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治療頭痛荷葉蠶沙中藥口服液及制備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中藥領域,特別涉及一種治療頭痛荷葉蠶沙中藥ロ服液及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
頭痛是指頭部經脈絀急或失養,清竅不利所引起的頭部疼痛為特征的ー種病癥。是頭部遠傷病的主要癥狀,疼痛有輕有重,各種疼痛形式均可出現,有時疼痛還可出現惡心嘔吐現象,疼痛時間有長有短。額脹悶,冷則緩解,冬天也要讓頭涼快,額脹痛,額痛如裂,發昏,額感覺發熱;眉棱骨疼痛不安、令人愁眉不展;除了最常見的疼痛之外,頭部遠傷病還有暈眩,頭部特別怕冷,有的夏天還需戴帽子圍頭巾,有的怕熱,冬天也要吹涼風,頭重如裏,頭皮發麻、抽搐、跳動,或有帖物感,蟲爬感,或頭暈悶糊涂,腦鳴或眼突然視物模糊等多種癥狀表現。西藥副作用大,不利于長期使用,中醫藥用于治療頭痛的藥物,由于具有副作用小、療效好的特點,故很受人們青睞。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了ー種副作用小、療效好,用于治療頭痛荷葉蠶沙中藥ロ服液及制備方法。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的治療頭痛荷葉蠶沙的中藥ロ服液,是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藥制成的薄荷200-320 份、大黃 100-160 份、牛膝 100-160 份、荷葉 100-300 份、菊花 100-160份、蠶沙100-140份。所述的治療頭痛荷葉蠶沙的中藥ロ服液,是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藥制成的薄荷260份、大黃130份、牛膝130份、荷葉200份、菊花130份、蠶沙120份。所述的治療頭痛荷葉蠶沙的中藥ロ服液及制備方法,包括下列步驟取藥材薄荷260份、大黃130份、牛膝130份、荷葉200份、菊花130份、蠶沙120份,用水煎煮二次,每次用水量為藥材重量的8-10倍量,煎煮二次,每次1-2小時,濾過,濾液濃縮成在60-65°C測相對密度為I. 10-1. 25的清膏,加こ醇至使含こ醇量為60%,攪勻,靜置,濾過,取濾液回收こ醇,濃縮成含固體重量65-67%的浸膏,加入蔗糖20%、煉蜜12%、防腐劑1_3%,原液灌封,輻照滅菌,包裝成品,制成ロ服液,即得。服用方法ロ服,毎次10 — 20ml,日服3次,服藥3天,5天ー療程,服藥后多在1-3天見效,1-5天治愈。本中藥ロ服液特點是能使患者痊愈,見效快,效果好,毒副作用小,起到標本兼治、扶正不滯邪、祛邪不傷正的作用,無復發,成本低,值得臨床推廣應用。本發明所選用的中藥原料中,薄荷辛、涼,歸肺、肝經,疏散風熱、清利頭目、利咽、透疹、疏肝解郁;大黃苦、寒,歸脾、胃、大腸、肝、心包經,瀉下攻積、清熱瀉火、降火止血、解毒除濕、活血祛瘀;牛膝苦、酸、平,歸肝、腎經,活血祛瘀、補肝腎、強筋骨、利水通淋、弓丨血下行;荷葉平、苦、澀,入心、肝、脾經,消暑利濕、止血;菊花辛、甘、苦、微黃,歸肺、肝經,疏散風熱、平肝明目、清熱解毒;蠶砂甘、辛、溫,歸肝、脾、胃經,祛風除濕,化濕和胃;諸藥共奏疏肝解郁、活血祛瘀、清熱解毒、祛風除濕之功,本發明ロ服液可迅速解除風寒頭痛、風熱頭痛、痰濁頭痛、瘀血頭痛的癥狀,專藥專治,療效顯著。注意事項孕婦禁用。
具體實施例方式實施例I :原料藥薄荷260份、大黃130份、牛膝130份、荷葉200份、菊花130份、蠶沙120份。取藥材薄荷260份、大黃130份、牛膝130份、荷葉200份、菊花130份、蠶沙120份,用水煎煮二次,每次用水量為藥材重量的8-10倍量,煎煮二次,每次1-2小時,濾過,濾液濃縮成在60-65°C測相對密度為I. 10-1. 25的清膏,加こ醇至使含こ醇量為60%,攪勻,靜置,濾過,取濾液回收こ醇,濃縮成含固體重量65-67 %的浸膏,加入蔗糖20%、煉蜜12%、防腐劑1_3%,原液灌封,輻照滅菌,包裝成品,制成ロ服液,即得。實施例2:原料藥薄荷320份、大黃160份、牛膝160份、荷葉300份、菊花160份、蠶沙140份。制法取藥材薄荷320份、大黃160份、牛膝160份、荷葉300份、菊花160份、蠶沙140份,用水煎煮二次,每次用水量為藥材重量的8-10倍量,煎煮二次,每次1-2小時,濾過,濾液濃縮成在60-65°C測相對密度為I. 