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盆炎清膠囊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治療盆腔炎的藥物領域,確切地說是一種盆炎清膠囊。
背景技術:
盆腔炎指女性上生殖道及其周圍組織的炎癥,主要包括子宮內膜炎、輸卵管炎、輸卵管卵巢膿腫和盆腔腹膜炎。炎癥可局限于一個部位,也可同時累及幾個部位,最常見的是輸卵管炎、輸卵管卵巢炎。盆腔炎多發生在性活躍期、有月經的婦女,可用李醫生婦科凝膠初潮前、絕經后或未婚者很少發生盆腔炎。若發生盆腔炎也往往是鄰近器官炎癥的擴散,按其發病過程、臨床表現可分為急性與慢性兩種。慢性盆腔炎主要是由于濕熱血瘀,氣血虧虛,濕熱下注引起,一般藥物很難根治。 本病隸屬于祖國醫學“帶下病”、“腹痛”、“癥瘕”、“月經不調”和“不孕”等范疇。一般認為,多由于濕熱之邪傷及任脈而發病,《素間骨空論》就曾指出“任脈為病,女子帶下積聚”。歷代醫家對此病一直未間斷研究,傳統方劑有易黃湯、二黃三白散等,新近學者有的用自擬方劑(包括湯劑、中成藥),也有的用中藥濕敷、中藥灌腸、理聞等方法治療,這些方法療效均不很確切,容易復發,有的還比較麻煩,病人難以堅持應用,不能廣泛地在臨床推廣應用。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活血化瘀,清熱利濕,對慢性盆腔炎療效顯著,見效快,且便于攜帶的盆炎清膠囊。本發明采用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盆炎清膠囊,其特征在于,其是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藥制成紅藤20-25,敗醬草25-30,椿根皮25-30,土茯苓10-15,三棱9-12,莪術9-12,皂刺10-15,柴胡3-9,小茴香3-5,透骨草1-3,金銀花1-2,桃仁10-12,玫瑰花5-8,苦瓜5_6,金錢草5_8,橄欖5_8,荔枝核10-12,篇蓄草5-8,劉寄奴7-10,雞冠花5-6,白雞冠花籽3_5,向日葵莖髓5_6。所述的盆炎清膠囊,其特征在于其是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藥制成紅藤20,敗醬草25,椿根皮30,土茯苓12,三棱10,莪術10,皂刺12,柴胡7,小茴香4,透骨草2,金銀花I,桃仁11,玫瑰花7,苦瓜5,金錢草6,橄欖6,荔枝核11,篇蓄草6,劉寄奴8,雞冠花5,白雞冠花籽4,向日葵莖髓5。所述的盆炎清膠囊,其特征在于制備方法為按重量份稱取各原料藥,研磨成細末,裝入膠囊,每顆重I克左右,即得。使用方法3次/日,每次2粒,白開水送服,飯后服。一個月為一個療程,一般1-3個療程痊愈。本發明的有益效果為
本發明收治門診病例120余人,總有效率達96%,本發明具有清熱化濕,活血化瘀的功效,切中盆腔炎“血瘀氣滯,濕熱內蘊”的病因,綜合多味中藥,療效好,見效快。具體實施方案所述的盆炎清膠 囊,其特征在于其是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藥制成紅藤20,敗醬草25,椿根皮30,土茯苓12,三棱10,莪術10,皂刺12,柴胡7,小茴香4,透骨草2,金銀花I,桃仁11,玫瑰花7,苦瓜5,金錢草6,橄欖6,荔枝核11,篇蓄草6,劉寄奴8,雞冠花5,白雞冠花籽4,向日葵莖髓5。制備方法為按重量份稱取各原料藥,研磨成細末,裝入膠囊,每顆重I克,即得。使用方法3次/日,每次2粒,白開水送服,飯后服。一個月為一個療程,一般1-3個療程痊愈。典型病例
