用,且抗組胺藥物不能影響其降壓效果(王耐勤等.青藤堿的藥理作用IV,青藤堿降壓機制的研究.1965,12(2) :86-91) 0另一研究,說明青藤堿的快速降壓作用并非由組胺釋放引發,而是一獨立的藥理作用。嚴重快速降壓的直接后果在臨床上表現為過敏性休克。從以上研究可以看出,由于該藥具有迅速的組胺釋放及快速血壓下降這兩個導致各種不良反應的藥理作用,阻礙了該藥在全身多關節、多臟器、多部位疾病中的臨床研究及臨床應用。所以如何有效控制組胺迅速釋放和快速血壓下降并且可以持續給藥是臨床亟待解決的問題。為避免或有效減低以上不良反應,相關研究(李蘊麟青藤堿靜脈輸液制劑中國專利200810212102. 4)已有效地解決了如何避免嚴重不良反應及持續給藥這一難題。其它有關青藤堿不良反應的臨床及實驗研究均未見在治療劑量范圍內長期使用該藥導致主要器官或組織受損的報道,從而反證了該藥的臨床安全性問題。
發明內容
本發明人出人意料地發現,在對骨性關節炎、腰椎間盤突出癥、類風濕性關節炎及強直性脊柱炎等慢性疼痛性疾病的患者使用青藤堿進行治療時,合并有肺間質纖維化的患者的肺部癥狀得到了明顯改善。在進一步深入的研究后發現,對另外的一組肺間質纖維化的患者單用青藤堿進行治療時,可以收到明顯的臨床療效。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青藤堿或其藥物可接受的鹽作為預防和治療疾病的新用途,本發明的具體目的是青藤堿或其藥物可接受的鹽作為預防和治療肺間質纖維化的藥物的用途。本發明所指的肺間質纖維化包括各種原因不明的特發性肺間質纖維化(IPF)、非特異性間質性肺炎、結締組織相關的肺間質纖維化、藥物性彌漫性肺間質纖維化、理化因素相關的肺間質纖維化等。本發明所指青藤堿治療肺間質纖維化的給藥途徑包括靜脈、肌注、口服、透皮吸收、霧化吸入及支氣管肺泡灌洗。本發明所指青藤堿治療肺間質纖維化的青藤堿制劑包括靜脈輸液制劑、肌肉注射劑、口服片劑或膠囊制劑、透皮吸收制劑、霧化吸入制劑及肺泡灌洗液。本發明所指的青藤堿包括青藤堿或其可藥用鹽,例如其酸加成鹽,如鹽酸青藤堿。本發明所指的青藤堿的有效治療劑量中,優選范圍為O. l-100mg/kg/d,更優選為
O.5-50mg/kg/d,尤其優選為 Ι-lOmg/kg/d,最優選為 L5_5mg/kg/d。本發明所指青藤堿的給藥方式最優選的是從小劑量開始遞增劑量給藥至最佳治療劑量。本發明所指青藤堿的靜脈給藥方式優選每日1-3次或持續靜脈泵入,最優選每日1-2次及持續靜脈泵入。靜脈給藥的藥物濃度優選為O. 02-0. IOwt %,尤其優選為
O.03-0. 06wt %,最優選為 O. 04-0. 05wt %。本發明所指青藤堿的肌注給藥方式優選每日2-4次,每次50mg。每次注射間隔時間應大于40分鐘。本發明所指青藤堿的口服給藥方式腸溶片或膠囊優選每日3次,每次60_80mg ; 緩釋片優選每日2次,每次120-180mg ;最優選每日2次,每次180mg。本發明所指青藤堿的給藥劑量為成人劑量,兒童給藥以公斤體重計算。在臨床常規給藥方式中,本發明所指的最優選給藥方式為靜脈滴注給藥,其次為口服給藥,再其次為肌肉注射給藥。在以上給藥方式中,靜脈滴注給藥尤其適合于住院患者及重癥患者;口服給藥尤其適合于維持治療患者。對同一個患者,靜脈給藥、口服給藥和肌注給藥方式可兩種或三種結合方式給藥。 同時,也可以用此三種給藥方式的任何一種與透皮吸收、霧化吸入或灌洗方式結合使用。本發明在應用于肺間質纖維化的治療后可實現下列效果I.可有效阻止肺間質纖維化的發生和發展。2.在療效方面與公認的有效治療藥物糖皮質激素療效相當,但長期使用并沒有糖皮質激素的各項不良反應。3.對糖皮質激素有禁忌癥的患者亦可使用。4.可持續給藥以達到有效的治療劑量或分時段多次給藥或精確控制劑量給藥,從 而消除藥物的峰值變化所造成的不利影響。本發明的目的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的本發明青藤堿治療肺間質纖維化的給藥方式為逐漸增加的給藥劑量直至達到最 佳治療劑量,從不同劑量的全身反應來看,高劑量和低劑量兩組均無組織器官的損傷表現, 說明該藥在已知的常規劑量范圍內安全有效。