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防治骨質增生的中藥貼膏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中藥技術領域,具體地說是ー種防治骨質增生的中藥貼膏。
背景技術:
骨質增生癥是中老年常見病、多發病。是由于構成關節的軟骨、椎間盤、韌帶等軟組織變性、退化,關節邊緣形成骨刺,滑膜肥厚等變化,而出現骨破壞,引起繼發性的骨質增生,導致關節變形,當受到異常載荷時,引起關節疼痛、活動受限等癥狀的ー種疾病。骨質增生是ー種多發病、常見病。骨質增生癥屬中醫的“痹證”范疇,亦稱“骨痹”。中醫認為本病與外傷、勞損、瘀血阻絡、感受風寒濕邪、痰濕內阻、肝腎虧虛和氣血虛弱,實證包括風濕寒邪侵襲、痰濕內阻和氣滯血瘀。骨質增生是ー種具有發病率高,治療時間長,治療后極易復 發等特點,而目前治療骨質增生均為ロ服藥,不僅治療效果慢,還含有大量激素,對人體副作用較大。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針對目前在治療骨質增生上的不足之處,提供一種防治骨質增生的中藥貼膏,解決了現有藥物治療療程長、見效慢、易復發的問題。本發明為達到上述目的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防治骨質增生的中藥貼膏,其中藥貼膏是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制成的生地黃15-20克、川芎10-15克、蘇木10-15克、延胡索10-15克、香附10-15克、桃仁8-12克、紅花8-12克、牛膝5-10克、穿山甲5-10克、當歸5-10克。將上述10味中藥烘干,篩選洗浄研成中藥粉,用100目紗網過濾后置于器皿中加水煎熬,煎熬后取其上清液和藥渣加蜂蠟攪拌均勻得浸膏,將得到的浸膏用紗網包裹壓平,切片即成。其中各中藥的歸經及功效作用為生地黃甘,寒,歸心、肝、腎經,具有清熱涼血,養陰,生津的功效,可治療熱病舌絳煩渴,陰虛內熱,骨蒸勞熱,內熱消渴,吐血,嶇血,發斑發疹等。(中國藥典2005年版一部第82頁)川芎辛,溫,歸肝、膽、心包經,具有活血行氣,祛風止痛的功效,可治療月經不調的功效.可治療癥瘕腹痛,胸脅刺痛,跌撲腫痛,頭痛。風濕痹痛。(中國藥典2005年版一部第28頁)蘇木甘、咸,平,歸心、肝、脾經,具有行血祛瘀,消腫止痛的功效,可治療經閉痛經,產后瘀阻,胸腹刺痛,外傷腫痛等。(中國藥典2005年版一部第113頁)延胡索(元胡)辛、苦,溫,歸肝、脾經,具有活血,利氣,止痛的功效,可治療胸脅、脘腹疼痛,跌撲腫痛等。(中國藥典2005年版一部第94頁)香附辛、微苦、微甘,平,歸肝、脾、三焦經,具有行氣解郁,調經止痛的功效,可治療肝郁氣滯,胸、脅、脘腹脹痛,消化不良,胸脘痞悶,寒疝腹痛等。(中國藥典2005年版一部第181頁)桃仁苦、甘,平,歸心、肝、大腸經,具有活血祛瘀,潤腸通便的功效,可治療癥瘕痞塊,跌撲損傷,腸燥便秘等。(中國藥典2005年版一部第196頁)紅花辛,溫,歸心、肝經,具有活血通經,散瘀止痛的功效,可治療惡露不行,癥瘕痞塊,跌撲損傷,瘡瘍腫痛等。(中國藥典2005年版一部第103頁)牛膝苦、酸,平,歸肝、腎經,具有補肝腎,強筋骨,逐瘀通經,引血下行的功效,可治療腰膝酸痛,筋骨無力,經閉癥瘕,肝陽眩暈等。(中國藥典2005年版一部第49頁)穿山甲咸,微寒,歸肝、胃經,具有通經下乳,消腫排膿,搜風通絡的功效,可治療癰腫瘡毒,關節痹痛,麻木拘攣等。