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緩解痔瘡癥狀的草藥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緩解痔瘡癥狀的草藥,屬于中藥的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痔瘡是常見病、多發病,是人體直腸末端粘膜下和肛管皮膚下靜脈叢發生擴張和屈曲所形成的柔軟靜脈團。位于肛門里面黏膜的稱為“內痔”,位于肛門口內側附近稱為“外痔”,二者都有的稱為“混合痔”,痔瘡的臨床主要癥狀是直腸粘膜及皮膚脫出、墜脹、疼痛、 反復感染。目前市場上治療痔瘡的藥品很多,但是治療效果不理想。
發明內容
本發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緩解痔瘡癥狀的草藥及其制備方法。該藥物具有清熱解毒、除濕消腫、涼血散瘀的功效,對于混合痔瘡有獨到的療效。本發明的技術方案。一種緩解痔瘡癥狀的草藥,是由下述重量配比的原料組成;黃芪10-45 g、黃芩 10-36 g、苦楝皮6-15 g、葛根6-15 g,蒲公英5-15 g、紫花地丁 5-15 g、紅花5-15 g、五倍子2-15 g、青蒿20-45 g、白礬20-45 g、白茅根20-45 g、蘆葦根20-45 g、透骨草15-45
g O一種緩解痔瘡癥狀的草藥,是由下述重量配比的原料組成;;黃芪30g、黃芩25 g、 苦楝皮10g、葛根IOg,蒲公英10g、紫花地丁 10 g、紅花10 g、五倍子10g、青蒿35g、白帆35 g、白茅根40 g、蘆葦根35 g、透骨草30 g。一種緩解痔瘡癥狀的草藥的制備方法,取原料黃芪10-45 g、黃芩10-36 g、苦楝皮 6-15 g、葛根6-15 g,蒲公英5-15 g、紫花地丁 5_15 g、紅花5_15 g、五倍子2_15 g、青蒿 20-45 g、白礬20-45 g、白茅根20-45 g、蘆葦根20-45 g、透骨草15-45 g,依下述步驟制備;將原料加水煎煮2次,第一次加水量為藥材的3倍,煎煮時間3小時;第二次加水量為藥材的3倍,煎煮時間4小時;合并兩次煎煮液,過濾,濃縮至膏狀。該草藥具有清熱解毒、除濕消腫、涼血散瘀的功效。本發明原料少,成本低,制備簡單,療效好。本發明的使用方法將膏狀藥物涂抹在肛門外部,如果是內痔還可以填入到肛門內部。本發明的典型病例
I、王X,男,75歲,內痔10年,吃辛辣食物后,大便時肛門疼痛,大便帶有鮮血,每次將本發明實施例3的產品10克填入到肛門內部,每天2次,13天后,便血和疼痛癥狀消失。2、黃X,女,56歲,外痔10年,大便時流出鮮血,流粘液,墜脹疼痛,每次將本發明實施例3的產品20克涂抹在肛門外部,每天3次,7天后,便血、粘液和疼痛癥狀消失。3、孫X,男,61歲,外痔5年,大便出血、肛周疼痛、瘙癢,每次將本發明實施例3的產品15克涂抹在肛門外部,每天3次,7天后,便血、瘙癢和疼痛癥狀消失。
4、丁 X,男,49歲,混合痔7年,糞便中帶血,排便脫肛,每次將本發明實施例3的產品20克涂抹在肛門外部,每天3次,12天后,便血、脫肛和疼痛癥狀消失。20名病例,男12名,女8名,41-85歲,內痔7名,外痔8名,混合痔5名,大便時肛門疼痛,大便帶有鮮血,流粘液,墜脹疼痛,肛周疼痛、瘙癢,脫肛。每次將本發明實施例3的產品10-30克涂抹在外痔或混合痔的病人的肛門外部, 每天3次,加快了癥狀消失的時間。每次將本發明實施例3的產品10-30克填入內痔的病人的肛門內部,每天3次,加快了癥狀消失的時間。內痔4名在10天時,癥狀消失。內痔2名在13天時,癥狀消失。內痔I名在14 天時,癥狀消失。外痔5名在5天時,癥狀消失。外痔2名在7天時,癥狀消失。外痔I名在10天時,癥狀消失。混合痔2名在7天時,癥狀消失。混合痔2名在12天時,癥狀消失。混合痔I名在15天時,癥狀消失。