靜脈輸液是避免短暫血藥高濃度峰值的最佳 給藥方式,且可以在一天之內多次給藥,從而有效地避免了該藥短暫大劑量入血所造成的 組胺釋放及快速血壓下降這兩類主要的不良反應,而這兩類不良反應正是影響該藥廣泛使 用的難以克服的現實障礙。該研究表明,以靜脈輸液方式給藥所引發的不良反應發生率最 低,在優選范圍內,沒有引發嚴重不良反應過敏性休克的病例,與肌肉注射劑相比,完全避 免了過敏性休克的發生,臨床安全性好。二次給藥,不良反應更是明顯降低。本發明適合于肺間質纖維化各種類型的治療,且有效地解決了目前治療肺間質纖 維化的其它藥物無法長期用藥或長期用藥后不良反應無法克服的難題。本發明的主要優點還包括,青藤堿是已知的,臨床藥用主要成份青藤堿,其化學結 構明確,臨床應用廣泛且具有數十年的臨床應用歷史,治療有效性和藥品安全性好。
圖1為空白對照組第14天小鼠肺組織,HE染色,低倍放大;圖2為肺纖維化模型組第14天小鼠肺組織,HE染色,低倍放大;圖3為地塞米松組第14天小鼠肺組織,HE染色,低倍放大;圖4為青藤堿低劑量組第14天小鼠肺組織,HE染色,低倍放大;圖5為青藤堿高劑量組第14天小鼠肺組織,HE染色,低倍放大;圖6為空白對照組第28天小鼠肺組織,Masson染色,低倍放大;圖7為肺纖維化模型組第28天小鼠肺組織,Masson染色,低倍放大;圖8為地塞米松組第28天小鼠肺組織,Masson染色,低倍放大;圖9為青藤堿低劑量組第28天小鼠肺組織,Masson染色,低倍放大;圖10為青藤堿高劑量組第28天小鼠肺組織,Masson染色,低倍放大;圖11為空白對照組第28天小鼠肺組織TGF-0 1蛋白表達,SABC染色,高倍放大;圖12為肺纖維化模型組第28天小鼠肺組織TGF- ^ 1蛋白表達,SABC染色,高倍 放大;圖13為地塞米松組第28天小鼠肺組織TGF-M蛋白表達,SABC染色,高倍放大;圖14為青藤堿低劑量組第28天小鼠肺組織TGF-0 1蛋白表達,SABC染色,高倍 放大;圖15為青藤堿高劑量組第28天小鼠肺組織TGF-0 1蛋白表達,SABC染色,高倍 放大;圖16為空白對照組第28天小鼠肺組織a -SMA蛋白表達,SABC染色,高倍放大;圖17為肺纖維化模型組第28天小鼠肺組織a -SMA蛋白表達,SABC染色,高倍放大;圖18為地塞米松組第28天小鼠肺組織a -SMA蛋白表達,SABC染色,高倍放大;圖19為青藤堿低劑量組第28天小鼠肺組織a -SMA蛋白表達,SABC染色,高倍放大;圖20為青藤堿高劑量組第28天小鼠肺組織a -SMA蛋白表達,SABC染色,高
具體實施例方式實驗例青藤堿對博來霉素致小鼠肺纖維化的影響及其機制肺纖維化是以特發性肺間質纖維化(IPF)為代表的各種異質性間質性肺疾病的共同病理改變,是導致這類疾病不可逆發展致呼吸衰竭而死亡的主要原因。發病機制仍不明確。傳統的皮質激素及免疫抑制劑治療彌漫性肺間質纖維化不僅療效欠佳且不良反應較多。目前除肺移植外,尚無有效的治療手段。青藤堿是從我國傳統藥用植物青風藤中提取的生物堿單體,研究發現其具有抗炎、抗氧化、免疫抑制、鎮痛等作用,在風濕類疾病如類風濕關節炎的治療中得到廣泛應用(Zhou H, Wong Y, Wang J, et al. Sinomenine ameliorates arthritis via MMPs,TIMPs,and cytokines in rats [J]. Biochem Biophys Res Cammun, 2008,376 :352-7. Wang Q,Li XK. Immunosuppressive and anti-inflammatory activities of sinomenine [J]. IntImmunopharmacoI, 2011,11 :373-6.)近年來研究還發現青藤喊具有治療腎病及可能具有抗腎纖維化的作用(程悅,郭東陽,張凡,等.