10-1. 25的清膏,加こ醇至使含こ醇量為60%,攪勻,靜置,濾過,取濾液回收こ醇,濃縮成含固體重量65-67%的浸膏,加入蔗糖20 %、煉蜜12%、防腐劑1_3%,原液灌封,輻照滅菌,包裝成品,制成ロ服液,即得。實施例3:原料藥薄荷200份、大黃100份、牛膝100份、荷葉100份、菊花100份、蠶沙100份。制法取藥材薄荷200份、大黃100份、牛膝100份、荷葉100份、菊花100份、蠶沙100份,用水煎煮二次,每次用水量為藥材重量的8-10倍量,煎煮二次,每次1-2小時,濾過,濾液濃縮成在60-65°C測相對密度為I. 10-1. 25的清膏,加こ醇至使含こ醇量為60%,攪勻,靜置,濾過,取濾液回收こ醇,濃縮成含固體重量65-67%的浸膏,加入蔗糖20%、煉蜜12%、防腐劑1_3%,原液灌封,輻照滅菌,包裝成品,制成ロ服液,即得。實施例4 臨床試驗采用本發明治療風寒頭痛、風熱頭痛、痰濁頭痛、瘀血頭痛共30例患者,年齡最大50歲,最小19歲;男14例,女16例;病程最長6年,最短半年。中醫診斷,風寒頭痛者發病時頭痛,惡風畏寒,遇風疼痛加劇;風熱頭痛者發病時頭痛劇烈而脹,發熱,ロ渴;痰濁頭痛者發病時頭痛頭昏,胸悶,嘔惡痰涎;瘀血頭痛者頭痛經久不愈,痛處固定不移,痛如錐刺,部份患者頭部有外傷史。治療方法ロ服,每次10—20ml,日服3次,服藥3天。治療標準痊愈頭痛癥狀消失;好轉臨床癥狀有明顯改善,頭痛減輕;無效癥狀無明顯好轉。治療結果共治療30例患者,痊愈25例,有效5例,無效O例,總有效率100%。
實施例5 典型病例田某,54歲,男,暑季貪涼誘發頭痛,頭痛猶似刀割欲裂,發熱,面紅,惡心嘔吐,兩目澀痛,小便短赤,服用該發明實施例I中藥ロ服液3天,癥狀明顯好轉,繼而又服2劑,痊愈,3個月后追訪,未見復發。實施例6:典型病例梁某,42歲,女,無明顯誘因出現頭部緊縮樣疼痛、疼痛重致患者失眠,食欲差,服用該發明實施例I中藥ロ服液3天,服藥I天3次,一次用量IOml,3天治愈,3個月后追訪,未見復發。
實施例7 典型病例吳某,30歲,女,患者最主要的主訴是頭痛,頭暈,神志萎靡,面色枯黃無光澤,服用該發明實施例I中藥ロ服液3天,服藥I天3次,一次用量10ml,5天治愈,3個月后追訪,未見復發。
權利要求
1.治療頭痛荷葉蠶沙的中藥口服液,其特征在于是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藥制成的 薄荷200-320份、大黃100-160份、牛膝100-160份、荷葉100-300份、菊花100-160份、蠶沙100-140份。
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治療頭痛荷葉蠶沙的中藥口服液,其特征在于是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藥制成的 薄荷260份、大黃130份、牛膝130份、荷葉200份、菊花130份、蠶沙120份。
3.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治療頭痛荷葉蠶沙的中藥口服液及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下列步驟 取藥材薄荷260份、大黃130份、牛膝130份、荷葉200份、菊花130份、蠶沙120份,用水煎煮二次,每次用水量為藥材重量的8-10倍量,煎煮二次,每次1-2小時,濾過,濾液濃縮成在60-65°C測相對密度為I. 10-1. 25的清膏,加乙醇至使含乙醇量為60%,攪勻,靜置,濾過,取濾液回收乙醇,濃縮成含固體重量65-67%的浸膏,加入蔗糖20%、煉蜜12%、防腐劑1-3%,原液灌封,輻照滅菌,包裝成品,制成口服液,即得。
全文摘要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治療頭痛荷葉蠶沙的中藥口服液,是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藥制成的薄荷200-320份、大黃100-160份、牛膝100-160份、荷葉100-300份、菊花100-160份、蠶沙100-140份,諸藥共奏疏肝解郁、活血祛瘀、清熱解毒、祛風除濕之功,本發明口服液可迅速解除風寒頭痛、風熱頭痛、痰濁頭痛、瘀血頭痛的癥狀,專藥專治,療效顯著。
文檔編號A61K36/708GK102670743SQ20121018552
公開日2012年9月19日 申請日期2012年6月6日 優先權日2012年6月6日
發明者黃蕓 申請人:黃蕓