病例I、何某,女,37歲,患慢性盆腔炎3年,近日感到腹部墜脹,疼痛、同時伴有腰酸、腰疼等癥狀,一周前疼痛加重,給予本實施例兩天后,癥狀減輕,服用本實施例兩個療程后,患者癥狀消失,瘡愈。病例2、馬某,女,51歲,患者有慢性盆腔炎病史2年有余,曾住院用西藥抗生素治療,癥情控制,近來因感少腹疼痛加重,腰骶部墜痛又作,帶下量多,色黃質稠,伴周身乏力,經期下腹墜脹明顯,經量多,色暗紅有塊,苔薄黃,舌暗紅,脈沉弦。婦檢示子宮后位、增大,雙側附件增厚,左側附件可觸及鴿蛋大包塊,壓痛明顯。B超檢查示左側附件可見炎性包塊.給予本實施例七天后,癥狀減輕,服用本實施例兩個療程后,患者癥狀消失,痊愈。病例3、沈某,女,42歲,病史患者下腹部疼痛3年余,帶下量多,色白,質稀,有腥氣,腰酸痛,大小便正常。曾應用抗生素類藥物,無效。檢查下腹部壓痛,無反跳通,全腹無病理性腫塊。舌淡胖,邊有齒印,苔厚白,脈緩弱。診為盆腔炎,給予本實施例兩天后,癥狀減輕,服用本實施例一個療程后,患者癥狀消失,痊愈。病例4、衛某,女,59歲,患者主訴,患慢性盆腔炎半年多,近日感到腹部墜脹,疼痛、同時伴有腰酸、腰疼等癥狀。診為慢性盆腔炎,中醫辯證屬血瘀氣滯,濕熱內蘊。給予本實施例一周后,癥狀減輕,服用本實施例兩個療程后,患者癥狀消失,痊愈。
權利要求
1.一種盆炎清膠囊,其特征在于,其是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藥制成紅藤20-25,敗醬草25-30,椿根皮25-30,土茯苓10-15,三棱9-12,莪術9_12,皂刺10-15,柴胡3-9,小茴香3-5,透骨草1-3,金銀花1-2,桃仁10-12,玫瑰花5-8,苦瓜5_6,金錢草5_8,橄欖5_8,荔枝核10-12,篇蓄草5-8,劉寄奴7-10,雞冠花5-6,白雞冠花籽3_5,向日葵莖髓5_6。
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盆炎清膠囊,其特征在于其是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藥制成紅藤20,敗醬草25,椿根皮30,土茯苓12,三棱10,莪術10,皂刺12,柴胡7,小茴香4,透骨草2,金銀花I,桃仁11,玫瑰花7,苦瓜5,金錢草6,橄欖6,蒸枝核11,篇蓄草6,劉寄奴8,雞冠花5,白雞冠花籽4,向日葵莖髓5。
3.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盆炎清膠囊,其特征在于制備方法為按重量份稱取各原料藥,研磨成細末,裝入膠囊,每顆重I克左右,即得。
全文摘要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盆炎清膠囊,其是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藥制成紅藤20-25,敗醬草25-30,椿根皮25-30,土茯苓10-15,三棱9-12,莪術9-12,皂刺10-15,柴胡3-9,小茴香3-5,透骨草1-3,金銀花1-2,桃仁10-12,玫瑰花5-8,苦瓜5-6,金錢草5-8,橄欖5-8,荔枝核10-12,萹蓄草5-8,劉寄奴7-10,雞冠花5-6,白雞冠花籽3-5,向日葵莖髓5-6。本發明具有清熱化濕,活血化瘀的功效,切中盆腔炎“血瘀氣滯,濕熱內蘊”的病因,綜合多味中藥,療效好,見效快。
文檔編號A61K36/9066GK102743686SQ201210184828
公開日2012年10月24日 申請日期2012年6月7日 優先權日2012年6月7日
發明者王曉兵 申請人:王曉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