鹽酸青藤堿對體外培養的系膜增生性腎炎患者外周血淋巴細胞相關因子表達的調節作用[J].中華腎臟病雜志,2010,26 :474-475.),但其對肺纖維化的作用國內外尚未見報道。本發明人雖然出人意料地發現了青藤堿對風濕類疾病合并有肺間質纖維化的患者有明確的治療作用,且對單純肺間質纖維化的患者單用青藤堿進行治療時亦可以收到明顯的臨床療效,為了明確青藤堿的這一臨床治療作用及其可能的作用機制,故設計本實驗以驗證之。本項研究所采用的博來霉素動物造模方式為研究肺纖維化的經典造模方法,該方法可代表臨床肺間質纖維化病理過程及病理生理表現,對照組采用地塞米松干預為目前公認的具有抗肺間質纖維化的代表藥物。本研究通過觀察青藤堿對博來霉素致小鼠肺纖維化的影響,旨在為臨床治療肺纖維化提供新的思路。材料與方法一、材料SPF級8周齡雄性BAL B/c小鼠購自蘭州大學醫學院動物中心。博來霉素購自日本化藥株式會社,青藤堿購自南京澤朗醫藥科技有限公司,地塞米松購自江蘇漣水制藥有限公司;小鼠抗大鼠α-平滑肌肌動蛋白(α-SMA)單克隆抗體、兔抗小鼠組織轉化生長因子-β iCTGF-β J多克隆抗體、生物素化羊抗小鼠IgG、生物素化羊抗兔IgG、DAB顯色試劑盒均購自武漢博士德公司。羥脯氨酸(HYP)測試試劑盒購自南京建成生物工程研究所。實時熒光定量PCR試劑盒購自日本TaKaRa公司,小鼠TGF- β ^ a -SMA及β -actin引物由大連寶生物工程有限公司設計合成。二、方法I.實驗動物分組及動物模型的建立SPF級雄性BAL B/c小鼠150只,體重 18-22g,采用隨機數字表法分為正常對照組(A組)、博萊霉素組(B組)、地塞米松組(C組,2mg/kg)、青藤堿低劑量組(D組,40mg/kg)、青藤堿高劑量組(E組,80mg/kg),每組30只。 參照Szapiel等M的方法,B、C、D、E組于實驗當天氣管內一次性注入鹽酸博來霉素(5mg/ kg)復制肺纖維化模型,A組氣管內注入等體積的生理鹽水。自造模后第一天起各組分別給予干預藥物地塞米松2mg/kg (C組)、青藤堿40mg/kg (D組)、青藤堿80mg/kg (E組)和生理鹽水(A組和B組)灌胃。分別于實驗第7、14、28天每組各處死10只小鼠。2.標本的收集與處理戊巴比妥鈉腹腔內注射麻醉小鼠后開胸,行氣管插管, 用I ml磷酸鹽緩沖液(PBS)行支氣管肺泡灌洗(BAL) 4次,回收率約85%,離心肺泡灌洗液(BLAF)后棄上清行細胞計數及分類。取左肺組織投入液氮中保存,用以檢測肺組織中 a -SMA和TGF-β iinRNA的表達及HYP的含量;右肺用中性甲醛固定,石蠟包埋并組織切片行 HE和Masson染色以及免疫組織化學染色。3. BALF中細胞計數及分類取O. Iml BALF于血細胞計數板中測定細胞總數,余 BALF于1000r/min離心IOmin,用沉淀涂片,Wright-Giemsa染色后進行細胞分類(至少計數200個細胞),計算中性粒細胞百分比。4.肺組織病理分析肺組織經梯度酒精脫水,石蠟包埋及切片后,分別行HE和 Masson 染色,光鏡下觀察病理改變。根據 Szapiel (Szapiel SV, Elson NA, Fulmer JD, et al. Bleomycin induced interstitial pulmonary disease in the nude,athymicmouse. American Review of Respiratory Disease,1979,120 :893-9)等方法確定肺泡炎和肺纖維化程度。5.肺組織a-SMA和TGF-^mRNA的表達采用實時熒光定量PCR法檢測肺組織中TGF-β i和a -SMA mRNA的表達。取經液氮凍存的肺組織80mg,用RNA提取液提取總RNA,按cDNA合成試劑盒說明配置反應體系,經37°C、15min,85°C 5s逆轉錄合成cDNA, 以此為模板分別加入TGF-βρ α-SMA、β-actin引物及熒光染料在熒光定量PCR儀上進行擴增,擴增條件為95 V預變性30s,95 °C變性5s,60 V退火20s, 72 V延伸30s,共40 個循環。