具體實施例方式實施例I
一種緩解痔瘡癥狀的草藥的制備方法,取原料黃芪10 g、黃芩10 g、苦楝皮6 g、葛根6 g,蒲公英5g、紫花地丁 5g、紅花5g、五倍子2 g、青蒿20 g、白帆20 g、白茅根20g、蘆華根20 g、透骨草15 g,依下述步驟制備;將原料加水煎煮2次,第一次加水量為藥材的3倍, 煎煮時間3小時;第二次加水量為藥材的3倍,煎煮時間4小時;合并兩次煎煮液,過濾,濃縮至膏狀。實施例2
一種緩解痔瘡癥狀的草藥的制備方法,取原料黃芪30g、黃芩25 g、苦楝皮10g、葛根 IOg,蒲公英10g、紫花地丁 10 g、紅花10 g、五倍子10g、青蒿35g、白帆35 g、白茅根40 g 、蘆葦根35 g、透骨草30 g。依下述步驟制備;將原料加水煎煮2次,第一次加水量為藥材的3倍,煎煮時間3小時;第二次加水量為藥材的3倍,煎煮時間4小時;合并兩次煎煮液, 過濾,濃縮至膏狀。實施例3
一種緩解痔瘡癥狀的草藥的制備方法,取原料黃芪45 g、黃芩36 g、苦楝皮15 g、葛根 15 g,蒲公英15 g、紫花地丁 15 g、紅花15 g、五倍子15 g、青蒿45 g、白帆45 g、白茅根 45 g、蘆葦根45 g、透骨草45 g,依下述步驟制備;將原料加水煎煮2次,第一次加水量為藥材的3倍,煎煮時間3小時;第二次加水量為藥材的3倍,煎煮時間4小時;合并兩次煎煮液,過濾,濃縮至膏狀。
權利要求
1.一種緩解痔瘡癥狀的草藥,其特征在于是由下述重量配比的原料;黃芪10-45 g、 黃芩10-36 g、苦楝皮6-15 g、葛根6-15 g,蒲公英5_15 g、紫花地丁 5_15 g、紅花5_15 g、五倍子2-15 g、青蒿20-45 g、白礬20-45 g、白茅根20-45 g、蘆葦根20-45 g、透骨草 15-45 g 。
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一種緩解痔瘡癥狀的草藥,其特征在于是由下述重量配比的原料;黃芪30g、黃芩25 g、苦楝皮10g、葛根10g,蒲公英10g、紫花地丁 10 g、紅花10 g、 五倍子10g、青蒿35g、白帆35 g、白茅根40 g、蘆華根35 g、透骨草30 g。
3.如權利要求I或2所述的一種緩解痔瘡癥狀的草藥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取原料,依下述步驟制備;將原料加水煎煮2次,第一次加水量為藥材的3倍,煎煮時間3小時;第二次加水量為藥材的3倍,煎煮時間4小時;合并兩次煎煮液,過濾,濃縮至膏狀。
4.一種緩解痔瘡癥狀的草藥用于治療痔瘡。
全文摘要
一種緩解痔瘡癥狀的草藥,是由下述重量配比的原料;黃芪10-45g、黃芩10-36g、苦楝皮6-15g、葛根6-15g,蒲公英5-15g、紫花地丁5-15g、紅花5-15g、五倍子2-15g、青蒿20-45g、白礬20-45g、白茅根20-45g、蘆葦根20-45g、透骨草15-45g。
文檔編號A61K9/06GK102579891SQ201210082079
公開日2012年7月18日 申請日期2012年3月26日 優先權日2012年3月26日
發明者周潔 申請人:周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