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治療肝癌的中藥組合物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中藥領域,具體涉及ー種治療肝癌的中藥組合物。
背景技術:
肝癌是指發(fā)生于肝臟的惡性腫瘤,包括原發(fā)性肝癌和轉移性肝癌兩種,日常說的肝癌多指原發(fā)性肝癌。原發(fā)性肝癌是臨床上最常見的惡性腫瘤之一,根據(jù)最新統(tǒng)計,全世界毎年新發(fā)肝癌患者約六十萬,居惡性腫瘤的第五位。原發(fā)性肝癌在我國屬于高發(fā)病,目前我國發(fā)病人數(shù)約占全球肝癌病人的55%,嚴重威脅我國人民的健康和生命。目前治療肝癌的手段主要有手術、放療、化療及藥物,因為肝癌的早期表現(xiàn)不明顯,患者很容易錯過做手術的最佳時機,而放療及化療在殺死癌細胞的同時對人體正常細胞產(chǎn)生傷害。藥物治療中,西藥副作用大,費用昂貴,中藥治療肝癌副作用小,費用相對較低,但療效好的此類中藥缺乏。
發(fā)明內容
本發(fā)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治療肝癌的中藥組合物,該藥物治療肝癌療效確切,有效率高。本發(fā)明是通過如下技術方案實現(xiàn)的,一種治療肝癌的中藥組合物,其特征是,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藥制成云芝40-55、五味子40-55、茯苓35-50、黃芪35-50、八月扎35-45、柴胡20-30、麝香20-30、皂角刺45-55、壁虎25-35、茵陳25-35、莪術30-40、川芎20-30、當歸 30-40、乳香 15-25、沒藥 15-25。本發(fā)明治療肝癌的中藥組合物,優(yōu)選地,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藥制成云芝50、五味子50、茯苓45、黃芪40、八月扎40、柴胡25、麝香25、皂角刺50、壁虎30、茵陳30、莪術35、川芎25、當歸35、乳香20、沒藥20。服用方法為單劑量260g,水煎服,每天ー劑,分早晚兩次服用,20天為ー個療程。組合物中各原料藥的藥理作用為云芝性味甘、淡、微寒,歸肝、脾、肺經(jīng),具有清熱、解毒、消炎、抗癌、保肝等功效。云芝中主要活性成分為云芝多糖,云芝多糖具有免疫調節(jié)功能,是良好的免疫增強劑,具有增強免疫細胞功能和識別能力;云芝多糖同時具有保肝護肝作用,可顯著降低血清轉氨酶,對肝組織病變和肝壞死有明顯的修復作用。五味子溫、酸、甘,歸肺、心、腎經(jīng);中藥功效在于滋補強壯之力,藥用價值極高。五味子可以保護人體五臟-心、肝、脾、肺、腎,促進肝臟的解毒過程、保護肝臟免受毒害,并能再生因濫用酒精、藥物或肝炎而受損的肝臟組織。五味子含有豐富的有機酸、維生素、類黃酮、植物固醇及有強效復原作用的木酚素,它也是兼具精、氣、神三大補益的少數(shù)藥材之 一,能益氣強肝、增進細胞排除廢物的效率。茯苓味甘、淡、性平。入心、肺、脾經(jīng)。具有利水滲濕、益脾和胃、寧心安神之功用。現(xiàn)代醫(yī)學研究茯苓能增強機體免疫功能,茯苓多糖有明顯的抗腫瘤及保肝臟作用。黃芪味甘,微溫。歸肺、脾、肝、腎經(jīng)。具有補氣固表、利水退腫、托毒排膿、生肌等功效。有增強機體免疫功能、保肝、利尿、抗衰老、抗應激、降壓和較廣泛的抗菌作用。八月扎味苦,性寒。歸肝、脾經(jīng)。具有舒肝理氣,散結止痛的功效。主治肝癌、胃癌、肺癌、乳腺癌等腫瘤以及癌性疼痛。柴胡具有解熱、鎮(zhèn)痛、消炎和疏肝解郁作用,還具有增強機體免疫力的作用。麝香磨香性辛、溫、無毒、味苦。入心、脾、肝經(jīng),有開竅、辟穢、通絡、散淤之功能。