TGF- β丨引物序列上游引物5 ' -GTGTGGAGCAACATGTGGAACTCTA-3 ',下游引物5 ' -TTGGTTCAGCCACTGCCGTA-3 ',擴增長度為143bp。a -SMA引物序列上游引物 5' -CTCCTCAGGACGACAATCGACA-3',下游引物 5' -CCTTTCCACAGGGCTTTGTTTG-3',擴增長度為 150bp。β -act in 引物序列上游引物 5' -CATCCGTAAAGACCTCTATGCCAAC-3',下游引物Y -ATGGAGCCACCGATCCACA-3;,擴增長度為300bp。利用檢測到的熒光信號,每份標本分別得到擴增曲線和熔點曲線,檢測反應的特異度并得出各自的循環閾值(Ct值)。基因表達分析采用^^法,正常對照組作為基準,基準值定為I,模型組及各干預組mRNA的表達量均表達成基準值的 η 倍(Livak KJ, Schmittgen TD. Analysis of relative gene expression data using real-time quantitative PCR and 2 (-Delta Delta C (T)). Method Ethods,2001, 25 :402-408.)。6.免疫組織化學SABC法檢測肺組織中a -SMA, TGF- β丨蛋白的表達石蠟切片常規脫蠟、水化、阻斷內源性過氧化物酶,抗原修復,5%牛血清白蛋白封閉,滴加小鼠抗大鼠 a-SMA單克隆抗體、兔抗小鼠TGF-P1多克隆抗體(I 100稀釋),滴加二抗,DAB顯色,常規蘇木精復染,鹽酸酒精分化,返藍,脫水,透明,封片。應用01ympusDP71(XD圖像采集分析系統進行圖像采集分析,陽性結果為細胞膜或細胞漿顯棕黃色。隨機選取5個視野進行吸光度(A)值測量,以此5個區域的平均A值作為該切片的最后結果。
7.肺組織HYP含量測定將保存的肺組織制成組織勻漿后,采用堿水解法測定肺組織中HYP的含量,具體操作步驟參照試劑盒說明書進行。8.統計學處理采用SPSS17.0軟件進行統計學分析,數據以均數土標準差 G ±5)表示,多組間比較采用單因素方差分析,兩兩比較采用LSD-t檢驗,以P < O. 05為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三、結果I. BALF細胞計數及分類博來霉素組在第7、14、28天各時間點的細胞總數及中性粒細胞比例均明顯高于正常對照組(t值為11. 69 26. 92,P均< O. 01);地塞米松組、青藤堿低、高劑量組在各時間點的細胞總數及中性粒細胞比例均較博萊霉素組明顯降低(t 值為3. 78 25. 20,P均< O. 01);青藤堿低、高劑量組第7天及14天的細胞總數及中性粒細胞比例高于地塞米松組(t值為5. 78 14. 93,P均< O. 01),青藤堿低、高劑量組間無差異。第28天細胞總數及中性粒細胞比例地塞米松組、青藤堿低、高劑量組間均無差異,見表I。2.肺病理組織學改變及評分光學顯微鏡下觀察正常對照組未出現明顯的肺泡炎和纖維化表現,參見圖I和圖6,其中,圖I為空白對照組第14天小鼠肺組織;肺泡壁薄,結構正常,無肺泡炎表現(HE染色,低倍放大)。圖 6為空白對照組第28天小鼠肺組織;未見代表膠原纖維的藍色沉積,無明顯纖維化表現。 (Masson染色,低倍放大)。博萊霉素組第7天肺間質及肺泡內有少量巨噬細胞和淋巴細胞浸潤并伴有輕度充血,肺泡間隔增寬;第14天成纖維細胞明顯增生;第28天以肺纖維化為主,肺泡炎程度減輕,大量成纖維細胞增生,肺泡間隔明顯增厚,大量膠原纖維沉著,部分肺泡破壞融合,表明造模成功。見圖2和圖7,其中,圖2為肺纖維化模型組第14天小鼠肺組織,可見肺泡壁明顯增厚,有明顯肺泡炎表現(HE染色,低倍放大)。圖7為肺纖維化模型組第28天小鼠肺組織,可見大量藍色沉積,肺纖維化明顯(Masson染色,低倍放大)。