(中國藥典2005年版一部第189頁) 當歸甘、辛,溫,歸肝、心、脾經,具有補血活血,調經止痛,潤腸通便的功效,可治療血虛萎黃,眩暈心悸,虛寒腹痛,腸燥便秘,風濕痹痛,跌撲損傷,癰疽瘡瘍等。(中國藥典2005年版一部第89頁)上述中藥中生地黃、川芎、桃仁、紅花、蘇木、穿山甲、牛膝、當歸活血化瘀;延胡素、香附行氣止痛,以利瘀血的消散。以乳香、沒藥、細辛研細未,調醋熱敷,有濕經活血、散瘀止痛之功,可使藥物直達病所,促進組織修復,減少炎性刺激。諸藥合用,以活血化瘀為主,對癥治療為輔,藥證相宜,標本同治,故收效滿意。本發明與現有技術相比,原料易得、制作方法簡便,能夠軟堅化積、活血化瘀,行氣止痛,且無副作用,治療效果顯著。臨床實施應用例如下徐遠明,男,67歲,安徽省蕪湖市南陵縣人,患有骨質增生,使用本發明的中藥貼膏2年后,骨刺消除,骨骼健碩有力,骨質增生完全治愈。
具體實施例方式下面結合實施例對本發明作進ー步的說明。實施例一,本發明所述的ー種防治骨質增生的中藥貼膏,其中藥貼膏是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制成的生地黃15-20克、川芎10-15克、蘇木10-15克、延胡索10-15克、香附10-15克、桃仁8-12克、紅花8-12克、牛膝5_10克、穿山甲5_10克、當歸5_10克,將上述10味中藥烘干,篩選洗浄研成中藥粉,用100目紗網過濾后置于器皿中加水煎熬,煎熬后取其上清液和藥渣加蜂蠟攪拌均勻得浸膏,將得到的浸膏用紗網包裹壓平,切片即成。實施例ニ,發明所述的ー種防治骨質增生的中藥貼膏,其中藥貼膏的優選原料重量份是生地黃18克、川芎13克、蘇木12克、延胡索13克、香附11克、桃10克、紅花10克、牛膝9克、穿山甲8克、當歸9克,將上述10味中藥烘干,篩選洗浄研成中藥粉,用100目紗網過濾后置于器皿中加水煎熬,煎熬后取其上清液和藥渣加蜂蠟攪拌均勻得浸膏,將得到的浸膏用紗網包裹壓平,切片即成。
權利要求
1.一種防治骨質增生的中藥貼膏,其特征在于中藥貼膏是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制成,生地黃15-20克、川芎10-15克、蘇木10-15克、延胡索10-15克、香附10-15克、桃仁8-12克、紅花8-12克、牛膝5-10克、穿山甲5_10克、當歸5_10克。
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ー種防治骨質增生的中藥貼膏,其特征在于中藥貼膏的優選原料重量份是,生地黃18克、川芎13克、蘇木12克、延胡索13克、香附11克、桃10克、紅花10克、牛膝9克、穿山甲8克、當歸9克。
全文摘要
一種防治骨質增生的中藥貼膏,其中藥貼膏是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制成的生地黃15-20克、川芎10-15克、蘇木10-15克、延胡索10-15克、香附10-15克、桃仁8-12克、紅花8-12克、牛膝5-10克、穿山甲5-10克、當歸5-10克,將諸味中藥烘干,篩選洗凈研成中藥粉,用100目紗網過濾后置于器皿中加水煎熬,煎熬后取其上清液和藥渣加蜂蠟攪拌均勻得浸膏,將得到的浸膏用紗網包裹壓平,切片即成,本發明的中藥貼膏與現有技術相比,原料易得、制作方法簡便,能夠軟堅化積、活血化瘀,行氣止痛,且無副作用,治療效果顯著。
文檔編號A61K36/8905GK102670911SQ20121014077
公開日2012年9月19日 申請日期2012年5月9日 優先權日2012年5月9日
發明者郭偉基托夫, 郭章發 申請人:太倉市偉基生物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