皂角刺性味辛,溫,消腫排膿,中醫(yī)臨床用于癰疽腫毒均有較好的治療效果,一般表現(xiàn)為膿未成者可消,膿已成者可使之速潰。現(xiàn)代抗癌藥理研究表明,皂角刺具有抗癌抑癌 活性。壁虎咸、寒,有小毒,功能主治祛風,活絡,散結。茵陳具有保肝利膽、抗炎、鎮(zhèn)痛、解熱、利尿、興奮平滑肌、抑制腫瘤等作用;其中抗腫瘤活性成分為茵陳色原酮。莪術辛、苦,溫。歸肝、脾經(jīng),具有散結、破血祛瘀、行氣止痛的功效,還具有保肝、消炎、抗腫瘤作用。川芎味辛,性溫。歸肝、膽、心包經(jīng)。功效活血祛瘀;行氣開郁;祛風止痛。當歸性溫,味甘、辛。歸肝、心、脾經(jīng)。功能主治補血活血,調經(jīng)止痛,潤腸通便。乳香性辛、苦、溫。人心、肝、脾經(jīng)。活血,行氣、止痛。沒藥有止痛、活血散瘀、行氣舒筋、消腫生肌等功效。中醫(yī)認為肝與膽相為表里,開竅于目,肝主藏血,主疏泄,有貯藏和調節(jié)血液的功能。本發(fā)明按照中醫(yī)理論君臣佐使組方,具有保肝、免疫調節(jié)功效的云芝、五味子、茯苓為君藥,具有補氣固表、舒肝理氣功效的黃芪、八月扎、柴胡為臣藥,具有活絡散結、消腫排膿作用的麝香、皂角刺、壁虎和茵陳為佐藥,具有補血活血、行氣止痛作用的莪術、川芎、當歸、乳香和沒藥為使藥,方中各藥協(xié)同作用,共奏補氣固表、舒肝理氣、活絡散結的作用,提高機體免疫力,保肝抗癌,且無明顯毒副作用,用于治療肝癌療效確切,有效率高。
具體實施例方式實施例I一種治療肝癌的中藥組合物,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藥制成云芝50、五味子50、茯苓45、黃芪40、八月扎40、柴胡25、麝香25、皂角刺50、壁虎30、茵陳30、莪術35、川芎25、當歸35、乳香20、沒藥20。實施例2—種治療肝癌的中藥組合物,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藥制成云芝40、五味子40、茯苓50、黃芪50、八月扎45、柴胡25、麝香25、皂角刺45、壁虎25、茵陳25、莪術30、川芎20、當歸35、乳香15、沒藥20。實施例3一種治療肝癌的中藥組合物,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藥制成云芝55、五味子55、茯苓35、黃芪35、八月扎35、柴胡20、麝香20、皂角刺55、壁虎35、茵陳35、莪術40、川芎30、當歸40、乳香25、沒藥15。實施例4一種治療肝癌的中藥組合物,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藥制成云芝50、五味子50、茯苓40、黃苗35、八月扎45、柴胡30、麝香30、皂角刺45、壁虎25、茵陳35、莪術40、川芎30、當歸30、乳香15、沒藥25。實施例5 :本發(fā)明中藥組合物治療肝癌的臨床試驗效果。選擇332例肝癌患者為例。I、診斷標準
I. I、西醫(yī)診斷標準以我國衛(wèi)生部編的《中國常見惡性腫瘤診治規(guī)范》中的原發(fā)性肝癌診斷標準為依據(jù)。I. 2、中醫(yī)診斷標準參照《新藥(中藥)治療原發(fā)性肝癌臨床指導原則》辨證分型標準,辨為血瘀肝郁證。2、病例納入標準2. I、明確診斷為原發(fā)性肝癌的患者;2. 2、中醫(yī)辨證為血瘀肝郁證型的患者;2. 3、Karnofsky評分40分以上,預計生存期2個月以上者;2. 4、年齡在25-65歲的患者;3、治療方法按照上述實施例I配方,單劑量260g,水煎服,每天ー劑,分早晚兩次服用,20天為