地塞米松組、青藤堿低、高劑量組三組與博萊霉素組比較出現了相似的病理過程, 但各個時間點的肺泡炎及肺纖維化程度均較肺纖維化模型組明顯減輕,見圖3、4、5、8、9、 10。其中,圖3為地塞米松組第14天小鼠肺組織,肺泡炎程度較模型組明顯減輕,(HE染色, 低倍放大)。圖4為青藤堿低劑量組第14天小鼠肺組織,肺泡炎程度較模型組明顯減輕(HE 染色,低倍放大)。圖5為青藤堿高劑量組第14天小鼠肺組織,肺泡炎程度較模型組明顯減輕(HE染色,低倍放大)。圖8為地塞米松組第28天小鼠肺組織,肺纖維化程度較模型組明顯減輕(Masson染色,低倍放大)。圖9為青藤堿低劑量組第28天小鼠肺組織,肺纖維化程度較模型組明顯減輕,(Masson染色,低倍放大)。圖10為青藤堿高劑量組第28天小鼠肺組織,肺纖維化程度較模型組明顯減輕(Masson染色,低倍放大)。此外,圖11至圖15涉及小鼠肺組織TGF-β I蛋白表達實驗結果圖片,圖11為空白對照組第28天小鼠肺組織TGF-β I蛋白表達,可見TGF-β I表達較少(SABC染色,高倍放大)。圖12為肺纖維化模型組第28天小鼠肺組織TGF-β I蛋白表達,TGF-β I蛋白大量表達(SABC染色,高倍放大)。圖13為地塞米松組第28天小鼠肺組織TGF-β I蛋白表達, 可見TGF- β I少量表達,表達水平均明顯低于肺纖維化模型組(SABC染色,高倍放大)。圖14為青藤堿低劑量組第28天小鼠肺組織TGF-β I蛋白表達,可見TGF-β I少量表達,表達水平均明顯低于肺纖維化模型組(SABC染色,高倍放大)。圖15為青藤堿高劑量組第28天小鼠肺組織TGF-β I蛋白表達,可見TGF-β I少量表達,表達水平均明顯低于肺纖維化模型組(SABC染色,高倍放大)。圖16至圖20涉及小鼠肺組織a-SMA蛋白表達實驗結果圖片,圖16為空白對照組第28天小鼠肺組織a -SMA蛋白表達,可見a -SMA蛋白表達較少(SABC染色,高倍放大)。 圖17為肺纖維化模型組第28天小鼠肺組織a -SMA蛋白表達,TGF-β I蛋白大量表達(SABC 染色,高倍放大)。圖18為地塞米松組第28天小鼠肺組織a -SMA蛋白表達,可見a -SMA 少量表達,表達水平均明顯低于肺纖維化模型組(SABC染色,高倍放大)。圖19為青藤堿低劑量組第28天小鼠肺組織α-SMA蛋白表達,可見a-SMA少量表達,表達水平均明顯低于肺纖維化模型組(SABC染色,高倍放大)。圖20為青藤堿高劑量組第28天小鼠肺組織 a-SMA蛋白表達的,可見a-SMA少量表達,表達水平均明顯低于肺纖維化模型組(SABC染色高倍放大)。地塞米松組、青藤堿低、高劑量組肺泡炎評分在各個時間點均較博萊霉素組明顯降低(t值為7. 14 13.85,?均<0.01);而青藤堿低、高劑量組在第7、14天時肺泡炎評分高于地塞米松組(t值為5. 00 6. 15,P均< O. 01),青藤堿低、高劑量組無明顯差異。 第28天肺泡炎評分地塞米松組、青藤堿低、高劑量組間無明顯差異。地塞米松組、青藤堿低、高劑量組肺纖維化評分在各個時間點均較博萊霉素組明顯降低(t值為5. 63 7. 69, P均< O. 01),而此三組間各時間點纖維化評分均無明顯差異,見表2。3.肺組織中TGF-β i和a -SMA mRNA的表達博萊霉素組各個時間點TGF-β i 和a -SMAmRNA的表達均顯著高于正常對照組組(t值為8. 34 16. 45,P均< O. 01);地塞米松組、青藤堿低、高劑量組各時間點均低于博萊霉素組(t值為5. 28 18. 51,均P < 0.01);而各個時間點地塞米松組、青藤堿低、高劑量組無明顯差異,見表3。4.肺組織中TGF-P1和a-SMA蛋白表達博萊霉素組各個時間點TGF-P1和 a -SMA的蛋白表達均高于正常對照組(t值為7. 78 64. 74,P均< O. 01);而地塞米松組、青藤堿低、高劑量組TGF-P1和a-SMA蛋白表達各個時間點均顯著低于博萊霉素組(t 值為3. 51 30. 21,均? < O. 01);而各個時間點地塞米松組、青藤堿低、高劑量組無顯著差異,見表4。