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治療胸膜炎的中藥及其制備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中藥領域,具體涉及ー種治療胸膜炎的中藥及其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
胸膜炎最常見的癥狀為胸痛,胸痛常突然出現,程度差異較大,可為不明確的不適或嚴重的刺痛,可僅在患者深呼吸或咳嗽時出現,亦可持續存在并因深呼吸或咳嗽而加劇,胸痛為壁層胸膜的炎癥所致,通常出現于正對炎癥部位的胸壁。亦可表現為腹部、頸部或肩部的牽涉痛。胸膜炎由于深呼吸可致疼痛,故常引起呼吸淺快,患側肌肉運動較對側為弱。現有的治療多為西藥治療,副作用大
發明內容
本發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治療胸膜炎的中藥及其制備方法,本發明中藥具有外散風寒,內解少陽,理清陽明,兼化濕的功效,治療胸膜炎有療效好,見效快,無任何毒副作用的優點。本發明采用的技術方案如下
治療胸膜炎的中藥,其組成原料的重量份為甘薯葉5-10、石蘭3-8、地骨皮3-5、西洋參10-15、冬蟲夏草1-3、肉蓯蓉5-10、田基黃3-8、蘆根10-15、天麻8-12、前胡8-12、敗醬草3-8、甘草5-10、黃柏5-10、薏苡仁3-8、柴胡4_6、蓮子10-20、魚腥草3_8、側柏葉5_10、鉤藤3-8、肉桂8-12和蓖麻子3-5。治療胸膜炎的中藥,其組成原料的重量份為甘薯葉8、石蘭5、地骨皮4、西洋參12、冬蟲夏草2、肉蓯蓉8、田基黃5、蘆根12、天麻10、前胡10、敗醬草5、甘草8、黃柏8、薏苡仁5、柴胡5、蓮子15、魚腥草5、側柏葉8、鉤藤5、肉桂10和蓖麻子4。治療胸膜炎的中藥的制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按組成原料的重量份稱取各組分原料,加水煎煮20-30分鐘,即可服用,日服I劑,煎水分2-3次服完。用法與用量日服I劑,煎水分2至3次服完,一般7天為I療程,一般服用2-3個療程即可。本發明的有益效果
本發明的中藥組合物用于治療胸膜炎,具有外散風寒,內解少陽,理清陽明,兼化濕的功效,治療胸膜炎有療效好,見效快,無任何毒副作用的優點。
具體實施例方式實施例治療胸膜炎的中藥,其組成原料的重量份為(克):甘薯葉8、石蘭5、地骨皮
4、西洋參12、冬蟲夏草2、肉蓯蓉8、田基黃5、蘆根12、天麻10、前胡10、敗醬草5、甘草8、黃柏8、薏苡仁5、柴胡5、蓮子15、魚腥草5、側柏葉8、鉤藤5、肉桂10和蓖麻子4。治療胸膜炎的中藥的制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按組成原料的重量份稱取各組分原料,加水煎煮20-30分鐘,即可服用,日服I劑,煎水分2-3次服完。
用法與用量日服I劑,煎水分2至3次服完,一般7天為I療程,一般服用2-3個療程即可。典型病例
病例I :齊某,男,67歲,2008年7月13日,寒發熱一周,全身酸痛,出汗、ロ干飲多飲溫,無鼻塞咳嗽,無咽痛,不吐不瀉,體溫38. 5°C,右側胸膜炎少量積液;服用本發明的中藥組方2個療程,日服I劑,煎水分2-3次服完,5劑服完后,發熱 癥狀大為減輕,繼續連服后,身體完全恢復健康。病例2:常某,女,57歲,2009年10月13日,畏寒發熱4天,全身酸痛,出汗、ロ干飲多飲溫,無鼻塞咳嗽,無咽痛,不吐不瀉,體溫38. 7 V,左側胸膜炎少量積液;服用本發明的中藥組方3個療程,日服I劑,煎水分2次服完,4劑服完后,發熱癥狀大為減輕,繼續連服后,身體完全恢復健康。病例3 :孔某,男,63歲,2006年8月17日,寒發熱半個月,全身酸痛,出汗、ロ干飲多飲溫,無鼻塞咳嗽,無咽痛,不吐不瀉,體溫38. 8°C,右側胸膜炎少量積液;服用本發明的中藥組方3個療程,日服I劑,煎水分2-3次服完,3劑服完后,發熱癥狀大為減輕,繼續連服后,身體完全恢復健康。病例4 :嚴某,男,56歲,2008年9月3日,寒發熱5天,全身酸痛,出汗、ロ干飲多飲溫,無鼻塞咳嗽,無咽痛,不吐不瀉,體溫39. 2°C,左側胸膜炎少量積液;服用本發明的中藥組方I個療程,日服I劑,煎水分2-3次服完,2劑服完后,發熱癥狀大為減輕,繼續連服后,身體完全恢復健康。病例5 :溫某,男,47歲,2010年3月17日,寒發熱一周,全身酸痛,出汗、ロ干飲多飲溫,無鼻塞咳嗽,無咽痛,不吐不瀉,體溫37. 8°C,右側胸膜炎少量積液;服用本發明的中藥組方2個療程,日服I劑,煎水分2-3次服完,4劑服完后,發熱癥狀大為減輕,繼續連服后,身體完全恢復健康。
權利要求
1.一種治療胸膜炎的中藥,其特征在于其組成原料的重量份為甘薯葉5-10、石蘭3-8、地骨皮3-5、西洋參10-15、冬蟲夏草1-3、肉蓯蓉5_10、田基黃3_8、蘆根10-15、天麻8-12、前胡8-12、敗醬草3-8、甘草5_10、黃柏5_10、薏苡仁3_8、柴胡4_6、蓮子10-20、魚腥草3-8、側柏葉5-10、鉤藤3-8、肉桂8-12和蓖麻子3_5。
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治療胸膜炎的中藥,其特征在于其組成原料的重量份為甘薯葉8、石蘭5、地骨皮4、西洋參12、冬蟲夏草2、肉蓯蓉8、田基黃5、蘆根12、天麻10、前胡10、敗醬草5、甘草8、黃柏8、薏苡仁5、柴胡5、蓮子15、魚腥草5、側柏葉8、鉤藤5、肉桂10和蓖麻子4。
3.—種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治療胸膜炎的中藥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按組成原料的重量份稱取各組分原料,加水煎煮20-30分鐘,即可服用,日服I劑,煎水分2-3次服完。
全文摘要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治療胸膜炎的中藥及其制備方法,有下列組分組成,各組分的重量份為甘薯葉5-10、石蘭3-8、地骨皮3-5、西洋參10-15、冬蟲夏草1-3、肉蓯蓉5-10、田基黃3-8、蘆根10-15、天麻8-12、前胡8-12、敗醬草3-8、甘草5-10、黃柏5-10、薏苡仁3-8、柴胡4-6、蓮子10-20、魚腥草3-8、側柏葉5-10、鉤藤3-8、肉桂8-12和蓖麻子3-5。本發明的中藥組合物用于治療胸膜炎,具有外散風寒,內解少陽,理清陽明,兼化濕的功效,治療胸膜炎有療效好,見效快,無任何毒副作用的優點。
文檔編號A61P43/00GK102688409SQ20121013995
公開日2012年9月26日 申請日期2012年5月8日 優先權日2012年5月8日
發明者錢小智 申請人:安徽智遠生物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