ー個療程。4、療效評定標準4. I、腫瘤大小變化按照衛(wèi)生部《中國常見惡性腫瘤診治規(guī)范》中原發(fā)性肝癌療效評定標準,以患者治療前與治療后B超或CT進行對照比較,以完全緩解(CR)、部分緩解(PR)、穩(wěn)定(SD)、進展(PD)進行療效評定。4. 2、中醫(yī)證候(治療前后分別觀測一次,進行比較)顯效癥狀、體征明顯改善,證候積分減少> 70% ;有效癥狀、體征均有好轉,證候積分減少> 30% ;無效癥狀、體征無明顯改善,證候積分減少不足30% ;計算公式[(治療前積分-治療后積分)/治療前積分]X 100%5、結果分析5. I、治療前后腫瘤大小變化(見表I)表I治療前后腫瘤大小評定結果
療效評定 Fcr I-Pr~I-SD rro~ 合計~
人數(shù)36165 8843 332
S■分率(%) 10.8 49. 7 26. 5 13.0 100由上表可見,本發(fā)明中藥組合物治療肝癌有效率為60.5% (CR+PR),穩(wěn)定率占87% (CR+PR+SD),說明本發(fā)明中藥治療肝癌有效率高,具有抑制肝癌發(fā)展,穩(wěn)定瘤體的作用。5. 2、癥狀改善情況根據(jù)治療前后中醫(yī)證候觀察結果比較,癥狀改善有效率82%。5. 3、毒副作用分析 觀察的332例患者中,服用本發(fā)明中藥后僅有5例出現(xiàn)低熱、3例輕度腹瀉,出現(xiàn)副反應的幾率僅為2. 4%,經(jīng)對癥處置副反應消失,其余無任何毒副作用。綜上所述,本發(fā)明用于治療肝癌的中藥組合物,經(jīng)臨床試驗,表明其可有效抑制肝癌發(fā)展,改善患者癥狀、體征,且無明顯毒副作用。典型病例病例I :張某,男,45歲,患者診斷為肝癌中期,食欲差,消瘦,倦怠乏力,腹脹,肝區(qū)疼痛,按照上述實施例I配方,單劑量260g,水煎服,每天一劑,分早晚兩次服用,20天為一個療程,服用2個療程后,患者精神和食欲轉好,體能增強,肝區(qū)疼痛明顯減輕。病例2 :姜某,男,60歲,患者癥狀為腹部悶脹,消化不良,有時惡心、嘔吐,不明原因的發(fā)熱,肝區(qū)持續(xù)性疼痛,確診為肝癌,經(jīng)腹部CT檢查發(fā)現(xiàn)腫瘤大小為3cmX4cm,按照上述實施例3配方,單劑量260g,水煎服,每天一劑,分早晚兩次服用,20天為一個療程,服用3個療程后,患者腹部悶脹、發(fā)熱、惡心癥狀明顯減輕,食欲增加,經(jīng)檢查腫瘤縮小為2cm X 3cm,病情好轉。
權利要求
1.一種治療肝癌的中藥組合物,其特征是,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藥制成云芝40-55、五味子40-55、茯苓35-50、黃芪35-50、八月扎35-45、柴胡20-30、麝香20-30、皂角刺45-55、壁虎25-35、茵陳25-35、莪術30-40、川芎20-30、當歸30-40、乳香15-25、沒藥15-25。
2.根據(jù)權利要求I所述的治療肝癌的中藥組合物,其特征是,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藥制成云芝50、五味子50、茯苓45、黃芪40、八月扎40、柴胡25、麝香25、皂角刺50、壁虎30、茵陳30、莪術35、川芎25、當歸35、乳香20、沒藥20。
全文摘要
本發(fā)明涉及一種治療肝癌的中藥組合物,屬中藥領域。該中藥組合物由云芝、五味子、茯苓、黃芪、八月扎、柴胡、麝香、皂角刺、壁虎、茵陳、莪術、川芎、當歸、乳香和沒藥15種原料藥制成,具有補氣固表、舒肝理氣、活絡散結的作用,提高機體免疫力,保肝抗癌,用于治療肝癌療效確切,有效率高,且無明顯毒副作用。
文檔編號A61K36/9066GK102626508SQ201210122650
公開日2012年8月8日 申請日期2012年4月24日 優(yōu)先權日2012年4月24日
發(fā)明者楊詠梅, 毛海婷, 高莉 申請人:山東大學齊魯醫(y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