5.肺組織勻漿中羥脯氨酸(HYP)含量在第7、14、28天博萊霉素組肺組織HYP含量均高于正常對照組(t值為6. 23 29. 00, P均< O. 01);在第14天和28天,地塞米松組、青藤堿低、高劑量組HYP含量明顯低于博萊霉素組(t值為7. 68 13. 83,P均<0. 01)。 在第7天、14天肺組織HYP含量青藤堿低、高劑量組較地塞米松組高(t值為2. 35-13. 79, P < O. 01,P < O. 05),第7天青藤堿組與博萊霉素組無差異,見表5。四、討論以IPF為代表的肺纖維化是最常見也是對人類健康危害最嚴重的一種間質性肺疾病。美國IPF的患病率為42. 7/10萬,每年的發病率為16. 3/10萬(Raghu G,Weycker D,Edelsbe J,et al. Incidence and prevalence of idiopathic pulmonary fibrosis. Am J Respir Crit Care Med,2006,174 :810-816.)。我國十幾家大型綜合醫院調查研究顯示,1990至2000年住院的間質性肺疾病患者與同期呼吸科病房、全院病房住院患者的比例呈明顯的上升趨勢(康健,朱元玨.特發性間質性肺炎臨床研究的新動向.中華結核和呼吸雜志,2007,30 :241-242)。IPF對目前采用的糖皮質激素和細胞毒性藥物治療效果差, 患者的5年生存率< 50%,中位生存期為2. 8年(Olmn AL, Swigris JJ, Lezotte DC, et al. Mortality from pulmonary fibrosis increased in the United States from 1992 to 2003. Am JRespir Crit Care Med, 2007,176 :277-284.)。因此,尋找新的安全、有效的治療藥物及方法成為目前間質性肺疾病研究的熱點。青藤堿是青風藤中提取的有效成分,具有抗炎、抗增殖及免疫調節作用,在類風濕性關節炎和腎臟疾病中得到廣泛應用,具有效果確切、毒副作用少的優勢。近年來研究還發現青藤喊具有抗組織重塑的作用(Mark ff, Schneeberger S, Seiler R, et al. Sinomenine blocks tissue remodel ing in a rat model of chronic cardiac allograft rejection. Transplantation, 2003, 75 :940-5.),對心臟移植慢性排斥反應有抑制作用,而慢性排斥反應的組織學特點為實質的纖維化和血管周圍與間質的炎性浸潤、平滑肌細胞增殖和內膜過度增生。近年來研究還顯示,青藤堿可抑制血管粘附分子(VCAM-I)、腫瘤壞死因子-a (TNF- α )等多種炎癥因子的產生,具有重要的抗炎活性(Chen DP,ffong CK7Leung PC, et al. Anti-inflammatory activities of Chinese herbal medicine sinomenine and Liang Miao San on tumor necrosis factor-a -activated human fibroblast-like synoviocytes in rheumatoid arthritis. J EthnopharmacoI, 2011,137 :457-68.),而炎癥損傷是纖維化形成的重要機制,由此可推斷,青藤堿可能有抗纖維化作用。本研究通過博來霉素誘導小鼠建立肺纖維化模型,在肺纖維化形成階段給予青藤堿干預,研究其對肺纖維化的治療作用及可能機制。博來霉素致大鼠肺纖維化可分為早期(1-7天)的肺泡炎階段和后期(14-28天) 炎性損傷過度修復的肺纖維化階段,其中第7天肺泡炎癥反應最為明顯。本研究結果也證實博來霉素組在3個時間點中以第7天的肺泡炎最為明顯,隨后逐漸減輕,而肺纖維化程度以第7天最輕,然后逐漸加重。給予青藤堿干預后,肺泡炎及纖維化程度均較博來霉素組降低,提示青藤堿能抑制博來霉素所致的小鼠肺泡炎和纖維化,且在肺泡炎后期和整個纖維化形成期青藤堿的抑制作用和地塞米松均無明顯差異,其抗纖維化的作用強于抗肺泡炎。TGF-P1是促進肺纖維化發生發展的關鍵因子,也是迄今發現的最強的細胞外基質沉積促進劑及組織纖維化過程中始發的致纖維化因子,它作用于膠原的轉錄和翻譯過程,誘導前膠原的產生,促進膠原蛋白的形成和沉積,同時還可抑制基質降解蛋白酶的合成,減少細胞外基質降解,在肺纖維化的發展過程中起重要作用。TGF-β i可由多種細胞分泌,如肺泡巨噬細胞、內皮細胞、上皮細胞、成纖維細胞等,TGF-^可促進成纖維細胞增殖和聚集,同時促使成纖維細胞表型向肌成纖維細胞表型轉化,而肌成纖維細胞是肺纖維化中最主要的效應細胞。Ahn 等(Ahn JY, Kim MH, Lim MJ, et al. The inhibitory effect of ginsan on TGF-beta mediated fibrotic process. J Cell Physiol,2011, 226 :1241-7), Gao 等(Gao J, Huang Y, Li P, et al. Antifibrosis effects of total glucosides of Danggui-Buxue-Tang in a rat model of bleomycin-induced pulmonary fibrosis. J Ethnopharmacol,2011,136 :21-6.)的研究顯示抑制肺組織中TGF-β i的表達及其信號通路,能有效的抑制肺纖維化的進展。本研究結果顯示,青藤堿高低劑量干預組能明顯降低博來霉素所致肺組織中TGF-^mRNA和蛋白的表達,提示青藤堿抗肺纖維化的作用可能是通過抑制TGF-P1實現的。a -SMA是肌成纖維細胞的標志蛋白,IPF的病理特征之一是形成成纖維細胞灶, 成纖維細胞灶主要由表達a -SMA的肌成纖維細胞構成,是造成細胞外基質異常沉積的主要效應細胞。高蔚等Μ研究顯示博來霉素誘導的肺間質纖維化模型大鼠肺組織分離培養的成纖維細胞高度表達 α-SMA15Hu等(Hu Y,Peng J,Feng D, et al. Role of extracellular signal-regulated kinase, p38 kinase, and activator protein-1 in 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betal-induced alpha smooth muscle actin expression in human fetal lung fibroblasts in vitro. Lung, 2006,184 :33-42.的研究顯不下調 TGF-β 誘導的肺成纖維細胞a -SMA表達,可阻止成纖維細胞向肌成纖維細胞的轉化,從而抑制肺纖維化的發生和發展。其它研究還發現青藤堿可顯著下調IL-I β誘導的腎小管上皮細胞a-SMA基因和蛋白的表達,并呈劑量依賴性,對預防腎間質纖維化和保護腎功能具有重要作用(楊汝春,王永鈞,林京蓮,等.青藤堿對白介素1β誘導的腎小管上皮細胞骨架變化和明膠酶活性的影響.中華腎臟病雜志,2006,22 :499-502.)。本研究顯示博來霉素造模后肺組織中 a -SMA基因和蛋白表達較正常對照組顯著增高,給予青藤堿干預后a -SMA的表達顯著降低,說明青藤堿可抑制成纖維細胞向肌成纖維細胞轉化,從而發揮抗纖維化的作用。HYP是機體膠原蛋白的一種特有的氨基酸,幾乎所有HYP都存在于膠原中,其含量可代表膠原的合成量,而膠原是器官纖維化時細胞外基質的主要成分,故組織中HYP含量能反映器官纖維化的程度(Bowler RP,Crapo JD. Oxidative stress in airways :is there a role for extracellular superoxide dismutase. Am J Respir Crit Care Med,2002, 166 S38-43.)。本研究結果顯示,博萊霉素組各時間點肺組織中HYP的含量均高于正常對照組,而給予青藤堿干預后,肺組織中HYP含量逐漸下降,在第14和28天與地塞米松無明顯差異,說明在纖維化形成期其抗纖維化作用與地塞米松相當,提示青藤堿具有明顯的抗纖維化作用。總之,青藤堿能抑制博來霉素誘導的小鼠肺纖維化形成,抑制纖維化的作用和地塞米松無顯著差異,抑制肺泡炎的作用弱于地塞米松,其作用可能是通過抑制TGF-β I和 a -SMA的表達和HYP的合成實現的。青藤堿能夠減輕博來霉素誘導的肺纖維化小鼠的肺泡炎和纖維化程度,可能是通過抑制TGF-β :和a -SMA的表達和HYP的含量實現的。表;1_5表I各組BALF中細胞總數及中性粒細胞比例比較
權利要求
1.一種青藤堿或其藥物可接受的鹽作為預防和治療肺間質纖維化的藥物的用途,其特征在于由青藤堿或其藥物可接受的鹽作為活性成分配以輔劑制備的藥物,用作預防和治療肺間質纖維化的藥物的用途。
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青藤堿或其藥物可接受的鹽作為預防和治療肺間質纖維化的藥物的用途,其特征在于所述藥物的制劑為靜脈輸液制劑、肌肉注射劑、口服片劑或膠囊制劑、透皮吸收制劑、霧化吸入制劑或肺泡灌洗液。
3.根據權利要求I或2所述的青藤堿或其藥物可接受的鹽作為預防和治療肺間質纖維化的藥物的用途,其特征在于所述藥物使用量為O. l-100mg/kg/d。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青藤堿或其藥物可接受的鹽作為預防和治療肺間質纖維化的藥物的用途,其特征在于所述藥物使用量為O. 5-50mg/kg/d。
5.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青藤堿或其藥物可接受的鹽作為預防和治療肺間質纖維化的藥物的用途,其特征在于所述藥物使用量為l-10mg/kg/d。
6.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青藤堿或其藥物可接受的鹽作為預防和治療肺間質纖維化的藥物的用途,其特征在于所述藥物使用量為I. 5-5mg/kg/d。
7.根據權利要求I或2所述的青藤堿或其藥物可接受的鹽作為預防和治療肺間質纖維化的藥物的用途,其特征在于所述藥物采用靜脈給藥方式,靜脈給藥的藥物濃度優選為O.02-0. IOwt %,尤其優選為 O. 03-0. 06wt %,最優選為 O. 04-0. 05wt %。
8.根據權利要求I或2所述的青藤堿或其藥物可接受的鹽作為預防和治療肺間質纖維化的藥物的用途,其特征在于所述藥物采用肌注給藥方式,肌注給藥方式為每日2-4次,每次50mg,每次注射間隔時間應大于40分鐘。
9.根據權利要求I或2所述的青藤堿或其藥物可接受的鹽作為預防和治療肺間質纖維化的藥物的用途,其特征在于所述藥物采用口服給藥方式腸溶片或膠囊優選每日3次,每次60-80mg ;緩釋片優選每日2次,每次120-180mg ;最優選每日2次,每次180mg。
全文摘要
本發明涉及青藤堿作為預防和治療肺間質纖維化的藥物的用途,所述藥物以青藤堿或其藥物可接受的鹽作為活性劑,與其它輔劑組成的藥物。所述藥物的給藥途徑包括靜脈滴注、肌肉注射、口服、透皮吸收、霧化吸入及支氣管肺泡灌洗。實驗表明,青藤堿對博來霉素誘導的小鼠肺纖維化形成的抑制作用和地塞米松對照組無顯著差異,證明青藤堿能夠減輕博來霉素誘導的肺纖維化小鼠的肺泡炎和纖維化程度,機理可能是通過抑制TGF-β1和α-SMA的表達和HYP的含量實現的。
文檔編號A61P11/00GK102579445SQ20121005342
公開日2012年7月18日 申請日期2012年3月2日 優先權日2012年3月2日
發明者李蘊麟 申請人:李蘊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